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何時該向銀行融資?如何進行?有何注意事項?

Anne Chen, 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r (陳祈安 / 投資人關係經理)

負責 AppWorks 創投基金的投資關係與服務。就讀台大財金時期曾在 AppWorks 實習半年,畢業後於星展銀行企業金融處擔任客戶關係經理,協助上市櫃及私人企業客戶進行財務規劃。在商業銀行工作四年後,再度回歸 AppWorks,期待帶著她累積的經驗與能力貢獻創業圈。平時熱愛下廚、海洋及多肉植物。

AppWorks Accelerator,如何最快速有效的協助創業者,一直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其中,最受創業者們重視的活動之一,就是我們經常針對進駐的新創團隊或畢業的新創校友,與 AppWorks 的合夥人們或創業導師,安排 Ask Me Anything 的活動,或是一對一的 Office Hour,一起切磋交流創業過程中碰到的難關、未來的發展策略等「Google 無法解答的問題」,其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名列經典:身為創業者,我該如何找到資金?

這個問題,在新冠肺炎帶來的景氣低迷、消費不振下,對新創更為重要。因為原本計畫好的 Runway,很有可能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而全盤改變。

我們曾多次分享,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PMF),應該是創業者初期的首要目標。在此之前,太多資源不僅效果有限,可能還是毒藥;然而,找到 PMF 後,適時引入資金,能幫助創業者更有效率地從 1 走到 100,加速好產品取得關鍵用戶的過程,可以放大或深化商業模式,甚至啟動海外拓展計畫。

募資與借貸有何不同?

對新創來說,籌措資金的管道有很多。除了最常聽到的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外,向銀行借貸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但一樣都是錢,到底股權募資 (Equity Financing) 跟借貸 (債權融資 Debt Financing) 有何不同?

從最基本的概念來看,募資是股權,投資人投資新創後取得股權後,期待未來股權隨著公司發展增值,進而出場獲利。借貸則是債權,債權人 (通常是銀行) 借錢給新創,取得對新創的債權,借款到期後,債務人 (新創公司) 要將本金連同利息一起還給債權人。

從資金用途看,募資常用於新產品開發,或是新市場開拓的前、中期規模化 (投入資金幫助創業者跨越用戶或市場關鍵規模門檻);而借貸的目的,通常是填補營運資金缺口 (Working Capital Gap) 或是預支營運費用,舉例來說:一間賣 AI 攝影機的新創,從製造攝影機、出貨,一直到收到客戶貨款,總共歷時可能長達 45 天,如果付給供應商貨款的天期是 15 天,那麼我們可簡單推算這間新創,會有 30 天的營運資金缺口,這種狀況下,若與銀行借貸,新創不需要癡癡等待錢被應收帳款卡住的 30 天,就可以拿借貸來的資金,繼續接下一筆訂單,備料、出貨。

在資金成本考量上,股權的資金成本,通常遠高於借貸的資金成本。一般而言,與金融機構借貸年化利息費用,取決於該企業體的債信 (Credit Rating) 及市場利率,國內借款利率約在 1%~8%,最高鮮少超過 15%,乍聽之下很高,但與採用股權募資相比,早期借款人目標的年化內部報酬率 (IRR) 為 30%~50%,中、後期投資人則為 20%~40%,創業者有幫投資人股權增值的責任,若新創發展順利,讓估值大幅成長,創業者在投資人出場時,回饋給投資人的獲利,通常會遠高於借貸的利息。

舉例來說:創業者有 100 萬元的資金缺口,若以 5% 的年利率向銀行貸款 100 萬元,假設利率固定,五年下來的利息成本約為 25 萬元。若採股權募資,投資人投資 100 萬元並佔 10% 的股權,五年後,若新創發展順利,投資人想出場時,假設估值成長為 5,000 萬元,創業者等於總共要回饋 500 萬元給投資人,是原始投資的五倍。

然而,除了考量資金的成本,借貸除了利息費用,實務上通常需要公司負責人、CEO 等管理階層提供個人連帶保證,不成功便成仁,若創業失敗,創業者與經營團隊可能陷入鉅額債務中,短期內不易翻身。

從交易成本及時間而言,募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時間資源,回應各種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的需求,募資時程短則數週,長則可達半年以上;而借貸人力及時間成本投入較低,銀行企業放款業務部門會進行徵信作業 (Credit Analysis) 以判斷企業信用風險,作出是否核貸及核貸金額等決定,徵信作業內容通常相當標準化,通常 1-3 個月內核貸,雙方簽約後即可啟用額度。

從擁有權的角度來看,除非新創進入破產重整階段,否則一般狀況下,債權擁有者 (即銀行) 不介入公司經營;若採股權募資,投資人可介入公司經營,取得董事會席次亦是機構投資人投後管理的常見做法。

從風險層面分析,當經濟環境或新創的營運狀態有大幅改變時,銀行的放貸政策也可能跟著緊縮,「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可說是銀行借貸的常態,過度仰賴借款,可能讓創業者在銀行緊縮銀根時措手不及,借貸時銀行徵提的個人連帶保證,也可能讓創業者及主要經營團隊在創業失敗後,造成鉅額的個人債務。若採股權募資,專業的天使、機構投資人往往了解投資風險,因此若遭遇創業失敗,不會要求創業者償還投資損失,然而,投資人可藉由推舉董事、競選董事長等方式介入公司經營,若與經營團隊理念不合,可能衍生許多問題。

創業者該如何與銀行打交道?

我曾在銀行的企業金融部門服務四年多,觀察到的殘酷現實是:銀行幾乎不會借錢給尚未損益兩平的企業。偏偏對早期新創而言,虧損是這個階段非常普遍的情形,也因此,跟銀行借錢對創業者來說,通常並不容易。

但如果是資產密集商業模式的新創,或已經找到 Scalable Businss Model,也開始初步進入獲利階段的新創,跟銀行借款相較於向投資人募資,不但可保有經營權的獨立性,在上述的資金及交易成本等考量上,通常是更有效率籌措資金的方式。

對於銀行來說,放貸決策的關鍵,就在於企業的信用風險。白話來說,就是銀行必須評估企業還不出錢、借款變壞帳的風險。在分析企業的信用風險時,銀行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授信 5P,以下透過這幾大原則,與創業者分享銀行分析企業信用風險的視角,作為需要跟銀行借錢時的參考:

