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results found for: libra

Liying Wang, Legal Master (王琍瑩 / 法務輔導長、台北律師公會創新科技委員會主任委員 &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帶領內建法務團隊,提供企業經營、合約協商、紛爭處理等各方面法律諮詢,輔導建立營運管理機制,必要時也協助團隊尋求「突破框架」的解方。曾任 HTC 全球營運資深法務經理、萬國法律事務所科技法律部律師,也曾服務於士林地方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政大法學士、政大 EMBA,具備美國紐約州與台灣律師執照。 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 (Mark Twain) 有句名言:「歷史不會重演,但卻會相似性地重複發生。」(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對照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之於金融世界的發展與影響,正是如此,只是歷史演化的速度更快。兩年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討論 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 的興起,儼然是華爾街「證券交易市場」的故事翻版。一年前,我的另一篇文章討論 Facebook 成為「全球超級央行」的渴望,與 Libra 以穩定幣 (Stablecoin) 之姿挑戰主權貨幣的野心。 而今年,一如歷史的必然,加密貨幣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 正式切入銀行、證券、期貨等全方位金融業務,鎖倉金額 (Total Value Locked;TVL) 一度衝破 140 億美元,使得「人間華爾街」的傳統金融業者開始警覺,或許不久的將來,「幣圈華爾街」也將成為麻瓜生活的日常。 DeFi 現在走到了哪裡? 讓我們試著用麻瓜的語言,來認識 DeFi 究竟是什麼?首先,我們知道,當 Internet 進行「資料傳遞」,並不是真的傳遞,而是將資料加以複製;相對於此,區塊鏈最大的貢獻,在於採取「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能夠做到當你那邊「+1」、我這邊就「-1」的「價值傳遞」。因此,區塊鏈號稱是「價值的網路」(The Internet of Value),並且在發展初期,以加密貨幣作為最直覺、最有感的應用,也就不難理解。 然而,加密貨幣這四個字,每個人說出來可能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定義,原因在於加密貨幣的本質是一種基於密碼學的加密協定。例如,在 DeFi 世界被廣泛運用的以太坊 (Ethereum) ERC-20 協定,允許開發者在相同的基礎上,依照個案的使用需求,發展出商品 (Commodity)、證券 (Security)、數位現金 (Digital Cash) 等不同屬性的應用。因此,在「人間華爾街」看似無關的應用場景,在「幣圈華爾街」則基於「幣幣交易」的共同特徵,能夠藉由「單一」的標準協定,進行「多元」的設計開發。也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全球 DeFi 服務百花齊放,儼然已經形成一個相當完整的生態系。 以 DeFi 生態系的核心角色 DEX (Decentralized 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所) 為例,如果用來交換的幣,是具備數位現金功能的穩定幣 (例如:用 DAI 來購入 USDC),那麼交易行為就類似於麻瓜世界的「Currency Exchange」(匯兌);而當用來交換的幣,具備證券型代幣的屬性 (例如:假設稍後說明的 COMP 被認定為證券,而使用者用 ETH 來購入 COMP),那麼交易的外觀就會像是「Stock Exchange」(證券交易)。 DEX 揚棄以美元或歐元等主流法幣作為交易媒介,而採用「幣幣交易」的「交易對」(Pair),無論「幣的屬性」在法律上如何認定,DEX 最為關注的還是「幣的流動性」(Liquidity)。DEX 市佔率最大的 Uniswap 目前已有超過三千項 ERC-20 幣種上架 (其中經 Uniswap 認證表列的將近有 200 項),TVL 一度超過 30 億美元。它的高流動性,歸功於以智能合約 (Smart … read more

