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路上,為什麼 Mentor 很重要?如何尋找?

Joy Chiang, Alumni Community Manager (蔣怡凡 / 校友社群經理)

負責經營 AppWorks Accelerator 校友社群。加入 AppWorks 之前有超過 10 年工作資歷,服務過的公司規模從 5 人到超過萬人,曾先後擔任 GIT 台灣社群總監、SharePop 台港澳負責人、Groupon 台灣市場策略經理。擅長與人溝通,專注亞太市場開發,經歷過多次失敗與成功,對創業家胼手胝足的歷程總能感同身受。曾居住過澳洲與韓國,更能體會台灣箇中深厚蘊底能量。獲選 2018 Girls in Tech Taiwan 40 Under 40 殊榮,特別熱衷女性科技社群發展,創辦「曼陀號導師計畫」,期許自己可以協助更多女性人才加入科技業甚至投入創業,並成就更多未來優秀女性領導者。畢業於台大資訊管理系。深信人人都需要人生與職場良師,更能也更應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益友。

AppWork Accelerator 的生態系中,共有約 100 位具豐富經驗的 Mentors,多數創業年資超過十年。對於每一屆進駐加速器的新創,我們都會舉辦一場 Mentor Day,為他們媒合 Mentors。

Mentors 最重要的功能是創業者的心靈支柱,在困頓煩惱的時候,用他們寶貴的過來人經驗提點,是協助創業者走出絕境的指北針;另一些時候,他們會幫忙介紹適合的合作對象,或是讓自己的公司與新創進行商業合作。

透過這樣的 Mentor 制度,我們希望能協助創業者,克服 0 到 1、1 到 100 過程中的種種挑戰,能夠更快、更多的在不同領域,變成更優秀的創業者。

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視為創業者量身媒合 Mentor?因為那會使他們走得更遠。根據 UPS 對 180 位創業者進行過的一項調查指出,有高達 70% 在 Mentors 的支持下,成功生存超過 5 年甚至更久,是沒有 Mentors 的 2 倍。在我們的實務觀察中,有了身為過來人的 Mentors 分析引領,創業者的確可以更快走出錯誤,並且從錯誤中學到更多,避免一再重複冤枉路。 

創業是趟未知的旅程,就像在亞馬遜叢林探險一樣,每天都會面臨無法預期的問題,甚至是如 COVID-19 一樣突如其來、生死存亡的暴風雨。這也是創業迷人的地方,充滿挑戰,沒有所謂的正確唯一解,要靠自己的決心、智慧、執行力,甚至是一點機運,關關難過關關過。但好消息是,創業者並不孤單。地球上也有一群和你一樣不怕衝撞的創業者,已經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的事,這時候找到他們,透過經驗分享與適當提點,可能就能讓你的這趟創業旅程峰迴路轉。

好 Mentorship 的特質

根據我們這些年來的經驗,對創業者來說,好 Mentorship 通常具有以下三項特質:

雙方充分互信

充分互信的 Mentor,你會願意對他放下心防,大方分享自己的心理狀態,即便是自己最不喜歡,甚至是最醜陋、糟糕的一面。如果你無法放下面子,只願意對 Mentor 報喜不報憂,那他絕對不是適合你的選擇。什麼時候知道找到了對的 Mentor?當你願意對他說出:「我現在遇到了一個⋯⋯問題,卡關到不行,我內心有這些幼稚的感覺、愚蠢邪惡的想法,你有遇過類似的狀況嗎?」當然,這樣的互動是雙向的,不只是你願意真誠地提出煩惱,Mentor 也要願意無所保留分享自己的血與淚,願意與你講真話,即便事實殘酷。那也才是 Mentorship 中,最重要的精華所在。

互相尊重

要能成為你的好 Mentor,得要讓你能打從內心折服於他的觀點與眼界,敬佩他的個性與態度。如此一來,當 Mentor 分享過往經驗,或者是提出建議時,你會願意聆聽。另一方面,Mentor 也要充分尊重你的獨立性,Mentor 可以給許多建議,但最終做決定、負最終成敗責任的必須是你自己。 

充分傾聽

很多時候,當創業者不覺得 Mentor 的建議對自己有幫助,其中一個原因是 Mentor 太沈浸分享自身的感受,而不是站在 Mentee 的立場思考。Mentor 並不是來對每一個創業上的問題提供解答,或者是對創業者的每一步下指導棋。真正高明的 Mentor,懂得問出很棒的問題,而更重要的則是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探索更多根本的問題與討論,提供貼近 Mentee 切身需求的回饋與建議。更多時候,Mentor 某個程度的角色是陪伴,透過傾聽、引導或協助抽絲剝繭,讓創業者自己發現問題核心,而聰明的創業者,往往只要能正確找到問題,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大半。

如何找到適合的 Mentor?

找到適合的 Mentor,難度不比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低。但不要灰心,比起創業路上的各種艱難,這還是小 Case 了。我歸納出幾種方式,幫助你更容易尋找那個 The One。

自身既有人際網路

朋友、家人、校友、學長姐,或是曾經共事過的同事與主管,以及職場上遇到的前輩,探索這些既有的人際網路,是尋找 Mentor 的最直接與快速的管道。但要小心,關心則亂,一般來說最好避免找父母、另一半當 Mentor。

參與產業相近或屬性相似的社群

這幾年社群興盛,線上與線下的社群活動絡繹不絕,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社群參與,變得越來越容易。例如 GDG Taipei、Facebook Developer Circle、Girls in Tech Taiwan,都是在台灣十分活躍的科技社群,是很好的資源。

參與拓展人際網路的 Meetups

在Facebook 活動、活動通、Meetup 或 Meetup Taipei 小聚等平台或網站上,尋找並報名參加與新創相關、產業相似或是讓你感興趣的活動,提升遇到有經驗前輩的機會。

