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Works Demo Day #18 is coming on June 4th

AppWorks’ highly anticipated semi-annual Demo Day is ready to bring you once again to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region’s rapidly developing AI and Blockchain economies.

AW#18 exclusively consists of AI / Blockchain startups. There will be 28 startups pitching, with 14 focusing on AI / IoT and 14 on Blockchain / Crypto, and including 21 international teams joining us from Hong Kong, Malaysia, India, Vietnam, Australia, Singapore and the US. This batch also comprises of an especially experienced set of founders, from Google, Microsoft, Ripple, Uber, Amazon and Y-combinator.

Whether you’r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invest, to collaborate, or to stay abreast on the latest applications of AI and Blockchain across industries, this is an event you definitely don’t want to miss.

半年一次,AppWorks Demo Day 帶您看見數位經濟最前緣,這一屆,我們將再次帶給您專屬於 AI / Blockchain 團隊的一場新創盛會。

本次 Demo Day 將有 28 支優秀的 AW#18 團隊輪番登台,其中 14 組以 AI / IoT 為主、 14 組以 Blockchain / Crypto 為主。這群明日之星中有 21 組國際團隊,分別來自香港、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澳洲、新加坡、美國等地。有前 Google、Microsoft、Ripple、Uber、Amazon 高管所創辦的公司,也有來自 Y-Combinator 的校友。

無論您是想找投資機會、合作夥伴,或是想掌握 AI、IoT、Blockchain、Crypto 的最新脈動,這都是一場您不能錯過的盛宴。

If you would like to join AppWorks Demo Day #18, please RSVP on Eventbrite

[Date] Tuesday, June 4, 2019

[Venue] 5F Grand Ballroom, Taipei Marriott Hotel 台北萬豪酒店(No. 199 Lequn 2nd Road, Taipei /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99號) (Google Map)

[Agenda]
12:30 – 13:00 Opening Remarks
13:00 – 14:30 Demo Batch I
14:30 – 15:00 *Break*
15:00 – 16:30 Demo Batch II
16:30 – 18:00 Open Floor

吳昕霈 (WeMo Scooter 創辦人暨執行長):關於創業,我在麥肯錫、英特爾工作所學到的事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這兩年多來,在台北市的街頭,陸續可以看見綠白顏色搭配的電動機車穿梭其中。這是 2015 年成立的 WeMo Scooter (威摩科技),結合「共享經濟」、「綠能環保」等概念,提供給民眾的另一種交通服務選擇。使用 WeMo 的電動機車,只需要下載 App,註冊後就能在搜尋附近的機車,不需要傳統鑰匙,就能以 App 發動、租借、騎乘與還車。

WeMo 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在市區內有短程移動需求的民眾。目前,WeMo 在台北市全市以及新北市的板橋與新店兩區,共投放超過 2,000 輛電動機車供民眾租用,前 6 分鐘 15 元 (24 歲以下 9 元)、往後每分鐘 2.5 元 (24 歲以下 1.5 元),置物箱中則內含抹布、兩頂安全帽以及衛生頭套,以符合使用者個人衛生。

WeMo 同時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12 校友,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 Jeffrey,則是一手主導 WeMo 發展的關鍵人物。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學 / 碩士、哥倫比亞大學 MBA,曾先後擔任英特爾產品開發工程師、麥肯錫專案經理,擁有亮眼的學歷,以及在頂尖企業工作的經驗,吳昕霈在 35 歲這年,放棄在海外 15 年的優渥生活與高薪,返台創業,期許以永續經營發展的理念,透過 WeMo 改變交通樣貌,建立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究竟英特爾、麥肯錫的工作經歷,如何成為吳昕霈的創業養分?WeMo 前三年的創業之路,他又是如何運籌帷幄?吳昕霈與所有創業者分享他的珍貴經驗,以下是採訪重點整理:

中年創業的眼界與起手式

Q: 和多數年紀很輕就選擇創業的人相比,你可算是「中年創業」,在國外有相對完整的學歷與工作經歷,為什麼會想要脫離舒適圈,選擇回台灣創辦 WeMo?

A: 對創業者來說,創業都是一股衝動,儘管在當下擁有的,不是完美的創業知識,但那時會覺得已經是最完美,就衝了。

我在當時最簡單的初衷與念頭,就是回台灣。因為在海外工作十年,都是在美商大公司,在 35 歲這個人生階段,我開始思考:我的下一個人生階段,想要在哪裡待最久?我的答案很明確,就是台灣、我們的家。

有了這個決定,再來就是思考:回來台灣,我可以做什麼?以我當時的狀況,其實還是可以待在麥肯錫,或加入其他大公司,創業是很後來才突然出現的念頭。主要原因,是因為繼續待在大公司這條路已經不太適合我的人生規劃了,因為多了一些顧慮,比如若繼續待在麥肯錫,大部分時間需要出差,肯定還是無法長時間陪伴家人。

另一方面,我希望選個挑戰性高的工作。若在台灣加入大公司,做的事情對我來說不是那麼有趣,或是很多外在國外看到的新趨勢、新商業模式,在台灣都沒有。那時我就想,在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存在,那就我來做吧!後來也很嚴謹的做了一些市場研究,發現「共享智慧機車」這個題目很有吸引力,所以就離職創業。

Q: 那時你研究了哪些創業題目?怎麼會選擇現在這個?

