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results found for: demo day

大家或許都有過這種感覺,到了異地旅行,回到現實生活後,某天早晨坐在床延邊,突然遙想起當初旅行的美好。這是我遲來心得分享的小小藉口,也是證明自己患有「別人在熱頭上,我在冰水裡」的最佳寫照。 現在才寫 appWorks Demo Day,我並不是要從時事報導的角度切入,而是想從一個跑龍套的觀點出發,揭露 appWorks 籌備活動的秘辛,以及自己如何被 Jamie 剝削 器用。 11/23 日 appWorks 第一屆團隊順利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展示他們六個月以來的成果,當天盛況空前,據說媒體朋友看了都嚇一跳,連協辦的 TVCA 和工銀都嚇到,別說其他創投與網路朋友了,大家都有石破天驚的體驗 (以上有誇大作用,請斟酌吸收)。 大家問:人怎麼這麼多? Joan 說:這樣人數剛剛好。 大家問:會場怎麼這麼小? Joan 說:不然怎麼能夠顯示人多。 憑良心講話,萬丈高樓平地起,appWorks 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與支持,協力塞爆這個場地,除了感謝各位不棄嫌,我們自己也下了好大功夫,一個月前就開始邀請友好夥伴,Jamie 也透過他的部落格強力放送活動資訊,最後再靠著「社群網戰 (Facebook)」打下江山。這樣的人數得來不易,絕對不是我們好狗運,所以我們很重視每一位出席的貴賓。 跟別的制式會議不同,我們希望營造的氣氛是熱鬧的,能夠激起大家好奇心想要一窺究竟,最後捲起袖子通通出來創業的。現場團隊除了真人原音提案之外,還同步在 Twitter 與「街旁」轉播 (有沒有很高科技,走在時代尖端!!!)。 六個月到底改變了甚麼?大概就昰肚圍大了2吋,髮線往後移了1吋,酒量變好了。如果你以為只是這麼膚淺的東西,那就大錯特錯。 appWorks 把一打駭客變成了賈斯叮跟賈伯撕的合體 (不要懷疑,Photoshop 可以辦到)。 認真說起來,appWorks 是配給他們幾個正妹,有下圖為證,請自動開啟雷達偵測: 至於我在這個活動中到底在做甚麼?下次如果你到後台,看到一個翹著兩郎腿啃便當的人就昰我,我是跑龍套的人 (老闆對我超好,不但不嫌我腳短跑得慢,還分給我大雞腿吃)。 總而言之,非常感謝大家支持這次的 appWorks Demo Day。往後每半年,我們都會舉辦這項活動,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正妹 華文網路市場的發展,並且為創業人加油打氣。 Let’s go, 台灣的網路業! (Jamie 按:T.G.I Friday, Joan 搞笑登場,大家輕鬆一下囉!)