Liying Wang, Legal Master (王琍瑩 / 法務輔導長 &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帶領內建法務團隊,提供企業經營、合約協商、紛爭處理等各方面法律諮詢,輔導建立營運管理機制,必要時也協助團隊尋求「突破框架」的解方。曾任 HTC 全球營運資深法務經理、萬國法律事務所科技法律部律師,也曾服務於士林地方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政大法學士、政大 EMBA,具備美國紐約州與台灣律師執照。 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爆發至今,大家從一開始的無視或恐慌,到逐漸能夠理解與因應,甚至「超前部署」並相互支援。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總共 376 支活躍新創的生態系中,我們也看到許多新創團隊夥伴,除了迅速採取遠距工作、強化數位行銷等戰術調整之外,面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的國際移動限制、總體經濟蕭條、銷售業績下滑,紛紛重新思考策略佈局,為長期抗戰做好準備。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資金的節流與開源。 節流,為了活下來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環環相扣,各行各業都難以倖免。儘管我們相信多數創業者有能力化危機為轉機、更能夠在整體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這個關頭,扮演重要推手。但是,在此之前,景氣低迷、資金緊縮,勢必率先影響新創的市場擴張與營收成長。對於「十個鍋子九個蓋、燒錢總比賺錢快」的新創團隊來說,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必定是「求生」,第一個浮上腦海的字眼必定是「Runway」,也就是「手上的資金,到底還能撐多久」?對此,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提出了以下這張圖表,幫助團隊在面對未知、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作為初步的參考。 圖表的橫軸,是指無法控制的外在情勢,以封城或類似的防疫隔離管制 (Lockdown) 導致營收損失 (Revenue Loss) 的時間與金額比例來判斷;縱軸則是團隊針對營業費用 (OpEx) 可能採取的節流方案,據此精打細算,在哪一種情境、搭配哪一種節流方案,才能夠勉強撐過這一關。當然,這一題數學並不難,究竟要如何具體落實「提升效率、精簡成本」,才是真正考驗創業者的智慧。尤其,疫情發展變幻莫測,團隊的決策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預先設想了種種情境、方案、配套措施,仍然必須適時進行滾動式檢討與調整,才可能應變得宜。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人才」是新創團隊最重要的資產,而人事成本也往往成為所有運營成本當中負擔較重的部分。在面臨龐大資金壓力的當下,刪減人事成本看似能最快解決生存問題,近期確實也陸續看到國內外新創團隊大幅裁員的消息。但是,裁員真的是所有選項當中最必要的嗎?當團隊的產品設計、服務模式、行銷策略,為了因應疫情間接造成的市場板塊位移與消費行為改變,而必須有所調整,此時人員的配置又該孰輕孰重?即便裁員作為一個選項,是否符合當地法律規定 (「非法資遣」萬萬不可,各國法院實務也大多要求資遣只能作為最後手段 (Last Resort),此外也要注意有些政府紓困方案設有「不得減薪或裁員」的條件)?資遣費用的預估,會不會影響最終決定?而一旦作成決定,離職同仁權益如何保障?整體團隊士氣能否維護?人才流失對短、中、長期競爭情勢又產生哪些影響?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依照個案狀況通盤評估,絕對不只是數學而已。 開源,才能長得壯 在受到疫情衝擊、營收銳減的情況下,新創事業尋求開源的方式,不外乎政府補助、民間貸款、以及向投資人募資。其中,政府與各金融機構已經陸續推出減稅、補貼、降息等因應措施,團隊可以自行參考。只是,這一類「救急不救窮」的方案,目的在於「紓困」,不在「振興」,也只能被歸類是為了「活下來」的糧草補給。 至於近期詢問度很高的國發基金「受 COVID-19 影響新創事業投資專案」,雖然基於法令規定,「外觀上」是投資入股 (不是補助或可轉債),「程序上」也必須踐行修章與增資發行特別股,但因為「本質上」屬於過渡性質的短期紓困,國發基金要求兩年或相當期限的回贖權,團隊在「心態上」寧可當作一筆低利貸款加以申請與運用 (國發基金建議特別股股息以年息 1.5% 為原則),不必太過擔心股權稀釋或影響將來募資,反而建議積極制訂「還款」計畫,仔細評估兩年期限是否符合實際,執行回贖的資金來源如何調配,是否有提前、延後或分期回贖的需要,甚至從這個過渡專案,銜接到國發基金其他正式投資方案的可行性,讓政府的美意發揮真正效益。 