People 借款戶

銀行會從商業模式、借款記錄、管理階層、公司治理品質、所在產業等角度分析借款戶的素質。

值得創業者注意的是,對銀行來說,可能難以理解新創的商業模式,首次嘗試與銀行申請貸款的創業者,也沒有借款記錄可供銀行分析,這種「信用小白」讓銀行難以判斷真正風險所在,也因此,新創若趁早與銀行建立長期存款關係 (例如:指定客戶匯入款到銀行帳戶,或從該帳戶匯款給供應商) ,讓營業活動有跡可循,申請貸款時會是一大助力。

Purpose 借款用途

前面提到,借款用途常見於填補營運資金缺口,也可用於購置廠房、土地、機台設備等中長期資本支出。

與拿投資人的錢不同,借款有期限,也有利息成本。創業者應該優先將借款投入於可以產生利潤的商業模式或是資產上,若將借款用於辦公室裝潢、人事、產品開發等短期難以看到效益的費用上,可能會陷入債務的無底洞。

Payment 還款來源

還款來源是銀行決定是否核貸的關鍵因素。銀行會徵提借款戶的財務報表,觀察借款戶的獲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結構、資產流動性、現金周轉天期等財務指標。獲利能力強,或是高資產強度的新創,容易受到銀行的青睞。

如同先前提到,虧損是新創的常態,就算有小幅獲利,在銀行眼中,財務報表的體質,可能仍不夠強壯,除了加強在銀行的存款實績,指定買方匯入款到銀行帳戶,也可加深銀行對新創營運型態的了解。

除此之外,也可透過應收帳款融資等不同授信額度架構,增加還款來源的強度。舉例來說,一間 SaaS 新創的客戶是知名超商,但超商要 3 個月後才會付款,新創可以把對超商的應收帳款賣斷給銀行 (可能收取手續費與利息,融資成數也會視信用風險而有不同),如此一來,即可填補營運資金缺口,對銀行來說,風險會從對新創的信用風險,轉為對知名超商的信用風險,因為還款來源強度增加,新創更有機會得到銀行額度。

除此之外,創業者與銀行溝通時,要秉持誠信、透明的原則,也應當盡力配合銀行貸後控管,提供具正確性及一致性的財務報表。因為這有可能影響到未來的融資成數、放貸成功率。

Protection 債權保障

債權保障是銀行除了還款來源外的第二道防線。通常會徵提個人保證、其他公司保證、不動產或動產抵押等擔保品,作為債權保障的額外加強。

對新創來說,若財務報表體質不強,提供擔保品也許可以增加銀行放貸的機會。但若尚處於虧損狀態,不建議以提供足額擔保等方式為借錢而借錢(例如:拿 100 萬的房子抵押,借到 70 萬的資金),如果創業失敗,創業者將失去一切。

Perspective 授信展望

對銀行來說,放貸產生的收益與風險要可以達到平衡。因此,銀行會對借款戶發展性、經濟局勢、銀行風險胃納作綜合判斷。

所以,創業者定期與銀行交流,在創業過程中,一旦營運狀況有大幅更動時 (不論是變得更好或更壞) 主動提供資料,並適時提供銀行額外業務 (存款實績、換匯、收付款、薪資轉帳戶等),成為銀行心中的「好咖」客戶,將有助於經營銀行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新創若想持續累積信用紀錄,建議可與兩家以上的銀行從存款關係開始往來,不要全部集中在同一家銀行,以達到風險分散,若固定往來的銀行拒絕了新創的借貸申請,至少還有其他銀行可選擇。

以上透過銀行分析信用風險的視角,與創業者分享和銀行打交道的心法。事實上,在不同的創業階段,募資與借貸各有不同的優缺點,聰明的創業者,必須懂得從中平衡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讓新創持續獲得成長壯大所需的養分,邁入下一個階段。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TheDigitalArtist on Pixabay


疫情下的募資,新創最該留意的事情

Liying Wang, Legal Master (王琍瑩 / 法務輔導長 &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帶領內建法務團隊,提供企業經營、合約協商、紛爭處理等各方面法律諮詢,輔導建立營運管理機制,必要時也協助團隊尋求「突破框架」的解方。曾任 HTC 全球營運資深法務經理、萬國法律事務所科技法律部律師,也曾服務於士林地方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政大法學士、政大 EMBA,具備美國紐約州與台灣律師執照。

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爆發至今,大家從一開始的無視或恐慌,到逐漸能夠理解與因應,甚至「超前部署」並相互支援。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總共 376 支活躍新創的生態系中,我們也看到許多新創團隊夥伴,除了迅速採取遠距工作、強化數位行銷等戰術調整之外,面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的國際移動限制、總體經濟蕭條、銷售業績下滑,紛紛重新思考策略佈局,為長期抗戰做好準備。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資金的節流與開源。

節流,為了活下來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環環相扣,各行各業都難以倖免。儘管我們相信多數創業者有能力化危機為轉機、更能夠在整體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這個關頭,扮演重要推手。但是,在此之前,景氣低迷、資金緊縮,勢必率先影響新創的市場擴張與營收成長。對於「十個鍋子九個蓋、燒錢總比賺錢快」的新創團隊來說,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必定是「求生」,第一個浮上腦海的字眼必定是「Runway」,也就是「手上的資金,到底還能撐多久」?對此,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提出了以下這張圖表,幫助團隊在面對未知、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作為初步的參考。

圖表來源:紅杉資本

圖表的橫軸,是指無法控制的外在情勢,以封城或類似的防疫隔離管制 (Lockdown) 導致營收損失 (Revenue Loss) 的時間與金額比例來判斷;縱軸則是團隊針對營業費用 (OpEx) 可能採取的節流方案,據此精打細算,在哪一種情境、搭配哪一種節流方案,才能夠勉強撐過這一關。當然,這一題數學並不難,究竟要如何具體落實「提升效率、精簡成本」,才是真正考驗創業者的智慧。尤其,疫情發展變幻莫測,團隊的決策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預先設想了種種情境、方案、配套措施,仍然必須適時進行滾動式檢討與調整,才可能應變得宜。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人才」是新創團隊最重要的資產,而人事成本也往往成為所有運營成本當中負擔較重的部分。在面臨龐大資金壓力的當下,刪減人事成本看似能最快解決生存問題,近期確實也陸續看到國內外新創團隊大幅裁員的消息。但是,裁員真的是所有選項當中最必要的嗎?當團隊的產品設計、服務模式、行銷策略,為了因應疫情間接造成的市場板塊位移與消費行為改變,而必須有所調整,此時人員的配置又該孰輕孰重?即便裁員作為一個選項,是否符合當地法律規定 (「非法資遣」萬萬不可,各國法院實務也大多要求資遣只能作為最後手段 (Last Resort),此外也要注意有些政府紓困方案設有「不得減薪或裁員」的條件)?資遣費用的預估,會不會影響最終決定?而一旦作成決定,離職同仁權益如何保障?整體團隊士氣能否維護?人才流失對短、中、長期競爭情勢又產生哪些影響?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依照個案狀況通盤評估,絕對不只是數學而已。

