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results found for: mixer

最近好多人丟商業計畫書到 appWorks,一份落落長 80 頁的 PDF 檔,甚至開宗明義就寫「三年回本、五年獲利 2,000%」,心裡面第一個反應總是這麼好的事情你自己賺就好了,幹嘛找我。所以,今天我這篇文章,我想就來教教大家商業計畫書怎麼寫。 首先,請在電腦資料夾裡面找到你的 bp.doc 檔案。找到了嗎?好,然後請用滑鼠單點選擇它。接下來,請在鍵盤右上角找到一個叫做 [Del] 的按鍵。沒錯,就是它,不要懷疑。現在請用力按下 [Del],如果你的電腦有疑問的話,直接選擇 [是] 就可以了。好,教學完畢,這就是最正確的商業計畫書寫法。 你不需要商業計畫書 我真希望所有的創業學程、商學院、MBA、什麼圓夢組織,通通都別再教商業計畫書了。你知道這些教授的問題在哪裡嗎?他們根本沒有創過業,更別說跟 VC 募過資金了。現實是這樣的,現代的創投,根本沒有人要看你的創業計畫書。因為當你花了三個月、半年,寫完你的大作之後,抱歉,市場已經改變了。半年前,iPad 根本還沒上市,半年後的現在,人家已經賣出 1,000 萬台了 — 你說你的計畫還有任何價值嗎? 6 張投影片 基本上,你的一封 email 寄過來,VC 大概會給你 5 分鐘的時間。如果你不能在這個時間裡面引起我們的興趣,那就是謝謝再連絡。以我的經驗來說,換算起來,你大概只有 6 張投影片的機會。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用這短短的篇幅,說一個動人的故事大綱、演一齣精彩的電影預告,讓我們想要約你來把整個劇情都看完。(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把 6 張投影片塞滿 8pt 的小字不會成功。) 問題、市場、可能的解答、團隊 在這短短的五分鐘相遇,VC 們想了解的重點是,你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有沒有市場性?有什麼競爭對手?目前可能的解答 (產品) 是?你們的團隊 (對於解決這個問題) 有什麼過人之處?這五個主題,我想 6 張投影片是非常足夠的。而你要注意的是,寫重點、寫重點、寫重點。 以上,希望對你們向創投提案有幫助。至於內容要寫什麼,可以參考 Jamie 網誌的「創業人必讀」文章列表,或許會有一些啟發。 PS. 聖誕節特別版 Startup Mixer 來了,12/23 (四) 6:30 PM @ BCDog Cafe,趕快去報名吧! (Pic via alittletune@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在八月份的「創業人同樂會 (appWorks Startup Mixer)」前夕,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對這個活動的看法 (其實是主編一直催稿,再不想出題材我可能一局不到就要下場了XD)。(Jamie:appWorks 的訓練是很嚴格的…) 到 appWorks 面試的同一週,適逢七月份的同樂會舉辦在即,幾位合夥人在面談之後隨口邀我參加這個活動。 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疑慮是:自己該以何種身份出現?這定位為創業人的場子,我八竿子打不著,貿貿然出現會不會格格不入,最後自討沒趣?所有宅宅的症狀都在我身上發作了。 「如果你真的有心想去工作,難道不會想看看你未來的老闆在做甚麼嗎?」朋友說。於是我就拉了個人一同前往。 七月份的天氣簡直要把人榨乾,脫水而死;但走在安和路上往「香檳」的方向,意外地一股清新微風吹來,味道中混合著夢想、創新與活力。 比起仁愛路上兩旁的巍聳大樓、內部戒備森嚴的科層組織,以及顯赫的家族事業體,我在城市角落中一個湧進兩百人就會被擠爆的酒吧,看到一群一群對自己生活還充滿期許的人。這群人不甘台灣處於代工的地位,挺而出來創業。 他們意識到 iPhone 點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Facebook 凝聚的社群力量,還有 Google 成熟的搜尋引擎與工作站,乃至於跟 Apple 相抗衡的 Android 平台;這些發展都往同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實體經驗的網路化,而這勢必將翻轉我們的生活習性。 真的很難想像以前把妹還要吹口哨,或是把機車騎到正妹旁邊繞繞,待時機成熟再拿出紙筆請她留手機號碼。 後來追女朋友哪需要這麼大費周章,殊不知奇摩交友創造了多少對佳偶,接著 Facebook 更讓交朋友這件事顯得更有效率。 這就是我所謂的實體經驗網路化,以前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限制,現在只要連上雲端伺服器,宅宅不出門也可以騎著嚇趴的哈雷機車,化身金城武把妹;或者變成文藝青年,朗讀、詩歌、談吉他,樣樣精通。 在網路即社會的時代,難道這不是上天給創業人的暗示,台灣轉型的契機嗎? 日本的電車痴漢都拍成電影銷往全世界了,我們的宅宅竟然沒有這種福利。從服務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需要自己打造最適合華人宅宅的應用。 