A: 研究了還滿多題目。我還在麥肯錫的時候,有參與幫台灣做一份類似經濟轉型的白皮書,針對不同面向的問題進行研究,包括空氣汙染、食安問題、外資投資金額在亞洲後段班十多年,這段過程對我的創業有一些啟發。

此外我也在思考,對一個資源與經驗有限的創業新手來說,我有什麼切入點?考量到希望在台灣做有關永續經營 (Sustainable) 的題目後,我們本來想做跟食安有關的創業,因為在那個時間點,看來機會不小。但後來發現,食安相關的產業,本來就是紅海,接著慢慢研究發現,WeMo 這個主題是藍海,在台灣是完完全全沒有做過的東西。

Q: 在英特爾或是麥肯錫這樣產業頂尖的企業服務過,對你的創業有哪些幫助?和其他工作經驗不多、很年輕就創業的人來說,有哪些優勢?

A: 我覺得創業的知識與能力,是不斷學習和累積的過程。工作沒多久就創業的人,學習曲線是在創業時爬升,我則是透過在大公司的工作來完成。

如果一定要比較了話,我會覺得我一開始選的天花板比較高一點。因為我已經知道,這個題目的潛力夠大,我們一開始就是詳細評估過,覺得 WeMo 的需求量、潛在用戶,光在台灣就很大了,台灣有近 1,400 萬台機車、平均每人有一台機車 (扣掉老人、未成年、無駕照者),機車密度全球最高,光是台灣就有可能是幾十億的營收,所以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我相信對創投來說,我們的題目與所在的產業也是有吸引力的。

Q: WeMo 現在有約 100 名員工,扣掉外勤的換電人員,內勤人員約 50 人,1/3 為研發團隊,整體平均年齡僅 30 歲,你怎麼在短短兩年內招募到這麼一批戰力?畢竟,不太可能有「電動機車資深業務開發」這種人才,某種程度找來的都是產業新人。

A: 我覺得優秀人才不能只會做本來在做的事。在業界十年的工作經驗,不代表他是強者,頂多只代表他把一個技能學會了,我不會以這樣的標準評斷人才,我更在意要具備熱情、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考,以及是否擁有願意動手做的態度。聽過不少新創,每年走一輪人的案例,滿幸運的,我們每年的離職率不算高,大概在 10% 以內,我們第一號員工還在,希望他一輩子都不會走。

用 Delivered on Promise 建立員工信任

Q: 怎麼把優秀、一起打拼過的員工留下來?

A: 我覺得關鍵是溝通、信任。在公司的大多數環節,我都希望盡可能 Delivered on Promise (說到做到),我覺得這很重要。我們在內部跟大家說會做的事,頂多晚一、兩個月,但一定會做到。例如,我一開始跟團隊與車廠說,我們從一輛車開始,到 30 輛、200 輛、1000 輛車,結果都做到了…。在我們一開始什麼的都沒有的時候,就是要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信任,如果沒有獲得團隊的信任,後面什麼都不用講。

我在英特爾與麥肯錫學到的經驗,就是從一開始就要很透明地跟大家講公司的實際情況。讓大家有相同的資訊與目標,知道怎麼一起努力往前走,然後我們就都有 Delivered on Promise,這才是關鍵,福利、願景這些事情,只能騙一次、騙一年,公司還是要忠實呈現現況,以及一直進步。

Q: 對新創來說,內部與外界的變化這麼快,隨時都可能 Pivot,怎麼做到 Delivered on Promise?

A: 你說的沒錯,但我們是軟硬體整合的創業,有硬體的限制在,所以 Pivot 的幅度不會太大。絕大多數的軟體或網路創業,商業模式可能徹底轉換,當初進來的人,以為要做這件事,結果 3 個月、6 個月後這些事情都不做了,而我們的目標與願景是打造宜居城市、改變城市生活、以機車為主體,這些事情不會改變。

當然,創業的策略一定會轉彎、東西會延遲,我們要調整產品和服務越來越符合消費者需求。但我覺得就是期望管理,跟我剛講的信任有關,就算再怎麼嘗試,今天突然說什麼不做了、要改變作法,都會傷害到團隊的信任跟期望。我們盡量不要這樣。

Q: 在創業從 0 到 1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 PMF (Product-Market Fit),感覺你們很少談這段過程,是不是來得很順利?

A: 不能說很順但來得很快。我們大概在台北市投放 1,000 台機車時,PMF 就來了。Jamie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 每次都說,PMF 真的來了就會知道。沒錯,因為用戶使用數據的成長斜率馬上就不一樣。PMF 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是努力把服務做好,然後多了車子、增加了便利性,到了某一天消費者就突然大量來了。

當然,對我們來說,目前的成長速度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再投放更多機車創造更快的成長。因為我們投放車輛有非常明確的網路效益,投放機車的密度增加一倍,使用率差不多會有四倍成長,這個神奇的公式,每種創業模式都不同,要真的去做才能驗證。

至於為什麼我很少講從 0 到 1 的部分?一是它真的發生太快,我們的 PMF 大約在第三個月就意識到它來了;二是越來越多人注意我們,談論的都是未來計畫,鮮少去討論之前發生了什麼。

Q: 對新創來說,PMF 來得很快雖然很好,但從外人來看,會有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後勤作業往往跟不上,譬如投放 100、1,000 輛機車,或是多一倍、兩倍的使用率,它需要後勤的能量,不會只是同樣倍數的成長,可能更接近等比級數成長,你怎麼應付這種狀況?麥肯錫的經驗有幫助嗎?還是靠自己摸索?