開源,才能長得壯

在受到疫情衝擊、營收銳減的情況下,新創事業尋求開源的方式,不外乎政府補助、民間貸款、以及向投資人募資。其中,政府與各金融機構已經陸續推出減稅、補貼、降息等因應措施,團隊可以自行參考。只是,這一類「救急不救窮」的方案,目的在於「紓困」,不在「振興」,也只能被歸類是為了「活下來」的糧草補給。

至於近期詢問度很高的國發基金「受 COVID-19 影響新創事業投資專案」,雖然基於法令規定,「外觀上」是投資入股 (不是補助或可轉債),「程序上」也必須踐行修章與增資發行特別股,但因為「本質上」屬於過渡性質的短期紓困,國發基金要求兩年或相當期限的回贖權,團隊在「心態上」寧可當作一筆低利貸款加以申請與運用 (國發基金建議特別股股息以年息 1.5% 為原則),不必太過擔心股權稀釋或影響將來募資,反而建議積極制訂「還款」計畫,仔細評估兩年期限是否符合實際,執行回贖的資金來源如何調配,是否有提前、延後或分期回贖的需要,甚至從這個過渡專案,銜接到國發基金其他正式投資方案的可行性,讓政府的美意發揮真正效益。

相對而言,團隊如果認同「攻擊才是最好的防禦」,疫情過後不只要「活下來」、還期待能夠「長得壯」,則仍然必須仰賴靈活的募資規劃。所謂「靈活」,就是認清現實,一方面理解市場面對全球疫情這樣的系統性事件,會在估值上作出反應,另一方面避免簽署不切實際的合約條款,導致營運卡關,甚至傾家蕩產:

接受估值系統性折價

估值修正 (Valuation Correction) 本身是一個中性、健康的概念,針對團隊估值被不當高估或低估的情況,以正確的方式重新檢視。雖然,估值調降在某些個案中,表達了投資人對團隊經營能力的負評,甚至是作為拯救團隊的最後一搏。然而在疫情衝擊總體經濟環境的現實下,可以預期新創事業的估值,在全球與區域市場會經歷一波通案的重新校準 (Recalibration)。畢竟對投資人來說,上一輪投資模型所依據的市場假設,都必須因應外在情勢變動而加以調整。

此時,創業者應該更為關心自己估值被調降的原因,究竟是前者 (個案、自己沒做好) 還是後者 (通案、大環境不佳) 成分居多。建議團隊以同一市場的競爭團隊,或不同市場的同類型團隊作為參考基準 (Benchmark) 加以觀察、比較或推估,一方面用以判斷投資人提出的估值修正與市場行情是否相當,一方面作為與投資人談判的初步基礎。

同時別忘了,估值調降如果發生在新一輪募資,意味著股價下修 (Down Round)。團隊以往拿到投資意向書 (Term Sheet) 後,很容易閉著眼睛就跳過的「反稀釋」(Anti-Dilution) 條款,例如常見的廣義加權平均 (Broad-Based Weighted-Average) 公式,或是投資人穩贏不輸的完全棘輪 (Full-Ratchet) 公式,可以趁這個機會好好認識。

但是,數學公式從來不是創業者最該煩惱的問題。當股價下修、啟動反稀釋條款,創業者更應該注意的是,投資人對創辦人、對團隊,是否仍然維持高度的信心。在 Down Round 的談判裡,這樣的信心,應該要反映在重新整理過的股權結構表 (Cap Table) 當中,也就是創辦人 (以及核心團隊) 應該要擁有合理的持股比例。

簡單來說,因為既有投資人的持股,會透過反稀釋的數學計算來補足,創辦人的普通股,卻沒有這樣的權利。一旦創辦人持股比例因此受到過度壓縮,不足以提供激勵誘因,反而將造成雙輸的後果。此時,可以協調既有投資人放棄或減少反稀釋的執行,甚至另行提高員工選擇權方案 (ESOP) 的比例,這也是對團隊有信心的投資人,通常會樂於採用的選項。

換句話說,在 Down Round 發生的時候,創辦人用清楚的遠見、負責的規劃與積極的行動,來說服投資人挺你,才是上上之策。等到非得動用「Pay-to-Play」這種投資人之間相互牽制的條款 (約定當既有的投資人不跟投,就強制喪失某些特別股權利),才能確保足夠的資金進帳,恐怕已是積重難返。

拒絕不切實際的合約條款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經驗告訴我們,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可能直接反映在新創事業出場 (包括被併購與公開市場發行) 機會減少、時間拉長、金額降低、流動性受限;於此同時,投資人承受風險的意願,也可能趨於保守、投資條件更加嚴格。同樣的場景,此刻正在重演。因此,實務上,我們會看到投資協議出現某些不切實際的條款。以下是最常見的三大誤區:

第一大誤區:賭市場

條款:有別於前述國發基金的回贖機制,具有政策性目的,在一般募資的時候,投資人所要求的回贖權 (Redemption Right),是指當投資人未能順利出場取得原始投資與預期報酬的情形下,創業團隊同意以較高甚至加倍價格買回投資人持股。回贖條款雖然是常見對於投資人在消極面的保護 (Downside Protection),然而,特別是面臨疫情打亂市場步調與營運規劃的當下,新創團隊更不能因為需錢孔急或過度樂觀,而忽略與投資人協商放寬出場門檻。

解法:建議新創在投資人要求增加回贖權時,同步爭取合理調整原先設定的出場年限與市值等條件,也可以溝通分期回贖。尤其注意最多只能同意由公司來回贖,或允許公司協調第三人承購,避免由創辦人或團隊個人連帶保證。這些細節都要事先溝通清楚、安排妥當,才能避免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迫回贖股份,使得鉅額回贖款項直接造成公司或個人的龐大現金缺口。