相對而言,團隊如果認同「攻擊才是最好的防禦」,疫情過後不只要「活下來」、還期待能夠「長得壯」,則仍然必須仰賴靈活的募資規劃。所謂「靈活」,就是認清現實,一方面理解市場面對全球疫情這樣的系統性事件,會在估值上作出反應,另一方面避免簽署不切實際的合約條款,導致營運卡關,甚至傾家蕩產: 接受估值系統性折價 估值修正 (Valuation Correction) 本身是一個中性、健康的概念,針對團隊估值被不當高估或低估的情況,以正確的方式重新檢視。雖然,估值調降在某些個案中,表達了投資人對團隊經營能力的負評,甚至是作為拯救團隊的最後一搏。然而在疫情衝擊總體經濟環境的現實下,可以預期新創事業的估值,在全球與區域市場會經歷一波通案的重新校準 (Recalibration)。畢竟對投資人來說,上一輪投資模型所依據的市場假設,都必須因應外在情勢變動而加以調整。 此時,創業者應該更為關心自己估值被調降的原因,究竟是前者 (個案、自己沒做好) 還是後者 (通案、大環境不佳) 成分居多。建議團隊以同一市場的競爭團隊,或不同市場的同類型團隊作為參考基準 (Benchmark) 加以觀察、比較或推估,一方面用以判斷投資人提出的估值修正與市場行情是否相當,一方面作為與投資人談判的初步基礎。 同時別忘了,估值調降如果發生在新一輪募資,意味著股價下修 (Down Round)。團隊以往拿到投資意向書 (Term Sheet) 後,很容易閉著眼睛就跳過的「反稀釋」(Anti-Dilution) 條款,例如常見的廣義加權平均 (Broad-Based Weighted-Average) 公式,或是投資人穩贏不輸的完全棘輪 (Full-Ratchet) 公式,可以趁這個機會好好認識。 但是,數學公式從來不是創業者最該煩惱的問題。當股價下修、啟動反稀釋條款,創業者更應該注意的是,投資人對創辦人、對團隊,是否仍然維持高度的信心。在 Down Round 的談判裡,這樣的信心,應該要反映在重新整理過的股權結構表 (Cap Table) 當中,也就是創辦人 (以及核心團隊) 應該要擁有合理的持股比例。 簡單來說,因為既有投資人的持股,會透過反稀釋的數學計算來補足,創辦人的普通股,卻沒有這樣的權利。一旦創辦人持股比例因此受到過度壓縮,不足以提供激勵誘因,反而將造成雙輸的後果。此時,可以協調既有投資人放棄或減少反稀釋的執行,甚至另行提高員工選擇權方案 (ESOP) 的比例,這也是對團隊有信心的投資人,通常會樂於採用的選項。 換句話說,在 Down Round 發生的時候,創辦人用清楚的遠見、負責的規劃與積極的行動,來說服投資人挺你,才是上上之策。等到非得動用「Pay-to-Play」這種投資人之間相互牽制的條款 (約定當既有的投資人不跟投,就強制喪失某些特別股權利),才能確保足夠的資金進帳,恐怕已是積重難返。 拒絕不切實際的合約條款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經驗告訴我們,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可能直接反映在新創事業出場 (包括被併購與公開市場發行) 機會減少、時間拉長、金額降低、流動性受限;於此同時,投資人承受風險的意願,也可能趨於保守、投資條件更加嚴格。同樣的場景,此刻正在重演。因此,實務上,我們會看到投資協議出現某些不切實際的條款。以下是最常見的三大誤區: 第一大誤區:賭市場 條款:有別於前述國發基金的回贖機制,具有政策性目的,在一般募資的時候,投資人所要求的回贖權 (Redemption Right),是指當投資人未能順利出場取得原始投資與預期報酬的情形下,創業團隊同意以較高甚至加倍價格買回投資人持股。回贖條款雖然是常見對於投資人在消極面的保護 (Downside Protection),然而,特別是面臨疫情打亂市場步調與營運規劃的當下,新創團隊更不能因為需錢孔急或過度樂觀,而忽略與投資人協商放寬出場門檻。 解法:建議新創在投資人要求增加回贖權時,同步爭取合理調整原先設定的出場年限與市值等條件,也可以溝通分期回贖。尤其注意最多只能同意由公司來回贖,或允許公司協調第三人承購,避免由創辦人或團隊個人連帶保證。這些細節都要事先溝通清楚、安排妥當,才能避免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迫回贖股份,使得鉅額回贖款項直接造成公司或個人的龐大現金缺口。 第二大誤區:賭人性 條款:單一投資人要求針對特定股東會決議事項具有否決權 (Veto Right)。如此一來,即便議案按照章程表決通過,只要該投資人反對,便無法執行。像是增資發行新股或增減董事席次等決策,如果必須取決於單一投資人同意與否,甚至可能嚴重阻礙後續募資規劃,或影響其他投資人的投資意願。 解法:建議團隊爭取提高投資人否決權的門檻。例如,必須特別股持股過半才能否決特定議案,讓持股過半的多數投資人為重大營運決策把關,避免單一投資人意志凌駕於多數持股,更能符合公司整體利益。此外,哪些決議事項必須納入、哪些特殊情況應該例外排除,都是新創可以與投資人具體溝通的項目。 