A: 簡單說,就是 PMF 出現後,大公司的作法與制度也要來了。團隊間,不能只是很天真地跟大家建立「我們都是一家人」這種感覺,得要接受成長必經的痛。

這時,會有員工因為不習慣開始抱怨,這時更要加強溝通,要怎麼解決後勤的問題。我們希望每位員工,都能是非常跨領域整合的,應該說新創普遍都是這樣,但我們是軟體、硬體、行銷、運營和數據都要齊頭並進,每個功能缺一不可,在混亂當中慢慢把後勤能量建立起來。

挖掘出關鍵 Insight

Q: WeMo 現在正站在「共享經濟」與「電動機車」兩個風口上,但既然是風口,在政策、法規、使用行為、產業結構等面向上,變化也很快,要如何因應?

A: 面對這樣的環境,我覺得最需要洞察力,從一堆現象中找到最重要的問題去解決。這是在麥肯錫最重要的訓練之一,就好像冰山,多數人只看到海面以上的部分,但冰山絕大部分都在海面以下,不容易被看到,麥肯錫教會我不斷挖掘冰山下面的部分,不只是看現象,而是看底層更重要的事情。

在營運初期,我們確實有挖到一些關於消費者的 Insight。因為我們的服務,牽涉到民生與交通,政府又要管理,所以必須是業者、政府和消費者都要一起合作,這件事才會成功,但我一開始就決定要掌握住消費者這端,唯有消費者做為我們的後盾,才有辦法去完成其他部分。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必須想辦法把消費者體驗做到極致,我們很重視使用率這個指標。我們的使用率,在剛開始幾百輛機車時,大概從每天一次、兩次慢慢爬上來,在突破 1,000 輛時,使用率瞬間就來到五、六次了。

對我來說,用戶是根本,只要使用率不斷提升,我們就能持續將污染的交通工具轉為綠能,用戶與使用率也代表民意基礎,所以市政府就會比較支持我。因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讓城市變得更美好,本來就不是要跟城市對槓,用使用率去跟政府部門溝通,代表我們的服務符合民眾的需求,這造就我們後來與政府的合作比較順暢。

有些朋友常常會半開玩笑地說我花太多時間與金錢,把服務做得太好了。但這是我的堅持,我們就是要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使用者體驗,這樣才能持續提高使用率,這也是我們長期持續努力的方向。

Q: 身為 AppWorks #12 的校友,自從 2016 年加入這個社群之後,對你在創業這條路上有哪些幫助?

A: 我覺得有兩件事情幫助很大。第一,是身邊有一群同樣在創業的人互相扶持。創業的日子其實很孤單,這是很重要的支撐,在 AppWorks 這個社群中,看到大家都一直在往前走,我心靈就得到慰藉了,在這裡,大家都很像老朋友一樣,儘管未必能常常碰面,但只要見面很自然就能相談甚歡,知道大家都在為各自的夢想打拼,大家也一定都在為你加油,如果真的成功,校友們一定會真心地為你感到高興,他們自己也會感受到榮耀,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第二,我最愛的是 AppWorks 提供給校友們的 Master Team (編按:AppWorks 內有全職的財務會計、法務、PR、人才招募、設計等 Master,依據各自的專業經驗,免費協助校友們) 對我們幫助非常大。基本上就像是一通電話服務就到的感覺,只要我們開口,AppWorks 的 Master 們都非常樂意幫忙,盡可能提供各種資源與專業,對新創來說,這真的是很奢侈的事情,像我過去在麥肯錫,這類服務都是要花錢買的,以上兩點,是我覺得最棒的地方。

Q: 非常開心知道 AppWorks 對你真正有幫助。展望未來,在現有的基礎上,WeMo 有什麼新的發展計畫?

A: 成為台灣第一的交通品牌,肯定是我們長期的目標。所以下一步,勢必會從現在的台北市、新北市 (新店區、板橋區),進軍其他主要城市,只要有好的機會我們就會進入,這只是時間點問題。

更長遠一點,我們計畫把這整套 Know-How 輸出海外。東南亞、歐洲的主要城市,都是會考慮的範圍,只是策略會再彈性一些,因為各地的民情與法規不相同。從成立一開始,我們就預留了整套未來所需的架構,在科技與系統上,我們努力做得更紮實,例如機車定位、用戶找車、機車啟動、支付費用這一整套流程,在全球中,我們是很有競爭力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搜集大數據,提供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透過機車這個載具,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上,做各種創新服務。例如,在機車上裝攝影機、感測器,將蒐集到的數據回饋給政府,或是利用這些數據去做各種創新應用。

【歡迎所有 AI / Blockchain 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AppWorks School 三週年系列:軟體人才供需缺口仍達 4 倍,年輕人如何轉身資訊工程師,請參考我們的經驗

