從 LAZADA 看東南亞數位經濟能量的醞釀與爆發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13-%e4%b8%8a%e5%8d%889-16-05

Brandon Chiang, Associate (江旻峻 / 經理)

負責投資。加入 AppWorks 前,在鴻海集團服務負責「互聯網+健康」相關服務之開發與推廣。鴻海之前,在台灣大哥大負責通路管理與 KPI 設定,後來參與 myfone 購物之經營分析管理。更早之前,敏盛集團負責連鎖醫院經營之事業規劃與募資,並參與盛弘醫藥之上市櫃流程。台大數學系、商研所畢業。喜歡籃球跟音樂,特別是讓人融化的 Smooth R&B。

今年四月,阿里巴巴以 10 億美元收購東南亞最大電商 LAZADA。乍聽之下,這似乎只是阿里巴巴收購計畫的其中一環,但如果你熟悉東南亞電商生態,應該認識其中的主角 LAZADA。

LAZADA 一直期望自己能成為亞洲的 Amazon,而它也的確在短短幾年內順利拓展到東南亞幾個主要國家,並成為當地最大電商,在東南亞的數位經濟版圖造成一股炫風。而想了解這隻迅速成長的東南亞網路獨角獸,絕不能不提到在背後操刀的 Rocket Internet。

Rocket Internet 的視野與戰略

Rocket Internet,有人說它是一家孵化器公司,但我覺得它更像一家投資公司。這家德國公司將經過驗證、確實可行的 Digital Business Model,複製到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並進行在地化。它跟一般風險投資有下列幾項差異:

  1. Rocket Internet 避開創業從 0 到 1 的摸索期,選擇已在先進市場獲得實證的商業模式,導入快速發展的國家,再透過金援,迅速拓展市場,直接進入創業的 1 到 100 階段。
  2. 創業的題目幾乎都是 Rocket Internet 經過研究後選定,再尋找適合的團隊。他們並非只做純財務投資,對團隊的日常營運也有很深的涉入。

Rocket Internet 投資的項目包含 Food & Groceries, Fashion, General Merchandise, Home & Living, Travel 五大類別。2015 年底,Rocket Internet 投資的公司已經遍佈六大洲,逾 110 個國家,總員工人數已超過 3.6 萬人。以下是影響 Rocket Internet 投資策略的五大因素,而這些因素也是 Rocket Internet 選擇市場的準則:

  • 網路滲透率低,但成長很快的國家:這代表未來網路及移動端服務的需求將非常龐大。
  • 智慧型裝置普及:讓更多人可以更方便的隨時隨地連上網路,線上服務商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用戶。
  • 人口結構比美國來得年輕的國家:這些國家對 Digital Business 的接受度會更高。
  • 快速成長國家的中產階級:這些人的消費能力會隨著經濟成長變得更加強勁。
  • 傳統的零售市場銷售模式:可透過線上模式 (online retail) 快速擴張。

LAZADA 的亮眼成績與未來發展

從這些特點不難發現,為何 Rocket Internet 在亞洲會鎖定東南亞市場。因為東南亞市場的網路滲透率低,但成長很快,而且人口結構年輕,整體經濟成長率也有不錯的表現。於是,Rocket Internet 搶先在這裡佈局,其中, LAZADA 可說是很有名的代表作。LAZADA 在 2012 年成立後馬上就擴展到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營運模式也從一開始的 B2C ,因應市場狀況調整為 B2B2C,到了 2014 年,有 65% 的銷售額來自 B2B2C model。2015 年, LAZADA 的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超過美金 10 億,整體營收約 2 億 7,500 萬美金。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12-%e4%b8%8b%e5%8d%889-26-12

雖然 LAZADA 透過初期獲取大量市場佔有率,在東南亞的綜合型電商市場攻佔領先地位,但後續營運依舊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阿里巴巴的投資從目前來看可以說是頗具策略意涵的一步棋,因為第一,透過投資 LAZADA ,阿里巴巴也等於是插旗東南亞市場,對未來的跨境電商操作,有雙向的幫助;LAZADA 可導入中國阿里巴巴的商品,在東南亞販售,阿里巴巴也有機會讓東南亞商品上架。第二,阿里巴巴的金流服務基本上是基於零售而產生的,與 LAZADA 的合作也可以讓 Alipay 往東南亞發展,使自己的 Payment 更加壯大。

lazada-2

數位力量的迅速擴散

但 Rocket Internet 的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市場,任何模式都需要因應當地狀況做調整。在東南亞,可以發現很多 Rocket Internet 的員工離開公司做自己的 Startups,那是因為 Rocket 旗下公司的 CEO 比較像大公司的高階主管,雖然領有很好的薪資,但持有的股權並不多,所以很多 CEO 常常會覺得自己在幫別人打工,如果有能力經營一個 Business ,為何不自己做?因此很多人會選擇獨立發展。跟這些 Ex-Rocket 的人聊天可以發現他們有些共同點:大多很相信 Rocket 的哲學,先抄別人的 Business Model ,再進行調整,此外,他們也非常慣於用數字管理,並透過數字進行分析。若這些經過良好訓練的前鋒能夠在東南亞落地生根,對當地的網路產業發展勢必有極大助益。