Linkedin

善用線上名片 Linkedin,會發現業界前輩、最景仰的 Mentors,都在一鍵遠的距離。透過 Linkedin 有點類似 Cold Email 的概念,切記要拿捏好互動的分寸與方式,增加對方回應的機會。當然,如果有共同朋友的引薦,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創業者熱點集散地

各式創業加速器、孵化器、新創園區、Co-working Space 都常常舉辦公開活動,可以多多參加,這些都是創業者高濃度的場合,很有機會遇到可以深度交流創業經驗的對象。若是加入他們的計劃,甚至是進駐辦公室空間,通常也會有專屬校友 / 會員的 Mentor 媒合活動,而這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針對每屆進駐團隊的重要活動。。

案例:CHOCO TV 創辦人 Davidd,與他的 Mentor 隆中網絡創辦人 Ben 

創業的道路上,充滿各種未知的挑戰與挫折感。好的 Mentor,能為創業者指點迷津,面對挫敗時,也能從 Mentor 身上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與能量。例如在台灣,前 LINE TV 執行長 Davidd 劉于遜,就是一例。他是 AW#2 的校友,共同創辦的 CHOCO TV,在 2018 年被 LINE 併購,整併為 LINE TV。過去 10 年來,Davidd 透過 AppWorks 生態系內的 Mentors,汲取到各種創業智慧與實質幫助,進而使得創業成果受到 LINE 青睞。

Davidd 指出:「BEMO Cafe 創辦人 Ben 曾仲銘 (註:Ben 也是隆中網絡創辦人、前董事長) 絕對是我創業路上最重要的導師與貴人。」Davidd 認為,Ben 是資深的連續創業家,不僅在台灣擁有成功帶領公司 IPO 的經驗,另外包括對市場的敏鋭度、對資本市場的說服力,抑或是面對波濤洶湧的創業路,仍能保持優雅的態度,就連人格特質,都讓 Davidd 多有學習。不僅如此,Ben 也成為 CHOCO TV 的天使投資人,挹注了種子輪的資金,成為團隊早期啟動的重要幫助。

擁有 Ben 擔任 Mentor,對 Davidd 更珍貴的收穫,則是在逆境時得到的正面能量。在 CHOCO TV 經歷兩次死亡之谷的難關,都是在面對成長停滯,產品正在 Pivot 找方向的時候,除了面對未來方向仍不明確之外,營運資金水位還不斷下降,當時團隊規模已達約 50 人,而現金水位只剩不到兩個月幾盡斷炊。面對不是結束一切,就是砍掉重練的抉擇中,Ben 為 Davidd 帶來至關重要的信念,也讓他才能成功撐過創業路上數一數二的難關,「我們兩人都是帶有一些浪漫情懷的創業者,Ben 讓我理解到,創業者應該擁有的信仰,我們要成為團隊的『太陽』,創業過程所有的發生,都是好事,even if it’s shit。」

成為別人的 Mentor,要比 Mentee 成長更快 

換位思考,對創業有成的創業者而言,成為別人的創業 Mentor,也是促使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Jamie 林之晨就是一例,他曾在個人部落格 Mr. Jamie 分享,創辦 AppWorks 多年以來,因此結識了不少 Mentees,他指出:「Mentees 是推著我成長很重要的動力,而且貢獻恐怕比其他因素加起來還多。」

Mentor 與 Mentee 之間,存在著各種教學相長的機會。Jamie 認為,身為 Mentor,等於被迫一定要比所有 Mentees 成長更快,無形之間成為推動自己變強的動能。在切磋之間,Mentor 一定會有被問倒的一刻,而這個瞬間,很有可能就是發現自己死角,把視野打開的時候,如此經驗,在長期不斷反覆出現,Mentor 的世界觀也因而越趨完整。

結論:預備好自己的心智,廣納建言,當個好 Mentee

要成為別人眼中的好 Mentee,最重要的是,你要預備好自己心志,準備好接招 Mentor 帶給你的建言,因為忠言常常逆耳。不管喜歡或不喜歡,真心廣納 Mentor 給你的建議,但是運用自己的智慧內化,建構起自己的思考邏輯、價值體系,在創業的漫漫長路中,碰到每一個關卡,以此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並從中反覆獲得回饋、學習與成長,這將是創業過程中,自我挖掘出的珍貴寶藏。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在這裡找到影響你一輩子的 Mentors】

Photo by sasint from Pixabay

不同階段的新創團隊,如何選擇合適的工作空間?

Vanessa Lu, Space Director (呂瑾玟 / 空間總監)

負責經營所有 AppWorks 工作空間。曾任職於鴻海集團三創育成基金會,除了維運與調度共同工作空間和活動場地,也協助引薦專業顧問輔導進駐的新創團隊、提供資源串接及社群經營。此外,是矽谷新創 Evernote 在台灣的第三號員工,從此著迷於以高轉速的工作效率完成團隊目標。畢業於政大俄文系及俄羅斯研究所。熱愛貓咪、烹飪及高山健行,下個挑戰的目標是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

AppWorks Accelerator 自 2010 年成立,十年來致力於從各面向來協助新創團隊。在我們共 600 坪的「創業小宇宙」中,有加速器進駐團隊的工作空間、創業活動空間、AppWorks School 學生上課空間,以及共 350 坪、AppWorks Accelerator 新創校友專屬的 Coworking 共同工作空間。AppWorks 的 376 支活躍新創校友團隊,目前有超過 40 家進駐在 AppWorks Coworking Space,共 200 多位同仁在此上班。

打造給新創舒適、方便、符合新創員工工作需求的工作空間,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非常重視的服務之一。我們的 Coworking Space,不僅有專業的團隊持續優化更新空間與軟硬體、管理日常庶務,收取的租金費用水準,則大約只有所在地台北市信義區商辦的三分之一,讓新創能有更多的資源與餘裕,將心力聚焦在創業的核心工作上。此外,各個新創聚集在一起,凝聚而出的創業氛圍、頻繁地互動與交流,更是讓新創在創業路上獲益良多的隱形收穫。 

