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緯創資通成立、AppWorks 協助營運的 Wistron Accelerator 緯創垂直加速器,自 2021 年 4 月正式啟動至今,將邁入第四屆,自即日起至 2023 年 1 月中以前,開放包含 (不限於) AI、物聯網、雲端、資安、教育與醫療科技領域的新創申請。Wistron Accelerator 每年限額招募兩屆,前三屆共有 19 家新創獲選加入,第四屆將限額招募 7 家,額滿即停止接受申請。獲選團隊將自 2023 年 3 月至 8 月展開加速,自加速器畢業後,也將成為緯創新創生態系的一員,與緯創集團建立長期且深度的合作關係。
Ronnie Tseng, Business & Product Development Master (曾亭瑞 / 事業產品開發經理) Before joining Team AppWorks, Ronnie was a Co-founder of iBeengo, an AppWorks #4 startup and successfully launched two online travel services, DingTaxi.com and AirPoPo. As a full-stack engineer, Ronnie wrote the codes of the MVPs and directed the web development team. In addition, during his time working at Taiwan Mobile, Ronnie successfully led a major revamp of the telecom’s mobile app, receiving exceptional user ratings from a base of over 1 million MAUs. Ronnie holds a Bachelor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fro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worked abroad in Japan for seven years, where he also received an MBA degree … read more
由緯創資通成立、AppWorks 協助營運的 Wistron Accelerator 緯創垂直加速器,自 2021 年 4 月正式啟動至今已邁入第二年,第三屆自即日起至 7 月 18 日開放 AI、物聯網、雲端、資安、教育與醫療新創申請,並將從 9 月起開始加速。緯創加速器每年限額招募兩屆,第一、二屆共有 12 家新創獲選加入。 過去一年來,在緯創由上至下、由內而外的推動與努力下,Wistron Accelerator #3 將聯合緯創及其集團旗下緯創醫學、緯謙、緯育,以及啟碁、緯穎等公司共同參與,與新創探索各種合作機會,由各公司副總經理以上的高階主管親自參與,除了擔任 Mentors,提供入選 Wistron Accelerator #3 的創業者在個人經驗、產業洞察、事業經營的交流外,也將提供入選新創進行 PoC (Proof of Concept) 實驗,加速商業模式成長的場域。 根據過往兩屆的實證經驗,緯創憑藉著在全球 ICT 產業的領導地位,以及上下游生態系的完整佈局,在 PoC 實驗場域、軟硬體整合開發兩個面向上,為加入緯創加速器的新創團隊,提供最實質的挹注與加速。例如,Wistron Accelerator #1 的 AuthMe、專攻身分認證及詐欺防範的 AI 解決方案,與緯創共同合作進行遠距醫療 KYC 身分認證的 PoC,為受到疫情影響,不便親赴醫院就診的民眾,提供更為便利的數位解決方案;同樣是 Wistron Accelerator #1 的 3drens,開發智慧物流車聯網平台與車隊管理軟體模組,則與緯創在軟硬體整合上合作,共同對印度市場的國際物流大廠提案。 錄取緯創加速器的新創團隊,將可獲得的協助包含: 1. 來自緯創集團的副總、C-level 層級等高階主管,提供產業面的專業建議。 2. 與緯創獨家合作 PoC。 3. 由緯創提供新台幣 20 萬贊助費用。 4. AWS Cloud Credits。 5. 依據各自需求,參與由 AppWorks 所打造的創業者社群,與其他創業者交流。AppWorks 生態系共有 457 家活躍新創、1,448 位創業者。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指出:「成立緯創加速器,最重視的是期待在科技與創新上,為產業與社會創造更深遠的正面影響,而不是短期的效益。」由於透過創新或創業,持續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或事業,往往是一個長期且不斷優化調整的過程,因此,在目前規劃上,緯創加速器是一個 3+3、為期 6 年的計畫,第一個三年,將廣泛在各個垂直領域的 PoC 上,與加入的新創展開合作,第二個三年,則將視前一階段的成果,與新創開展更深度的合作,或是繼續擴大緯創加速器的規模。