而過去有 Rocket Internet 補充燃料的 LAZADA,今年起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的資源,因此,極有可能持續起飛並維持目前的領先地位。LAZADA 在教育當地市場及佈建物流等基礎建設不遺餘力,他們希望能迅速拿下市佔率後,隨著市場成長獨霸一方。以 BCG 矩陣的觀點來看,LAZADA 佔據了高市場佔有率與高成長的象限,目前就是個 STAR。接下來, LAZADA 只要持續維持高市場佔有率,等市場成熟到高原期,那 LAZADA 就是一頭 Cash Cow 了。

東南亞的數位經濟正全面起飛,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日漸蓬勃的東協市場與 LAZADA 的經營策略,歡迎參加 9/28 在台北 W Hotels 舉行的 IMPACT 2016,會中 LAZADA Malaysia 的 CEO Hans-Peter-Ressel  將與大家分享 LAZADA 如何成為東協最大的線上零售平台,以及它的下一步發展。

AppWorks School / iOS Class #1 的翻轉實驗心得

AppWork School_2

Enid Tian, Head of AppWorks School (田育欣 / 之初學校校長)

負責 AppWorks School。Team AppWorks 原生成員,2011 年起以實習身份加入,畢業後升格為投資分析師,而後轉任 AppWorks School。台大財金系畢,輔 AIESEC & 國標系。

為了幫助網路業界找到合適的人才,同時幫助好人才藉由學習技術,投身網路產業,AppWorks 於今年初設立了 AppWorks School,並在調查業界普遍需求後,實驗性地開設 iOS Class #1,以 3 個月的時間,為學員設計近 1,000 個小時的 iOS App 開發學習與實作。這個班級的學員甫於 7 月中結業,經過這 3 個月的實驗,我們針對課程的設計原則進行檢討,在此分享幾項觀察心得:

設計一:以專案開發作為階段性學習目標

首先, 為了讓學員更貼近業界實務,AppWorks School 向業界 Mentors 諮詢,統整了 iOS 工程師必備的技能組合,規劃出入學後第一階段的習作 App 專案,並根據專案內容為學員細分出每天的開發目標。學員為了達成指定的進度,每天至少需要花 8-10 個小時吸收資訊、消化思考,並一鍵一鍵敲下自己的程式碼。許多學員在白天的課程結束後,還會一起留下來晚自習,甚至週末也會相約到 School 一起 Coding。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學員需要邊實作邊補充大量的電腦科學,以及程式運作的背景知識,若專案進度不如預期,或與同儕有落差,較容易產生心理壓力,需要適時調節個人進度。因此,我們也針對 iOS Class #2 的設計進行調整,安排入門的預習資源給學員,鼓勵學員在開學前每週先撥 5-6 個小時自主學習,減緩入門的學習曲線坡度,也為開學後高強度的內容預做暖身。

AppWorks School_1

設計二:以線上公開課程建立系統性知識

除了專案實作外,AppWorks School 也引用業界公認最扎實的 iOS App 開發公開課程-CS193P by Stanford University,嘗試讓學員自主吸收 iOS 開發的系統性知識,再透過讀書會的形式,安排同學輪流主持討論,達成相互切磋、強化觀念理解的效果,嘗試彌補線上課程為人詬病的缺乏互動。

然而,線上課程進度與專案實作進度的搭配協調,卻是我們在課程設計上遇到的挑戰。在 iOS Class #1 中,我們於第一階段的專案結束後才引入 CS193P,學員在觀看時多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但也因「恍然大悟」而留下強烈的印象。基於這點,我們也重新調整了 iOS Class #2 的進度規劃,未來將視學員的回饋進一步優化、改進。

設計三:透過企業參訪與業師分享,增進軟性實力

AppWorks School 了解,除了技術硬實力,溝通合作、文化適應等軟實力,也是學員未來就職時所需技能。所以我們安排了企業參訪、業師分享等活動,讓學員有機會與資深開發者、CTO ,甚至是 CEO 直接互動,提前了解各家網路公司的企業文化、開發流程、團隊合作模式及領導人的風格。

根據 iOS Class #1 的學員表示,這些活動恰好成為能量補充品,讓他們可以在埋首鑽研技術之餘,仍不忘掌握網路產業的脈動,並為自己的未來職涯做更多的思考規劃。

