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Taiwan’s AI Ecosystem (19H1 edition)

Natalie Lin, Analyst (林楓 / 分析師)

Natalie is an Analyst covering AppWorks Accelerator and Greater Southeast Asia. Before joining the team, she worked in the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and email marketing teams at Zappos, America’s leading shoes and fashion online retailer, where she primarily focused on KPI management, campaign optimiz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Born in Canada and raised in the Middle East, Natalie returned to Taiwan for high school before moving to the US for college and work. She received her Bachelors of Marketing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in Cleveland, Ohio. Outside of work she likes to read, travel, and play video games.

In the past two years, Taiwan has been rapidly catching up to the global AI wave and is quickly becoming the region’s defacto AI talent hub. To inject greater momentum into Taiwan’s industries, the government rolled out the AI Taiwan Action Plan in 2018, a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lan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our-year action plan will be jointly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ies of Economic Affairs, Education, Labor,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a total budget of over US$1 billion poured into the proj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Asia Silicon Valley Development Plan was launched to incorporate AI into key development area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healthcare, telecommunications, logistics, and other smart city initiatives.

With healthy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aiwa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AI hub of Greater Southeast Asia (Taiwan + Southeast Asia). In the past two years, technology giants such as Google, Microsoft, and IBM have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largest Asian R&D centers to be based in Taiwan. For example Google, following the acquisition of HTC’s handset division in January 2018, received a total of 2,000 engineers, designers, and professionals, followed by the launch of “Intelligent Taiwan” three months later. The first phase of this initiative was announced to recruit over 300 AI engineers and train 5,000 AI talents in Taiwan. The second and third phases are to empower more Taiwane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by offering free training courses, while overall cultivating a future-ready workforce in the AI era. Microsoft and IBM have since announced that hundreds of AI engineers will be recruited from Taiwan as well.

Compared to other major Greater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aiwan has two advantages: AI talents and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talent, Taiwan produces more than 10,000 graduates of computer-science degrees and 25,000 electrical engineers to the workplace every year. A relatively sizeable talent pool that, if properly upskilled, can provide incredible value to the  broader AI community in GSEA. According to OECD statistics, Taiwanese students topped the global rankings in fourth place for STEM, therefore, whether it’s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f talents, the level of Taiwan AI engineers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region. In addi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aiwan has accumulated an unparalleled foundation in hardware manufacturing, leaving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to capitalize on the growing integr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5G, IoT, big data, and industry 4.0.

New Opportunities Abound as Digital Marketing and E-Commerce Mature

According to AppWorks’ newly released 2019 first half version of Taiwan AI Ecosystem Map, Taiwan’s AI ecosystem has been shaping up well with 28 startups & 12 habitat providers. AI startups have been segmented into computer vision, elements, automotive, fintech, healthcare, voice, marketing, and robotics. AI habitat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accelerators, research hubs, promoters, community builders, education, legal, and VCs.

Taiwan’s earliest investment in the AI fiel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agtoo,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2010 and specializes in marketing tech. In addition to capturing the Taiwan market, Tagtoo has also actively expanded into a Greater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company. In 2018, it won the Best Brand Award in Indonesia by CMO Asia. Tagtoo currently aggregates all their data and has a full-time AI team dedicated to train models to more effectively optimize marketing campaign decisions for their clients.

Behind the rapid rise of Tagtoo, Taiwan’s digital marketing and e-commerce development has moved into the AI era, and has spawned a number of new innovation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For example, Appier, which provides AI-driven data analytics and marketing solutions, recently closed their Series C round, having now received more than US$82 million in total funding. Other well-known marketing-related startups in Taiwan include Rosetta.ai, which provides e-commerce personalization modules, and Akohub, which develops retargeting chatbots.

AI Technology Startups Converge with Taiwan to Create Synergy

Notably, we’ve also witnessed the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specifically as it relates to marrying Taiwan’s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prowess with its growing AI capabilities. Established in 2014, Umbo CV (Umbo Computer Vision) is a model of this innovation and has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arkets with loyal enterprise clients in over 30 countries. Umbo CV specializes in intelligent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develops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with self-learning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The software platform can be used to learn and identify objects, cars, animals, and plants, as well as monitor for intruders and special events like fires. By combining AI technology with their own proprietary cameras, Umbo CV helps automate w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very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riddled with false alarms, saving invaluable time and resources for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companies. 

Other startups that utilize the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e development of AI applications, and big data from cameras and WiFi measurement include SkyREC, which develops a big data and business analytics system for physical retailers; Cubo, the first AI smart baby camera; Lucid, which partnered with VIA Technologies to produce Edge AI 3D suite; oToBrite, which develops self-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s; and Aeolus and NUWA Robotics, which develop AI robots.

With more and more AI innovations, Taiwan is also booming in terms of startup accelerato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e accelerator section includes AppWorks Accelerator, which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2010 and is now limited to recruiting only AI / blockchain startups since August 2018 (AW#17); Microsoft for Startups which provides startups support for Azure; Taiwan AI x Robotics Accelerator; all of which are accelerators recruiting for AI teams. The Taiwan AI Academy and Taiwan AI Labs are Taiwan’s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AI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spectively.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for AI innov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re are three opportunities related to startups. The first is the automation of routine and repetitive work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law, accounting, and healthcare. The second is the use of AI to facilitate task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impossible or highly inefficient for humans to do such as processing large amounts of data for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 en masse. The third is the development of enabling tools to help users capitalize on the growing ubiquity of AI without any prior technical foundation.

Apart from conducting primary research, we used information from our own respective networks, communities, and investment partners, and pored through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news. The map will be updated every half year to adequately capture the sheer pace at which the industry is evolving. We made our best effort to include everyone but if you feel you’ve been missed out, let us know.

Disclosure: AppWorks is a fully 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 fund/startup accelerator and is only affiliated with several of the listed startups, which previously went through our equity-free accelerator, and Umbo CV, which we’ve invested in.

The Taiwans’s AI Ecosystem Map was produced by AppWorks. Moving forward, we will be updating it every 6 months. For any questions or comments, please email [email protected]

【If you’re a startup currently or prospectively employing AI / IoT or Blockchain / Crypto, be sure to apply AppWorks Accelerator’s AI & Blockchain only batch.】

Photo by shutterbean on Pixabay

Facebook 推出加密貨幣 Libra,如何影響未來三十年金融體系?

Liying Wang, Legal Master (王琍瑩 / 法務輔導長 &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帶領內建法務團隊,提供企業經營、合約協商、紛爭處理等各方面法律諮詢,輔導建立營運管理機制,必要時也協助團隊尋求「突破框架」的解方。曾任 HTC 全球營運資深法務經理、萬國法律事務所科技法律部律師,也曾服務於士林地方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政大法學士、政大 EMBA,具備美國紐約州與台灣律師執照。

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的定性和應用變化十分多元,可能是商品 (Commodity)、數位資產 ( Digital Asset)、證券 (Security),也可能是貨幣 (Currency; Money),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力,仍在不斷地快速演化。自從 6 月 18 日,擁有 24 億用戶的 Facebook,宣佈推出加密貨幣 Libra 以來,受到全球熱烈關注,也相對引發各國央行疑慮。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臉書幣畢竟不是貨幣」,初步仍將 Libra 定位為代幣;不到幾天,副總裁陳南光接受媒體專訪時則認為:「Libra屬私人貨幣 (private money) 的一種,當然就是要挑戰主權貨幣」。

一個央行、兩種觀點,代表著完全不同的監管立場。如果將 Libra 定位為代幣,監管重點可能放在查緝黑市匯兌、防洗錢、反資恐;而如果看清 Libra 以私人貨幣取代法幣的願景,各國央行似乎必須停下腳步,反思數百年來人類社會對於法幣的認知:試圖以單一政府法規,抵制或對抗未來可能無所不在的 Libra,會不會反而只是邊緣化自己?