第二大誤區:賭人性

條款:單一投資人要求針對特定股東會決議事項具有否決權 (Veto Right)。如此一來,即便議案按照章程表決通過,只要該投資人反對,便無法執行。像是增資發行新股或增減董事席次等決策,如果必須取決於單一投資人同意與否,甚至可能嚴重阻礙後續募資規劃,或影響其他投資人的投資意願。

解法:建議團隊爭取提高投資人否決權的門檻。例如,必須特別股持股過半才能否決特定議案,讓持股過半的多數投資人為重大營運決策把關,避免單一投資人意志凌駕於多數持股,更能符合公司整體利益。此外,哪些決議事項必須納入、哪些特殊情況應該例外排除,都是新創可以與投資人具體溝通的項目。

第三大誤區:賭身家

條款:當現金流問題急迫,許多團隊選擇發行可轉債 (Convertible Note) 作為下一輪募資前的過渡性融資措施 (Bridge Loan),或是延緩前述估值修正問題的權宜之計。此時投資人可能要求無論執行哪一種轉換條件,都有權任意決定轉換一部份或全部的本金成為持股,然而,如此一來,團隊本身難以掌握在何時或何種情境下,投資人會拒絕全部轉換,導致團隊必須加計利息還款,因而增加了違約 (還不出錢來) 的風險。如果投資人進一步要求公司或個人擔保,更將造成團隊與創辦人莫大的壓力。

解法:建議團隊爭取投資人在特定條件下,必須轉換本金的全部 (而非一部份),並且務必避免以個人財產擔保公司債務。當然,各種不同的「債轉股」條件設計、到期日、利率,與能否提前還款等約定,也都需要審慎評估與協商。

如果說募資是一門藝術,疫情下的募資,大概就是一場魔術了。不過,創業者也不要灰心,其實所有合約條款的協商,都是雙方相互折衝與取捨 (Give and Take) 的結果,當新創希望投資人在某些權利讓步,投資人便可能期待有更優惠的價格,或增加相對應的停損機制。事實上,專業的投資人並不介意新創針對具體情況提出客製化的合約條款。基於這樣的理解,便有機會為自己爭取到合理的條件。當然,也別忘了「時間」往往對團隊不利,募資過程的每一天,資金水位都在直線下降,團隊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籌碼愈來愈少,唯有及早啟動募資佈局,面對前述種種交易條件,才有談判的餘裕。

結論

疫情下的募資,真的比較難嗎?如果你是先天不良的新創,確實應該誠實面對疫情帶來「擇優汰劣」的結果,從失敗的經驗中獲得啟發與再造。但如果你是戰神型的創業者,外在的困境正能考驗並突顯出你愈挫愈勇的韌性 (Resilience)。所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sailor.」 (平靜的海面無法造就高超的水手) 不只是老生常談,像 AppWorks 這類長線思考、資金無虞的投資人,反而更積極在尋找萬中選一、能看清自身處境、擅於權衡協調、勇於異軍突起的創業者,並給予他最大的信賴與支持。

最後,卻也最重要的,是提醒所有在疫情下募資的創業者:「資金入袋才算數」。這一點,在平常時期的募資,本來就是第一鐵律,如今身處非常時期,外在環境瞬息萬變,更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就算 Term Sheet 談得愉快、就算董事會和股東會一秒拍板、就算投資協議簽署順利、就算修章過程毫無困難,你的募資還不是你的募資。唯有資金入袋,才是真正「Deal Closed」。

許多創業夥伴都有這樣的感覺,新冠病毒這隻超級黑天鵝,好像把 2020 年第一季 (甚至第二季?) 直接變不見了。這當中,有些創業者選擇把時間凍結,期待冬眠結束還有春天;有些創業者選擇把時間快轉,彎道超車,加速奔向終點線。無論如何,面對這前所未見的局面,請始終記得,你不是孤軍奮戰,在新創圈,還有許許多多團隊正與你經歷相同處境,大家不僅要努力活下來,也要長得高又壯。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on PxHere

How SEA Founders Can Take Advantage of Taiwan, the Startup Isl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As pandemic controls begin to loosen, Taiwan will emerge ready for startup development
Image by Robert Pastryk from Pixabay

Douglas Crets, Communications Master


Douglas is the English Master in Communication. A marketing strategist and content writer, he spent three years with Microsoft in Silicon Valley managing the global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for BizSpark, Microsoft’s Azure and software program for entrepreneurs. Douglas has a deep love for technology, literature and travel. He holds a Masters in Fine Arts from Syracuse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in Journalism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wo quarters ago, the future seemed optimistic for Southeast Asia. Economic projections for the fastest-growing of these economies rose to the high single-digits. Broadband adoption was reaching a critical scale. New startups driven by a generation of young founders wit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ere rising to the region’s challenges and searching for traction. 

It now seems very likely that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isease outbreak will be generation-changing. While economic and tech expansion will continue, the ground-truths of the current COVID19 situation show that innovative thinking will have to lead us through the disaster. With sealed off countries, work from home lockdowns, and breakdowns in profit growth in nearly every industry vertical, where can founders turn when it comes to finding solutions in this environment? 

At AppWorks, we are certain that founders will be among the group of people creating solutions that will bring SEA back to normalcy, and as always, we are ready to rise to the challenge.  We have evidence to show that Taiwan can be a country from which SEA founders can re-launch when they are ready. 

Taiwan possesses an e-economy that is not only well-versed in tech usage, but as the largest e-economy in the region, at US$42 billion per year, it has not slowed down significantly during this pandemic. Startup founders have worked with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take an already planned-for mitigation strategy and accentuate it with tech. 

From the installation of vending machines that distribute face masks, to an unprecedented tracing technology through mobile and GPS coordinates, Taiwan has stayed ahead of the pandemic curve. It’s economy and its 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 have reflected this tech-forward approach. 

In terms of infection rates, the country has year-to-date had the fewest COVID19 cases. While no country has been left unscathed b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pandemic, Taiwan’s economists still project Taiwan to reach 2.37% to 2% in GDP growth this year, though this has been bolstered by a NT$ 100 billion injection in main business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the economy. 

The knowledge networks that have kept the country’s por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running, and a decade-long history of aiding startup growth, means that smart founders who still have their eyes on expanding through SEA should consider the island as their starting point when this horrifying pandemic eases. 

Taiwan will clearly be among the first countries for startup founders to turn for growth and learning when it becomes possible to move freely around the region again. 