在傳統的接單模式下,我們已經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技術不是問題,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從工匠變成設計師,這就是 appWorks 想要培育的人才。 秉持著這股信念,「創業人同樂會」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想創業的人有管道接觸到相關資源,提供已經在創業的人有更多資源,最後是創造台灣遍地開花的科技資源。 所以,跟我一樣有潛在宅宅基因的人,不要害羞,勇敢站出來,以後歡迎來創業人同樂會,大家一起眾樂樂! (Picture via techcocktail@flickr under CC license)

這幾天在溫習保羅‧葛蘭 (Paul Graham 見前文介紹) 的舊文章,其中一篇,現在回頭去看特別有感覺。 我很喜歡有工作經驗,然後再跳出來創業的團隊,因為他們往往對產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於一個組織如何運作,也有比較合理的期望。不過這些人也往往會把創業和先前的工作比較,而葛兄的這篇文章,就是談這中間很不一樣的地方。 這篇文章叫做「What Startups Are Really Like (創業到底是什麼情況)」,是他向參與過 Y-Combinator 育成計畫的創業團隊,調查他們認為創業過程中最大的意外 (surprises),然後再從所得到的 100 多個回答,整理出來的結果。裡面很多內幕和小故事,我覺得非常值得準備創業的人參考。而正在創業的人,讀了之後應該也會跟我一樣有會心一笑的感覺。 照慣例, 我鼓勵大家直接連過去閱讀,而下面是參雜我自己的經驗,所作的整理: 請準備好跟共同創辦人結婚 你將會每天從早到晚跟他相處在一起,不要懷疑,你們會一起高興、一起難過、會擊掌、會大吵、會不理對方,然後又和解。而創辦的公司就像你們的小孩一樣,為了他的未來,你們會不惜犧牲一切。其中一個 YC 人說的好,你們就像結了婚一樣,除了上床那個部分以外。 創業就是你的人生 創業將會從早到晚都佔據你的腦袋,他一點都不像「工作」,因為你不會「下班」,就算你完成了一個進度,事情還是沒有結束。而且由於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時間將會過得很慢,一個禮拜的時間,感覺已經做了以前一個月的事情。 準備好心情大起大落 由於你全心全意都貫注在你的公司上,所以很容易心情跟著上上下下。今天,你可能覺得你是下一個 Facebook,明天,你又會覺得根本沒有希望。如果好一陣子都沒有好消息,整個團隊會陷入低迷的士氣。但是我要提醒你,要學會放少一點感情。歷史上成功的創業人,都有非常沮喪的過程,連現在意氣風發的賈伯,先前曾經瀕臨破產,被迫接受微軟的注資。 但也會很有趣 如果有任何事情,創業將會非常非常的有趣。記住,你是在改變這個世界,人生大概很難有比這個還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是堅持 我常常說創業就像打棒球一樣,你知道你有一個打擊率,但是不知道哪次上場的時候會擊出安打,所以堅持是很重要的。多幫自己找幾個打數,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打出什麼來。 這是一個長期抗戰 創業的另一個常態,就是他往往會比你想像中的還久。蘋果花了 20 幾年,才終於達到今天的地位。Google 和 Facebook 都是在成立將近 5 年後,才第一次獲利。而社群遊戲像是 Zynga 和神來也,也需要 3-4 年的時間。(不過你可以看到這件事情越來越快) 所以記得給你自己幾年的時間摸索,因為往往就是需要這些磨練,你才能真正的掌握市場的脈動。 由很多很多小事情組成 很多人幻想中的創業,就是有一個超強的 idea,把他化為產品推出,消費者為之瘋狂,自己也功成名就。但事實剛好完全相反,創業是有很多很多的小成功累積而成的,即使是 iPhone,也是從先前的 iPod 經驗累積而來的,即使是 iPod,前面兩代也是無人問津,即使是 Apple,也浮浮沉沉了十幾年。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多方嘗試,就像先前說的一樣,千萬不要只有一顆雞蛋,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個籠子是好的。 從最簡單的產品開始 MVP 這個觀念我們談過很多次了,不過 YC 的朋友點出了一個我非常同意的重點,就是創業團隊往往是因為「愛面子」的心態,所以沒辦法真的實踐 MVP。我把這個稱作「藝術家心結」,因為藝術家往往是想要在同業中取得尊敬,更勝於讓觀賞者了解他們的創意。問題是創業是商業行為,所以千萬記住,你的重點是讓消費者買單,其他工程師覺得屌不屌,一點都不重要。 從一開始就接觸客戶 而 MVP 的功用就是讓你拿來接觸客戶,從很早就根據客戶的回饋來改進你的產品。典型的錯誤就是之前說的,窩在家理做沒人要的產品,卻自已為很有進度。大家的經驗是,使用者要的東西往往是非常容易做的,但是也是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如果你不一開始就跟他們接觸,很難知道這些內幕。 勇於改變 由於使用者的需求是無法預測的,所以你必須要能夠接受改變,把使用者放在第一位,產品只是滿足他們的工具。