書上說,加密貨幣很難成為真正的貨幣

貨幣,就是錢。一般日常生活使用的新台幣、美元或日圓,稱作法定貨幣 (Legal Tender; Fiat),是官方發行用以作為交易媒介 (A Medium of Exchange)、計價 (A Unit of Account),並儲存價值 (A Store of Value) 的一種支付工具。但事實上,貨幣的購買力,取決於市場流通性,而市場流通性取決於對貨幣的信任。單一政府發行的法幣容易獲得信任,卻也不全然如此,例如,歐盟各國為促成統一市場,共同採行歐元;又如,委內瑞拉惡性通膨嚴重,法幣也變廢紙。因此,只要有足夠的使用者信任並據以交易、計價、儲存價值,即便由民間發行,也可能具備貨幣的效用。

至於加密貨幣會不會成為真正的貨幣,早在 2018 年中,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的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 (Economic and Monetary Affairs Committee) 即委外進行「加密貨幣與貨幣政策」(Cryptocurrencies and Monetary Policy) 的研究。研究報告指出,只要克服交易速度的問題,區塊鏈 (Blockchain) 在技術上,能夠促成私人發行 (Privately-Issued)、數位原生 (Digital)、有助於點對點交易 (Peer-to-Peer Transactions) 的新型態貨幣 (A New Form of Money) 誕生,然而,基於以下四大理由,該報告認為加密貨幣 在應用面,仍難成為真正的貨幣:

1. 價格波動劇烈 (Volatility):現階段加密貨幣多設有發行量限制,發行機構無法透過調節供給來控制漲跌幅。而價格波動過大,可能導致一杯標價 3 Tokens 的咖啡,今天相當於新台幣 50 元,明天卻飆漲為 500 元,當然難以作為具備穩定價值的交易媒介。

2. 欠缺完整、規模化 (Scalability) 的應用場景:現階段加密貨幣落地應用場景侷限,僅少數早期商戶參與,對不諳區塊鏈技術的普羅大眾而言,進入門檻仍高,尚未形成正向網路效應 (Network Effect),實用性短期內難與法幣比擬。

3. 無法確保金融穩定性 (Financial Stability):在法幣的世界裡,一旦發生流動性危機,通常由央行扮演紓困角色 (Lender of Last Resort),向金融市場挹注巨額資金,緩解流動緊縮的壓力,以阻止系統性的信心崩解。然而,加密貨幣的民間發行方,難以擔負此種穩定金融的任務。

4. 欠缺監督與制衡 (Checks and Balances) 機制:民主政府運作當中的「代理人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 ,強調透過形式化制度設計,以確保監督與制衡,減輕官僚體系的代理成本。研究報告最終認為,民間發行加密貨幣,不可能建立適當的監督制衡機制以獲得使用者信任,而這將是挑戰法幣的最大障礙。

現實是,加密貨幣可以成為貨幣,影子央行可能成為超級央行

Libra 釋出之後,各國央行沈不住氣、強烈圍剿,或許是「正中下懷」。儘管所有 FinTech 應用,都同樣高舉「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 的旗幟,同樣號稱鎖定沒有銀行帳戶 (Unbanked) 或未能受到完整銀行服務 (Underbanked) 的人口,但是相較於印尼的 GO-JEK (儲值與支付)、印度的 PaisaDukan (借貸)、美國的 Mint.com (帳戶管理) 這些「在框框裡」單挑銀行既有業務的應用, Libra 則選擇越級打怪,在法幣進入銀行大門之前,直接創造「A New Global Currency」,一種全新的、超越各國央行的貨幣供給,先用空軍的方式跟各國法幣拼搏,然後才回過頭來與傳統銀行體系的地面部隊一較高下。

這個決定看似聰明,但是穩定幣 (Stablecoin) 挑戰法幣並不是新的概念,也尚未出現成功取代法幣的案例,到底 Libra 哪來的自信?我們就從 Libra 白皮書的說明,逐一檢視前面提到的四大挑戰:

1. 價格波動的問題:Libra 以貨幣發行作為普惠金融理想世界的起手式,當然要確保價格穩定。除了捨棄加密貨幣常見的發行量限制,防止人為炒作之外,也採取類似穩定幣的方式與法幣掛勾,賦予 Libra 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只是 Libra 更為高明,不只錨定單一法幣,而是藉由 Libra Association 每位成員各 1,000 萬美元的注資,以及使用者購入 Libra 時 1:1 的發行儲備,投入一系列低波動性資產,包括主流法幣 (美元、歐元、日圓等) 與短期國債,並適時調節配置,以分散風險、強化保值,排除對單一法幣的依賴。白話一點說,一單位 Libra 不等於一美元、也不等於一歐元,它會有自己的匯率,並且比任何主流法幣都更穩定,如果有一天再度爆發全球系統性的金融危機,或許只剩 Libra 的持有者還能淡定。

2. 規模化的問題:Facebook 月活躍用戶 (Monthly Active User; MAU) 高達 24億,遠大於全球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人口,甚至已經涵蓋全球 77 億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這個數字還沒計入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 這些 Facebook 旗下同樣受歡迎的兄弟姊妹。

此外,由於廣告是 Facebook 一路以來主要獲利來源,「設法提高流量」早已內化為 Facebook 的生存本能。新物種 Libra 有著同樣的基因優勢,再加上 Libra Association 的多元組成促進線上線下交易場景融合,使用者甚至對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毫無認知,也能更容易使用 Libra ,從而使整個生態系所建構的金流與資訊流相輔相成,進一步加速網路效應的擴散。有朝一日,Libra 成為主流貨幣,使用者高喊「In Libra We Trust」,恐怕也不是癡人說夢。

3. 金融穩定性的問題:前面提到,Libra 將儲備金透過主流法幣與短期國債進行資產配置,還能隨著各國經濟情勢重大變化而調整因應,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儲備金,理解為類似主權國家的外匯存底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不但可以用來穩定匯率,同時也表彰清償能力,要說它無法擔負穩定金融的任務,恐怕是小看了 Libra 的能耐。

事實上,Libra 的普及可能對各國貨幣政策造成影響,才是更該擔心的事。從這個霸氣的儲備金操作,也可以明顯看出 Libra 企圖成為「超級央行」,發行全球通用貨幣的野心。

4. 監督機制的問題:首先,在組織架構層面,Libra 自始即由獨立於 Facebook 的第三方非營利組織 Libra Association 來運作,並強調隨著開發進程,將持續與各國政府共同形塑適當的監理環境,以確保消費者權益獲得保護。

其次,在技術標準層面,Libra Core 公鏈是開放源碼 (Open Source),採用 Apache 2.0 授權條款,由開源社群共同開發、使用與維護,這樣的作法,除了加速擴張生態系的商業目的之外,也可以確保技術文件的公正性與透明性。