以上是我們從 iOS Class #1 的所得到的觀察與學習,將嘗試於 8 月中開課的 iOS Class #2 中改進、調整,非常歡迎業界先進給予建議指教。往後 AppWorks School 也將不定期分享 iOS Class #2 的學員動態與心得,如果你對 iOS Class #3 的課程有興趣,歡迎留下聯絡方式,加入 iOS Class #3 等候名單,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申請報名;若你對其他課程有興趣,也歡迎填寫 AppWorks School 開課需求調查 ,讓我們知道。

為什麼你該參加 IMPACT 2016 ?

aasdddd

Bird Liang, Chief Engineer (梁子凌 / 技術長兼工程輔導長)

負責 AppWorks 技術策略與佈署,同時主導工程輔導。人生的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創業,之後在外商圈電子業中闖蕩多年,經歷過 NXP、Sony、Newport Imagining、Crossmatch 等企業,從事無線通訊、影像系統、手機、面板、半導體、生物辨識等不同領域產品開發。熱愛學習新事物,協助團隊解決技術問題。放棄了幾近退休般的生活加入 AppWorks,為的是幫助更多在創業路上的人,並重新體驗創業的熱情。台大農機系、台科大電子所畢業,熱愛賞鳥、演奏管風琴,亦是不折不扣的熱血 Maker。

結束在美假期的當晚,我驅車在 US101 公路上往北,前往舊金山國際機場。
行經 Redwood City,即將抵達 Whipple Ave. 出口前,我看到了矗立在高速公路左邊的 Evernote 總部大樓。淺綠色的字和大象的 logo 在黑夜中靜靜地發光。然後,我想起了這陣子 Evernote 縮減免費版用戶可同步裝置數量的事。一隻獨角獸正在死去。

數年前,第一次因公來到 Redwood City 時,很興奮地發現原來 Evernote 總部就在公司總部旁邊不遠處。那種心情就好像我 2000 年第一次來美國時,看到所有熟悉的科技公司都在幾條街上一樣: SCSI 控製器先驅 Adaptec、PDA 巨人 Palm、跟 Palm 鬧分家的 Visor、當時剛掘起的網通新星 Cisco、從小玩他們遊戲長大的 Origin、EA、和 Sierra… …那時還沒什麼人聽過 Google,Apple 正陷在泥沼中爭扎、Facebook 還沒誕生、PayPal 則剛跟 X.com 合併,那時的世界,跟現在很不一樣。

半導體和 IC 花了大概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將人類帶到一個新的時代,讓我們擁有 Walkman、個人電腦、手機,和其它曾經只出現在 StarTrek 裡的東西,但 Internet 正以更快的速度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我們溝通和相處的方式,改變我們學習、獲取和傳承知識的方式、改變我們使用貨幣的方式、改變我們購物的方式…… 這一切都在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快速地發生。

明年,Apple 才要慶祝 iPhone 問世十週年,但我們已經沒辦法想像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日子。Google Maps 問市才 11 年,美國解除 GPS selective availability 也才 16 年,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怎麼看紙本地圖了。

2007 年才成立的 Evernote,在 2012 年成為獨角獸,卻在不到 5 年後的今天開始縮減服務。看著高速公路邊的 Evernote 總部 logo,我感受到 Internet 改變世界的速度之快,遠比我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速度還快得多。

台灣曾經在進口替代的年代裡取得很好的供應鍊地位,而成就了極高的經濟成長,隨後又乘著風繼續掠奪大陸的廉價勞動力,在硬體的代工製造上繼續領先。但我們幾乎完全錯過了跟著 Internet 一起改變世界的機會。

中國大陸用網路長城將自己關起來,但他們憑著極佳的內需動能成就了生物學上的隔離演化 (allopatric speciation),除了長出百度、優酷等如潘朵拉星球上和地球物種相對應的諸多生物外,更孕育出像微信這樣無所不能的全新物種。一個曾經被我們認為貧窮、落後的鄰居,現在已經遠遠地把我們甩在後面。

接下來,是東南亞。

當你還以為東南亞國家仍在輸出廉價勞動力時,HappyFresh 跟 honestbee 已經悄悄來到台灣,開始分食生鮮快送的電商市場。襲捲台灣的蝦皮拍賣,也來自新加坡的 Garena。

幸好我們不是一無所有,Amazon 雖然去了日本和大陸,沒有來到台灣,但我們有傲人的PChome 24h,有創業家兄弟的生活市集生鮮市集好吃宅配網,還有更多的後起之秀。

