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 年 5 月 20 日 (五) 1:00pm – 6:00pm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402 室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 12 個團隊,將在這天向全世界展示六個月來的開發、營運的成果。appWorks 已邀請到近百位創投與天使投資人,以及兩百多位媒體、科技、網路業的嘉賓。 在這裡,我們誠摯的歡迎所有關心我們的朋友,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報名請見。 (當天 1-3pm Demo,3-5pm 自由交流)
各位關心台灣網路業發展的朋友, 11/23 (二) 下午,請跟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歷史性的一刻 — 12 個參與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即將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創意,以及 6 個月來努力開發的成果。當天,我們將先讓團隊們依序上台作簡短的 Demo,之後他們會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各自的攤位回答各位所有的問題。 活動詳情以及報名方式,請見 Facebook 活動頁面。 期待當天能夠看到你們。 Jamie, Jackey, Joan, Mike and IC 敬邀
如同大家知道的,appWorks 在上周五舉辦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Demo Day。在 5 位裁判和 10+ 位出席的貴賓前面,11 個參與第一屆育成計畫的團隊輪番上陣,要在短短的 6 分鐘之內,用最簡潔有力的方式介紹他們的團隊、產品、市場,並進行 Live Demo,然後再一一回答評審的問題。 由於是第一次舉辦,其實先前我還有些替他們擔心,也怕現場出什麼狀況,影響他們的表現。不過整個活動在 Joan 的細心安排下,一個下午幾乎沒有出任何狀況,非常圓滿的結束。更重要的是,11 個團隊三個月來的努力成果,受到了在場所有朋友的一致讚賞,而我們幾位合夥人就像看著兒女考上狀元的父母一樣,非常的驕傲,也非常的與有榮焉。 由於接著馬上就到上海出差,於是在 9/5 深夜寫了下面這封信鼓勵他們,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有興趣像這 11 個團隊一樣加入 appWorks 大家族,和一流團隊一起創業嗎?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中。 – – – – – – 各位 appWorks 的創業夥伴, 恭喜你們! 上周五的 Demo Day,你們每一隊都表現的超級好,所有參與的裁判和貴賓,都跟我們表示他們非常驚艷,我們覺得非常與有榮焉,也非常的替你們感到驕傲。 我不知道你們自己有沒有感覺到,但我觀察你們在 appWorks 的這 3 個月,成長的幅度是非常的驚人的。我甚至可以很有信心的說,你們目前的成熟度,可以媲美在外面獨自闖蕩半年、一年以上的團隊。也就是說,我們把在外面要花 3-4 倍時間才能夠吸收到的經驗和功力,幫你們壓縮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修練完畢。而且如果你仔細想想,這其實大多不是我們的功勞,而是你們中的每個一人,用心的參與、用心的分享、用心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所換來的結果。也就是因為你們每一個人的參與,其他人在創業這條道路可以走得更順利,也更有機會成功。相對的,你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感謝其他團隊給你們這麼多的價值和啟發,讓你們有這麼快速的成長。 而這樣一個花錢也買不到、非常難能可貴、欣欣向榮的創業社群,也正是我創辦 appWorks 育成計畫最想看到的結果。所以我也要謝謝你們,幫我實現了這個夢想。 這個星期開始,是你們在 appWorks 六個月育成計畫的後半段。經過了前面三個月的實驗、調整,每個團隊在產品策略上都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接下來的三個月,我們要專注在把產品推向市場,接受最直接的考驗。這將會是一個很刺激的過程,也將會是最多學習發生的階段,我希望你們準備好了。 無論如何,再次恭喜你們這麼勇敢克服我給你們的挑戰,請給自己一些掌聲。 不過,創業之路才剛開始,革命離成功還有些距離。各位 appWorks 創業人們,接下來我們還要更努力,加油! Jamie 於上海, 9/5/2010
上周五 (9/3) appWorks 舉辦了有史以來第一次 Demo Day,讓參與第一屆育成計畫的 11 個團隊,展現他們從六月至今,為期三個月密集培訓的成果。 這可以說是他們的期中考,也是我在 appWorks 滿一個月的小小驗收。 你說我緊不緊張?壓力大不大?不瞞你說,指數爆表!!! 以前辦活動的憂愁與恐懼通通浮上心頭,只怕老闆一個眼神掃過來我就陣亡了。 但做甚麼要像甚麼,我責無旁貸要完成這項任務,心裡再慌張與煩躁都得克服,站在人群前就要鎮定。 一個月的時間與 appWorks 團隊相處下來,我慢慢了解他們在做的事、他們的人、專長、理想等;有時望著團隊彼此就其自身的產品進行交流,甚至合作,心裡都有說不上來的感動。例如,工程背景出身的人尋求 UI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設計的人協助,他們甚至想出「週末創業」的模式,做出一些有趣的應用程式;又如已經上線營運的團隊 (ezTable),對其他團隊大方分享他們的經驗,甚至不排除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在校時我曾經參與過「科學家與電視製作團隊合作拍片」的研究案,知道跨領域的溝通並不容易,一方面是術業有專攻,各領域為了行事效率,甚至是維護自己的專業地位,發展出專有名詞,進而將門外漢排除,斷絕溝通機會;一方面是台灣的教育過早將學生分組,導致理工科與文法商背景的人邏輯思考產生鴻溝,常常是一個觀念,各自表述,兩方共事分外眼紅。 