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運氣、夥伴、錢,還是好的創業主題?或許 Jamie 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了解。在 appWorks,20 多位 Mentors 的寶貴經驗、超過 150 位創業同伴的實戰分享、24/7 都不關門的創業環境,還有 4 位球員轉教練提供專業的 know-how,都是幫助創業者逐步做出「人們想要的產品」的重要關鍵。 舉例子說,2 月初剛結束的 Insider Day,是個像期中考的日子。對團隊來說有什麼重要的呢?在這天,appWorks 請了 20 餘位創業前輩擔任評審與貴賓,讓團隊們一一上台,將產品跟商業模式全部攤開,由貴賓們來提出問題與意見。我們這次刻意將 Insider Day 提前了一個月,也就是說第四屆育成的團隊進來之後,只有兩個月可以做出一些什麼。這個設計,給了團隊們很多前進的動力,因為他們必須要在上台前有東西可以展示。 如果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是初創業者最需要專注的事情,那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把產品推出去,因為只有市場才能夠當最後的裁判。而 Insider Day 與 Demo Day,就是我們幫助你更快把產品做出來、勇敢推出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 appWorks,你不會是一個人孤伶伶地挑戰市場,隨時抬頭一看,你會發現還有另外 20 組人馬也在跟你一起努力中。不,這些人留到深夜的原因,不是因為主管還在公司! 第五屆育成計畫,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打群架。 One more thing…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提早申請(到2012 年 3 月12 日 11:59pm 止),入選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哦! (Photo via abhiomkar, CC License)
老朋友們應該對紅鯡Red Herring 這個詞不陌生了,但有些讀者們可能還是會對於紅鯡這個字眼有點陌生,沒關係,讓我們貼心的用 Jamie去年的文章幫大家複習一下: “Red Herring這個詞是從 Red Herring Prospectus 來的,也就是美國公司在上市前流程中,整理出來給有興趣認股的投資人參考,一份含有的財務、營運計畫等資料的文件。由於這份文件的封面印著大大的紅字「此文件僅供參考,該公司並無意出售股票或募資」等此幾近「地無銀三百兩」的字眼,所以才被華爾街戲稱為 Red Herring,也就是「轉移目標物注意」的意思。 所以,雖然 Red Herring 字面上是「紅鯡魚」的意思,但《Red Herring Magazine》這本雜誌可是跟吃海鮮一點關係也沒有,它當初是美國專門報導具有「上市潛力」公司的專業雜誌,尤其活躍於 IPO 最鼎盛的 Web 1.0 時代,2000 年的營收甚至達到一億美金。可惜在達康股災後 IPO 冰冷,近幾年又碰上雜誌業蕭條,Red Herring 只好轉型為一個專門報導具有「上市潛力」公司的專業網站,但還是每年固定選出北美、歐洲、亞洲科技 100 強,來協助大家追蹤未來的潛力新星。” 因此,獲選為紅鯡得獎團隊代表著其未來發展潛力相當受到矚目! 還記得嗎?今年初,appWorks 投資的第一個團隊 Richi 出國比賽,光榮入選紅鯡全球 100 強回來。 而今年更進一步,有四個 appWorks 育成的團隊抓回紅鲱魚 — QLL、Wantoto、獎金獵人和 Patisco,在今年的 Red Herring Asia 100 得獎的七家台灣公司中,appWorks 育成的團隊佔了四家! 如果你好奇「appWorks 育成計畫」裡面,還有什麼明日紅鲱 — 得獎團隊中的 Patisco 也將上台發表,10/28 (五) 1:00PM 歡迎一起到 appWorks Demo Day #3 看看最新一屆的團隊,做了什麼產品,幫消費者解決了什麼問題。