AppWorks 與遠見、台北市政府聯手,即將在 9/28 (三) 舉辦的 IMPACT 2016,一次讓 13 位正在用 Internet 改變世界的網路巨擘 CEO 同台,分享他們的成功模式、經營策略、跨國佈局,並以 panel discussion 的形式與現場來賓交流。

不管你是否在網路產業,都不能拒絕 Internet 正在快速改變世界的事實。台灣錯過了前幾波跟著 Internet 一起改變世界的浪潮,不能再錯過東南亞掘起的最後一班車。如果你也認同這個理想,希望台灣能真正邁進下一個數位經濟的時代,懇請以實際行動支持 IMPACT 2016

台灣電視中消失的 2016 里約奧運

portland-843606

Scylla Tsai, Senior Associate (蔡依玲 / 資深經理)

負責新服務發展。加入 AppWorks 前在台哥大集團任職 10 餘年,期間歷練橫跨固網、無線與加值應用,率領團隊孵出包含 myVideo 在內的 8 個 App 服務,並談下 NBA、MLB 與 Major Studios 等授權。更早前在中科院參與天弓飛彈計畫,也曾於 SiS 任韌體工程師。臺大數學系、交大統計所畢業,喜歡把所學應用在市場與人性分析。田徑不太擅長,但努力讓腦袋跑在時代尖端,熱愛深度旅遊與甜點。

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於 2016 年 8 月 5 日至 21 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台灣在 18 種運動中,取得 58 席參賽資格,突破往年紀錄。

除了握有奧運台灣獨家轉播授權的愛爾達將有大篇幅報導,民視於每節體育新聞會有一分鐘的奧運專題報導外,緯來體育台、FOX 體育台及其它無線電視台 (註1) 都默默的「又」在這場全球體育賽事中缺席了。當然,這個時候肯定也少不了每逢重要體育賽事都會重演一次的戲碼:轉播授權金額高,公視呼籲政府協助。

奧運轉播授權

2008 年北京奧運,台灣無線四台花費一億三千八百萬,取得台灣無線電視轉播權利 (註2),而愛爾達執行長陳怡君則拿下台灣數位媒體及 IPTV 轉播權利,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奧運數位轉播授權。

2012 年倫敦奧運,愛爾達以 500 萬美元取得台灣獨家轉播權利 (All Rights),當時無線四台及公視以愛爾達要求的授權金過高為由,拒絕轉播奧運。但因為無線電視台屬於公有財,加上台灣民眾抗議看不到奧運轉播,於是在奧運倒數前 100 天,由新聞局主動出面協調授權金,無線四台則以抽籤方式決定轉播的賽事。但沒想到,當時,以凱擘為首的有線電視業者 (註3),不僅沒有付費取得任何轉播授權,且托「有線電視系統台必載無線電視台」 (註1) 的福,讓數位有線電視收視戶,可以順理成章的透過無線四台「免費」看到奧運。而事實上,這已經違反授權範圍,因為愛爾達所取得的獨家轉播授權並不包括再授權。

2014 年,愛爾達順利拿下巴西世足賽的台灣轉播授權,但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這次愛爾達不只再度槓上富邦投資的凱擘,而且還直接對恣意再授權的年代電視進行斷訊。

2016 年里約奧運,相同戲碼再度上演,只有長年轉播體育賽事的民視率先跟愛爾達談妥授權範圍,其後,公視又以「此屆奧運沒有棒球,加上亞洲時差問題,民眾收視情形可能不佳,且轉播授權金額高」為由,要求政府出面協助,逼得愛爾達在 7 月 14 日發出聲明,強調本屆里約奧運愛爾達孤軍奮戰,「愛爾達電視在本屆奧運扮演了公共電視角色,卻無法取得政府任何支援。」

愛爾達的 2016 里約奧運轉播授權

筆者 (註4) 於 2013 年10 月 接獲國際奧委會通知:開始競標 2016 里約奧運轉播授權。
當時,台灣各相關業者開了一個協調會,會議中,除了筆者所在的公司及愛爾達,其它業者皆表示無意爭取轉播授權。所以愛爾達早在 2013 年便開始著手進行 2016 里約奧運轉播相關準備,除了高昂的授權費用外,還必須通過嚴格的資格審驗及技術審驗項目。最終,據筆者得知,愛爾達應該是以台幣 3.5 億元取得這次里約奧運台灣獨家轉播權利,且必須外加繳付給政府的 20% 境外稅金 (7,000 萬)。

除了必備的 HD 及 3D 製播,愛爾達還必須完成 14 個體育頻道全天候播出,多達 2,500 小時的轉播,及 20% 的中文支援,此外,他們也首度引進 VR 轉播技術。這些前置作業都不是無線電視四台在 2016 里約奧運開打前一個月吵吵鬧鬧就可以準備完成的。