appWorks 的培訓一部分就昰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給予團隊開放的辦公室,每週例行的早晨會報、來賓的演講、自由交流的快樂時光 (happy hour),以及合夥人們投注自己大把的時間,跟團隊分享產業資訊與創業經驗,其目的不僅在成就好的產品開發者,更期望他們與市場接軌,而不是空有技術說大話;同時這也提供團隊介紹自家產品的機會,透過不斷向他人解釋、說明的過程,釐清產品的強項與不足,正所謂旁觀者清,別人的回饋能夠加速自己的開發時間,行不通的話也早點了結一場春秋大夢。 Demo Day 可以說是驗收他們三個月以來有沒有聽進老師的話 (老師有沒有說盤要跌了呢?有嘛!!!你沒有在聽嘛!!!你懷疑老師嘛!!!),所以我才稱之為「團隊的期中考」。 為此,團隊在兩個星期之前就瘋狂模擬考,從投影片內容的修正,最後雞蛋裡挑骨頭,連發語詞、情感、走位都得考究,終於到正式上場的那天,大家都像是 Steve Jobs 上身,展現他們最自豪的一面。縱使分身仍然不敵本尊,但 appWorks 團隊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掌聲不需要多,到位就好。 而後三個月,他們還會持續進步,請大家拭目以待。十一月的畢業考將會對外公開,屆時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至於不才我,謝謝大家的抬舉、團隊們的配合,以及 appWorks 合夥人的指導,暫時還存有生命值,未來需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請各位多多指教!!! 下台一鞠躬。:) 圖片來源:http://blog.yam.com/tagtoo/article/30672556
2025 年 7 月 10 日,台北 — 十年前,AppWorks 呼籲創業者抓住快速崛起的東南亞市場,更主辦 IMPACT 2016 論壇,提出「建立大東南亞數位經濟生態系」的願景,當時邀集包括蝦皮、LAZADA、Lalamove 等從未同台的 13 位東南亞網路巨頭 CEO 對談。十年來,AppWorks 深耕東南亞,吸引優秀新創來台參加 AppWorks Accelerator,並將畢業校友連結為區域創業者社群,如今累計 195 家活躍新創,AppWorks並投資超過 30 家,其中也長出數個科技獨角獸。過去這兩年,AppWorks 進一步取得重大里程碑:獲得印尼電信龍頭 Telkomsel 與馬來西亞國家發展基金 Jelawang 戰略合作。這不僅是 AppWorks 的里程碑,更是台灣與東南亞創業力量更進一步連結的起點,在區域創新版圖上,為台灣標下清晰且具影響力的座標。 關鍵里程碑:獲重量級機構肯定,為創業者開啟更大資源網絡 2024 年,AppWorks 獲印尼最大電信商 Telkomsel 委託,協助其垂直領域創業加速器的規劃與執行。該計畫日前成功啟動第二屆,累計輔導 13 支來自大東南亞各地的新創團隊,並促成多項與 Telkomsel 的策略合作,涵蓋資安、金融科技、IoT、母嬰消費、區塊鏈與教育等領域。 而在全球創投普遍面臨資金緊縮之際,AppWorks Funds 亦於近期獲得馬來西亞主權基金 Khazanah 旗下之國家發展基金 Jelawang Capital 的投資支持,成為其設立以來支持的第二個國際創投機構。這筆投資是對 AppWorks 長期建立新創生態系的努力、基金績效表現,以及區域深耕成果的高度肯定。 這些策略夥伴的結盟,不僅代表對 AppWorks 的認可,更進一步擴大了在各市場的支持網絡,讓創業者在進軍東南亞時,得以接觸關鍵企業資源、落地人脈與市場機會,強化從 0 到 1、從 1 到 N 的每一個成長階段。 「上一個世代,台灣電子與半導體產業的成功,來自一整套產業協作體系與聚落;AppWorks 把這樣的精神延伸到新創生態,打造了大東南亞創業者的網絡系統。特別是在這個市場破碎、語言與文化多元的區域,唯有創業者彼此分享洞見、交換經驗、互助前行,才能真正打造跨市場、具規模性的創業成功。」AppWorks 東南亞事業負責人 Sophie 邱敬媛在 Jelawang Capital 於 6 月底吉隆坡舉辦的記者會中提及,並分享了 AppWorks 在東南亞的歷程與願景。 AppWorks 東南亞事業負責人 Sophie 邱敬媛,攝於吉隆坡,Jelawang Capital 昭示投資成果記者會 風起之地:AppWorks 東南亞戰略的起始 故事要從 2015 年說起,當年來自新加坡的蝦皮拍賣在台灣正式上線,東南亞數位經濟土壤長出的苗頭,悄悄伸出了枝枒來到台灣,掀起一波電商大戰,此後還將台灣的商業模式與人才進一步帶回東南亞攻城掠地成為現在的區域電商霸主。 當時 AppWorks 看到了東南亞數位經濟起飛的東風,這也是網路與軟體時代創業者不可忽視的時代轉折點,於是 2016 年,AppWorks 發起 IMPACT 2016 區域級高峰論壇,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在論壇中指出: 「淡馬錫與 Google 當時預測,東南亞網路經濟將於 2025 年達 2,000 億美元。在全球數位經濟重構之際,東南亞市場是台灣最後一張門票。唯有打造跨區域整合、培養區域級網路企業,台灣才有機會與全球科技巨頭競逐。」 這個 2,000 億美元的數位經濟規模,於 2022 年就已經搶先達陣,許多東南亞科技巨頭如今也在美國、印尼等地上市;當時論壇來台分享之一的 Lalamove 也已升級成全球級的科技公司,除了大東南亞更遍及拉美、歐洲與中東;而台灣原生的網路科技公司,如科技旅遊平台 KKday、生活消費平台 FunNow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