Enid Tian, Head of AppWorks School (田育欣 / 之初學校校長)

Team AppWorks 原生成員,2011 年起以實習身份加入,畢業後升格為投資分析師,而後轉任 AppWorks School 校長。台大財金系畢,輔 AIESEC & 國標系。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在今年東大的新生入學典禮演說中指出:「我深信在大學求學的價值,不在於獲得更多原有的知識,而是學會如何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新知。創造新知的知識稱為元知識,而讓學生學得元知識,正是大學的使命。」

如何讓年輕人學得「元知識」,在台灣也同樣重要。

近年台灣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依行政院主計處今年 2 月的統計,20-24 歲、25-29 歲兩個族群,失業率分別為 11.94%、6.44%,失業率在所有年齡層中,分居第一、三名 (第二名是 15-19 歲的 8.69%)。這些年輕人正應是市場上炙手可熱、雇主積極培養的明日之星,卻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更難找到工作。

相對之下,軟體工程師卻持續供不應求。根據 104 人力銀行 2018 年 9 月的調查統計,軟體設計工程師類職群超過 21,000 個職缺,卻僅有 5,200 多位求職者,職缺數是求職人數的四倍,明顯供不應求。

年輕人不容易找到工作,軟體工程師的職務數量遠高於求職者,兩個現象反映出,台灣人才市場出現了結構性問題。

青年 (30歲以下) 失業率遠高於其他各年齡層。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台灣地區失業率統計

軟體設計工程師供需缺口超過 4 倍。資料來源:104 人力銀行「軟體設計工程師職缺供需

除了持續與政府、學界溝通,讓他們理解這個產學落差、數位落差造成的結構性問題,AppWorks 過去三年也從自身做起,直接站出來為台灣提供一個解決方法。2016 年中,AppWorks 出資成立 AppWorks School,透過免費,實作導向的密集訓練,幫助原本並非科班出身的年輕人,轉職成軟體工程師,銜接業界的人才需求。開班甫屆滿 3 週年的今天,已經累計 106 位校友結業,其中有 91 位選擇擔任軟體工程師,成為數位軟體產業的開發生力軍。

作為一個幫助年輕人習得程式技能、轉職網路產業的教育機構,AppWorks School 三年以來持續累積對台灣現行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對未來人才的想像,藉此機會與各界分享成果與觀察:

一、「文組生」也可以勝任軟體工程師,傳統學系劃分易讓人自我設限

在每屆 AppWorks School 開放申請入學之際,其中一個最常收到的申請者問題是:「我是文組的學生,也可以報名嗎?」背後透露著申請者的擔憂,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擔任軟體工程師,或 AppWorks School 是否優先挑選理工科系背景的學生。

實際上,AppWorks School 過去三年累計培訓了 106 位校友,超過 85% 選擇投入軟體領域,成為軟體工程師,而分析這 106 位學員的學歷背景,可以說是相當多元:

資工、資管等相關科系僅有 36 人,佔約 34%,其餘 66% 的人均是非本科系的畢業學員。其中有許多企管、外文、中文、教育、社會等「文組」生,都順利轉職成為工程師,合計也佔有 34% 的比例。

據此,我們可以說學習軟體程式開發,並不僅限於理工科系學生。然而,在傳統教育體制將學生一分為三之下 (一、二、三類組),年輕人從高中分組後,就縮限在自己所選擇的組別中,探索未來的可能性,對於其他領域的職涯可能性,就完全放棄了想像;即使心生嚮往,也容易自我設限、不敢投入嘗試。

甚至進入 AppWorks School 之後,部分文組學經歷的學員,相較於其他學員,更容易有心理壓力,遇到較難突破的瓶頸時,容易產生自我懷疑,怕自己其實不適合當軟體工程師,可說受到過去包袱的影響甚深。

二、目的導向式學習,有動機更有效率

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們在學期間,經常是被動接受教育,每個科目依規定每週要上幾節課,但往往不知道這些學習跟自身有什麼關係,究竟為什麼要學?老師們若無法於理說服學生,就只能搬出考試測驗、學校規定,或訴諸於家長協助開導。但事實上,若學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對於不感興趣的科目,很容易視為自己不擅長,若是受權威規範或考試升學的壓力,更容易對不感興趣的學科心生排斥。

AppWorks School 則以就業導向設計,每位學員來這裡都有明確的目標 —— 成為軟體工程師。為了在為期 16 週的培訓課程中達到業界的聘雇標準,不需要有人鞭策,就願意每週投入 65-70 個小時的學習時數。這種學生會自我要求學習成果的狀態,可以說是各界老師們都最羨慕的情形;同時,AppWorks School 採用實作導向式教學,幫助學員專注在實際 Web 或 App 專案所需要的技術範疇,學習不會多頭馬車,迷失在軟體開發領域的汪洋大海裡。

這樣基於學員感興趣的主題,再去研究搜集相關所需資訊的學習方式,和世界教育名列前茅的芬蘭,所推行的 Phenomenon Method「主題式學習法」不謀而合,非常值得教育界參考採用。而 AppWorks School 未來也不排除將我們編列好的專案資源,透過開源的方式,讓各界使用,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擴大解決軟體人才不足的能量與資源。