Paradigm shift

國際奧運委員會有個「覆蓋最大化」的原則,也就是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保奧運會通過不同媒體,全面覆蓋到世界上最廣泛的可能觀眾 (註5),這也是國際奧委會尋找轉播授權媒體的最重要考量。

2004 年電視轉播授權收入佔奧運總營收 53% (約 22 億美元), 2008 年開始開放數位轉播授權,雖然目前並無公開數位轉播授權營收佔比,但以美國為例,有線電視收視戶與數位媒體收視戶數量幾乎已達 1:1 (各約 7,000 萬人),而以台灣來說,近一年來百花齊放的新數位媒體 (註6),加上中華電信經營多年的 MOD 收視戶,早已超越傳統有線電視業者的 600 萬戶,所以極可能 2020 年的東京奧運時,台灣人的視聽權利早已不需要仰賴傳統電視媒體,而能回歸市場機制,讓真正專注於民眾需求與懂數位授權的媒體獲得注意。

1892 年 11 月 25 日,現代奧運會之父顧拜旦在巴黎提出創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動議,他希望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能打破種族、民族及國家的界線,以團結、和平、友誼與進步為宗旨,透過公平競賽,促進了解,為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共同努力。藉此也期許政府,能跳出窠臼,聆聽民眾需求,擁抱新媒體,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將資源釋放給未來的眼球停留之處。

後記:2016年 7 月 22 日,公視在政府協助下,向愛爾達取得里約奧運轉播授權。

(註1) 台灣共有六個無線電視事業機構,包括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及原住民族電視台,為政府提供「公眾收視」的免費傳播平台。其中,台灣無線四台泛指台視、中視、華視、民視。依據中華民國《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33 條之規定:「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應同時轉播依法設立之無線電視電台之節目及廣告,不得變更其形式、內容及頻道,並應列為基本頻道」。

(註2) 獨家授權 (All Rights) = 獨家 (包含轉授權) + 無線電視授權 + 有線電視授權 + IPTV 授權 (包括 MOD 及透過 STB 機上盒接入的螢幕) + 數位媒體授權 (通常會再依據顯示螢幕及接取方式區分為 Internet、平板電腦、手機授權等等)。愛爾達取得的獨家轉播授權 (All Rights) 包含了轉授權給無線電視業者轉播的權利,但不包含再授權 (無線電視業者再度授權給有線電視業者的權利),再授權通常是 Content Producer 才擁有的權利。

(註3) 目前台灣各縣市共有 67 家有線電視業者 (俗稱系統台或 SO),但扣除獨立系統台,其它 41 家有線電視業者完全由 5 家多系統業者 (俗稱 MSO) 所管理,分別是:「凱擘」(隸屬集團:富邦,擁有如金頻道、大安文山等十二家有線電視業者)、「台固媒體」(隸屬集團:台灣大,擁有如永佳樂、聯禾等五家有線電視業者)、「中嘉網路」(隸屬集團:安博凱基金,擁有如長德、麗冠、萬象等十家有線電視業者)、「台灣寬頻通訊」(隸屬集團:麥格理 APTT 管理公司,擁有如群健、南桃園等五家有線電視業者)及「台灣數位光訊科技」。

(註4) 筆者曾於 2012 年代表前公司台灣大哥大 myVideo 取得 MLB 美國職棒大聯盟三年台灣區獨家轉播授權及 NBA 台灣區數位媒體授權。

(註5) 取自 2004.9《奧林匹克憲章》第五十一條。

(註6) 台灣近年崛起的數位媒體百花齊放,約可分為以下幾類:
1. 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 myVideo、遠傳電信 friDay 影城
2. Content provider:CatchPlay、得利 GoMovie、三立等等
3. Social Media:歐酷追劇瘋、巴哈姆特動漫瘋、KKTV (由 KKBOX 成立)
4. STB:LiTV
5. 飄洋過海:Netflix、愛奇藝  返回文章頂端

Softbank 收購 ARM 的啟示

armonberry

Bird Liang, Chief Engineer (梁子凌 / 技術長兼工程輔導長)

負責 AppWorks 技術策略與佈署,同時主導工程輔導。人生的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創業,之後在外商圈電子業中闖蕩多年,經歷過 NXP、Sony、Newport Imagining、Crossmatch 等企業,從事無線通訊、影像系統、手機、面板、半導體、生物辨識等不同領域產品開發。熱愛學習新事物,協助團隊解決技術問題。放棄了幾近退休般的生活加入 AppWorks,為的是幫助更多在創業路上的人,並重新體驗創業的熱情。台大農機系、台科大電子所畢業,熱愛賞鳥、演奏管風琴,亦是不折不扣的熱血 Maker。

幾天前看到日本 Softbank 花 243 億英鎊收購 ARM Holdings 的新聞,一時真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雖然不知道這事醞釀了多久,但無疑它對整個行動裝置的半導體市場是一顆震撼彈。

大部分的人可能聽過 ARM,但不見得知道它在幹嘛,或是在整個行動通訊產業及即將來臨的物聯網產業中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因此我想寫這篇文章來聊聊 ARM 在這個產業中的地位及它所扮演的角色。

ARM 在幹嘛?