This map of Greater SEA reveals that Taiwan shares more in common econom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with SEA than any other country outside that traditional moniker

Predecessors define the trend — Taiwan is an undiscovered launch pad for the region

As we wrote last year, SEA founders have long landed on the island to use it as a key market for expansion and leveraging engineering resources

Companies originally from Singapore — Shopback, social streaming company M17 and the e-commerce unicorn Carousell — have established engineering and R&D teams in Taipei. 

Companies like AI-driven consumer analytics company Tagtoo (AW#1) and Hong Kong-based Omnichat (AW#16) whose founders participated in the AppWorks accelerator, gained much of their traction by leveraging the Taiwan ecosystem. 

Taiwanese companies like Mooimom (AW#16), purveyor of maternity goods, have used local engineering talent and experience in digital commerce to dominate Indonesia’s e-commerce market in that vertical.

All of these companies have used the microcosm of the AppWorks Accelerator and the macro-economy of Taiwan to gain a foothold and expand, through either direct or indirect experience in the semi-annual sessions devoted to Blockchain and AI and the community.

The accelerator and its network offers three critical sets of resources that make Taiwan a strong tech hub for the SEA region.  

  1. A community of  peers and experts who can answer questions and give support, while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hiring, funding, and partnerships
  2. Mentorship from seasoned public company executives who launched their own companies over the past 10-20 years
  3. Resources like software and access to supply chain that make entry into a local market easier

Community is an accelerant for learning and scaling

For young founders, a community is a lifeline to growth. In the AppWorks network, 376 operating startups and the 1,113 founders who run them have proven vital for any founder that is trying to solve a hard problem, grow at scale, make acquisitions of talent, or find funding. 

Sometimes this network and community is in-person, but it can also be virtual, as it has been so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o accommodate founders who are not able to travel to Taiwan, and to enable connection among founders who continue to build during this time, the accelerator team holds virtual office hours and online seminars via Zoom on a regular basis. 

This would be true, in any case, and it has become something of a new manner of doing business. Over the past 3 years, AppWork’s community has started to span across tech hubs throughout SEA and become more distributed. Over the past 18 months, the number of these startups infiltrating SEA has grown at a 1.6x pace. 

A map reveals how the AppWorks founder community has expanded throughout GSEA
Image credit: AppWorks

The types of founders in this network give some insight into what kind of knowledge network is at hand during these virtual calls and virtual meetups. In many cases, former accelerator teams have reached a point where they have started to grow and are raising money to fuel expansion. Their insights can provide valuable feedback for other founders who want to go down the same path. 

Some of these former accelerator teams include: WeMo (AW#12), Taiwan’s first shared e-scooters startup, helmed by Jeffrey Wu; Voicetube (AW#7), the largest language edutech startup in Taiwan, which recently raised a US$3.5M A round; Novelship (AW#16), a Singaporean team that raised a US$2M seed round; and Booqed, also of AW#16. This Hong Kong team raised a US$1.68M round.

There are also peers who have made the journey of an acquisition. Kevin Chan of LINE Taxi (AW#11) started his company as a challenge against a fast-scaling, but wayward, Uber, which didn’t seem to have grasped the dynamics of the local market. After a few years of development, LINE acquired them. Chan mentors the community in private and public events around Taipei.

Founders like those at Omnichat (AW#16), Allan Chan and Lewis Pong, have found that connections to peers who are at this level have been key to their learning. They started in Hong Kong with their e-commerce marketing solutions startup and then came to Taiwan to join the accelerator and build out the market here. 

Three years after graduation, they have secured Taiwanese companies as clients at a scale larger than those they have in Hong Kong. Chan and Pong recently raised a US$ 800k seed round for further expansion, which will help them launch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n 2021.  

They have found the virtual and in-person connectedness with their peers have put them in a good place for continuing to build.  

“If we have any kind of question, we can just send a Facebook message and a lot of people will help us,” says Allan. “That’s amazing.” 

Mentorship by leaders of IPOs shaping decades of ecosystem growth

The AppWorks mentor network provides access to 100+ seasoned founders, each with at least 10-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nearly every technology business vertical.

Through an in-person Mentor Day, the accelerator team connects early stage founders to this network in an intimate setting organized around pitching and personal meetings. 

Founders get to meet founders in our investment portfolio like Sui Rui Quek, founder of Carousell; Joseph Phua, co-founder of live streaming social platform M17; Benjamin Wu, co-founder of iChef

Equally, they can meet founders who have IPO’d, like Ben Tseng, founder of Net Publishing, a publicly-listed game publishing platform.

Early stage founders can meet with Tai Chi Chuan of Fusion Media, which manages three of the top media platforms in Taiwan; or cryptocurrency founder Alex Liu, who created MaiCoin; and Wang-tun Chou, CIO at Next Bank, which has been granted one of the first virtual bank licenses in Taiwan.

The semi-annual mentor day brings top executives from around Taiwan and SEA to meet, coach and partner with young founders attempting to scale
Image credit: AppWorks

Peggy Cheung, a Hong Kong founder who established photo platform startup KaChick (AW#19) with co-founder Larry Lam, has firsthand experience with this. She came to Taiwan last year and says that the experiences with her mentor, Ming Chen from travel startup KKday, have focused her development efforts.

“My mentor sometimes sees what I can’t see in myself and gives me the courage to be bold,” she says. “In some cases our discussions saved me time from dwelling into unimportant matters or walking towards directions that make little sense.”

Resources

Having this kind of human support makes it easier for founders to extract value and make important connections with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country. 

AppWorks alumnus Andrew Jiang, founder of hardware-as-a-service (HaaS) venture builder Soda Labs, was part of cohort #17. He came to Taiwan from Silicon Valley. 

Soda Labs co-founder Andrew Jiang
Image credit: Andrew Jiang

To build out his HaaS startup, he partnered with tech giant Foxconn and hired local engineers. These AppWorks Accelerator-fostered connections solved critical problems in Jiang’s mission. 

“We believe Hardware-as-a-Service is a massively undervalued opportunity. Engineers in Taiwan are the most experienced in the world,” he says.

“We partner with Foxconn, which has an extensive footprint in Taiwan. When you show up in person, you get 10x the time and 10x the attention that you are able to get via WeChat or a video conference. It is also significantly easier to get agreement when you can build real relationships with your OEM,” says Jiang. 

Besides connections, AppWorks provides all the essentials that a startup needs in the early days and that they could otherwise find scattered around the island’s tech hubs. 

During the accelerator session, we give founders six months of free co-working space, available 24/7. After they “graduate” from the program, founders can provision seats on an on-demand basis for a fraction of the cost of a regular co-working space. 