從去年 6 月正式開始至今,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培育了兩屆團隊。每半年一期,時程屆滿前我們都會舉辦一次大型對外公開的 appWorks Demo Day,讓團隊能有機會將他們辛苦研發的產品介紹給大家認識。這不只是一場譁眾取寵的展示秀,我們更希望所有參與的人能夠有所收穫,包括激起大家創業的熱情、對網路科技的重視,並且給予我們批評指教。 (這次的 appWorks Demo Day #2 甫於 5/20 日謝幕,當天活動的報導,請參考 TechOrange、Inside、工商時報、Buzz、TechOrange Global、TechNode;活動的花絮照片,可以在這裡和這裡找到。) Demo Day #2 相較於第一次更為盛大,場地擴增兩倍,人數也足足成長兩倍,最後總計約700人 — 感謝您。下午一點才正式報到的活動,有些朋友甚至十二點就到會場了,讓我本來還打算悠閒翹著二郎腿一口接一口品嘗洋芋片的計畫被迫終止。 appWorks 自知長期獲得各方朋友的支持,大家都引頸期盼我們能夠做出什麼成績,因此 Demo Day 前我們也不敢馬虎,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在緊鑼密鼓籌備,包括邀請創投同業、網路人、創業人、科技大廠與媒體朋友,希望他們能到場給予後生晚輩批評指教;規劃場地動線,希望能夠最佳化利用有限的空間;而最重要的,是第二屆團隊不分晝夜的演練、演練、再演練,希望能帶給現場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官饗宴。 如前述所言,這不是一場嘩眾取寵的展示秀,但我們也不希望團隊只是呆板、平鋪直敘的發表他們產品;因為我們相信,好的產品不虞匱乏,但就怕被埋沒,無法引人興趣。 回顧第二屆育成計畫,12個團隊從42個申請團隊中脫穎而出,最後留下來的都是一流人才;他們捨棄大公司的優渥薪水、配股,放手追逐自己的夢想,儘管成敗未定,但他們勇敢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的路,為自己開創不同的人生風景。 其中三個我特別想要提出來的女性創業家,包括 Petnii 的 Nancy、獎金獵人的花水木,以及 Justaple 的之之。 Nancy 因為自己的寶貝狗女兒選擇出來創業,她經歷過女兒生病但卻求助無門的椎心之痛,所以決定建構一個寵物平台,讓所有視寵物為己出的爸媽可以在兒女需要時獲得幫助;她無私的化小愛為大愛,儘管自己為此身兼多職,每天累的跟狗一樣,但對寶貝的愛是她奮鬥不懈的動力。花水木則早已經是網路名人,她出生於音樂世家,從小學鋼琴、小提琴,目前除了是 Drupal 台灣區的站長,同時也寫歌、作曲,自己還組了一個樂團 Ndorphin;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大學唸的是廣播電視電影,寫程式則是無師自通,自己捲起衣袖實作學習得來。至於之之,也是難得一見的人妻,大學唸的是應用外文,曾經做過擦鞋女工製鞋業,Nike 代工,後來發現 0 與 1 的世界潛在無窮,所以追隨阿娜答出來拋頭顱灑熱血,抓住青春的尾巴,大家一定想不定她私底下還跳街舞吧,雷鬼是她喜歡的舞風。 跟這些人相處真的很過癮,大家彼此交流切磋,探索自我極限。而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不管您是否喜歡他們的產品,或是驚嘆他們在 appWork Demo Day #2 當天的表現,再一次,請您不要吝惜張開雙手,給他們最熱烈的一個掌聲。畢竟,創業這條路真的很孤獨,這些勇敢追逐夢想的人,值得我們所有的支持和鼓勵。 (photo via Paro@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很快的,六個月的時間又過去了。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們,上周五 (5/20) 在 appWorks Demo Day #2 現場 700 位來賓的見證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他們的到來。接著他們將要離開 appWorks 呵護,獨立出去成為一間間的公司。(沒有機會來到現場的朋友可以看看 Inside 的整理,更多照片在這裡) (現場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跟他們分開是很捨不得的,但是這六個月來我們也學到了很多。 