採用 fast iteration 的策略,把開發周期壓縮到最短,讓產品的不斷的被調整,才能更快變成符合客戶需要的東西。 根本不用去想競爭對手 很多團隊都會神秘兮兮,深怕人家「偷走」他的 idea。你必須知道,全世界大概有 5,000 人都想到了同一件事情,大概有 200 個團隊都在做你想做的。重點根本不是 idea,而是你的執行力。唯有做得比他們快,比他們好,你才會有機會。但是這不是叫你不要去管他們在做什麼,相反的,你必須密切追蹤他們的一舉一動,才能確定你能夠執行的比他們好。 找客戶真的很難 不要懷疑,不會有太多人想管你在做什麼,所以重點是去找出那些會需要你產品的少數人。你必須試著從一開始就吸引一個社群,無論是靠 MVP 也好,靠你的網誌也好,在還沒有什麼東西前,就要開始累積這群可能會用你的產品的人。 別對合作案期望太高 別人沒有必要給你好處,而兩個臭皮匠加起來,也不一定會勝過一個諸葛亮。所以你必須要和別人合作,但是不要以為這樣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你還是必須要把自己的客戶、產品做好,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資人常常什麼都不懂 雖然我自己是投資人,而且很努力在鑽研,但是還是必須要承認,有時候我可能沒有你懂。所以不要覺得投資人說的都是對的,我們看到的範圍也許比較廣,但是你們是在第一線打仗的部隊,要有自己依照局勢判斷的能力。 你要學會演戲 而除了對投資人 (任何人) 的建議,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你也要學會溝通的藝術,這將會是你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除了要把你的公司賣給投資人,你還必須要把產品賣給客戶、合作夥伴、廣告商。 運氣也很重要 這點大概不用說明了,不過我要提醒的是,運氣在找準備好的人。所以就像某成功創業家說的一樣,唯有把自己滑到海中間,才有機會乘著下一波大浪衝上雲端。 同業非常非常重要 這就是我們創辦 appWorks 育成計畫,而且每個禮拜照三餐安排活動,促進團隊間的互相了解,互相合作的原因。也是我們每個月固定舉辦 Startup Mixer,希望把網路業的人拉得更接近的原因。 很難得到圈外人的尊重 或許你在網路圈、創業圈已經成為大家敬重的人士,但是出了這些圈子,你可能不會有什麼份量,因為他們沒辦法了解。不過你至少還有一個網站可以給人家看,想想當年張忠謀試著解釋「晶圓代工」給朋友聽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慘況,你已經比他幸運多了。 公司獲利後呢? 答案是當然一切都還沒結束,你會有員工,然後你必須要學會做一個好領袖,幫公司找到下一個成長,另一個方向。記住,創業是一個人生態度,不是一個工作,他沒有終點,也沒有休止的一天。 (Pic via dpstyles@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在馬不停蹄的拜訪創業團隊、創投同業,出席各項活動,以及最後為你們辦的 Startup Mixer 之中,短短兩個星期在台灣的停留,就這樣的飛過了。然後我趕回來紐約,今天開始要頂著時差,參加今年的 Social Media Week 的各項主題,繼續幫大家追逐網路最前線的動態。 這次回台灣感受到的網路創業氣氛,比上次又更強勁。我想最大的原因,大概是來自神來也、Cardinal Blue、Hiiir 等團隊的的捷報,給了大家一劑強心針,證明我們上次 Social Apps 座談會的結論是正確的 – 這個產業 (繁體中文網路業) 的確是有錢賺的!而那些質疑我們太樂觀的人,不好意思,事實證明我們一點也沒有太超過。 而大家都很關心的 appWorks Ventures 的籌備工作,也在此行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就像我在星期四的活動中宣布的一樣,我們將在年後開始收件,讓大家可以利用新年的假期,好好思考創業計畫,填寫申請書。而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第一屆,則將會在 5 月正式開跑。 再過來的幾周,我們會陸續公布細節,目前可以先預告的一些重點如下: 每屆招收 10 個團隊 育成期間 6 個月 期間內免費提供辦公室、電腦、軟體、教育訓練、顧問諮詢等資源 教育訓練內容包含管理、財務、會計、行銷、營運、技術等主題 結業同時舉辦大型 Demo 活動 appWorks 將在 10 個團隊中擇優投資 (不限名額) 有興趣加入這個計畫的朋友,除了要針對你的 idea 做足功課外,有幾個問題也可以開始思考 (洩題注意): 你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主題創業? 你的團隊有什麼跟這個主題相關的經歷? 你期望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可以幫助你什麼? 你可以如何幫助其他 appWorks 育成中的團隊? 以上,希望這些初步的細節,對你們評估創業的計畫,有些幫助。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留言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