There are also business credits supplied to founders from partners at AWS, GCP, and more. Founders, who might not have the resources to build internal teams for design, PR, HR, legal or accounting, can also utilize connections to a team of “Masters” on staff. These industry specialists work on-demand with founders to solve critical operational and strategic challenges.

Separate from the AppWorks offering,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tself makes it easier for founders to get established on the island. Recently, the government built out a new initiative called Startup Island, geared to help international founders explore Taiwan as a launching pad. Though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put a freeze on new visa issuance temporarily, the government makes it possible for entrepreneurs to apply for an “Entrepreneurs Visa.” 

In December, Taiwan’s National Development Fund — a fund of over US$ 18 billion — announced that it is primed to make investments of at least US$180 million in the next few quarters, largely in Blockchain and AI. 

The next steps 

Before the arrival of SARS-CoV-2,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economies of GSEA (ASEAN + Taiwan) would generate US$300 billion in e-economy business by 2025

While many economies around SEA find themselves grappling with precipitous falls in GDP, with many eyeing security strategies that will seal off their borders and preserve resources for their citizens indefinitely, Taiwan will remain a willing partner to SEA founders seeking to find a foothold here. 

We expect that when life returns to what will likely be a new form of normal, the nation and our accelerator will be open, and willing, to help founders from all around the region. 

AppWorks will launch its application for its accelerator for blockchain and AI founders from SEA in May, so track our page for future announcements

3 個 H,AppWorks 如何評估創業者?

Andy Tsai, Partner (蔡欣翰 / 合夥人)

負責投資與基金管理。帶著超過 10 年創投經驗,於 2018 年加入 AppWorks,2019 年升任合夥人。先前主要服務於 CID 華威國際、最高擔任至投資副總裁,熱愛和團隊一起思考營運模式與競爭策略的解謎活動,更早之前短暫就職於中華開發負責產業研究。政治大學財管碩士,嗜好是旅遊和滑雪。

AppWorks Accelerator 啟動至今已滿 10 年,共有 376 支活躍新創校友、1,113 位創業者,我們非常重視校友社群間的分享,一起交流創業過程中的各種知識與經驗。近期,我們陸續邀請了 AppWorks Accelerator 前幾屆的創辦人校友回來分享,例如 AW#1 的台灣最大餐廳訂位平台 EZTABLE、AW#3 的台灣最大插畫產品電商 Fandora

參加這樣的活動,聽眾們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夠第一手了解成功創業者的創業心得跟經驗,特別是如何克服創業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而這群畢業多年的校友創業者,每年回來的分享,也讓我們非常欣喜的見到他們不斷地成長。

不同的創業者,儘管選擇了不同的產品、市場、賽道,但共通點都是每個新創都處在一個快速變動的市場之中,產品特色、市場規模、商業模式都需要不停的快速迭代來因應外部變化。也正是因為變化如此快速,創業團隊就如同是一支能夠快速應變的部隊,才能夠在創業的路上克服各種困難。

真正決定創業成就的關鍵因素,其實在創業者本身的能力、特質與成長。針對創業有成的新創,外界經常會從商業模式、市場潛力、成長速度這幾個面向來分析,但某種程度上,這些是已經發生的結果,而現階段的成果,也不代表能持續下去,人 (創辦人或共同創辦人) 才是成功真正的原因,因為新創得以持續成長茁壯,來自對於外界的挑戰與變化,創業者能夠快速因應與調整,創造出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在我十多年的創投經驗中,不管是新創投資案,或是海選每屆 AppWorks Accelerator 進駐團隊的過程,的確有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選出優秀創業者與創業團隊的可能。AppWorks 長期以來都是以 3 個 H 來評估創業者:Heart (決心)、Head (學習力)、Hand (執行力)。這三個面向,不僅代表身為創投端的 AppWorks 如何評估新創,也很值得分享給所有創業者。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很少有創業者,一人就能在三項都拿到高分,創業者藉由參考這三個 H,不僅能作為持續自我成長的依據,也可用來尋找互補性高的共同創辦人,打造未來一起奮鬥的創業團隊。

Heart — 對於實現信念的渴望與堅持

首先在 Heart 的部分。選擇創業這條路,已經具備異於常人的勇氣,因為這代表選擇 7 天、24 小時高強度的解謎活動,必須努力拼湊各種資訊,評估目標客戶的可能樣貌,然後提供最能解決客戶痛點的產品跟服務。這一切,都是在高度不確定跟困難之下進行,能夠披荊斬棘走出一條路的創業者,必然會有很強大的信念支持,他們通常源自於對某個主題或領域的高度熱忱,甚至是一股希望證明全世界都錯了的企圖,或是從個人的成長經驗,所形成想要解決一個重要問題的信念,這股對於成功或解決問題的渴望與驅使力,是創業非常重要的一環。

另外一個對於 Heart 的觀察重點,在於遇到逆風時,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有時候問題難度太高,會讓人想要轉換去做自己更有把握的事情。比如我曾遇過創業者在市場開拓不順利的時候,就把眼光跟時間放到產品研發上,雖然可能想打造更完美的產品,但沒有客戶意見跟資料佐證時,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其實是在逃避,沒有真正去面對客戶需求。

創業者在遇到困難時,曾經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帶領整個團隊往前走,而在訂下攸關公司存亡的決策時,思考的邏輯跟展現出來的信念,就是非常有意義的評估資料。

Head — 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與方法論

在 Head 的觀察上,會偏重思考的邏輯跟方法論。在對想解決的問題展現強大信念時,創業者是否能思考出一套有效的方式來執行,特別是在計畫劃開始執行後,能不能依據外部環境資料的反饋,進行持續修正。

創業的過程,很像是創業者對整個市場有一套自己的假說。創業的每一天、每次跟客戶的互動,就是不斷在驗證每個假說的合理性,而過程中,必須去不斷面對真正的市場狀況,有點像是一位正在下棋的棋手,在對手有所回應之後,必須決定是不是立即回應?風險度有多高?對後面的市場競爭會有什麼影響?可能的策略有什麼?