創業 MBA Case Study — 這一屆到一半的時候,我們靈機一動在每周一的早會加入了創業 MBA Case Study 這個活動,讓所有人一周前先讀一篇關於網路創業的分析文章 — 可能是 Facebook 如何管理程式碼,或是 Google 的領導風格等等;然後周一早上大家再一起討論。結果發現反應非常好,大家不但可以透過這個活動跟全世界一流的公司學習,可以從彼此的發言中學到很多不同的看法。 電子商務就是商業模式 — 我不知道在我的網誌中說過多少次了,網路的商業模式,就是電子商務,不然就是和電子商家合作。而第二屆的許多團隊,幫我證明了這個理論。這些團隊其中過半在還沒畢業前,就已經產生了營收,甚至有兩家已經達到現金流上的損益兩平。消費者既然已經很習慣在網路上買東西,你何必想那麼多,賣他們有興趣的東西就是啦! VC 也是會有興趣的 — 這次的 Demo Day #2,我們見到了破紀錄,上百位創投/天使投資人出席。網路本來就是一個很「性感」的行業,只是目前市面上的網路公司都已經走到了「熟女」的階段,這也難怪投資人們只能看她們的家世背景、銀行存款來決定要不要追求。但是當我們能夠有系統的培育這些新創少女,把他們一個個輔導成青春洋溢的正妹時,我發現,其實,創投諸公們也是會有興趣的。 第一屆 + 第二屆 — 從第二屆一開始,我們就非常努力的增加第一屆的學長姐們的參與程度。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情,無論是幫學弟妹們介紹客戶、夥伴、一起合作做 co-branded 的產品,他們真的發揮了 12 + 12 >> 24 的超大威力,這讓我們非常期待讓 appWorks 這個創業社群繼續成長,那應該會讓每一個參與的創業人都從中得到很多很棒的價值。 因此,在他們正要離開 appWorks,真正去挑戰這個競爭世界的同時,我要在這裡代表 appWorks 謝謝他們過去這六個月來跟我們分享的歡笑、辛苦、成長和所有的學習。我祝福他們能夠迎向所有的挑戰,不斷的找到突破,一步步建立起偉大的創業團隊,偉大的網路公司。 Happy Hacking & Hack Everything, My Friends! (Images via Nien-Yi Ho and Ray Lin)
4月份創業人同樂會來了哦~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上個月才過,怎麼一下子4月又快結束了。大概是月初有個連假吧! 時間:Friday night (五) 6:30pm~9:30pm, 4/22/2011 地點:BCDog cafe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48號) 同樣的我們這次也會開放 10 個團隊,可以有 1 分鐘時間上台介紹自己。曾經上台的團隊都覺得收穫良多,就在現場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呢。經過兩次觀摩,還沒上台過的你應該已經熟悉,這次報名一樣得快,請在活動頁的留言板留言,註明團隊名稱,先搶先贏。 這兩個星期,我們正與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如火如荼面談,當中發現有好多優秀的人才,他們具有無限創意與潛力。他們都曾經來過 appWorks 創業人同樂會,或是看過 Jamie 的部落格。所以如果你也想跟這些堪稱台灣最優秀的創業團隊見面交流、分享心得,或是跟 appWorks 第一屆、第二屆與相關的友好夥伴,以及包括 Jamie 在內的 appWorks 團隊成員暢談創業甘苦與想法,你不能錯過本月份創業人同樂會。 錯過這個月,你就要等六月了。五月份即將登場的是我們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團隊的 Demo Day 發表會。 創業人同樂會活動歡迎所有對創投、網路有興趣,或是各位單純又專注工作的工程師,以及走在時代尖端的網路行銷人員來參加。 這次活動同樣在 BCDog cafe 舉辦,在此要非常謝謝也是創業人的老闆 Victor 持續支持。 趕緊報名去,到時候見囉各位。 (photo via Kevin Dooley @flickr unde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