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指出:「在與緯創密切協作經營 Wistron Accelerator 的過程,我們看到緯創全集團由上到下,展現出高度的熱情、耐心與執行力,去支持獲選新創的 PoC 與業務成長需要。創業者能有機會密切與緯創這樣全球性的集團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速創業進程,並且向緯創優異的經營團隊學習,是創業旅程中很難得的契機,我鼓勵有興趣的創業者,要好好把握。」 關於 Wistron Accelerator 緯創垂直加速器 緯創資通身為 ICT 產業全球領導廠商之一,近年在堅強的研發及技術創新能力,和多元化產品開發所帶動的成長發展下,乘著雲端發展趨勢,將硬體設備和雲端數據系統,經由軟體服務緊密結合,提供技術服務平台與解決方案,並建立新的技術產業鏈以及創新平台,將事業擴展至教育、企業服務、物聯網及醫療等新領域。 緯創集團邁向永續的關鍵作法之一,就是採取積極的前瞻性投資,引進策略技術夥伴,投資並攜手新創團隊。緯創近幾年的策略投資,已投入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共有 60 家投資甚或長期經營的對象。 緯創與 AppWorks 從 2014 年開始合作,是 AppWorks Fund II、Fund III 的主要股東之一,之後也陸續投資了 MoBagel … read more
Alyssa Chen, Principal (陳敬旻 / 協理) 加速器事業負責人,經營包括 AppWorks Accelerator、Wistron Accelerator 等服務,以及 AppWorks 校友、Mentors 等社群。樂於陪伴創業者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火箭,大學時期曾於 AppWorks 實習,碩士畢業後加入華山文創園區,負責新銳文創品牌的招商與媒體合作。2016 年回到 AppWorks 擔任分析師,主要負責加速器,2019 年升任經理,2022 年升任協理,期間帶領 AppWorks Accelerator 持續成長、區域化,2018 年重新定位為專注於 AI、區塊鏈加速器,2020 年起隨疫情轉型為 Hybrid 加速器,2021 年成功與緯創合作推出 Wistron Accelerator 垂直加速器。在工作之外,喜愛插花、品酒,熱衷推動女力,喜愛與創業者走心。畢業於政大德文系、政大國際傳播所。 AppWorks Accelerator 自 2010 年成立以來,持續輔導新創至今已 12 年,由畢業校友累積的創業者社群,共有超過 400 家活躍新創、1,400 位創業者。目前,我們目前仍以每年兩屆、每屆 30-40 家新創加入的頻率,持續深耕加速器計畫。但在此同時,在 AppWorks 的創業者社群中,許多新創也已達到 PMF、開始規模化他們的產品與商業模式,順利完成幾輪募資,合作的對象,也逐漸從中小企業,開始往金字塔尖端的大企業升級。 觀察到生態系這樣的演化,為了提供這些成長期新創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服務,同時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有決心創新的大企業,找到合適的新創夥伴,AppWorks 從過去幾年開始把自己定位成橋樑的角色,陸續推出與不同的大企業合作服務,協助新創與大企業更有效率地對接。例如,我們會針對單一大企業的業務型態與需求,舉辦 Corporate Day,邀請大企業內各事業單位的高階主管參加,與我們推薦的新創校友展開媒合。此外,AppWorks 也在 2021 年開始與緯創資通合作,啟動第一個企業垂直加速器 Wistron Accelerator,同樣以每年兩屆、每屆招募 5-10 家新創的方式,協助新創與緯創更有效率地展開合作。 我們樂見有更多新創與大企業兩端,展開更多更具深度、更有策略價值的合作。但某種程度來說,新創與大企業就好比光譜的兩端,在事業規模、團隊 DNA、溝通與決策模式等面向上,都有極大的不同。大企業在與新創尋求合作前,該如何準備?我把這幾年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以及 Wistron Accelerator 的觀察與建議分享出來,希望幫助大企業更順利與新創合作,以達到雙贏成果: 近年整體氛圍轉變:大企業更積極、新創更審慎 和 3 到 5 年前相比,我觀察到大企業尋求新創合作的態度,有非常明顯的改變。幾年前,多數的大企業看待新創,感覺比較像是好奇試探,例如大企業會安排較為基層的同事,參加 AppWorks 的 Demo Day,來聽聽看現在的新創都在做什麼,有哪些新科技和趨勢?蒐集完靈感與資料之後,回到大企業內部,普遍是繼續採取觀望的態度,比較少看到進一步的動作。 但這幾年不一樣了,許多大企業不再只是把數位轉型、內部創新這樣的字眼,當作象徵性的口號,而是真正開始動起來,從內部的組織調整開始做起,去落實創新的計畫。