此外,針對前述儲備金機制,Libra 也強調將分散委託給具有投資級信用評等的各地託管機構,以落實稽核,並避免集中管理的系統性風險。換言之,類似 2018 年穩定幣 USDT 儲備不足、非法挪用這種典型的代理成本爭議,在 Libra 規劃的機制下,將可以大幅降低。

無論你喜不喜歡,Libra 生態系都會在這裡 Libra 一出場擺出這種陣仗,絕對是票房保證。什麼陣仗呢?第三方非營利組織、媒介 (安裝基礎)、開源平台 (產業標準)、開發者社群、以及一群廣大而多樣化並且具有共同策略目標的盟友。咦!好像在哪裡見過?這與當年Google 推動 Android 生態系,加速全球 Mobile Internet 普及的劇本十分類似。

自然生態環境中,食物鏈的運作雖然看似弱肉強食,實際上卻是互惠共生。早在十多年前,Google 選擇採取開放式平台策略,逐步建立 Android 生態系,即已驗證在數位經濟的時代,以合作共生取代零和賽局,是確實可行、甚至更為成功的道路。Libra 揭示的願景,幾乎是當年 Android 生態系的復刻,因此我們觀察 Android 生態系一路走來的縮時攝影,可以預測 Libra 生態系作為區塊鏈新一波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的路線與方向。

整個 Android 生態系誕生初期,透過開放手機聯盟 (Open Handset Alliance; OHA) 的建立,與主要手機供應商、經銷商及使用者建立關係,儘管有時必須排除競爭者 (例如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在同一生態系從事競爭行為,Android 付出最多的心血,仍在於維持生態系成員的多樣性,藉由作業系統標準化與效能最佳化,協助硬體廠商減少成本並加速創新,鼓勵軟體或內容開發者投入加值應用,也因而獲得運營商普遍支持,形成交互網路效應,使 Android 在行動裝置市場的擴張勢如破竹。

基於類似的運作模式,Facebook 建構 Libra 生態系,也是為了驅動網路效應,從而擴大使用者基礎,同時透過全新的 Move 程式語言,建立有別於現行主流 Ethereum 的 Libra Core 公鏈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 Libra 生態系專屬的加密貨幣支付協定與各項智慧合約應用,形成相容性的壁壘,增加使用者的轉換成本,達到鎖定效應 (Lock-In Effect),也提高競爭行為的難度,最終追求「資訊流帶動金流、金流衍生資訊流」相輔相成的運作模式,並與生態系成員價值共享。 Libra Association 公布目前已知的 29 名創始成員,相當於為我們勾勒出 Libra 心中所想像生態系發展的藍圖,除了 Facebook 和 Calibra 自己 (也別忘了兄弟姊妹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洋洋灑灑包括:國際發卡組織 Visa、Mastercard,第三方支付業者 PayPal、Stripe,行動通訊運營商 Vodafone、Iliad,服務及內容供應商 Uber、Lyft、Spotify、eBay、Booking Holdings (旗下包括 Booking.com、Priceline.com、Agoda.com、Kayak、Rentalcars.com、OpenTable),非營利組織 Women’s World Banking,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等等,來自四面八方擁有共同願景的成員,結合成一個休戚與共的生態系。這只是第一代的創始成員,而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當中蘊藏的商業機會。

Libra Association 共獲得 29 家企業巨頭響應加入。(Source: libra.org)

當然,無論是初始的 VIP 俱樂部,或是 Libra 宣稱正式上線前將部署的 100 個成員節點,抑或是最終將由許可制 (Permissioned) 走向非許可制 (Permissionless) 的規劃,關於「Libra 根本不算去中心化」的質疑聲浪不曾稍歇。但是,在「絕對去中心化」的完美境界實現之前,Libra 挑戰的其實不是「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的意識形態之爭,而是如同 iOS 與 Android 當年典型「封閉式生態系 VS. 開放式生態系」的路徑選擇,區塊鏈技術只是其中工具的一種。Mobile Internet 這一段寶貴的歷史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反覆回顧思考,如何在新的生態系中順勢建立自身價值,避免重複台灣過去硬體代工思維,在整個網路產業價值鏈面臨「毛三到四」(毛利率 3% 到 4%) 的困境。

打不過它,就認真加入它

回頭看看 Android 生態系興起,至今不過十多年,已經為整個商業生態系、乃至於全體人類社會運作帶來莫大改變,而這樣的生態演化,在未來數十年的物聯網時代,仍將持續,直到下一次成功的物種突變,帶來新的方向。

同樣的,對於開發者或任何人來說,眼前橫空出世、野蠻生長的 Libra 生態系,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會稱霸好一陣子;而無論你的開發項目是社群、數位內容、金融科技,或是代幣經濟,都不可能不受到影響。以台灣最受歡迎的 LINE 平台為例,長期經營本地社群與 LINE TV 數位內容、正在申請純網銀執照、同時也建立 LINK 區塊鏈,期許帶動整個代幣經濟的蓬勃發展,卻也不得不面對 Facebook 這個擁有全台灣 1900 萬用戶數的巨人,以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Libra。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打不過就加入它。開發者轉念想想自己在未來的三年、五年、三十年,將如何扮演好 Libra 生態系一份子的角色、能夠為這個生態系帶來何種價值,或許更為實際。

然而,開發者也不要輕易陷入生態系迷思。生態系的運作既然強調價值共創、利潤共享,成員容易傾向在與領導者的關係當中交出話語權。Android 生態系中,硬體廠商彼此陷入規格戰,甚至補貼與削價競爭,無論頂級或廉價,只要能夠擴大 Android 安裝基礎,都是 Google 所樂見,也因此硬體廠商合作夥伴,隨時可能被另一個銷量更好的硬體廠商所取代。

有鑑於此,開發者參與 Libra 生態系,應思考如何強化戰力佈署、與其他成員產生差異化。除了成為 Libra 的最佳戰友,也可同時建立自己的小生態系,與既有的大生態系形成相互依賴的關係,一旦終止關係,既有的大生態系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此一來,才能避免淪為可有可無的成員,確保長期與生態系合作共生。

當然,生態系的長治久安,除了安內,還必須攘外。Libra 只是開了第一槍,這個盟主的位置可以坐多久,還取決於市場上有沒有同樣量級的競爭者出現。許多人觀察到,Libra 現有成員當中沒有銀行,因此合理判斷銀行會是 Libra 主要競爭者。事實上,銀行體系雖然是 Libra 平台結合 Calibra 虛擬錢包打算聯手顛覆的對象,卻恐怕不是 Libra 心中真正的對手。

Calibra 團隊負責人 (同時也是 PayPal 前總裁) David Marcus 在接受專訪時便雲淡風輕地表示,接下來必定會展開與銀行的合作 (白話文:收服銀行,納入 Libra 體系)。至於誰才是真正可能跟 Libra 平起平坐的對手呢?想必是同樣具有「生態系」眼界的領導者。例如,同樣懷著穩定幣一統天下的初衷,從金流切入資訊流仍待一番苦戰的 USDT 和 JPM Coin;或是同樣擁有高忠誠度的使用者基礎,從資訊流跨足金流等於打通任督二脈的 Google;又或者是掌握雲端運算基礎設施與大數據,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電商龍頭 Amazon;也別忘了在中國市場自給自足,卻不時讓外界感到威脅與警戒的阿里巴巴與騰訊。以上潛在競爭對手,雖然初期驚慌失措的成分可能較高,但長期走向多個生態系並存,部分成員佔據核心、部分成員跨界遊走,就像 Android 與 iOS 生態系彼此維持動態競合一樣,或許也是符合生態系運作的現實,值得開發者持續密切關注。