第三大誤區:賭身家 條款:當現金流問題急迫,許多團隊選擇發行可轉債 (Convertible … read more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AppWorks Accelerator 自 2010 年成立後,在 2016 年開始國際化,希望招募以東南亞為主的國際新創加入,打造大東南亞 (東協 + 台灣) 創業生態系。約莫在那個時候,每一屆都會很穩定地收到不少來自越南的團隊申請。這吸引了我們的好奇,因為當時 AppWorks 的國際化剛起步,我們內部預估可能只會吸引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已開發市場的團隊興趣。 東南亞人口第一大國印尼蓬勃發展的創業浪潮與新創生態系,一直都是國際矚目焦點,而越南在當時並不在我們的雷達光點上。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吸引了非常優秀的越南新創團隊加入,例如 AW#17、以 AI 技術協助飯店做 CRM 的 Innaway;AW#18、運用 Blockchain 科技的旅遊新創 Triip;AW#18、打造 Blockchain 公鏈與私鏈的 KardiaChain;AW#19、為企業提供 AI 物流管理系統的 Abivin。儘管他們來到台灣的原因與目的各有不同,但這已足以激起我們想要更深入了解越南的興趣,尤其是創業者的想法與新創生態系的發展。 過去兩年多來,經過 AppWorks 多位同事前往越南舉辦加速器招募說明會 (Roadshow),以及與當地創業者進行數十次會議後,我們已經變為非常喜歡越南,並把它列為我們重點經營的國家。 越南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期,並孕育出極為豐沛的新創能量,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根據我們的觀察,這股成長的背後,主要來自四個關鍵因素,非常值得分享給台灣的創業者,也想提醒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越南成長所帶來的機會: 1. 經濟快速發展:9,550 萬人口、經濟成長率 6.5%    越南正在上演東南亞版的「經濟奇蹟」。30 年前,越南還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2 年到 2018 年,越南有超過 4,500 萬人擺脫貧窮,處於每天 3.2 美元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從 70% 以上快速下降到 6% 以下,人均 GDP 則成長 2.5 倍,2018 年超過 2,500 美元。 越南的成長來自 1986 年啟動的 Doi Moi 經濟革新,逐步完成經濟自由化、私有化和多樣化。如今的越南,已擠身中等收入國家,擁有龐大、日益富裕、與數位科技高度連結的中產階級,從 2000 年到 2015 年,越南平均 GDP 成長率達 6.9%,2018 年更進一步達到 7.08%,預估往後幾年也將保持大約 6.5% 的成長速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年輕且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世界更重視這塊市場的潛力。越南擁有 9,550 萬人口,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菲律賓位居第三,根據 CIA The World Factbook 統計,越南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1.9 歲 (代表超過一半的人口未滿 32 歲),相形之下,台灣則為 42.3 歲。人口年輕、中產階級增加,代表越南人民的可支配所得、整體市場的消費力將持續提升。 結合逐年攀升的 Internet 與行動電話普及率,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已經不是「為什麼要去越南」這個問題,而是「我該如何從越南的成長中獲利」。事實上,這已經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根據 Google、淡馬錫控股 (Temasek)、貝恩管理顧問 … read more