身為 AppWorks Coworking Space 的負責人,必須經常與不同的創業者交流,了解各團隊在工作空間的需求與考量,尤其是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包括在家工作、遠距或分散團隊等新的工作型態加速出現,也讓創業者重新思考工作空間的規劃。在這過程中,有不少有趣且重要的觀察,很適合分享給正在創業道路上摸索前進的創業者參考。

新創團隊在選擇工作空間時,最直覺的考量,就是費用與包含地點、地點、交通便利性、軟硬體設施等要素間的 CP 值。這點確實關鍵,但不應該是唯一考量,對創業者而言,創業本身具有高風險、高變動、高彈性需求等特色,在選擇工作空間時,必須從更長期、更策略面的角度來思考,才不會導致辦公室成為業務成長的瓶頸,例如,空間規劃造成同事工作不便、不滿,創辦人永遠在煩惱搬家、尋找下一個空間或甚至與房東爭執。

以下,針對工作空間的考量,我以新創團隊的各個發展階段,分為早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三個階段,分別分享該如何評估與規劃:

早期新創:地點接近 TA,盡快找到 PMF

對早期新創 (人數通常在 5 人以下) 來說,這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到 PMF (Product Market Fit)。因此,工作空間最好盡可能接近產品或服務設定的 TA (Target Audience),能更方便、更有效地透過研究與觀察 TA 的使用行為、實際需求,找到打造 PMF 的 Insight。 

以 AppWorks Accelerator 第 18 屆 (AW#18) 校友、開發交友軟體的 Pikabu 為例。選擇落腳台大車庫,除了因為獲選進入台大車庫孵化器,與校方的顧問課程進行產學合作外,也因為大學生熱衷社群交友的特質,讓台大校園成為他們做產品測試、焦點訪談及收集用戶意見回饋的最佳場域。

同樣的,讓新創更接近 TA,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選擇落腳信義區的原因之一。在 AppWorks 所在地步行的距離內,就有百貨公司、熱門餐廳、知名書店、電影院、高中等人潮熱點,方便創業者進行潛在用戶研究。

發展期新創:空間預留未來業務擴張、調整的彈性

對發展期新創 (人數通常在 15 人以下) 而言,這時已經找到 PMF,進入放大營運模式的衝刺期。這個階段的新創,很可能已經獲得第一筆外部投資人的資金,開始有資源去思考打造具備品牌識別度、企業文化的獨立辦公室。

擁有光鮮亮麗的門面,對於吸引人才、業務洽談當然都有加分效果。不過在團隊仍迅速成長的狀態下,創業者應該仔細衡量所投入裝潢、家具、設備等固定成本,是否能應付團隊人員未來半年、一年的擴張,或是既有的空間規劃,是否能滿足未來因應業務成長或變化所做的人力、職務、部門調整。若既有的空間無法跟上團隊成長或變化時,可能需要提早解除租約賠上押金,或是另覓房客轉手,而前期花錢裝潢或購置的家具等固定成本,很可能也因此成為團隊的財務負擔。

這時,可考慮選擇能夠提供短期租約的 Coworking Space 或商務中心。雖然乍看之下,這樣的租金開銷,會高於找房東租辦公室的傳統租金,但卻能在無法掌握未來業務變化的現在,預留將來可以快速調整的彈性。

目前,Coworking Space 或商務中心通常會有幾種產品區隔,包含「獨立辦公空間」,大空間的「月租型固定座位」及「非固定座位」。另外還會配置有社交空間、茶水間、會議室等供進駐團隊使用。以固定座位來說,依照所在的地理區位以及商辦大樓的等級價位,每月租金大約在 5,000 ~ 12,000元。正如同現在機房就在雲端,團隊無需自建機房,這類的Coworking Space 提供裝潢、家具、網路、營運清潔維修等服務,讓人帶著電腦進駐就能開工,的確解決不少令人頭痛的問題。

成熟期團隊:尋找外部專業,提高空間適用性與利用率

進入成熟期的新創 (人數通常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在商業模式與業務都已有明確的基礎下,對於工作空間的地點、大小、空間規劃已有明確計畫。在這個階段,需要開始尋找正式落腳的辦公室,但從跟房東簽約、付租金到正式搬入前,是一段辦公室裝潢、整修的漫長旅程。

多數創業者,對於空間設計與規劃的專業與經驗不足,而工作空間對企業與員工又極為重要。例如,座位之間的走道,要留多少才符合坪效又不會使員工感到擁擠?什麼樣的社交空間,可以促進員工的交流,又能符合多目的的使用?在找業者做設計、裝潢或統包時,又該如何評估及把關施工品質?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則是會議室的規劃。多數創業者,在為團隊打造新家的過程中,經常會規劃一間能夠容納所有人開會的大會議室,但這樣的大型空間,卻很可能週會或月會時,久久才真正使用一次,其他時候,絕大數時間是處於閒置狀態。對新創而言,這是很奢侈且不實際的投資,而每間企業的會議室,通常在下班後或週末是使用頻率最低的時候,在共享經濟時代,這類低頻但重要的需求,建議可利用外部共享會議空間。

對於成熟期新創,以上各種有關工作空間需求的知識與細節,可考慮尋找值得信賴的外部專業來解決。例如,AW#9 校友、台灣最大共享工作空間平台 Pickone,旗下的 Treerful 小樹屋就打造「短租活動空間」的平台,提供獨立包廂與會議室,讓企業或個人自行租賃使用。此外,小樹屋也以「解決各式工作空間需求」的業務延伸,替承租辦公室的企業,從規劃設計階段,就妥善配置空間,除了工作空間的設計規劃外,在公領域與私領域區也有清楚劃分的空間,在不同的時段上,都能有效利用閒置空間 (例如在週末開放外部人士租借公共空間),又不致影響到團隊人身或財物安全。