很難想像六個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好像才剛在 appWorks 熱鬧歡迎第一屆育成計畫的 11 個團隊進駐,一下子已經要送他們畢業離開了。但是又感覺不只是過了六個月,彷彿應該是一、兩年的時間,因為這群人在這段期間的蛻變,幅度是非常、非常大的。他們在 appWorks 吸收了日月精華,克服了重重挑戰 ,最後在 Demo Day 上,50 多位投資人和 200 多位來賓的見證下,成功的向世人推出了他們的產品。因此,在他們即將展翅高飛,成為一家家獨立企業、社會中堅、台灣未來希望的同時,請容我在這裡向大家宣布,從現在開始,請尊稱他們為「創業家」,最勇敢的創業家。 我也在學習 而在過去的半年中,不只他們成長,其實我和 appWorks 的夥伴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這其中有不少,是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育成計畫中改善,讓一屆可以辦得比一屆好。而其他的心得,則會成為我人生的收穫,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同儕的力量 從一開始我就懷疑要把育成計畫辦好,促進團隊們互相支持、鼓勵、交流、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環。這其實是我從兩年的 MBA 心得中萃取出來的,在史騰商學院 (NYU Stern),教授往往只是輔導的角色,課堂上的好想法,幾乎都是同學間丟出來,再經過辯論、延伸、佐證之後,所結晶出來的產物。而當別人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時,也往往是我認為最有用的人生課程。 所以在 appWorks,我沿用我的 MBA 經驗,設計了一些機制,例如每周一次的 Demo 時間,來促進團隊間的互相了解、互相幫助。結果經過了這六個月,我們發現「同儕」這件事不僅僅是重要而已,它根本就是這個計畫的精隨。所有的團隊都告訴我們,他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最多的解答、最多的依靠。有人甚至誇張的說,能認識這樣一群創業人,是他們這輩子以來最榮耀的一件事情。 所以,學長姊的建議之下,第二屆開始,我們將會更強調同儕間的互動,除了加強原有的機制之外,我們還會推出新的活動,像是團隊間的一對一輔導等等,好讓他們在短短的六個月相處過程中,可以從彼此身上獲得最多的價值,並且成為最緊密的戰友。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安排學長姊和學弟妹的交流,讓整個 appWorks 網路有加乘、擴大的效果。 精實創業 另外,在輔導他們一次次 Iterate、Learn、Pivot  的過程中,也讓我們自己對「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 Model) 這個模式和執行的方法,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原來,Pivot 才是這個模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教會他們如何決定 Pivot 和如何 Pivot,才是他們未來創業路上最有用的技能。原來,「客戶開發」 (Customer Development) 這個觀念對創業人來說太籠統,要給他們很清楚的方法和目標,才能有效實踐。原來,這個模式的工作態度,和他們從先前工作中所培養的習性差異太大,要反覆溫習,再搭配上案例,才會有最好的效果。而這些,我們都可以在第二屆馬上改善。 appWorks 的小 Pivot 而有了第一次的經驗,appWorks 本身的商業模式也將會有一個小小的 Pivot。在我們幾個夥伴檢討之後,發現第一屆團隊們和 appWorks 間的合作結構,彼此間的綑綁不夠緊密,所以偶爾會有溝通不良、沒有效率的情況。這讓團隊們無法專心在創業上面,也讓 appWorks 無法全力輔導他們。因此,第二屆開始,我們將會從根本改善這樣的結構問題,首先確認團隊們與 appWorks 可以像生命共同體一樣,不分彼此,這樣雙方才能全力為解決市場問題衝刺,而不用浪費時間在溝通上面。 感謝 最後,我想在這裡再次感謝在過去的這段時間,曾經幫助過 appWorks 和這批團隊們的每一個人。沒有你們,appWorks 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第二屆育成計畫將在 12/1 正式開始,之後還會有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因此,事情還沒有結束,我們不但還需要你們的繼續支持,也需要找更多人來加入我們的行列。 真的很高興,過去的六個月以來,我們為台灣打造了 10 個明日之星。但更重要的是,再過 5 年、10年之後,我希望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當初,是我們一起,靠著每一個人的力量,為台灣創造了這個世界級的網路產業、世界級的創業文化。 加油!