落實到創業上,其中一項展現而出的成果,就是如何建立營運模式裡的護城河,這也是策略上的重要議題。通常會需要創業者對產業結構有細膩的觀察,並充分了解行業的本質,才能夠去規劃跟競爭對手不同的策略,比如像 Twitch 就切入電玩遊戲領域,選擇與其他影音平台完全不同的定位,避開與資源與規模都更豐沛的 YouTube 直接競爭,找出自己獨特的定位,並持續放大市場的機會。

在 Head 的觀察上,還有另一個觀察重點,就是創業者對於重要問題的掌握能力,也就是抓重點的能力。因為創業的過程,充滿太多的可以研究與探討的問題,但如何針對問題排序,就很考驗智慧跟經驗,因為那直接牽涉到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優秀的創業者,需要很快就理解目前營運模式的重要影響要素是什麼,甚至在拜訪投資人時,能理解投資人可能的擔憂,有沒有能夠在投資人客客氣氣的問答之間,聽出真正的問題在哪,這些都是觀察 Head 的重點。

Hand — 快速累積營運成長動能

在 Hand 上,觀察的重點在執行營運的核心團隊。不少創業者會不自覺得認為這項指標表現不錯,但並沒有特別意識到,要確保任何計畫得以快速、成功地執行,擁有一支與創業者患難與共的團隊非常不容易,而在核心團隊內,更重要的是資訊分享,讓核心團隊成員都能夠有同樣的認知跟思考,而且當營運模式要大幅 Pivot 時,核心團隊更是創業者最關鍵的資本。

由 Hand 所展現出的執行力,也來自於團隊成員的素質。如果創業者能夠在重要的職務上,爭取到有經驗的成員加入,通常能夠事半功倍的加快營運成長,比如我近期正在 DD (盡職調查) 的新創,過去十年成長幅度不錯,但事實上,前七年的成長非常緩慢,整個成長的驅動力,來自於在三年前找到了非常有經驗的行銷長,有效地帶動自然流量增長,而這樣良性的循環,才能夠快速積累營運的動能。

結論

如同武俠小說中曾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新創而言,則是「創業唯成長不敗」。成長除了來自使用者、業務或流量之外,創業者與核心團隊的成長更是關鍵,一位能夠快速成長的創業者,假以時日就能夠變成號令群雄的武林盟主,要具備這樣的功力,就必須不停在 Heart、Head 與 Hand 上持續精進,鍛鍊出能夠快速反應、有效打擊各種營運衍伸問題的能力。

在科技、市場、消費者需求都快速變化的現在,創業者本身的特質、能力,以及能否持續成長,才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AppWorks 觀察創業者的 3 個 H,不僅從 Heart、Head、Hand 三個面向,來長期觀察創業者對於實現信念的渴望與堅持、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與方法論、快速累積營運成長動能,也很希望藉此分享,讓創業者在創業這條路上,作為持續自我成長的參考。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Tumisu on Pixabay

四股力量推升越南新創動能蓬勃發展,創業者請好好把握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AppWorks Accelerator 自 2010 年成立後,在 2016 年開始國際化,希望招募以東南亞為主的國際新創加入,打造大東南亞 (東協 + 台灣) 創業生態系。約莫在那個時候,每一屆都會很穩定地收到不少來自越南的團隊申請。這吸引了我們的好奇,因為當時 AppWorks 的國際化剛起步,我們內部預估可能只會吸引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已開發市場的團隊興趣。

東南亞人口第一大國印尼蓬勃發展的創業浪潮與新創生態系,一直都是國際矚目焦點,而越南在當時並不在我們的雷達光點上。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吸引了非常優秀的越南新創團隊加入,例如 AW#17、以 AI 技術協助飯店做 CRM 的 Innaway;AW#18、運用 Blockchain 科技的旅遊新創 Triip;AW#18、打造 Blockchain 公鏈與私鏈的 KardiaChain;AW#19、為企業提供 AI 物流管理系統的 Abivin。儘管他們來到台灣的原因與目的各有不同,但這已足以激起我們想要更深入了解越南的興趣,尤其是創業者的想法與新創生態系的發展。

過去兩年多來,經過 AppWorks 多位同事前往越南舉辦加速器招募說明會 (Roadshow),以及與當地創業者進行數十次會議後,我們已經變為非常喜歡越南,並把它列為我們重點經營的國家。

AppWorks 分析師 Natalie 林楓 (左一) 與 Jun 若林純 (左二)  與幾位越南當地的創業者,一起參加於 2019 年 11 月在河內市舉辦的 AppWorks Founders Forum。

越南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期,並孕育出極為豐沛的新創能量,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根據我們的觀察,這股成長的背後,主要來自四個關鍵因素,非常值得分享給台灣的創業者,也想提醒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越南成長所帶來的機會:

1. 經濟快速發展:9,550 萬人口、經濟成長率 6.5%   

越南正在上演東南亞版的「經濟奇蹟」。30 年前,越南還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2 年到 2018 年,越南有超過 4,500 萬人擺脫貧窮,處於每天 3.2 美元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從 70% 以上快速下降到 6% 以下,人均 GDP 則成長 2.5 倍,2018 年超過 2,500 美元。

越南的成長來自 1986 年啟動的 Doi Moi 經濟革新,逐步完成經濟自由化、私有化和多樣化。如今的越南,已擠身中等收入國家,擁有龐大、日益富裕、與數位科技高度連結的中產階級,從 2000 年到 2015 年,越南平均 GDP 成長率達 6.9%,2018 年更進一步達到 7.08%,預估往後幾年也將保持大約 6.5% 的成長速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年輕且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世界更重視這塊市場的潛力。越南擁有 9,550 萬人口,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菲律賓位居第三,根據 CIA The World Factbook 統計,越南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1.9 歲 (代表超過一半的人口未滿 32 歲),相形之下,台灣則為 42.3 歲。人口年輕、中產階級增加,代表越南人民的可支配所得、整體市場的消費力將持續提升。

結合逐年攀升的 Internet 與行動電話普及率,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已經不是「為什麼要去越南」這個問題,而是「我該如何從越南的成長中獲利」。事實上,這已經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根據 Google、淡馬錫控股 (Temasek)、貝恩管理顧問 (Bain & Company) 聯合發表的《2019 東南亞數位經濟》(e-Conomy SEA 2019) 年度報告,2015 年至 2019 年,越南數位經濟規模平均年成長 38%,僅次於印尼,並在 2019 年達到 120 億美元,佔 GDP 比重達 5%,則位居東南亞各國之冠。此外,過去四年來,越南的數位產業共吸引超過 10 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與新加坡,位居第三。