在「人才就是企業最大資產」的知識經濟時代,氣氛佳、環境好、使用起來方便舒適、大家和樂融融的工作空間,重要性不言可喻。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新創團隊,如何透過更精準、更具經濟效益的空間規劃,來激發所有工作者的創意與生產力,讓創業持續成長與升級,自然也是所有創業者必須正視的課題。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889520 on Pixabay

四個策略思考,新創如何發有效的新聞稿?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AppWorks Accelerator 長期以來,一直有內建 Master Team 來協助新創校友。主要考量,在於早期新創團隊資源有限、編制精簡,導致在商業上許多重要、尚不常發生的工作,例如:法務、財務、公關、招募等,缺乏專職人才來處理,這時,就可由我們的 Master Team 提供專業的諮詢及服務。目前,包括我在內,AppWorks Master Team 共有 9 位專家,我們主要透過 Office Hour 方式,與 AppWorks 生態系中的創業者,進行一對一的深入討論與諮詢。

在公關領域,我最常在 Office Hour 碰到的題目 (沒有之一),就是新創發生了某件事,要如何發稿給新聞媒體?事實上,這當中大約有一半的比率,我都會直接建議「沒必要發新聞稿」。因為新聞稿並不是什麼神奇魔術,而不少創業者以為只要發出新聞稿,就能廣泛獲得媒體刊登,然後用戶和流量就如同雪片般飛來。

這想法非常不切實際。因為,缺乏長期與策略性思考的媒體公關活動,對新創而言,其實投資報酬率非常低。

人數小於 50 人的新創,多數內部都不會有全職公關負責人。一旦要發新聞稿,通常是由共同創辦人中文筆較好的那位來撰寫。但不論是討論發稿角度與重點、撰寫新聞稿內容或是聯絡媒體,每個流程環環相扣,而且非常耗費時間。

缺乏對媒體的認識,自顧自的發稿,結果往往不會獲得好的報導成果。因為對創業者而言的大事,像是新產品或服務上線、技術重要突破,對每天收到數十甚至上百封新聞稿的媒體記者來說,很可能就是平庸而沒有太多報導價值的故事,連打開都不想。

創業者投資在這篇新聞稿的時間與心力,有很高的比例最後變成一場空。更有甚者,頻繁寄出這類無效的新聞稿,只會徒增記者反感,往後只要看到特定的寄件人、寄件公司,新聞稿就直接進垃圾桶了。

創業真的很辛苦,而這事實聽起來則非常刺耳、讓人傷心。但作為曾擁有 18 年媒體記者和編輯經驗的我來說,這就是媒體工作的日常,記者的信箱每天都會收到無數新聞稿,而新創不比名氣響亮的大公司、大品牌,只要 CEO 站出來就有媒體鎂光燈,多數新創發出的新聞稿,記者很可能還沒開信就直接刪掉了。

發布新聞稿的兩大前提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新創在渴望曝光與宣傳時,直覺想到的就是發新聞稿。新創若要發布新聞稿,必須先有兩個前提。第一,找到真正的 PMF (Product Market Fit) 之後,發新聞稿才有意義。在此之前,新創應該把心力和資源,集中在尋找 PMF。有了堅固扎實的 PMF,媒體的曝光才有宣傳加乘、轉動飛輪的效果。相反地,最糟的情況,則是即使新聞稿獲得媒體刊登,但幾個月後決定 Pivot 換創業題目,當初好不容易成功露出的媒體報導,這時反而變成 Google 搜尋後的錯誤資訊,不僅沒加分反而變成負債,但卻無力改變。

第二,不要把新聞稿當成免費廣告。記者對「搏免費廣告曝光的新聞稿」最反感,因為這代表了對記者與媒體的不尊重。若想刊登廣告,就該去找媒體的業務部付錢或資源交換談合作,記者處理新聞報導的立場,考量的是讀者為什麼要看?這則報導對讀者有何意義與益處?我看過不少新創,只要有新產品、新行銷活動就頻發新聞稿,但其實通篇新聞稿的內容,缺乏可被報導重點,純粹只是想透過媒體報導做導購、廣告式曝光,發過這類新聞稿,寄件人很快就會進入記者個人封鎖的黑名單 (我過去就會這麼做)。

如果新創真的決定要發新聞稿,建議可先盤點以下四個問題,準備新聞稿的發布內容以及公關策略:

1. 這真的是新聞嗎?

是否剛完成募資?用戶或業績達到重要里程碑?贏得重要獎項?有業界大神加入團隊?有重要研究成果與數據?如果以上問題,有任何一項的答案為「是」,這的確是可作為新聞稿題材。

但是身為新創,因為知名度較低,建議要更深一步思考,盡量將新聞稿結合熱門時事,讓記者有更強烈的報導意願。例如,前陣子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界非常關心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台灣最大餐飲 POS SaaS 的 iCHEF,長久以來會定期針對後台上千家餐廳客戶的使用數據,發布《餐飲白皮書》,在 2 月份,就發布了「2020 新型冠狀病毒餐飲景氣快訊」,因為內容角度反應了當下最熱門的時事,因此獲得媒體廣泛的報導。

此外,這樣長期投入製作的產業白皮書,幫 iCHEF 在媒體心目中建立起「餐飲數據資料庫」的形象。讓 iCHEF 經常獲得媒體邀訪,分析解讀餐飲業的最新變化,例如,當台灣社會正在討論振興抵用券該如何發放時,就有媒體主動邀訪完成了深度報導「振興抵用券能救餐飲業?iCHEF 從數據觀察:成長幅度有限」。長久以來,透過這樣高質量的媒體曝光,持續為 iCHEF 在餐飲業的品牌價值加分。

2. 我是新聞主角嗎?