在 IC 設計的領域,很少有 IC 設計公司會從頭到尾自己硬幹,就像蓋房子的人不會自己燒磚塊一樣。IC 上面有很多常用的 block,如處理器、記憶體控制器、標準的 I/O (HDMI、USB、DisplayPort… 等) 都有現成的設計可用,這些現成的設計就叫做 silicon IP,或叫矽智財。當 IC 設計公司需要用到這些 block 時,他們不用重新打造輪子,只要花點錢向提供 IP 的公司購買這些 IP,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設計 IC。

ARM 就是一間賣輪子的公司 (嚴格來說,是賣輪子的設計圖),它提供的 IP 是 IC 設計中非常關鍵的元件 – 處理器。只要你設計的 IC 需要跑程式,就會用到處理器,手機需要跑程式,平板需要跑程式,於是 ARM 的處理器就隨著這些行動裝置的 IC 滲透到你我的生活當中。

ARM 成立於 1990 年,至今已經賣出超過 200 億個 IP 授權到各式各樣的裝置中。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的例外 (像華碩的某些 Zenfone 手機),不管你用 iPhone 還是 Android 手機,裡面的處理器都是 ARM 核心。

難道世界上只有 ARM 一間公司賣輪子給 IC 設計公司嗎?其實事情剛開始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很久以前輪子有很多牌子,除了 ARM 以外,還有 MIPS、AVR、SuperH、在工作站上紅極一時的 SPARC、以及曾幫 Mac 撐起一片天的 PowerPC。

它們都哪去了呢?這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指令集大爆發

時間回到 80 年代初。

當時差不多是 Intel 推出世界上第一顆微處理器 4004 之後的 10 年左右,因為 IC 設計和製程的進步,各種微處理器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市場上。除了初代 IBM PC 使用的 Intel 8088 外,還有曾用在 Apple II 和第一代任天堂主機上的 MOS Technology 6502,以及可以在 Apple II 上跑 CP/M 作業系統的 Zilog Z80 等。Motorola 當然也沒缺席,6800/6809/68HC11 等微處理器也都曾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當時的處理器設計隨著半導體製程的進步,越來越複雜,甚至已經到了有點走火入魔的程度。處理器的設計者不斷嘗試將各式各樣的指令塞到處理器裡面,以 Motorola 68HC11 來說,它有 145 個基本指令,搭配各式各樣不同的定址方式,排列組合後的指令總數超過 300 個,而且指令長度從 1 個 byte 到 5 個 bytes 不等。光是遞增 (increment) 或遞減 (decrement) 指令就各有 6 個,加法和減法指令也各有 8 個,更不用說那一大堆讓人永遠搞不清楚的條件分支指令。

68HC11Instruction-780x1024 2

這是 68HC11 指令表的一部分,這樣的表一共有 6 張。

不過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指令集爆炸現象其實是有它的時空背景的。當時的程式語言都相對高階,而編譯器 (compiler) 的技術跟今天比起來還像是在石器時代,因此為了要讓處理器能更接近程式語言的設計,工程師們就不斷地把各式各樣的指令塞到處理器裡。曾在大型電腦佔有一席之地的 VAX 甚至有處理多項式的硬體指令,以現今的眼光來看其實非常誇張。
VAX_POLY 2

這就是 VAX 的 POLY 指令,常常被拿來當作複雜指令集的典範。

RISC 的濫觴

1974 年,IBM 的電腦科學家 John Cocke 注意到,80% 的程式碼只用到 20% 的指令,因此用硬體去實作剩下那 80% 的複雜指令 (像前面講過的多項式指令,很多程式設計師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 其實只是徒增複雜度而已。因此它著手設計了 “精簡指令集” 的電腦架構並將它實作在 IBM 801 這台迷你電腦上。一般認為這是精簡指令集電腦 (RISC,reduced instuction set computer) 的濫觴。

但真正有系統及定量的研究,則要等到 Patterson 教授登場了。

1980 年代時, UCLA 有位 David Patterson 教授,開始了一系列關於處理器的指令集和架構的研究。Patterson 分析了大量的微處理器程式碼,並做了非常多定量的分析及統計,不僅證明以 RISC 架構設計的處理器在系統複雜度上遠遠低於傳統的 CISC 架構,而透過 compiler 的最佳化及,RISC 在效能上並不會輸給 CISC。