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成立企業戰略發展部門 (Corporate Development Team)、企業創投 (Corporate VC)、企業垂直加速器 (Vertical Accelerator) 等等,從投資、合作,甚至是商業併購的角度,更深入且大量的接觸新創,期望從企業既有的成功商業模式,再延伸出新的成長曲線,帶來永續的發展。 另一方面,新創通常因為初期業務規模小,會很努力爭取各種合作機會,所以在幾年前,大企業好像站在比較高位,可以去挑選要與哪些新創合作。但我們也觀察到了一些變化,例如,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內部活動上,過往大多創業者學長姐,在回來分享與大企業合作的秘訣時,常常都會提到:剛開始犧牲一點,免費做、客製化,都是常態。但這些年來,新創也逐漸學習到,並不是每顆大企業丟過來的球都得接、每個合作機會都適合。在時間與人力都有限的情況下,許多新創開始審慎評估與大企業合作所帶來的策略價值,進而去調整合作優先順序。 大企業接觸新創前的準備 對大企業來說,不管是推動數位轉型、內部創新,都是重要且長期的策略佈局,需要有更為清楚的戰略藍圖。對內,這有助於協調與溝通,甚至需要改變團隊原有的工作模式。對外,則可讓外界擁有對於創新成果的合理期待。因此,大企業在正式展開與新創的合作前,建議可先從以下幾個長期的策略面向去思考,而非僅是短期的戰術與執行,將更有助於後續推動計畫時能夠更順暢: 1. 形成由上而下的高度決心 許多積極推動創新的大企業,都已經是成功的上市櫃公司、甚至是世界 500 強的巨型企業,規模可用家大業大來形容。領導者在思考創新的時候,通常是為了 5 到 10 年後的長期策略,希望延續現在的成功,持續保持領先位置,爭取更多的成長空間。 但也正因為如此,在分工與層級完整的內部結構下,公司內負責執行的員工們,通常很難以領導者的策略視角來綜觀全局,在思考創新時,著眼的角度,通常會特別關注在自己手邊的業務上,不一定會跟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相同。 此外,在大企業原本就已成熟的產業結構中,若要帶入新創的合作,通常需要事先調整安排既有的部門分工、組織設計,甚至得更動原有的工作模式與排程,才有辦法完整對接新創的新技術、新商業模式。這樣大幅度的變動,很難從既有組織型態中,由下往上改變現有的體制,需要由上往下給予指引、調度安排。 由於與新創的合作,從 PoC 到完整發展成為 Business 的過程,等同於開展一個新產品線、新商業模式、甚至是新事業體,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短期內不一定能在營收與獲利上產生明顯貢獻。若由上而下推動與新創合作的策略目標,並在內部設計出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將更有助於在這件事情上,形塑出上下一致的決心與行動,避免員工因為對於公司策略發展缺乏全盤理解,僅關注短期 KPI,而缺乏與新創合作創造長期價值的動機。 因此,在與新創開展合作前,大企業必須要先在內部形成由上而下的高度決心,高階主管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參與,層級越高越好,這樣才能從更高度的視角與資源,去點燃更多與新創合作的火花。例如 … read more
David Wu, Associate (吳戴文 / 投資經理) David is an Associate mainly focused on investments. He previously lived in the US, but was drawn to the Greater Southeast Asia region by the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the wonderful people here. He spent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his career as a consultant at IBM, where he became intimately familiar with the enterprise software and services needs of Fortune 500 companies. Later, he focused on building predictive models and solv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for large companies, and gained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role of data and algorithms in our lives. He joined AppWorks in 2020 after receiving his MBA from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and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