成為新聞報導的主角,而不是媒體報導某個主題中被幾句帶過的配角,是發新聞稿的重要目的。然而,對新創來說,這並不容易,因為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大企業,更容易受到媒體關注。

新創若想成為報導的主角,需要更積極主動提供媒體更多可被報導的素材。例如新聞背後的故事、難忘的經驗、對產業的觀察、面對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台灣電商三雄之一的創業家兄弟,在新網站運動市集上線的媒體策略,就更主動出擊,共同創辦人 Andy 郭家齊先親自撰文「3 週火速創業!創業家兄弟創辦全新電商平台運動市集」投稿給媒體,詳細分享運動市集的策略思考與成立過程,在網路上引起不小關注。根據統計,這篇投稿在 Facebook 上總共獲得近 2,000 個讚,投稿成功營造出網路聲量後,隨後才正式發佈新網站上線的新聞稿。主動投稿 + 跟進發布新聞稿的策略,等於在社群與媒體雙管齊下,確保成為新聞的主角,以及訊息的最大曝光度。

3. 誰是新聞稿的 TA (Target Audience)?

這答案當然是記者,但必須想得更深入一些。如果記者的報導內容,不是寫給潛在用戶或消費者、徵才對象以及任何相關的 Stakeholder 閱讀,那麼請重新思考新聞稿的必要性。如果發新聞稿的目的,是希望剛上線的群眾募資專案盡快達標,建議就不用了,因為新聞稿得以獲得媒體報導的關鍵,在於記者對內容是否感興趣或找到報導角度,而多數記者並不在乎群眾募資是否成功,他們往往更感興趣的,是群眾募資專案進入中後期,有多成功、引起哪些話題的後續報導。新聞稿適合扮演的角色,是乘勝追擊而非從無到有。

TA 是誰?要傳遞什麼資訊?這需要更長期、更精準的媒體策略。簡單說,就是設定目的與幫助媒體創造報導角度、可成為報導標題的亮點。知名度有限的新創,最常發布新聞稿的契機,就是剛完成募資時,這倒不是募資本身是多大的成就,因為記者很常收到這類的新聞稿,但這時候,記者們比較有可能感興趣的,是募資後有什麼新計畫,或是從這次的募資案中,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產業趨勢。例如,是否要進行徵才、海外拓展,或是看到什麼趨勢或商機要加速佈局,這些角度,才是新聞稿的「牛肉」。

分享兩個 AppWorks 比較熟悉的案例供新創參考。AW#9、台灣最大共享空間平台 Pickone 完成種子輪募資後,希望能擴建軟體團隊,加速放大服務能量,所以新聞稿的重點,放在企業文化與徵才策略,希望盡可能提供這方面的素材,讓關心人才議題的媒體發揮,最後很幸運地獲得媒體報導「共享空間新創 Pickone 完成 1500 萬種子輪融資:全面招募優秀人才,新鮮人起薪 45K!」;類似的思考邏輯,AW#16、專攻行銷機器人的 Omnichat,完成種子輪募資後,希望擴大 BD,獲得更多潛在的電商企業關注,新聞稿的重點,就放在 Omnichat 對電商產業的觀察,以及如何解決電商痛點,也很幸運地獲得持續關注電商最新發展的媒體報導「MarTech 新創 Omnichat 獲AppWorks領投 2,400 萬元,靠行銷自動化解決電商經營痛點」。

4. 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傳遞資訊?

延續 3,當設定好 TA 以及資訊內容後,可以再多一點思考:發新聞稿就是傳遞資訊最有效的方式嗎?在社群、自媒體 (Owned Media) 盛行的年代,新創可以透過各種社群平台、通訊軟體、Blog、電子報等管道,直接與 TA 溝通,未必非要用新聞稿透過媒體來傳遞資訊。

Blog 則是新創自媒體的根本,而且最好架設在官網下,不要建立在第三方的平台上。因為好的 Blog 內容,可吸引高品質的流量上門,進而創造站內導購、導流與提升轉換率的機會,也可提升官網的 SEO 成效。例如,提供品牌新零售與網路開店解決方案的 91APP,經營的 Blog「91APP 品牌新零售學院」就很值得參考。在 Blog 上,91APP 每個月會發布 3 到 5 篇新文章,針對電商與零售經營者這群 TA,分享有關的數位行銷、虛實融合 OMO、電商經營秘訣、成功案例分享等主題,直接將第一手的資訊傳遞給 TA,而不是透過廣發媒體尋求曝光,這可讓訊息和 TA 都能更聚焦和精準。

長期投資經營媒體關係

除了上述幾個新聞稿的策略思考外,我也建議早期創業者適度投資於媒體關係,每週可固定花 30~60 分鐘在上面。媒體關係的經營,重點不在於快速獲得大量媒體名單,卻僅是偶爾一次寄發新聞稿,而是與少數真正了解產業、對新創有興趣、寫出高質量報導的記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因為這樣的關係,是長期且穩定的,即使不發新聞稿,熟悉的記者也有可能帶著預先設定的好題目、好專題主動來採訪。

當然,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不會有媒體或公關的背景。經營媒體關係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可以先透過 Google 快訊 (Google Alerts) 設定所屬產業的關鍵字,從中發現重要的報導以及撰寫的記者,再透過 email 與與對方取得聯繫,分享對對方有意義的資訊與產業觀察,逐步建立起交情。事實上,媒體記者每天也需要尋找新的報導題材,願意分享第一手產業資訊的創業者、提供優質新聞稿的新創,當然是媒體心中的「好咖」。

此外,對新創來說,如果新聞稿傳遞的資訊,目的是徵才、尋求策略合作或投資人,在台灣可鎖定 BMIT:《BNext 數位時代》、《Meet 創業小聚》、《INSIDE》、《TechOrange 科技報橘》,將這四家媒體列為優先經營的對象。因為這四家媒體,在內容定位、經營理念、報導品質等面向,都是台灣長期關心科技與新創動態的優質媒體,讀者也都對數位、科技產業擁有高度興趣,儘管內容各有擅場,但都絕對值得創業者長期投資,建立起深度的關係。

找到 PMF,對所有新創都是重要里程碑,而適度、長期的投資於經營媒體關係,將可更進一步帶動起品牌與行銷的飛輪效應,透過找到對的媒體、對的記者,提供對方有興趣、覺得有價值的新聞稿,則可讓這個飛輪越轉越快。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Got Credit on Visua lHunt

找到 PMF 後,新創下一關要打什麼怪?