Jun Wakabayashi, Analyst (若林純 / 分析師) Jun is an Analyst covering both AppWorks Accelerator and Greater Southeast Asia. Born and bred in America, Jun brings a wealth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AppWorks. He spent the last several years before joining AppWorks working for Focus Reports, where he conducted sector-based market research and interviewed high-level government leaders and industry executives across the globe. He’s now lived in 7 countries outside US and Taiwan, while traveling to upwards of 50 for leisure, collectively highlighting his unique propensity for cross-cultural immersio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un received his Bachelors in Finance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 strong and steady 2019 … read more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大東南亞 (GSEA,東南亞 + 台灣) 數位經濟體,正在成型,在全球經濟發展換檔數位引擎的過程中,這也幾乎可說是台灣的最後一張門票。由 Google、淡馬錫控股 (Temasek)、貝恩管理顧問 (Bain & Company) 在十月聯合發表的《2019 東南亞數位經濟》(e-Conomy SEA 2019) 年度報告,預估 2025 年東南亞數位經濟規模,將達 3,000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這份從 2016 年起每年發佈的研究報告,將 2025 年整體數位經濟規模的預估不斷上調。從 2016 年預估的 2,000 億、2018 年的 2,400 億,再到 2019 年的 3,000 億美元,顯見這個區域的數位經濟成長力道,持續超越各界預期。 對想要加入大東南亞數位經濟浪潮的台灣新創,有幾個值得關注的成長力道。第一,來自人口紅利帶來的成長力道,因為東南亞的人口年輕,以印尼、菲律賓、越南這東南亞前三大國家為例,根據 CIA The World Factbook 統計2018 年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分別為 30.5、23.7、30.9 歲 (台灣 41.3 歲、中國 37.7 歲、日本 47.7 歲、美國 38.2 歲)。 第二,來自經濟發展紅利帶來的成長力道。根據《e-Conomy SEA 2019》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東協區域市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 5%,並在過去十年來,每年皆超過全球經濟成長速度約 2%,代表這個區域進入穩定且快速的經濟發展,並預估 2030 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第三,來自流量紅利帶來的成長力道。這塊區域市場的上網人口,2019 年剛突破五成,代表未來仍有不小的成長空間,而《e-Conomy SEA 2019》報告更進一步預估,東南亞數位經濟佔 GDP 的比重,將從 2019 年的 3.7%,提升至 2025 年的 8.5%。 串接大東南亞的市場與新創生態系,是台灣新創最好的機會,可分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獲得驗證。在宏觀面,根據 AppWorks 調查,數位經濟的重要組成中,台灣在電子商務、線上旅遊的產業規模分別為 427 億、72 億美元,對比在 《e-Conomy SEA 2019》 中最大的市場印尼,分別為 210 億、100 億美元,在大東南亞地區,台灣的電商規模最大,在線上旅遊則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市場。台灣在這幾個領域發展相對久、相對成熟的經驗、實力與人才,是融入大東南亞數位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競爭力。 從微觀面的驗證,則是大東南亞的新創團隊,也將台灣視為重要市場之一。以大東南亞新創校友規模最大的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Accelerator 為例,最近三屆 (AW#17 – AW#19) 進駐的新創團隊,來自以大東南亞為主的國際團隊比例,每屆皆突破七成,不僅讓 AppWorks Accelerator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