最重要的是,RISC 的特性 (指令定長、指令碼短、執行時間單純甚至統一……) 更促使了後來各種先進計算機架構的大爆發,如深度執行管線 (把執行單元拆成很多工作站,排成生產線來跑)、非循序執行 (通向很多平行時空的道路)、分支預測 (猜猜下一期樂透開什麼?)、暫存器更名 (變魔術……) 等,大概都是在 RISC 發展的過程當中一起確立的。

David Patterson 的巨作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大概是這個年代學習計算機架構的學生不可能錯過的一本書。台灣的中文版書名一度把 “Quantitative Approach” 翻成 “計量接近”,實在有夠瞎。”Approach” 指的是研究方法,Patterson 教授是第一個用定量及統計的方法去研究計算機處理核心的人,他也為整個計算機架構的研究領域開啟了一個新頁。

然後這個新頁,就在 ARM 的手上發揚光大了……

ARM 的崛起

就如同 ARM 的名字 “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 在 RISC 處理器的領域深耕超過 20 年。它早期也做過一些默默無聞的設計,如 ARM1/ARM3 (有人聽過嗎?) 以及曾用在 Apple 的 Newton PDA 中的 ARM6,但真正為它打下江山的,應該是 1994 年左右的 ARM7 家族,以及後來加上 thumb 指令集的 ARM7TDMI。

ARM 的核心從 ARM2 開始就是 32-bit 的核心,可以算是 32-bit RISC 微處理器的始祖。

當時的 CISC 處理器如 Motorola 68000 因為指令集又多又複雜,幾乎不可能用硬體直接解碼,因此中間都有一層稱之為 micro code 的轉譯過程,將機器碼再拆成更簡單的微碼來執行。光是這個轉譯的過程,就不知道要耗掉多少電晶體。

而受到 RISC 理論的影響,ARM 一開始的設計就不使用 micro code,而是直接用硬體執行單元去解碼指令,因此它從指令集和機器碼的設計從一開始就完全為了執行單元做最佳化,也可以說它的機器碼就如 CISC 的微碼一樣簡單。因此同為 32-bit 的處理器,ARM2 的電晶體數量還不到 68000 的一半。

但 32-bit 處理器的問題就是什麼都是 32bit,資料是 32-bit,指令也是 32-bit,在那個 flash memory 剛出來還很貴的年代,32-bit 的指令碼殺程式記憶體的速度讓很多客戶心驚驚。ARM 於是順勢推出了 thumb 指令集。Thumb 指令集將常用的一些指令重新編碼後成為 16-bit 的指令集,而處理器可在 16-bit 和 32-bit 的指令集之間切換。因為 Thumb 指令集包含了最常用的指令,這個作法讓 ARM7 的 code density 大幅提高,ARM7TDMI 也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 ARM 核心。

1990 年左右,DEC 取得了 ARM 的授權,開始設計及生產 ARM 架構的處理器晶片,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 StrongARM 系列處理器。這一系列的處理器被用在許多行動裝置上,如 Apple 的 MessagePad 2000 (Newton 的傳人)、Psion 掌上型電腦,以及大量的 set top box 中。1997 年 DEC 將 StrongARM 賣給了 Intel,繼續發光發熱。

Intel 接手 StrongARM 後最有名的產品叫 SA-1110,它被用在當時紅透半邊天的 Compaq iPAQ PDA 中。
iPAQ 2

StrongARM 之所以被廣泛用在當時的行動裝置上,是因為它的單位能量計算能力遠優於其它競爭對手。第一顆 StrongARM SA-110 在 233MHz 全速運作下只有 1W 的耗電,雖然半導體製程的改善功不可沒,但 ARM 架構本身的簡潔、優雅仍是成功的主因。

StrongARM 以及其它的 ARM 衍生處理器剛好趕上了 GSM 行動電話系統崛起的時間,因此當時 2G 到 2.5G 的手機晶片中到處都可以看到 ARM 核心的蹤影。不管是國產的 MTK 、歐洲來的飛利浦半導體 (後獨立為 NXP) SySol 平台、還是美國來的 TI LoCosto 平台,裡面的處理器核心都是 ARM,而且以 ARM7TDMI 為大宗。
TI_LoCosto 2

這是 TI 的 LoCostco GSM/GPRS 行動電話單晶片結構圖,除了 TI 最擅長的 DSP 核心外,另一個要角就是 ARM7TDMI 處理器核心。

Intel 後來將 StrongARM 系列更名為 XScale,並繼續隨著 ARM 的架構一路更新至 ARM9/ARM11。2006 年 Intel 將行動通訊事業出售給 Marvell,XScale 處理器一併被賣掉了,從此 Intel 與 ARM 分道揚鑣,再無瓜葛。