前述生態系的觀念,對於監管層面的討論,同樣重要。加密貨幣每一次重量級的變革,都像自然生態環境一次成功的物種突變,啟動未來數十年、數百年的全新演化。Bitcoin 和 Ether 挑戰我們既有認知,最終美國 SEC 傾向認為它們是商品,不是證券 (因為不具投資性),是貨幣的替代品,不是貨幣 (因為價格波動與去中心化)。

然而,比起 Bitcoin 和 Ether 給證券監管機構出的考卷,Libra 這一題對各國央行的啟發,顯然已不只是在商品、證券、貨幣的傳統分類之間對號入座而已。各國央行面對這位量體更大的對手,也應該重新思考本身的定位,包括將發行官方數位法幣 (Central Bank Issued Digital Currency; CBDC) 作為自我疊代的一種可能的選項。

至於傳統銀行體系或監理機關把 Libra 當作假想敵,執著於防洗錢、反資恐的議題,則可能無濟於事。的確,在點對點轉帳、跨國資金移動的運作上, Libra 仍然堅持「數位現金交易」(Digital Cash Transactions) 的本質,認為它的日常流動與現金沒有不同,在實體世界運用現金交易並沒有事前監管,現金交易確實也有販毒、賭博、洗錢的發生,而由於 Libra 是採用具名帳戶 (Pseudonymous Account) 而非匿名帳戶 (Anonymous Account),在司法必須介入的時候,數位貨幣的流動其實是比現金更容易查緝。

因此,人們對 Libra 被利用於洗錢或資恐的疑慮不應該大於對現金的疑慮,對政府可能侵犯隱私或濫用個資的監督,不應該亞於對 Libra 或 Facebook 的監督。也因此,針對數位現金在平台上的流動,不應該輕易接受政府的行政監管措施提早在司法措施之前介入,甚至對毫無犯罪嫌疑的日常交易增加不必要的障礙。

畢竟 Libra 心中想望的,是超級央行的貨幣大夢,而國際政經秩序是當中最重要的環節,理論上 Libra 要比各國政府更關心金融犯罪與恐怖主義的動向。至於既有規制中,在線上與線下交會的這個末端環節,必要踐行的 KYC (Know Your Customer)、防洗錢、反資恐等法遵程序,要求合作夥伴的交易所、虛擬錢包或銀行遵循當地法令並配合執法,絕對是 Libra 給得起的承諾。Mark Zuckerberg 被要求出席國會聽證不是第一次,並沒有因此打擊他繼續前進的信心。Libra 從最小可行性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開始,雖然已經是個相當霸氣的 MVP,但我們相信更多的對話,會促成更好的產品。這次即將跟 David Marcus 連袂出席國會聽證,我們可以更清楚看到 Facebook、Libra 和國會議員,各自懷著什麼心思。

結論:Libra 全新物種,將啟動生態系未來三十年全面演化

一直以來,我們缺乏對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具體想像。Facebook 身為網路巨擘,無懼於各國央行與銀行體系的龐大勢力,堅持開一條新路,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Libra 會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支付工具選項,而是如同白皮書所說,將要創建一個實踐價值傳遞的「貨幣互聯網」(Internet of Money),啟動整個金融與商業生態系未來至少三十年的全面演化。

事實上,當「絕對中心化」的傳統運作逐漸受到質疑,而「絕對去中心化」的完美境界又難以排除交易無效率的先天缺陷,此時此刻,Libra 的出現,試圖建構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生態系,一方面強調「相對去中心化」的開放路線與成員多樣性,另一方面仍維持「相對中心化」以確保運作效率與歸責主體,或許更為符合現階段使用者的期待。

當年科學家們發現鴨嘴獸,這個嘴巴像鴨子、身體是獸毛的奇怪動物,也經歷過各種調查研究與爭辯,甚至連假新聞陰謀論都出來了。但鴨嘴獸就是鴨嘴獸,就算因為找到哺乳證據而歸為哺乳類,也改變不了牠會下蛋的事實 (絕大多數的哺乳類為胎生)。面對一個全新的物種,一個我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的東西,只能先試著認識,才能決定要敵視它、還是加好友。

尤其,自然生態演化理論教給我們的道理:「生態系中的生物多樣性愈豐富,面對挑戰時的存活機會愈大。」當我們進行這些討論,始終應該站在一個較為長遠而宏觀的位置,對內望向生態系各個靜態與動態的面向,對外設想數個競爭生態系並存的可能樣貌。最重要的,無論開發者、各國央行或監理機關,都無法自外於這一個或數個無所不在、不受國界拘束的生態系,必須在當中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以及短、中、長期貢獻價值的方法,否則終將趨向邊緣化。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Libra on Twitter

陳翰林 (EZTABLE 創辦人):創業十年,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2008 年成立、台灣最大的餐廳訂位平台 EZTABLE,一直是台灣最受期待的新創之一。2012 年,由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所創立的基金  Disruptive Innovation Fund,宣布投資 EZTABLE 125 萬美元,這是 Christensen 在亞洲的第一個投資案,一時傳為佳話。

但 EZTABLE 隨後展開的國際拓展,在多次進軍不同國家與地區的過程中,卻遠不如創業初期順遂。直到兩年前,創辦人 Alex 陳翰林抱著破釜沈舟的決心,將重心遷往印尼雅加達,並自己也搬到當地駐點,最後決定砍掉在台灣成功的餐廳訂位業務,改為替品牌客戶經營會員卡,並提供折扣優惠等服務給消費者,品牌也重新命名為 aFamily,才找到 Product-Market Fit,上線短短一年,aFamily 已有超過 30 家品牌客戶、付費會員達到 1.2 萬。同時間,台灣業績也換擋加速,預計今年可再增加 1,000 家餐廳客戶,展望未來,內部預估台灣業績還有二十倍的成長空間。

EZTABLE 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1 的校友、AppWorks Funds 投資案,在創業之前,陳翰林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應用數學精算系,曾任職 WesCorp 基金風險分析師、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債券分析師。回顧創業至今的歲月,陳翰林有哪些收穫與經驗?又因為哪些原因,讓 EZTABLE 在台灣與印尼,都能夠繳出好成績?以下是我與 Alex 對談的重點整理:

創業就像進賭場,要賭就要賭大的

Q: EZTABLE 創業至今已超過十年,當初是什麼原因決定海外佈局?又是哪些因緣際會選擇了印尼?

A: 在創業之前,因為我是在美國唸書與工作,打從我決定回亞洲創業,台灣對我來說就只是第一站。EZTABLE 跨出台灣早就不是新鮮事了,這件事情一直沒有中斷,我們在這上面繳的學費、累積的經驗,真的是一篇血淚史。

在 2012 年完成 A 輪募資我們就去上海了,一年後退出,2015 年完成 B 輪後,又開始海外佈局。那時候感覺自己很厲害,但其實就是亂、不成熟,我們在同時間開了香港、曼谷、雅加達、吉隆坡四條戰線,最後只留下雅加達。所以印尼不是我們走出海外的第一步,比較像是國際拓展血淚史的最後一個據點,這樣東南亞繞了一圈後發現,印尼其實是最有希望的市場。

Q: 看好印尼的理由是什麼?