對於 Red Herring 為什麼翻譯成《紅鯡魚》這事情我一直非常不解。這個詞是從 Red Herring Prospectus 來的,也就是美國公司在上市前流程中,整理出來給有興趣認股的投資人參考,一份含有的財務、營運計畫等資料的文件。由於這份文件的封面印著大大的紅字「此文件僅供參考,該公司並無意出售股票或募資」等此幾近「地無銀三百兩」的字眼,所以才被華爾街戲稱為 Red Herring,也就是「轉移目標物注意」的意思。 所以,雖然 Red Herring 字面上是「紅鯡魚」的意思,但《Red Herring Magazine》這本雜誌可是跟吃海鮮一點關係也沒有,它當初是美國專門報導具有「上市潛力」公司的專業雜誌,尤其活躍於 IPO 最鼎盛的 Web 1.0 時代,2000 年的營收甚至達到一億美金。可惜在達康股災後 IPO 冰冷,近幾年又碰上雜誌業蕭條,Red Herring 只好轉型為一個專門報導具有「上市潛力」公司的專業網站,但還是每年固定選出北美、歐洲、亞洲科技 100 強,來協助大家追蹤未來的潛力新星。 而 appWorks 有史以來投資的第一間公司 Richi (他們的公司名稱是 Richtor Inc.),就是紅鯡魚最新選出《2010 Red Herring 100 Asia》的其中一位得主。雖然我一向覺得得獎沒什麼了不起的 — 因為得到使用者青睞更重要,不過大家也別小看紅魚們 10多年來看未上市公司的眼光,在這之前他們都在很早期就點名了 Google, Yahoo, Skype, Facebook, Twitter 等後來超級成功的網路公司。 所以,在這裡特地恭喜 Richi 出國比賽,光榮得獎,為台灣網路產業爭光。也期許他們繼續努力,有一天真的成為可以出版 Red Herring Prospectus 的上市公司。另外,如果你對其他被 appWorks 選中、輔導,參與「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 11 個創業團隊有興趣,11/23 (二) 下午我們將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為他們舉辦大型「appWorks Demo Day」活動,歡迎你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半年來努力研發的成果。

10+11月份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囉!!! 活動頁在此: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57258597643095 由於 appWorks 將於 11 月底舉辦大型 Demo Day 活動,讓參與第一屆育成計畫的 11 個團隊,有機會向全世界介紹他們六個月來努力的成果,所以10/11月份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合併舉辦。 九月份的 Mixer 碰到滂沱大雨,但大家仍然踴躍出席,讓我們十分感動。當天看到很多新的朋友,包括許多創投先進與創業人,甚至還有電影圈與時尚圈的朋友,以及不少對申請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有興趣的團隊。雖然大多僅能簡單聊上幾句,有些甚至被人海淹沒,沒能有機會交談,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你們的面孔我們都記得,所以這次千萬不要害羞,請主動來跟我們打招呼。;) 這次的活動的主題是歡迎入選第二屆育成計畫的團隊們,這些是從 42 個申請隊伍中挑選出來的菁英,即將在 12 月進駐 appWorks 育成中心,到時候請大家跟我們一起恭喜他們。 另外,為了讓大家常保新鮮感,我們決定再次更換場地,移師到大安區,以好吃的熱狗和薯條聞名的 BCDog cafe。而我們的固定班底 — 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團隊也都會到現場,他們的訓練已接近至尾聲,大家可以來跟他們聽聽這五個月以來的心得,還有他們用心研發的成果。此外,Jamie 在內的五位 Team appWorks 成員也都會在場,幫大家解決關於創業、創投等的各種疑難雜症。 地點:BCDog cafe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48號) 時間:11/4號(四)18:30-21:30 這次的活動一樣不收門票,歡迎大家來跟我們同樂,一同推廣網路創業的精神。 另外要在這邊感謝 ezTable 協辦,他們的網址是:http://eztable.com.tw/ 。 最後,提醒大家,根據過去幾次的經驗,活動應該會非常爆滿,請大家先到活動頁預約。 點我點我: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57258597643095 咱們到時候見啦!!!

Founded in 2010 by Jamie Lin, AppWorks Accelerator is a startup community created by founders, for founders. We are committed to foste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in Greater Southeast Asia, accelerating the region’s transition into the digital era.  Every six months, we welcome founders trailblazing on the frontiers of web3, AI, and Southeast Asia,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mentorship, and guidance to get their ventures off the ground.  We know there are many considerations for founders when applying to an accelerator. That’s why we’ve created an FAQ page to help you decide whether or not AppWorks is the right fit for your startup.  As of April 20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