2. 科技人才供給充足:每年 8 萬名 IT 畢業生

在數位經濟的發展上,東南亞各國具有不同的競爭優勢。在最理想的劇本中,東南亞新創的典型組成元素,是總部位於新加坡、主攻印尼市場,並結合來自泰國的設計師、菲律賓的客戶服務以及越南的軟體工程師。儘管這說法過於簡化,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事實依據。

越南在過去 15 年中,在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教育上投下鉅資。再加上 Internet 基礎建設大幅提升,以及相對年輕、低成本的人才,催生出蓬勃發展的 IT 外包產業。根據越南科學與科技部的數據,越南國內目前擁有約 3 萬家 IT 企業,大學每年培養出 8 萬名 IT 相關科系畢業生 (台灣約為 3.5 萬名,包含資訊、電機相關科系)。種種因素匯集,讓越南超過中國,成為日本第二大的軟體外包國,僅次於印度;此外,越南也是 IBM、Intel、Oracle、Samsung、Grab 等科技巨頭的研發基地。

這一切對新創有何意義?這代表越南能夠持續培養出質量與數量兼具的軟體開發人才,在數位經濟成長的主升段,他們準備隨時投入優秀的新創或自己創業。在 AppWorks 多次造訪越南的過程中,我們就遇到許多創業者,在創業前,都曾服務於某家本土的軟體外包企業,或是知名的科技外商,然後選擇創業,尋求更大的影響力、自我成長或經濟報酬。

這場景台灣人一定很熟悉。台灣 1970、1980 年代在資訊產業的創業潮,造就往後台灣在資訊產業的強大競爭力,許多創業者就來自 IBM、HP、德州儀器等早期就進入台灣的科技外商,例如,台灣第一支電子股、1975 年成立的光寶科技,三位共同創辦人就是來自德州儀器的工程師

當然,越南的人才發展並非沒有挑戰。人才肯定在那邊,但社會整體進入資本化的時間仍短,所以商業環境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於管理團隊、大規模系統化解決問題的經驗仍不足,此外,儘管人才水平在過去一、二十年擁有巨幅成長,但 IT 外包在產業價值鏈上的位階並不高,創造的附加價值相對有限,軟體工程師在以產品設計、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知識與經驗,自然較為不足。

儘管如此,人才水準的基礎就在那,現階段比較類似等待引導的人才水庫。根據 PISA 一份 2015 年的統計,越南學生在數學、科學與閱讀的整體表現,全球排名第 21 名,在東南亞僅次於排名全球居首的新加坡。在人才上,越南具有與周邊國家的比較優勢,這在現在則更顯重要,因為在數位經濟領域,像 AI、區塊鏈這樣的巨型典範轉移,現身的頻率以及對既有產業顛覆的力道都越來越強,掌握人才的新創,才有更大的機會彎道超車。

3. 海龜潮湧現:每年 13 萬學生在海外求學

不論是用「海龜」或「海歸」稱呼,總的來說,他們代表:長年在海外 (通常是西方的已開發國家) 工作或求學,最終返回家鄉工作或創業的本國人。

這些海龜潮,往往是帶動國家與產業進步的關鍵力量。他們將在先進國家、產業或一流大學中獲得的知識與經驗,以及累積的人脈或資源,帶回母國整合到自己創辦的企業中,台灣近幾十年最知名、影響力最大的海龜之一,當屬張忠謀與台積電的故事。目前,在東南亞幾隻新創獨角獸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現象,例如,Grab 的 Anthony Tan、Gojek 的 Nadiem Makarim 和 Traveloka 的 Ferry Unardi 都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校友。

在越南最有影響力 (以募集資金規模為準) 的 15 支新創中,不少創業者都曾在國外某個時間或地點求學,例如:

Hai Linh Tran (Sendo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Ba Diep Nguyen (Momo 創辦人):澳洲科廷大學 (Curtin University)

Tuan Pham (Topica Edtech Group 創辦人):美國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甚至是越南目前唯一的新創獨角獸 VNG 董事長暨執行長 Minh Le,則是澳洲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的校友。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份名單只是開始。根據統計,目前有 400 萬越南人居住在海外,其中,每年有超過 13 萬越南學生在海外求學。此外,光是胡志明市,每年就有約 3 萬名越南年輕人自海外返回,以尋求就業、商業或創業的機會。針對越南僑民,越南政府制定更友善的簽證計畫,並免除他們某些投資要求,加速吸引海外人才返回越南。

4. 本土創業生態系漸成氣候

儘管越南尚未出現像 Grab 或 Lazada 這類稱霸大東南亞市場的創業故事,但在國內市場的某些領域,已陸續出現足以與國際對手抗衡的本土龍頭與後起之秀。例如電商平台 Tiki (2019 年最新一輪融資超過 1 億美元)、電子錢包 Momo (2019 年完成 C 輪融資 1 億美元)、通訊軟體 Zalo (母公司為 VNG),還有叫車服務供應商 Be (由 VNG 共同創辦人所創立)、FastGo (2019 年拓展服務至新加坡),Grab 也在 2020 年 2 月宣布,啟動針對越南新創的創業加速器計畫

在來自天使投資人、創投、創業加速器、媒體等各方的推波助瀾下,分布在胡志明市、河內市、峴港市的越南本土創業生態系,正逐漸成氣候。

政府的支持,也在這過程中發揮作用。例如,Techfest 是由越南科學與科技部主辦的年度活動,每年吸引超過 5,500 名參與者,其中包括約 250 位投資人和 600 家新創公司。2019 年,也舉辦了第一屆越南創業投資高峰會 (Vietnam Venture Summit),吸引國內外超過 100 家創投參與,以「解凍資本流動」(Unfreeze capital Flows) 並推動創新。

現在就是佈局最好的時機

從農業經濟發展至今,越南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整個國家正在全速邁向數位化,主要城市都市化、發展為經濟中心的轉型也正在發生。這篇國族躍進的新頁,是由越南學生、軟體開發者、工程師、企業家和創業者所共同寫下。

對越南人來說,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創業時間了。過去約莫 20 年中,越南整體的快速發展以及都市化過程,為國民帶來了強大的自豪與歸屬感,進而浮現出許多難得的機會,等待優秀創業者去挖掘。

對台灣來說,我們擁有數十年商業化、工業化、科技化、數位化的扎實底蘊,有很大的機會帶著過往成功的經驗與 Know-how,參與越南崛起過程所帶來的紅利。這是由多項因素匯集而成的機會之窗,稍縱即逝,對台灣創業者而言,前往越南佈局,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Hung Vu o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