Jessica Liu, Partner (劉侊縈 / 合夥人)

主導東南亞市場以及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擅長激發創業者的潛能,熱愛與他們討論商業模式。2010 年進入渣打銀行負責數位行銷和產品線上跨售,讓她燃起對 Consumer Internet 的熱情,2014 加入 AppWorks 擔任經理,先後負責加速器、東南亞投資案等,2019 年升任合夥人。畢業於南加州大學 (USC) 商學系,談到美食和旅行時,眼睛會發亮。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這個抗疫非常時期,會放大一間擁有根本優勢的企業,也顯露一間充滿缺陷的企業。當許多人都在提醒新創要檢視自己的現金流之際,我倒覺得現在是個調體質的好時機。

在新創圈,我們常分享這個觀念:對於剛起步、正在從  0 到 1 階段的新創團隊,最重要且必須要達到的小聖杯,便是找到 PMF (Product-Market-Fit)。對創業者來說,PMF 好像是一個鎖,解開了便媳婦熬成婆,可以開始做 PR、募資、擴編,甚至是建組織。不諱言的,這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對新創團隊耳提面命的事情。

關於什麼是 PMF?其實也是個蠻隱晦的定義。創投教父、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 的解釋比較憑感覺,他認為,如果產品或服務進入 PMF 階段,創業者每天擔心的是伺服器爆掉、供貨趕不上出貨、客服電話響不停⋯⋯,如果創業者感到懷疑「我們已經找到 PMF 了嗎?」這有很高的機率還沒有;我的合夥人 Jamie 林之晨,則是選擇科學化的方式,用達到 LTV > CPA 來把抽象的 PMF 具體化,他認為產品打中市場需求,用戶自然喜歡、誠心推薦,會反應在用戶取得成本 (CPA) 持續降低,而降到比用戶終身價值 (LTV) 還低時,就可以判定為達到 PMF。(Superhuman 的創辦人 Rahul Vohra,則提出更量化的方法,也值得參考)

然而,現實的世界總是沒有那麼美好。矽谷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曾説:「寧願讓 100 個人愛上你,而不要讓 100萬人稍微喜歡你。」(It’s better to have 100 people love you than a million people that sort of like you.) 但實際上我觀察到的狀況是,100 個人愛上你,A.K.A. 找到 PMF 了,然後呢?

新創團隊的故事往往是這樣開始的:一個 / 群人,身邊發現了一個問題,卻找不到適合的解決方法,著手打造了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經過了幾次修正,推出後,還真的有一群所謂愛上這個產品的 100 個用戶。這個 / 群人信心大增,覺得找到了 PMF,要準備大張旗鼓的拓展,覺得自己離獨角獸又更接近了一大步…..。

劇情發展到這裡,先按一下暫停鍵。其實,PMF 之後,到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之間,往往還有幾個階段,下圖是 AppWorks 內部使用新創企業發展階段分類,在 PMF 之後,緊接著碰到的是 Growing User Base (持續成長的用戶規模) 和找尋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兩個關卡。

PMF 後的關卡:Growing User Base、Scalable Business Model

因為找 PMF 很難,所以外界對如何找 PMF 有很多不同的論述。但就我近身對創業者觀察,能跨過 Growing User Base 與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這兩個階段更難。

進入這兩個階段,很多新創團隊會發現一開始選擇的市場,真的太 Niche,雖然有一群死忠的用戶 (可能真的就是 100 個),但量體不足以放大,相對營收也無法成長;以為是在做有 Network Effect 的網路業,卻發現客戶得一個一個開發,仍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手工業;好像可以做自有品牌,但去除 100 個死忠粉絲後,對外的知名度,仍遠遠不足以讓用戶量體健康成長;從上游的供應商,到下游的通路商,甚至是跨界的聯名合作,都有一點機會,但最後都變成曇花一現。處在這個階段的新創,通常開始有第一批員工加入,相對來說,沒有剛開始創業時的靈活性,在現有小小的規模,需要維持營運的情況下,營收一掉,財務上的壓力,就會接踵而來。

如有需要,PMF 要果斷砍掉重練

以下是我給這個階段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首先,心態上的調整。PMF 是一個上上下下找路的過程,Growing User Base 和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的失敗,都可能讓你打掉重練 PMF。多數的情況是,會先找到小部分的 Fit,在經過很多大大小小的 Pivot 後,才能真的找到成長動能。以電商創業家兄弟為例,當初創業的第一個題目「地圖日記」便是個好例子。有一群 (百萬等級) 死忠的用戶,覺得地圖日記很好用,但卻沒有辦法直接從流量變現,幾年後來才演化出團購商業模式。

但在這兩個階段,創業者會發現各種吵雜的需求、建議排山倒海而來。沒有經驗的團隊,很常就會變得超展開,開發新功能、推出新產品線、垂直水平整合通通一起來。說好聽是在全力衝刺,但其實更像是打空擋踩油門。

如何焠煉出真正有效的策略,想來複雜其實很單純:回歸用戶。但首先要能更清楚的定義用戶,當然,絕對不是像 25 – 45 歲女性、月收入 5 萬以上這些描述這麼簡單。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現用戶的輪廓越來越模糊,有時候你滿足的,是供應商的需求,有時候你解決的,是通路的問題,有時候你發現用戶既有跨國企業,也有中小企業,很難歸類到哪一種規模的企業型態。當創業者無法釐清真正的用戶是誰、到底創業是為了解決誰的問題時,這極有可能是迷失的徵兆。