三、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學習力才是核心技能

實際上,成為一位軟體工程師,並不代表未來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再持續學習。隨著開發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工程師必須時時進修,以確保自己的技能組合,是最符合當前市場所需。因此幫助學員建立「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讓學員成為有「自學力」的工程師,才是 AppWorks School 的核心價值所在。

在 AppWorks School 裡,沒有老師幫忙整理好所有的資訊、一對多的投影片大班教學。學員必須從專案目標中,學習如何精準找到所需資訊、判斷資訊是否適切,或整理諸多技術文件後,才能嘗試解決問題,並反覆這樣的過程,累積大量的實務經驗。部分學員初期較不適應,卻都在基礎能力建立後,更喜歡這樣的方式,並享受自己學習、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在網路與自動化科技快速改變社會面貌的今日,過去的專業分工與職業型態,已經有大幅改變,高度重複化的工作如收銀、作業、撿貨員等職務,都將被數位科技取代;而新的職業很可能還沒有出現,或是需要新的技能。如何讓自己時時保有競爭優勢,是每一個工作者的議題,而當今教育更應該著重在,如何幫助學生及早建立起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對自己的職涯有更多的掌握。

歸結目前的勞動市場需求與教育型態,台灣應該擴大軟體人才的培育,打破傳統的科系劃分方式,並持續思考如何是最有效率、又能協助學員建立長期競爭力的教育方式。希望 AppWorks School 杯水車薪地投入,能引起各界更多的關注與討論,一起努力以教育推動台灣更有競爭力的未來。

【想改變自己命運,轉身軟體工程?AppWorks School 歡迎你的加入】

Photo by Cel Lisboa on Unsplash

AppWorks School 三週年系列:成功校友已升遷、創業、挑戰海外,非原生軟體人才的多元發展案例

Enid Tian, Head of AppWorks School (田育欣 / 之初學校校長)

Team AppWorks 原生成員,2011 年起以實習身份加入,畢業後升格為投資分析師,而後轉任 AppWorks School 校長。台大財金系畢,輔 AIESEC & 國標系。

隨著數位浪潮、Mobile Internet 深入每個人的生活,軟體服務產業正在快速崛起,軟體工程師可說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人才。但由於長期以來,在台灣以科技製造為主流的產業結構下,軟體人才大多投入硬體產業服務,各界對軟體工程師的職涯發展,較少關注與探討。

AppWorks School 過去三年來,持續提供免費、實作導向、密集培訓的課程,幫助非科班出身的年輕人,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至今結訓 的 106 位校友中,已有 91 位投入軟體領域,加入如 91APP、KKBOX、Gogoro、PicCollage、WeMo Scotter 等網路公司,後續不乏被拔擢為 Team Leader 的案例,也有人走向海外工作,甚至有人走上創業這條路。

今天我們挑選三位校友的故事與外界分享,希望幫助各界對軟體程式有興趣的人,看見更多具備軟體開發能力的職涯可能:

案例 1:兼備技術、商業思維與整合溝通,兩年內晉升新創 Backend 團隊負責人

從新進人員升遷為部門主管,在大企業裡,可能要花至少 3-5 年時間,才有機會展露頭角;但以快速成長的軟體企業來說,舞台很大、機會很多,軟體工程師若是能展現領導潛力,可能在 2-3 年就被拔擢為要角。

AppWorks School 第一屆校友張瑋康,就是一例,從 AppWorks School 畢業後,靠著自己持續自學與努力,以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為 CHOCO TV 的 Backend 團隊負責人。

張瑋康大學唸的是商管科系,卻總嚮往電腦與網路的世界,曾自己嘗試 VM/VPS 架設與運營網站、輔修資工系課程、學習電腦網路基礎知識,而為了更貼近結業界實務,他選擇在服完兵役後申請加入 AppWorks School。

在 350 個申請者、競爭相當激烈的第一屆 iOS Class 入學申請中,他是少數談到程式與網路,眼睛會閃閃發亮的人,而期盼找到軟體技術落實在商業應用上強烈動機,也相當符合許多網路新創公司的徵才條件,因此成為 AppWorks School 的學員之一。

在 AppWorks School 期間,張瑋康學習的是 iOS App 開發,並在結業後加入一個新創團隊,擔任 iOS Developer 的工作。但他仍不滿足於此,在工作之餘持續學習網路與雲端伺服器等後端開發知識,接案與知名 IG 部落客實作出一款「午餐吃神馬」的 LINE 聊天機器人,上線不到 24 小時間,就累計有約 3,000 人次使用,更也因為這個後端作品,讓他受到巧克科技新媒體的青睞,拿到後端工程師的 Offer。

加入巧克科技新媒體後,張瑋康的壓力才真正展開了,因為當時巧克科技新媒體旗下主要營運的產品為 CHOCO TV,在後端開發者人力有限的狀況下,要負擔來自 iOS、Android 與 Front-end 其他開發人員的需求,並承擔上百萬月活躍用戶的觀賞體驗,這是相當具挑戰的任務。但他並沒有把龐大的工作量視為負擔,反而視為絕佳的成長機會,因此當時除了每天工作 8-9 個小時外,下班後還會廣泛閱讀技術文件,將 Amazon 雲端服務 (AWS) 的白皮書翻得透徹,最終在產品使用者越來越多,後端伺服器一次一次突破流量乘載極限下,自己的實力也跟著不斷成長。這樣積極的投入與快速進步,很快地引起主管們的注意與肯定,而他更因為出色的溝通、協作能力,被拔擢為 Backend 團隊負責人,帶領其他技術年資更長的後端開發同事。