小而美的 Cortex-M

在 ARM11 之後,ARM 開始用 Cortex 的 A、R、M 三個系列來區分 application processor、real-time processor、以及 microcontroller。其中 Cortex-M 所屬的 microcontroller 系列產品是首度引入 ARM 的產品線,而讓使用者非常驚訝的是,原來 ARM 的核心也可以精簡到這樣小而美的程度,甚至進入微控制器的領域。

早年微控制器是個幾乎無法有新架構的市場,Intel 的 8051 架構雖然又慢又笨,但三十多年下來累積的大量程式碼和周邊設計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因此始終沒有其它微控制器的架構可以撼動 8051 的霸主地位。Intel 將 8051 的架構完全公開,因此其它廠商可以自行設計各式各樣的 8051 相容晶片,有時脈上百 MHz 的,有可以定址 1MB 以上的,還有包了各式各樣周邊進去的。

Motorola 的 68HC11 是另外一個狠角色,但在台灣除了汽車的 ECU 外很少人熟悉它,學校也不太教。而其它來分食這塊市場的還有 Microchip 的 PIC 架構,Atmel 的 AVR 架構等,但多年來始終沒有一個破壞性創新的角色進入這個領域。

直到 ARM Cortex-M 的出現。

Cortex-M 直接將 MCU 帶進 32-bit 的時代,而且是以不可思議的 gate count 和功耗達到的。Cortex-M0 的核心只有 12,000 個 gates 左右,但是具有 0.9DMIPS/MHz 的計算能力 (第一代的 486 只有 0.7DMIPS/MHz)。大部份的廠商做出來的 Cortex-M0 晶片都有 33MHz 甚至更快的時脈,換句話說,現在一顆小小的 Cortex-M0 所擁有的計算能力,比 1990 年的 486 還要快。除了 Cortex-M0 外,還有一樣小巧但更強大的 Cortex-M3/M4 和較晚推出的 Cortex-M0+,ARM 的產品一舉涵蓋整個 MCU 市場。

這一次,真的有人出來撼動 8051 的江山了。而且,剛好在 IoT 這個浪頭即將來臨之前。

兇猛無比的 Cortex-A

在高階處理器的市場,ARM 也沒有閒著。Cortex-A 系列的核心就是為了這個市場而存在的。

從 2005 年的第一個 Cortex-A8 核心開始,Cortex-A 核心幾乎滲透到現在世界上所有的行動裝置中。Apple 自己設計的第一顆處理器 A4,裡面用的就是 Cortex-A8 核心,然後 A5 用了 Cortex-A9、A6 正式進入雙核心時代、A7 進入 64-bit 時代……

除此之外,Qualcomm、MTK、nVidia 等晶片設計大廠,也都在它們的設計中廣泛使用 ARM 的核心,有直接使用 Cortex-A 核心的,也有跟 ARM 購買 ARMv7-A 或 ARMv8-A 架構來自行修改的。

而且 Cortex-A 系列支援多核心配置,嫌一個核心不夠快你可以多放幾個,後來甚至還有非對稱的大小核配法,讓設計者可以想快的時候就快,想省電的時候就省電。

不管你用 iPhone 還是 iPad、用 Android 還是 iOS,通通逃不過 ARM 的手掌心,這些裝置裡的處理器核心通通來自 ARM。

「但是對不起,那種量你是躲不過我的!」- 劉德華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收購之後的效應

Softbank 在打什麼算盤,各方都在猜測,不過因為半導體 IP 設計跟 Softbank 的本業實在相去太遠,一般認為 Softbank 不太可能介入 ARM 的營運。ARM 還是 ARM,它還是繼續在處理器的領域發光發熱,而且接下來還有 IoT 這塊市場可以讓它好好耕耘。更有甚者,認為這意味著手機時代的結束 (所以 ARM 的成長動能減緩),物聯網時代來臨 (真的嗎?) 或有可能是另一個典範轉移的前兆。

我本來以為會做這件事的可能是 Apple,畢竟以授權的數量級來算,Apple 自己的 A 系列處理器應該是 ARM 的授權中單一晶片最大的,而且遠遠把第二名拋在後面,而 Apple 也確實有動機這樣做。不過它沒有發生。曾經有馬路消息指出 Apple 有出過價但是被拒絕了,不過沒有被證實。如果事情為真,Apple 現在不知道會不會很後悔…

無論如何,將近一兆台幣的價格,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 ARM 這家公司有多值錢,也再一次讓大家重新檢視 ARM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的貢獻。至於軟銀接下來會怎麼做,或是 Apple 會有什麼反應,就讓我們等著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在 FB 追蹤我們,收看更多 AppWorks Blog 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