當重新認清用戶後,另一個重點,在於是否有一個暢通的管道,能夠持續搜集用戶的反饋?進而以此反饋開發用戶需求、建立進入門檻,發展出更長期的競爭力。這個搜集用戶反饋的管道,重要性可比擬為划龍舟的舵手,能在遭遇風浪時及時維持船身,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以台灣最大的品牌全通路新零售解決方案平台 91APP 為例。最一開始,網拍興盛,也間接帶動了許多電商原生的服飾品牌,91APP 抓住當時趨勢,幫助客戶建立品牌 App 開店,當時確實有某種程度的 PMF。

但在擴大這個客戶量體的過程中,91APP發現小型電商的存活率極低,銷售的無效率性很高。後來,91APP便重新定義用戶,改為針對中大型的零售品牌客戶,並將產品進化成更貼近這群客戶的需求,提供 CRM、實體門市會員整合等更進階的服務。當服務能確實幫助零售客戶的業績成長,黏著度提高後,對客戶來說,未來跳離或搬家的成本就會提升。也因為有這樣的服務平台和客戶量體,其他想開發這類新零售客戶的廠商,也希望能夠透過與 91APP 的合作,整合為更完整的解決方案或以更優惠的價格,幫助新零售客戶的業績成長,進而帶動自己的業務提升。這樣的正循環,才真正算是找到能夠規模化的商業模式,也墊高了後進者的進入門檻。如何提升優勢、建立護城河,可參考 AppWorks 的建議「層層堆疊,不斷升級競爭力」。

最後,提醒創業者要經常抬頭看看自己的北極星,A.K.A 創業初衷。不需要跟隨市場潮流盲目追求成長,畢竟,每個人的創業目的,不見得非要變成獨角獸或 IPO,一個可以挑客戶又穩定獲利的生意,也是很棒的成就。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Sasin Tipchai from Pixabay

創業者何時該向銀行融資?如何進行?有何注意事項?

Anne Chen, 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r (陳祈安 / 投資人關係經理)

負責 AppWorks 創投基金的投資關係與服務。就讀台大財金時期曾在 AppWorks 實習半年,畢業後於星展銀行企業金融處擔任客戶關係經理,協助上市櫃及私人企業客戶進行財務規劃。在商業銀行工作四年後,再度回歸 AppWorks,期待帶著她累積的經驗與能力貢獻創業圈。平時熱愛下廚、海洋及多肉植物。

AppWorks Accelerator,如何最快速有效的協助創業者,一直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其中,最受創業者們重視的活動之一,就是我們經常針對進駐的新創團隊或畢業的新創校友,與 AppWorks 的合夥人們或創業導師,安排 Ask Me Anything 的活動,或是一對一的 Office Hour,一起切磋交流創業過程中碰到的難關、未來的發展策略等「Google 無法解答的問題」,其中,這個問題一定可以名列經典:身為創業者,我該如何找到資金?

這個問題,在新冠肺炎帶來的景氣低迷、消費不振下,對新創更為重要。因為原本計畫好的 Runway,很有可能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而全盤改變。

我們曾多次分享,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PMF),應該是創業者初期的首要目標。在此之前,太多資源不僅效果有限,可能還是毒藥;然而,找到 PMF 後,適時引入資金,能幫助創業者更有效率地從 1 走到 100,加速好產品取得關鍵用戶的過程,可以放大或深化商業模式,甚至啟動海外拓展計畫。

募資與借貸有何不同?

對新創來說,籌措資金的管道有很多。除了最常聽到的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外,向銀行借貸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但一樣都是錢,到底股權募資 (Equity Financing) 跟借貸 (債權融資 Debt Financing) 有何不同?

從最基本的概念來看,募資是股權,投資人投資新創後取得股權後,期待未來股權隨著公司發展增值,進而出場獲利。借貸則是債權,債權人 (通常是銀行) 借錢給新創,取得對新創的債權,借款到期後,債務人 (新創公司) 要將本金連同利息一起還給債權人。

從資金用途看,募資常用於新產品開發,或是新市場開拓的前、中期規模化 (投入資金幫助創業者跨越用戶或市場關鍵規模門檻);而借貸的目的,通常是填補營運資金缺口 (Working Capital Gap) 或是預支營運費用,舉例來說:一間賣 AI 攝影機的新創,從製造攝影機、出貨,一直到收到客戶貨款,總共歷時可能長達 45 天,如果付給供應商貨款的天期是 15 天,那麼我們可簡單推算這間新創,會有 30 天的營運資金缺口,這種狀況下,若與銀行借貸,新創不需要癡癡等待錢被應收帳款卡住的 30 天,就可以拿借貸來的資金,繼續接下一筆訂單,備料、出貨。

在資金成本考量上,股權的資金成本,通常遠高於借貸的資金成本。一般而言,與金融機構借貸年化利息費用,取決於該企業體的債信 (Credit Rating) 及市場利率,國內借款利率約在 1%~8%,最高鮮少超過 15%,乍聽之下很高,但與採用股權募資相比,早期借款人目標的年化內部報酬率 (IRR) 為 30%~50%,中、後期投資人則為 20%~40%,創業者有幫投資人股權增值的責任,若新創發展順利,讓估值大幅成長,創業者在投資人出場時,回饋給投資人的獲利,通常會遠高於借貸的利息。

舉例來說:創業者有 100 萬元的資金缺口,若以 5% 的年利率向銀行貸款 100 萬元,假設利率固定,五年下來的利息成本約為 25 萬元。若採股權募資,投資人投資 100 萬元並佔 10% 的股權,五年後,若新創發展順利,投資人想出場時,假設估值成長為 5,000 萬元,創業者等於總共要回饋 500 萬元給投資人,是原始投資的五倍。

然而,除了考量資金的成本,借貸除了利息費用,實務上通常需要公司負責人、CEO 等管理階層提供個人連帶保證,不成功便成仁,若創業失敗,創業者與經營團隊可能陷入鉅額債務中,短期內不易翻身。