張瑋康的直屬主管、也是巧克科技新媒體的共同創辦人翁瑞庭形容:「 Wei (張瑋康的英文名字) 對於任何挑戰皆充滿熱情,亦會利用下班時間加強自身不足處,於短時間內不斷成長,這樣的人才,正是處在快速變動環境下的新創團隊所需要。從 Wei 身上,我依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接任 Backend 團隊負責人後,張瑋康很快又面臨到公司的重大轉變,LINE 投資巧克科技新媒體,並將 CHOCO TV 整併為 LINE TV。這意味著會有更龐大的用戶加入使用平台,後端架構是否能乘載又是另一個重大的挑戰,所幸有先前打下的扎實基礎,以及開發同事們全力協助,整個導入專案於去年底順利完成。

回首這段歷程,張瑋康對想踏入軟體領域的新人說:「現在缺工程師,更缺同時具有技術深度、商業創造力、溝通整合能力的人才。如果對於軟體工程師職涯有興趣的朋友,在培養技術能力之餘,也可以同時思考目前日新月異的產業與技術對於公司、商業與使用者能夠帶來什麼價值、解決什麼問題,並進而在工作的日常上發揮影響力。」

案例 2:投入網路創業,兩年內成長至 14 人團隊,累積 40 家企業客戶

對於想投入創業的年輕人來說,軟體服務創業可說是最輕資本、風險最低的一條路,一台電腦就可以開始動手。即使在團隊成長過程中,個人角色要從技術開發轉向管理營運,但因為擁有技術背景,在團隊溝通與領導上,也能起到相當大的效益。

AppWorks School 第二屆 iOS Class 的校友黃紹航,與好友薛覲共同創辦漸強實驗室,提供 LINE 廣告與訊息優化解決方案,兩年內累積 40 家企業客戶。

黃紹航大學主修工業工程與管理,是在投入產品設計領域,以 UX Product Manager 的身份,參與過 IoT 產品開發的工作後,才興起轉換跑道的念頭,想要往能夠更快速、更直接面對使用者的軟體領域發展。在猶豫自己到底要先成為軟體工程師,還是直接投入網路創業下,他選擇申請 AppWorks School 這個可以扎實學習軟體開發,又最接近網路新創產業的地方,希望在半年內快速累積網路與軟體產業的知識。

抱著明確的目標,黃紹航在課程中,非常勤於做筆記,將 AppWorks School 邀請來每一位講者的分享內容,都條理分明的記下,更善於消化資訊後提出更深的討論,正是如此認真又具有洞察力的特質,吸引了同班同學謹嘉,兩人決定在結業第一時間便一起創業。

創業說起來很容易,兩個人卻一開始就碰到發想創業題目的問題,找不到兩個人都有熱情想投入的題目。剛好在朋友薛覲的介紹下,開啟了「社區阿伯」這個 LINE Bot 專案,開發 LINE 機器人來做社區管理。無奈由於第一階段開發告一段落後,客戶無法立即投入更多資源,使得團隊看起來沒有發展的可能,于謹嘉也因為個人考量決定離開,這條創業路看起來又蒙上了一層灰,前途晦澀不明。

但黃紹航沒有因此放棄,他決定和薛覲繼續承接專案、開發其他社區管理的需求,運用半年的時間,一邊找尋願意全職加入的工程師夥伴,直到在 2017 年中,才正式成立漸強實驗室 ,由薛覲擔任商務開發,黃紹航擔任產品管理的角色,三個人的團隊,將本來的社區管理 LINE Bot 架構,化成可提供品牌商家創建推播廣告的模板服務,並正式成立「漸強實驗室」

在找了幾家 Pilot 客戶後,他們發現除了廣告模板外,商家更需要的是訊息所觸發的行為追蹤與成效評估,因此推出第三代產品,讓品牌主可以更有效追蹤每一則 LINE 推播的廣告成效,並自動化地推送與使用者相關的訊息,才成功簽下如中國信託銀行、淘寶網、SkyScanner 等大品牌客戶,並快速推展至 40 家企業客戶使用,公司也在短短一年間從 3 人成長到 14 人的規模。

回顧這兩年,黃紹航認為在 AppWorks School 受到的軟體開發訓練,讓漸強實驗室即使沒有 CTO,他也能勝任規劃產品藍圖、帶領開發團隊的工作,能夠與工程師有效的溝通;在 AppWorks School 與許多新創團隊建立的連結,後續也在創業路上有所幫助。

對於想加入軟體創業的年輕人,他分享:「原以為登記公司、簽下第一個客戶、拿到天使投資等事件,就是代表成功關鍵的里程碑。但其實每一天都是關鍵的一天,每個里程碑背後代表著更多的責任,將沒有停下來的一天,卻也非常充實。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體悟,歡迎踏上軟體創業這條路。」