A: 純粹就是因為市場大。對於創業,我後來體會到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可以規模化的 Business,白話文叫做「要幹,就要幹大票的」。如果把創業看成一場賭局、創業者是賭徒了話,既然進了賭場,我就是要賭大的。

會這麼想,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曾在投資銀行工作,對我來說,創業有很大的機會成本,如果只賭小的,那我應該繼續待在投行,根本就不要出來創業。一開始創業,我就告訴自己,我就是要做一個品牌,進而成為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在與內部團隊開會或分享時,我也會不斷強調這件事情。我希望我們不只是影響台灣人的生活,而是在世界各地帶來影響,就像星巴克這樣的大品牌一樣,它的咖啡在全世界每天都有人在喝,這一直是我創業的初衷,而不是慢慢產生的想法。只是一直以來在實踐上遇到很多挑戰,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Q: 創業至今,有改變你對這件事的想法嗎?還是更強化了你的想法?

A: 沒有改變,但是我知道,創業十年給我的感受,是這件事情的目標不變,但是我要更有耐心、更有方法去達成這個目標。

長期以來,我的偶像是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他也是懷抱一個遠大夢想,但他願意花二十年的時間,去一步一步規劃來達成。這是我過去比較缺乏的,過去有一點好高騖遠,儘管擁有讓人振奮的夢想,但其實太過急躁,有點像是進了賭場,我就想一次賭一把大的,現在我會覺得,該先做的是練好賭技,練到跟賭神一樣,然後再去賭那個大的。

這其實是一個訓練的過程。過去的我太忽略了,不管是對我個人或者是團隊,我以前常常是晚上夢到,隔天就會想要讓它發生,現在我學會要比較有耐心。

Q: 在企業內部運作上,你如何變得更有耐心?

A: 最明顯的改變,是我的脾氣變好了。某個程度上,我認為我是年少得志,因為我 25 歲就創業,在很短的時間拿到創投的錢,然後被台灣的主流媒體報導多次,那時以為自己很厲害,所以很沒有耐心。人一旦沒有耐心,就會看一些事情不順眼,會覺得「你怎麼動作這麼慢」、「你怎麼這麼不靈光」⋯⋯,我那時真的很不好相處。

這會影響到我跟團隊之間的默契與化學變化,讓大家遭受太多沒必要的壓力。後來我意識到,如果我的心態是如此浮躁,其實團隊是沒有辦法做事的。這當然也可能是我現在 37 歲了,男性荷爾蒙沒那麼多,所以比較懂得修身養性,會知道需要時間讓事情發生,那需要時間的時候,我就會去買杯飲料、買些零食,很悠閒的吃,盡量為我也為團隊創造更多時間。

我以前是同時間 15、 20 個人 Report 給我,開會大概超過 10 分鐘就變得沒耐心,覺得「你在講廢話嗎?」但我現在知道必須盡量給團隊空間與時間,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改變。

周處除三害,除掉那個沒耐心的自己

Q: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需要改變?有吃過什麼苦頭?

A: 因為我見到了棺材。對照對自己創業的期待,以及 EZTABLE 初期的狀況,我當時覺得每年業績翻個三、五倍很正常,但忽然之間成長變緩了,我發現照原來的方式,弄了半天就只是一家普通的中小企業,再也上不去了,沒有辦法變成一個全球知名、有影響力的品牌,對我這種人來說,這真的就是棺材了,我太享受過去每年翻幾倍的成長,但後來成長變緩了,對我來說真的太痛苦了,比碰到什麼問題無法解決還痛苦。

這過程有點像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面對成長趨緩,一開始,一定是認為有什麼鬼怪?最後有一天發現,原來造成趨緩的原因,就是我自己帶領團隊的方式不夠有章法,這對我是一個看到結果,然後去沈澱反思的過程。

Q: 誠實面對自己並不容易,尤其是創業者,不太可能有同事「敢」來提醒你這件事,這個階段你怎麼走過來的?

A: 我很慶幸,這一路上都有很多很強的 Mentors 陪著我,給我很棒的建議。但真正的問題,是既然有很棒的建議,為什麼我後來才體會?因為我 Ego (自我意識) 太強,很多建議我聽不進去。

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當初 Dr. Christensen 來台灣時跟我一起吃飯,告誡了我很多事情,我就是沒有聽進去。他跟我說:「Alex!我在哈佛商學院教書,國際拓展有幾件事情若不注意,即使像 Google、IBM 這樣的大公司都會失敗,所以要很小心。」我聽完,心裡就在想:「我們的情況不同,他們錯不代表我也會錯啊!」或是也有 Mentor 給我的建議,我也是想說:「餐廳你懂什麼?你有跑過餐廳嗎?」我常常就是這樣,不願意打開心胸聽建議,人家一給建議我常常馬上就覺得不屑。

在印尼,將執行面放手給當地團隊

Q: 你這樣的心態轉變,對這兩年搬去印尼、拓展當地市場,帶來哪些不同的結果?

A: 我後來有整理出一個跨國企業管理架構,簡單說,在我所處的產業進行國際拓展,策略要想辦法自己產生,執行一定要交出去。這聽起來很簡單?錯!超級難,很容易犯錯,這是我繳了很多學費後融會貫通的精華。

很多企業在做國際拓展時,策略和執行都交出去不管,這會導致團隊無法把事做好,變成一團亂;另一種,是不願意放手,策略和執行都要一把抓,但結果就像我們過去那樣很難成功。我後來理解,策略要抓、執行要放。

所以我們這幾年在印尼的改變,是終於產生一個比較能看得清楚的策略,而非只是走馬看花,或是沿用台灣策略。另一個則是執行面,我終於找到一個比較可靠的在地執行團隊,這是我去印尼後的改變。

Q: 你們在印尼產生策略的過程是什麼?

A: 跟我當年在台灣一樣。在台灣,創業初期,我就是天天自己跑餐廳,老闆就坐在我對面,然後陪他聊天,他可能會問我好不好吃,我就說「好好吃喔」,這是培養策略發想的過程。我後來在印尼也是這樣,雅加達有很多購物中心,我在兩個月內跑了約 50 家,就是坐下來觀察商店與消費者的行為,然後把觀察與想法隨手記錄下來,策略產生的過程很像創作,是來自於自己生活體驗的觀察。

Q: 最後促成你決定,在印尼與台灣採取不同商業策略的原因是什麼?

A: 其實這早該發生了。我們的國際拓展做得一直不夠殺,成長數字始終出不來。過去沒有那麼重視去找出原因,現在我都親自到第一線,如果數字還出不來,我一定要自己去想原因,我才發現我們在台灣的模式,在印尼市場是無用的,目前印尼還沒有餐廳訂位的需求。

對我而言,如果都費了一番功夫出去,打造出來的商業模式,潛力卻跟在台灣一樣大甚至更小,那出去幹嘛?所以既然出去,就一定要做更大的 Business。印尼的餐廳訂位市場,我認為未來五年,不會有台灣大,那我神經病出去做一個比台灣還小的市場幹嘛?我一定要另外選一個機會比台灣大的題目。

Q: 你等於是逼自己去找一個再度創業的題目,然後持續去調整?