從交易成本及時間而言,募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時間資源,回應各種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的需求,募資時程短則數週,長則可達半年以上;而借貸人力及時間成本投入較低,銀行企業放款業務部門會進行徵信作業 (Credit Analysis) 以判斷企業信用風險,作出是否核貸及核貸金額等決定,徵信作業內容通常相當標準化,通常 1-3 個月內核貸,雙方簽約後即可啟用額度。

從擁有權的角度來看,除非新創進入破產重整階段,否則一般狀況下,債權擁有者 (即銀行) 不介入公司經營;若採股權募資,投資人可介入公司經營,取得董事會席次亦是機構投資人投後管理的常見做法。

從風險層面分析,當經濟環境或新創的營運狀態有大幅改變時,銀行的放貸政策也可能跟著緊縮,「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可說是銀行借貸的常態,過度仰賴借款,可能讓創業者在銀行緊縮銀根時措手不及,借貸時銀行徵提的個人連帶保證,也可能讓創業者及主要經營團隊在創業失敗後,造成鉅額的個人債務。若採股權募資,專業的天使、機構投資人往往了解投資風險,因此若遭遇創業失敗,不會要求創業者償還投資損失,然而,投資人可藉由推舉董事、競選董事長等方式介入公司經營,若與經營團隊理念不合,可能衍生許多問題。

創業者該如何與銀行打交道?

我曾在銀行的企業金融部門服務四年多,觀察到的殘酷現實是:銀行幾乎不會借錢給尚未損益兩平的企業。偏偏對早期新創而言,虧損是這個階段非常普遍的情形,也因此,跟銀行借錢對創業者來說,通常並不容易。

但如果是資產密集商業模式的新創,或已經找到 Scalable Businss Model,也開始初步進入獲利階段的新創,跟銀行借款相較於向投資人募資,不但可保有經營權的獨立性,在上述的資金及交易成本等考量上,通常是更有效率籌措資金的方式。

對於銀行來說,放貸決策的關鍵,就在於企業的信用風險。白話來說,就是銀行必須評估企業還不出錢、借款變壞帳的風險。在分析企業的信用風險時,銀行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授信 5P,以下透過這幾大原則,與創業者分享銀行分析企業信用風險的視角,作為需要跟銀行借錢時的參考:

People 借款戶

銀行會從商業模式、借款記錄、管理階層、公司治理品質、所在產業等角度分析借款戶的素質。

值得創業者注意的是,對銀行來說,可能難以理解新創的商業模式,首次嘗試與銀行申請貸款的創業者,也沒有借款記錄可供銀行分析,這種「信用小白」讓銀行難以判斷真正風險所在,也因此,新創若趁早與銀行建立長期存款關係 (例如:指定客戶匯入款到銀行帳戶,或從該帳戶匯款給供應商) ,讓營業活動有跡可循,申請貸款時會是一大助力。

Purpose 借款用途

前面提到,借款用途常見於填補營運資金缺口,也可用於購置廠房、土地、機台設備等中長期資本支出。

與拿投資人的錢不同,借款有期限,也有利息成本。創業者應該優先將借款投入於可以產生利潤的商業模式或是資產上,若將借款用於辦公室裝潢、人事、產品開發等短期難以看到效益的費用上,可能會陷入債務的無底洞。

Payment 還款來源

還款來源是銀行決定是否核貸的關鍵因素。銀行會徵提借款戶的財務報表,觀察借款戶的獲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結構、資產流動性、現金周轉天期等財務指標。獲利能力強,或是高資產強度的新創,容易受到銀行的青睞。

如同先前提到,虧損是新創的常態,就算有小幅獲利,在銀行眼中,財務報表的體質,可能仍不夠強壯,除了加強在銀行的存款實績,指定買方匯入款到銀行帳戶,也可加深銀行對新創營運型態的了解。

除此之外,也可透過應收帳款融資等不同授信額度架構,增加還款來源的強度。舉例來說,一間 SaaS 新創的客戶是知名超商,但超商要 3 個月後才會付款,新創可以把對超商的應收帳款賣斷給銀行 (可能收取手續費與利息,融資成數也會視信用風險而有不同),如此一來,即可填補營運資金缺口,對銀行來說,風險會從對新創的信用風險,轉為對知名超商的信用風險,因為還款來源強度增加,新創更有機會得到銀行額度。

除此之外,創業者與銀行溝通時,要秉持誠信、透明的原則,也應當盡力配合銀行貸後控管,提供具正確性及一致性的財務報表。因為這有可能影響到未來的融資成數、放貸成功率。

Protection 債權保障

債權保障是銀行除了還款來源外的第二道防線。通常會徵提個人保證、其他公司保證、不動產或動產抵押等擔保品,作為債權保障的額外加強。

對新創來說,若財務報表體質不強,提供擔保品也許可以增加銀行放貸的機會。但若尚處於虧損狀態,不建議以提供足額擔保等方式為借錢而借錢(例如:拿 100 萬的房子抵押,借到 70 萬的資金),如果創業失敗,創業者將失去一切。

Perspective 授信展望

對銀行來說,放貸產生的收益與風險要可以達到平衡。因此,銀行會對借款戶發展性、經濟局勢、銀行風險胃納作綜合判斷。

所以,創業者定期與銀行交流,在創業過程中,一旦營運狀況有大幅更動時 (不論是變得更好或更壞) 主動提供資料,並適時提供銀行額外業務 (存款實績、換匯、收付款、薪資轉帳戶等),成為銀行心中的「好咖」客戶,將有助於經營銀行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新創若想持續累積信用紀錄,建議可與兩家以上的銀行從存款關係開始往來,不要全部集中在同一家銀行,以達到風險分散,若固定往來的銀行拒絕了新創的借貸申請,至少還有其他銀行可選擇。

以上透過銀行分析信用風險的視角,與創業者分享和銀行打交道的心法。事實上,在不同的創業階段,募資與借貸各有不同的優缺點,聰明的創業者,必須懂得從中平衡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讓新創持續獲得成長壯大所需的養分,邁入下一個階段。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TheDigitalArtist o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