案例 3:憑技術力走出台灣,遠赴捷克挑戰海外工作

軟體浪潮不只在台灣發生,全世界各地都需要軟體工程師來創造新的服務與改變,程式開發技能這項「可以移動的專業」,正適合想要到世界舞台歷練的人。AppWorks School 第五屆 iOS Class 的校友李宜芳 (下圖左三),則選擇前往捷克挑戰。

李宜芳是位熱血的高雄人,總是滿臉笑容像南台灣的太陽。因為熱愛動物,她大學主修的是動物科學,卻在畢業後於醫院擔任研究助理期間,面對得親自操作動物實驗的工作,內心開始產生強烈的矛盾與衝突。在工作一年半後,她決定重回校園研讀生物資訊研究所,轉向資工領域的研究,她在軟體領域的起點,是從抱著一本外文課本,學習 C++ 開始。隨後在碩士論文的需求下,開始自學影像處理與機器學習,最終完成用醫學影像預測大腸癌化程度的結果。

在完成碩士論文後,她前往捷克 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擔任交換學生,並在交換期間遊歷歐洲,感受到世界廣大,希望讓自己擁有更多海外經歷,因此心生想要出國工作的念頭,所以就在當地開始嘗試投履歷、找工作。

即使有碩士論文的專題經驗,但當時的求職並不順利。她說:「可能是因為不是本科系畢業吧?或是也沒有真正的軟體經歷,像 Web 或 App 作品。」她開始找尋其他可能性,發現到 iOS App 開發其實不在資工系的必修範圍,而且又有較高的學習門檻 (需自備 Mac 筆電與 iPhone),因此市場上的人才供給較少,所以她決定學習 iOS 開發,而在找尋相關學習資源下,發現了 AppWorks School 就毅然提出申請,加入當時女性限定的第五屆 iOS Class。

有著強烈想要出國工作的動機,也害怕自己會隨著年紀 (當時 27 歲) 增長而降低出國可能性,李宜芳非常積極利用在 AppWorks School 四個月的時間,開學一週後索性就帶了一條棉被就住在 AppWorks 附近,以便晚上可以 Coding 到很晚,省下不少交通時間。而這樣的努力,也轉換成實際的學習成果,帶著精緻的作品 Hooman Talk,她在 AppWorks School 安排的工作媒合活動下,就收到了七家合作企業的面試邀請。

最後她選擇回到南部,相繼加入 Prenetics 與 KKSTREAM 等軟體公司,但前往海外工作的心願一直沒忘。總算在 2018 年 9 月,收到來自捷克的大型專案公司 STRV 的 Offer,並於 12 月辦妥簽證後,歷經了 16 個小時的飛行抵達布拉格,才正式開始這趟海外工作之旅。

才一上工,她就明顯感受到新的工作環境比台灣更自由、更彈性,沒有上下班時間的限制,但每位同事都非常自律,即使公司無限供應啤酒,但沒有任何人會在工作時間喝,專案開發上井井有條。她說:「這裡的 Code review 很嚴格,常常寫完一段程式碼,提交後會收到 50-60 個 Comment,都是同事們建議怎麼寫會更好。」即使改變程式寫法不影響產品的畫面或功能,但這些建議背後,代表的是軟體人對程式碼品質的堅持。除此之外,還有不時和資深工程師 Pair Programming 的機會,能近距離學習他們的開發方式,讓她加速成長。公司也相當鼓勵工程師參與社群聚會,還會輔導工程師上 Conference 演講,真切關心每個人的成長。

在經歷幾個月的洗禮後,對於也嚮往海外工作的軟體開發者,李宜芳認為:「若英文有一定的基礎,技術經歷不一定要非常資深,每個人都可以勇敢挑戰看看,有機會就出發吧!」

【想要成為軟體工程師?歡迎免費加入 AppWorks School

Photo by Jonathan Klok on Unsplash

AppWorks School 三週年系列:軟體工程師越來越搶手!新鮮人年薪中位數破 70 萬,較 2016 年成長三成

Enid Tian, Head of AppWorks School (田育欣 / 之初學校校長)

Team AppWorks 原生成員,2011 年起以實習身份加入,畢業後升格為投資分析師,而後轉任 AppWorks School 校長。台大財金系畢,輔 AIESEC & 國標系。

近來台灣的電商、數位服務產業快速崛起,AI 也持續引起各產業革新,各界都需要大量的軟體工程師投入;同時,鑑於台灣軟體人才的素質極佳,相較於其他亞洲區域,有更先進的軟體開發經驗,吸引了不少大型外商,如 Google、Amazon、Microsoft、IBM、Oath 等,或是跨國網路新創,如東南亞最大行動拍賣平台 Carousell、東南亞最大網購現金回饋平台 ShopBack、香港 FinTech新創 EMQ 等,都紛紛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大舉招募軟體工程師。

隨著產業轉變,近年來,台灣軟體人才持續供不應求。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調查統計,2018 年 9 月,軟體設計工程師類職群已經超過 21,000 個職缺,較 2017 年同期增加 2,400 個,成長幅度超過一成,然而求職人數卻未見增加,僅小幅成長約 200 人,顯示台灣軟體人才供給仍遠不足市場需求,而且在過去一年來,缺口持續擴大中。

過去一年來,軟體人才供需缺口擴大。(資料來源:104 人力銀行 – 軟體程式設計師職缺供需)