A: 對,找創業題目絕對是持續調整。我過去兩年比較低調,實際狀況是一定得低調。過去這兩年,情況很像在台灣剛創業時,差別只有心態不同。我在台灣創業前兩年,每天只睡三小時,因為壓力太大,現在比較好,心態比較成熟,但完全是用重新創業的角度在思考,中間我想過很多題目,就是讓自己打開心胸去想:如果我今天要在印尼這個市場重新創業,什麼東西做出來的價值,比我原本在台灣的大?

我沒有辦法很細心去做管理,我就是個浪人。所以我去印尼是從 0 到 1 的階段,比較適合我,沒有什麼受限,做起來很開心。有位 Mentor 說我天生就是一個拓荒者,我後來發現這是好、也是不好,代表說我們這種人,必須知道什麼該放手,若不放手,反而會對企業管理產生疏漏,所以我還是一路做新的東西,如果真的做出來,就必須相信別人,放手給比我更好的人去接手管理日常營運,去把我的夢築起來。

Q: 現階段來說?EZTABLE 在台灣與印尼的業務 ,在概念上算兩家企業嗎?

A: 算是兩個獨立、有各自負責人的事業單位 (BU)。

Q: 有什麼屬於同一家公司的 Synergy?

A: 2019 年還看不到,在 2020 年我會有一些想法。印尼的團隊有開始在問,如果他們同時也想要有餐廳訂位功能,能否和台灣這邊合作?我說可以。那台灣市場會不會有像印尼那樣的會員卡,我覺得不一定會有,但台灣一樣可以做付費會員制,只是在此之前,現在還有很多更優先的工作沒做好。

我一直到今天,都還在跟台灣團隊說我要做付費會員。在現實上,我們資源有限,但想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說我也一直很想做夜店訂位,但就還沒做。

Q: 你一直都處在這種「想做很多事」的狀態?

A: 對!所以有時覺得做自己好累。我從小到大,就是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想去做,比如看到飲料,就會想要去開什麼樣的飲料店。

Q: 對你來說,是否覺得從「0 到 1」比「從 1 到 100」難?

A: 不會,都很難。我有陣子的確這樣覺得,但真的和我們台灣總經理做從 1 到 100 的事情,就覺得真的好難,裡面很多問題都不容易解決。我現在覺得企業每個階段都很難,從來沒有簡單的事。

Q: 在放手管理的過程中,你怎麼去檢視團隊的成果?

A: 我覺得這跟經營者的背景有關。我是念數學、投資銀行出身的,所以基本上我就是看數字。

台灣的部分,我會看每個月的餐廳訂位量有多少,這些產生了多少營收,再更細一點,我會看新舊用戶的比例有多少。印尼也類似,但名稱會不同,例如,新舊會員有多少、每個月產生多少新會員、帶來多少營收、舊會員的續約狀況。

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與價值

Q: 從你的經驗,會不會覺得創業的過程,其實就是認識自己在這個 Business 裡面,可以創造的價值以及扮演的角色?

A: 講得太好了,完全就是這樣,甚至可以說,我根本就是在創業中認識自己的人生。創業幫助我認識自己是誰,我覺得這是整個人生的改變,不只在經營企業這一塊。

Q: EZTABLE 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1 的校友,又是 AppWorks 第一支創投基金的投資案,大家都稱你「大師兄」。某種程度來說,這九年多來,EZTABLE 和 AppWorks 是一起長大的,你覺得在創業上,AppWorks 對你有哪些幫助?

A: 我覺得可以從歸屬感與同儕、創業募資與資源兩個方向來說。第一個是歸屬感與同儕,就好像我是 UCLA 畢業的,只要校友們聚在一起,大家就會一起關心我們學校今年籃球、美式足球打得怎麼樣?或是我在美國居住在 LA,所以我是徹底的湖人隊球迷。

我覺得歸屬感非常重要,它是產生力量的來源。創業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情,即使有了歸屬感都還是很寂寞,但如果寂寞的創業過程中,還沒有歸屬感的話,那真的非常痛苦、難熬,由 AppWorks Accelerator 畢業校友長年累積而來的創業者社群,讓我們知道,我是從 AppWorks 出來的,我知道在寂寞或受挫折的時候,周遭的人也同樣在寂寞、受挫折,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力量。同樣的,每次我回台灣,常會有一些其實我不太熟的 AppWorks 學弟學妹希望找我聊聊,互相交流創業的觀察與經驗,我都會盡量陪他們,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喜歡對方或怎樣,純粹就因為我們都是這個社群的一份子。

第二個則是與創業募資或資源有關。剛創業還很小的時候,在外面不會有太多名聲 (Reputation),這時如果背後有個牌子加持,幫助會非常大,這有點像是念好大學未必能學到比較多東西,但對找第一份工作有幫助。同樣的道理,新創很多時候要做銷售或 BD 時,對方第一次碰面,如果就知道是從 AppWorks 出來的團隊,會有不小的幫助。

此外,我後來發現,新創募資時,如果投資人信賴 AppWorks 這個品牌,他最後決定要投資某個團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團隊是從 AppWorks 出來或是 AppWorks 有投資。我可以很坦白地說,早期投資我們的股東,不管直接或間接,幾乎都可歸因於與 AppWorks 的關係。

Q: 展望未來幾年,除了印尼的業績成長外,在台灣有什麼新計畫?

A: 其實我原本對台灣的業績,是抱著比較持平的態度。但是現在的台灣團隊,非常值得我期待,讓我有個想法,就是希望三年內,讓台灣的 EZTABLE 可以 IPO,我已經很久沒有喊這個目標了。

原本我對台灣的預期,是大概還有兩倍的成長空間,但現在我覺得至少還有二十倍。這絕對有單獨上市的可能性,這是經過很精密地財務計算後的數字。前一陣子,我們和日本的股東 (日本高級飯店及餐廳預訂網站一休.com) 開了一整天的會,他們非常擅長做情報分析,包括他們社長和我們一起坐下來討論,再加上現在台灣團隊的能力與執行力,讓我覺得這個目標有機會達成。

舉例來說,我們今年在台灣,目標是再增加 1,000 家新餐廳客戶,目前也都在進度上。直接一點說,我們過去十年,在台灣總共累積了 1,200 家餐廳客戶,今年一年就可以再做 1,000 家新客戶,讓我認為台灣其實還處在早期的快速成長階段,目前看起來再成長二十倍是有機會達到,雖然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也一定不是天方夜譚。如果今天做財務分析,一家公司過去十年來擁有 1,200 家客戶,但今年卻可再增加 1,000 家,那我對這家公司未來的展望,一定要重新分析和設定。

我很感謝現在的台灣或印尼團隊,可以讓我做「陳董」而不是「陳經理」該做的事情。創辦人一開始一定是凡事親力親為,連公司的垃圾袋都是我在換,但如果公司持續成長,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不用呼風喚雨事情一把做,不用每個人、每件事都跟我報告、等我決定,我體會到接下來十年,不管在台灣或印尼,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公司規劃長期策略,然後去思考下一個階段需要的人才、去找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才加入,這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我也在這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讓自己或公司都變得更好。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後行動流量紅利時代,新創成長動能何來?以創業家兄弟為例