針對台灣軟體人才不足的長期結構性問題,AppWorks 於 2016 年中出資成立 AppWorks School,透過免費、實作導向的密集訓練,幫助非科班出身的年輕人轉職成軟體工程師。AppWorks Schook 創辦剛滿三年,共累計 106 位校友結業,其中有 91 位選擇投入軟體工作,成為數位與軟體產業的開發生力軍,如 91APP、KKBOX、Gogoro、PicCollage、Line TV (原 CHOCO Media) 、WeMo Scooter、巴哈姆特等知名網路公司,都有 AppWorks School 校友的身影,轉職成功率超過 85%。

在這三年的經營經驗中, AppWorks School 持續在第一線觀察整體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市場變化,藉此機會與各界分享經驗與培訓成果,期待拋磚引玉,吸引各界更重視培育優質軟體人才的重要性:

需求持續增加,Junior 工程師起薪漲 27%

在各界爭相競逐之下,軟體工程師無疑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人才,此強勁徵才需求也反映在薪資水平上。以 2016 – 2018 各年 AppWorks School 校友結業後,第一時間 (結業 90 天以內) 擔任軟體工程師、並有回報起薪 (含固定年終獎金,不含其他業績分紅獎金) 的 65 位學員統計:

以起薪中位數來說,2016 年有回報薪資的 13 位校友,起薪中位數為新台幣 55.5 萬元,而 2018 年回報薪資的 44 位校友,起薪中位數則為新台幣 70.8 萬元,2016 至 2018 年漲幅高達 27%。

以平均數來說,若與 104 上新鮮人擔任軟體工程師的最高平均月薪 47,246 (公立碩士),並以年終 2 個月來計算,年薪約為 66.1 萬元,AppWorks School 校友則為 71.2 萬元,約高出 7.7%,顯示出 AppWorks School 以實作開發導向的培訓方式,更貼近產業的最新變動,使得學員的能力以及專案經驗,能反映在薪資水準上。

公立碩士的新鮮人起薪最高。(資料來源:104 人力銀行 – 軟體設計開發職缺薪資情報)

結訓平均 26 天就找到新工作,專案經驗是關鍵

除了起薪較為優渥以外,多快找到工作?則是另一個衡量指標。從 AppWorks School 結訓第一時間選擇就業的學員,平均只需花 26 天,即可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軟體工程師工作,甚至有學員透過徵才企業夥伴,結訓當天就找到工作,相較於平均得投 108 份履歷、待業至少 6 個月的新鮮人 (yes123 調查),節省了 86% 的找工作時間。

多數學員可在一個月內找到工作。(資料來源:AppWorks School 1-7 屆學員求職天數分佈)

若探究 AppWorks School 學員受到青睞的原因,實作能力、專案經驗是關鍵。與 AppWorks School 合作的徵才企業多表示,由於每位學員均會在學程內完成個人作品,以證明個人的實作能力,並對於實務開發的困難有一定程度了解,相較於以自學程式卻缺乏專案作品的求職者,更具有說服力,而用人主管能從作品中深入了解學員的思考脈絡,也有助於篩選到合適的人選。

以 AppWorks School 第一屆 Front-end Class 的學員 YPO 為例,過去主修物理,第一份工作卻走向印刷,在加入 AppWorks School 前完全沒有程式基礎,結業前夕卻僅花五週時間,就完成一個線上電子鼓編輯器 Beating Line,使用者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創作出想要的樂章。這個作品精緻的介面設計、流暢的使用者體驗,而功能完整性也相當高,讓 YPO 第一時間就獲得不少面試邀約與工作機會,最終選擇加入 Gogoro,成為前端工程師。

AppWorks School 學員作品:Beating Line

AI 領域熱門,籌設 Data Class 幫助新手建立實務經驗

自 2016 年 AlphaGo 打敗李世乭,AI 領域再度興起研究熱潮。各產業開始萌發與 AI 相關的落地應用,市場上相關職缺數量也快速增加,因此吸引不少人投入學習,也使得開發 AI 應用所需的程式語言 Python,成了 2018 年最熱門的程式語言,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透過學習 Python,一舉成為 21 世紀最性感的 Data Scientist

然而,AppWorks School 在走訪許多徵才企業後發現,台灣市場上對於 Data Scientist 的期待,除了數據思維、程式能力以外,還需要結合特定產業知識 (Domain Know-how),例如醫療、金融、科技製造等,才能找出 AI 適用情境並解決問題。因此,雖然市場上有不少對 AI 應用領域有興趣的新鮮人,具備統計或軟體工程的學術基礎,卻因為缺乏產業知識與專案經驗,不得其門而入,學用之間仍有落差。

為此,AppWorks School 正規劃投入更多資源,將設計專案導向的實作訓練,以銜接供需兩端間的落差,目前已經在招募相關導師,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招生。

目前 AppWorks School 2019 夏季學期正在招生中,已經享有業界口碑的 iOS、Android、Web Class 熱烈招生中,而未來我們期待透過更多的班次與資源,幫助更多台灣的人才,進入網路軟體的舞台大顯身手,迎接更有前景的職涯。

【想要成為軟體工程師?歡迎免費加入 AppWorks School

Photo by Fatos Bytyq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