Ching Tseng, Associate (曾意晴 / 投資經理)

負責區塊鏈投資,尤其專注東南亞市場。學生時期曾於 AppWorks 實習一年半,2015 年政大企管系畢業後正式加入擔任分析師,主要參與投資案相關業務,最得意的案例是協助 CHOCO TV 從 A 輪一路到被 LINE 併入。是我們的年輕人趨勢專家,2019 正式升任經理。平常熱愛嚐鮮、美食以及旅遊。

過去近十年的時間,隨著 Mobile Internet、Social Media 逐漸普及,網路產業因此而經歷了一段為期不短的流量紅利期。乘著這兩股大浪的 Startups,往往能因為更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更多人註冊成為 Facebook 或 LINE 的用戶,業績因此而跟著水漲船高,享受藉由手機或社群用戶自然增加而帶來的流量紅利。

然而,這樣的流量紅利已經在這兩年結束了。根據 IDC 統計,2017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首度出現衰退,此外,根據 ADSTAGE 統計,Social Media 龍頭 Facebook 的廣告費則是逐年攀升。對 Startups 來說,除了繼續投放越來越貴的網路廣告外,是否還有其他吸引流量、創造營收的方法?

近兩年來,在 AppWorks 生態系中,有不少 Startups 透過各種異業合作、聯盟行銷,彼此互導流量共同成長,很值得參考。以下,就讓我以創業家兄弟,以及旗下 2016 年創立、預計 2020 年股票上櫃松果購物,近兩年來的幾個漂亮合作案為例,為大家分析當流量紅利結束後,如何透過異業合作與聯盟行銷,來吸引流量,進而創造業績成長。

創業家集團旗下有生活市集好吃市集、松果購物及新時代電商所打造的 365 超市四個電商平台。創業家集團起初乘著 Facebook 粉絲團早期紅利及 LINE 官方帳號及貼圖紅利,圈住大批消費者,順利地增長用戶量,並透過快速測試與淘汰不同類型的電商服務,最後留下主打生活用品的生活市集,以及專攻食品的好吃市集;再創立的子公司松果購物則複製了創業家早期的策略,初期與比價網站合作增加改善 SEO ,在廣告費年年上升的時代,創業家兄弟與松果購物兩大電商平台,則持續保持高度成長,創業家集團 2018 年合併營收年成長達 32.4%、松果購物 2019 年 1-5 月累計交易額 (GMV) 年成長則超過 100%。

創業家兄弟及松果購物透過異業合作,建立數位廣告外的其他獲取顧客來源管道,近期,也陸續推出更多元的異業合作模式。早從 2016 年開始,創業家兄弟旗下電商平台就已開始異業合作,從一開始與發展行動支付的 LINE Pay;接著和 7-ELEVEN 及全家便利商店合作,主攻超商取貨服務,並與 GOMAJI、LINE 購物等攜手擴大生活電商生態系,橫向多點佈局網購市場;今年則與 Hami Point、Money 平台聯手強化點數經濟,此外,也看準交通服務商機,與 AppWorks Accelerator AW#12 校友、在雙北市提供共享電動機車的 WeMo Scooter,以及 AW#11 校友、運用 Chatbot 可在 LINE 與 Facebook 上叫計程車的 TaxiGo 合作,持續拓展多元產業策略結盟,而此類營收來源的比例,已從 2017 年的 4%,提升到 2019 年的 20%,純策略聯盟帶來的營收,在過去兩年成長超過 800%。

從松果購物的角度,異業合作的目的,前後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與消費者性質類似的網站合作、建立回購管道、創造品牌話題及虛實整合。開站初期,為了增加消費者搜尋商品時的曝光量,松果主要鎖定比價網站,如 Feebee、Findprice、Ezprice 及 BigGo 等,除了提高 SEO,也鎖定對價格敏感、重視 CP 值的消費族群;第二階段,透過與擁有高忠誠度會員,以及具備社群口碑擴散效果的回饋型網站,如 AppWorks Accelerator AW#13 校友、大東南亞最大現金反饋平台 ShopBack,以及美安和 LINE 購物等,回饋導購型網站,在合作初期,能為松果購物開發約五成的新客;第三階段則自 2019 年開始,乘著松果準備股票上櫃,異業合作逐漸導向與其他品牌的話題,以及藉由與實體店家的整合擴增服務客群,例如在 AppWorks 的協助下,與 AW#17 校友、提供品牌或店家使用的 AI 顧客管理 (CRM) 系統的 Ocard,或是與大都會計程車、中華職棒開立「中華職棒品牌合作購物店」,獨家銷售中職獨家聯名商品等合作。

以與美安的合作為例,就為業績帶來顯著成長。2017 年 11 月松果購物與美安合作後,看到美安超連鎖店主們的積極與熱忱,以及旗下擁有超過百萬的高忠誠度會員,是個具備團購力及社群口碑擴散效果的平台。松果購物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多樣化的高 CP 值的商品,成為與美安相輔相成的重要策略性夥伴,且帶來高消費力新客 4-5 成,帶動業績大幅成長。

然而,在行銷上的異業合作,並不是任何兩家公司都能產生綜效。例如,創業家兄弟考量交易額多來自行動端,表示消費者在通勤、午休、晚上時容易比較接收資訊,進而選擇與 WeMo Scooter 合作,推出限時折扣金,騎乘金回饋等活動。松果購物與大都會計程車合作,則讓消費者在等待派車時能獲得松果專屬優惠。除此之外,與 Ocard 的合作,則讓線上及線下能夠互通,例如,消費者在與 Ocard 合作上萬家實體商店消費所累積下來的點數,能夠兌換為松果購物的購物金,讓消費者能夠不限通路的靈活使用點數,同時將兩個服務,原本各自與消費者接觸的場景串接起來,為松果購物打入全民生活圈再下一城。

除創業家兄弟旗下的電商平台外,我們也觀察到 AppWorks Accelerator 畢業的校友新創團隊,透過結盟或者聯合宣傳,加速彼此成長。例如,由 AW#3 校友、提供數位行銷與數據分析的 urAD;AW#6 校友 PIAD 拍廣告;AW#5 校友、開發 email 行銷平台的電子豹;AW#14 校友、打造 AI 客服的 HIGH5;AW#15 校友、提供社群電商訂單整理系統的 FBbuy 共五家新創所籌組的 Marketing AI Alliance,日前就聯手舉行了活動,面對同樣的客戶族群,定期舉辦數位行銷聚會。另外 WeMo 亦和其他許多新創結盟,如 AW#1 校友、台灣最大餐廳訂位系統 EZTABLE;AW#11 校友、提供異國零食箱訂閱的歪國零食嘴及 AW#11校友、媒合居家清潔服務的潔客幫等,互相宣傳及提供雙邊會員優惠,增加曝光率。

往前走,我們預期將有更多大型電商或服務平台,藉由與其他異業與新創團隊合作,來降低對於廣告的依賴。隨著創業門檻降低、競爭變多,學習如何打群架,將可讓自己事倍功半,創造更快速的成長。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rawpixel on Pixabay

 

說好的未來,分享沿途風景!Startups 如何與股東溝通?

Andy Tsai, Partner (蔡欣翰 / 合夥人)

負責投資與基金管理。帶著超過 10 年創投經驗,於 2018 年加入 AppWorks,2019 年升任合夥人。先前主要服務於 CID 華威國際、最高擔任至投資副總裁,熱愛和團隊一起思考營運模式與競爭策略的解謎活動,更早之前短暫就職於中華開發負責產業研究。政治大學財管碩士,嗜好是旅遊和滑雪。

籌資完成、獲得股東的資金後,通常是 Startups 最開心的時刻,因為將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大刀闊斧地同步開展新計畫,包括拓展營運、找好人才、尋覓新辦公室、提供更好的留才福利等。

資金到位後,除了上述的喜悅,同時也必須留意在往後,對股東有持續溝通的義務。在近期輔導與協助 AppWorks Accelerator 新創團隊過程中,發現不少團隊在與股東溝通上,往往處於比較被動的角色,沒有站在股東的角度去思考溝通內容。在此,我想先提醒 Startups,在與股東溝通時,最好由創辦人親自出面,不要假手他人,確保雙方都能夠面對面溝通、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至於如何溝通?我特別針對心態、修正創業目標、滿足機構投資人期待三個面向,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整理出我們常見的問題,希望讓創業者與股東兩端,能夠更有效、精準、高品質的溝通。

溝通心態:將股東視為資源提供者

在心態上,Startups 可將股東視為可能的導師跟資源提供者,可提供的資源,包括資金、人才、產業人脈網絡。創業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除了例行營運報告,也要與股東溝通目前進度與未來目標,尤其是距離籌資時與股東所共同構想的目標,現在還有多遠?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可能就會坐上特快車抵達目標?股東能不能幫忙找到特快車的車票?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跟股東一起討論的重要課題。

獲得專業股東、創投的資源挹注,可讓新創發展得更快、更好。因為創投在產業情報、潛在客戶、技術、高階人才方面,有機會可以提供獨有的建議或資源,特別是在人才方面,因為創投通常手上同時有多個投資案,會在特定產業累積廣大人脈,若剛好有優秀人才異動,就能夠幫忙介紹,提高爭取優秀人才的機會。

分享兩個個人經驗。第一個,由於我經常擔任代表投資方的董事,出席所投資 Startups 的董事會,曾見過非常懂得運用董事會的團隊,在溝通完未來一年營運計畫後,在董事會上,創辦人就開始請教董事們,是否有目標客戶的關係網絡可以應用,也順利藉由股東的引薦,接觸到潛在重要客戶。第二個,則是由 AppWorks 投資、提供品牌新零售與虛實融合 OMO 解決方案的 91APP, 在團隊持續成長的過程,需要招募在整體軟體架構的規劃高手,就由 AppWorks 協助媒合關鍵人才在轉職時,加入他們協助開發。

每次溝通後,如果有確定事件會繼續進行,創業團隊也可繼續追蹤後續進度。例如,請股東引薦客戶、介紹人才,或是其他項目執行狀況、遇到的問題等,這都能讓雙方對同個問題的認知更加一致,確保溝通效果。

長期願景:可持續修正,不需報喜不報憂

創業的環境與競爭,變化速度很快,透過緊密的溝通,讓雙方針對最新的情勢與變化取得共識,可為雙方建立長期且互信互賴的關係,這將直接影響未來雙方合作是否成功。

對 Startups 而言,快速調整營運方向、優化與疊代產品或服務內容,往往是創業初期最主要的競爭優勢。然而,對股東來說,營運計畫畢竟是計畫,對於整體創業環境的基本假設,包括市場需求、客戶痛點、產品解決痛點的能力,都是建立在經營團隊所分析出來的很多假設之下。

當營運計畫開始往前進行,新創團隊會不斷蒐集到資料、累積實務經驗,來反饋原本的營運假設。一旦發現有基本假設需修改,而且重大到需要進一步調整營運計畫,就務必適時跟股東溝通,原本共同的目標將如何改變?

這個時候,新創團隊不需要有報喜不報憂、緊抱一套營運計畫走到底的想法。最好的方式是與股東一起誠實面對變化。如果已經投注資源並努力嘗試過,發現真的行不通,或是要完成這個步驟,需要更多時間、資源,多幾個小步移動才能發生,這都是可以持續與股東溝通的內容。最知名的案例之一,就是 Slack 創辦人 Stewart Butterfield,原本的創業題目是遊戲開發,在調整過 15 個營運改善的項目後,仍無法吸引夠多的付費用戶,就把原本的創業計畫砍掉,重新思考過後,跟股東溝通也爭取到後續支持,再以企業客戶內部的溝通工具作為新產品出發,進而逐步打造出 Slack 的成功。

在實務作法上,通常每一、兩週,創業的營運狀況可能就會有大幅調整。建議創業者至少每一至兩個月,必須跟主要股東更新最新營運現況,尤其是打造產品、服務、商業模式時,往往有許多外人難以了解的部分。例如,開發是否符合進度?若有先期客戶願意測試,測試的意見反饋為何?如果因此而造成開發計畫將有大幅度變更,相關的說明,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內容,也可讓股東思考如何提供有效的資源協助。

機構投資人的期待:掌握現金水位、完成籌資里程碑

站在股東的角度思考,對創投等機構投資人來說,為了確保投資成果,新創團隊目前的現金水位是否安全?這一輪籌資所設定的里程碑是否達成?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觀察指標。

Startups 在籌資後,很容易疏忽現金管理的重要。創辦人在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能假手他人,一定要親力親為監控現金流,多數的 Startups,員工薪資都佔營運成本很高的比重,加薪、找好人才都要考慮對於整體營運資金的影響;也可以考慮更有創意的做法,比如股票佔一定比率的薪資,這可讓員工對創業目標更認同、向心力更高。

新創的資金儲備,對於股東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在定期溝通過程中,一定要讓股東清楚實際狀況,他們也會適時的提出建議跟協助,畢竟股東更清楚,籌資的過程,需要的時間跟程序很長。當特殊情況發生時,更不可忽視這些細節與背景資訊,例如去年 Crypto 價格大幅下跌,Blockchain 新創在 ICO 後,可能原本覺得資金可以支應三年的創業發展,但或許價格變動之後,資金規劃面臨重大改變,原本的營運計畫,也必須隨之修改,這就需要再跟股東討論後續合理的規劃。

在實務上,每一輪籌資的時間與進度,Startups 很難掌控。最保守的方式,就是資金儲備剩下一年時,就要開始準備籌資,因為從接觸潛在股東到討論投資條件,很可能要 3-6 個月的時間,而上次籌資到目前的里程碑,也需要時間來思考及準備資料。在資金儲備還剩一年時就啟動籌資,一旦當募資時程比預期還長,才有足夠的時間因應。

最後,籌資後能夠達成的里程碑,也是與股東溝通的重點要素。每次籌資,通常最關鍵就是要找出領投的股東。Startups 在完成每一輪籌資後,就可開始思考,下一輪希望由誰來負責領投,有什麼關鍵資源或是里程碑,可以吸引這樣的股東,提前開始準備,甚或運用各種方式吸引潛在股東注意,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驟,不能夠輕忽。

對於創業者,建議要隨時思考如何讓現在及未來的股東,都能夠在關鍵的里程碑上,認同新創投資案所代表的價值,才能夠有效地加快下一輪籌資的進度,也讓創業團隊能夠持續獲得資金,繼續航向夢想的未來。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delphinmedia on Visual 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