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科技圈少數的女性創業者又如何?

Joy Chiang, Alumni Community Manager (蔣怡凡 / 校友社群經理)

負責經營 AppWorks Accelerator 校友社群。加入 AppWorks 之前有超過 10 年工作資歷,服務過的公司規模從 5 人到超過萬人,曾先後擔任 GIT 台灣社群總監、SharePop 台港澳負責人、Groupon 台灣市場策略經理。擅長與人溝通,專注亞太市場開發,經歷過多次失敗與成功,對創業家胼手胝足的歷程總能感同身受。曾居住過澳洲與韓國,更能體會台灣箇中深厚蘊底能量。獲選 2018 Girls in Tech Taiwan 40 Under 40 殊榮,特別熱衷女性科技社群發展,創辦「曼陀號導師計畫」,期許自己可以協助更多女性人才加入科技業甚至投入創業,並成就更多未來優秀女性領導者。畢業於台大資訊管理系。深信人人都需要人生與職場良師,更能也更應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益友。

在男性居多的科技圈裡,身為少數女性創業者,是否有所不同?女性創業者的視野和角度,又有何差異?AppWorks Accelerator 身為 GSEA (大東南亞,東協 + 台灣) 新創校友規模最大的創業加速器,非常重視本區的女性創業運動,也積極針對她們的需求,提供專屬的相關服務。也因此,加入的女生創業者比例持續提升,在今年八月進駐 AppWorks Accelerator、最新的第 19 屆 (AW#19) 新創團隊中,已經有 39% 的團隊,至少有一位女性共同創辦人。

近期我特別與幾位新創校友團隊中的女當家,深入探討女性創業的相關議題,整理成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創業路上,性別從來不是重點

「雖然覺得創業路上,性別並沒有什麼差別,但知道有越來越多女生一起並肩前進,真的覺得沒那麼孤單,」AW#16 校友、專注於經營單車約騎社群的 Velodash 共同創辦人暨 CEO Molly 黃彥菱如此認為。Velodash 聚焦在解決車友間的互動難題,2018 年甫上線即成為新加坡國慶活動指定 App。

Molly 原本就是勇於接受挑戰的人。獨自出國求學以及過往的工作經歷,更讓她培養出強大的適應力,以及尋求解決方法的心理素質。2016 年創立了 Velodash,她指出:「一開始覺得太棒了,終於有了自己的公司。」但後續艱難的創業過程,讓她感覺像在攀岩,甚至到了最近,「覺得是在跳傘,還不知道會不會 Work。」

在每位創業者的背後,大概都有類似 Molly 這樣充滿笑與淚的艱辛過程。她說:「這樣的歷程可以發生在每個創業家身上,拿掉性別這層皮囊,我們就只是乘風破浪的先行者。」

創業本身就是探索的過程

來自新加坡、AW#18 的 Botbot.AI 共同創辦人暨 CEO Chelsea 沈嘉敏則有另一番體悟。Botbot.AI 以 AI 技術,透過會話界面將工作流程自動化,提供企業各式提高員工生產力的解決方案。Chelsea 分享,女性創業者常在大眾不自覺狀態下,因性別刻板印象,遭受更多下意識的批判。

她進一步指出:「女性創業者要在別人眼中的自己,以及自己真實的樣貌中找尋平衡點。」她鼓勵大家不用全盤接收外界的批評,別人走過的道路,不見得適合自己。Chelsea 舉例,她以前非常討厭別人說她很緊繃,但後來,她會認為這是對她盡心投入工作的另類肯定,換個角度思考,最刺耳的話語,也許就能轉換為正向的能量與讚美。

善用女性同理心的優勢去領導

Chelsea 建議,與其強迫自己去做不拿手的事情,不如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才能發揮最大的自我價值。因為,對創業者來說,往往都必須在極度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找出方法,用最小的代價,創造最大的影響與成果。

AW#13 校友、專注關心女性職場議題的新媒體 BetweenGos 職場才女創辦人暨 CEO Grace 李冠萱以自身的經驗為例,她發現,在經營社群以及溝通議題時,要能創造更高的社群互動、號召力、影響力,「擁有高度的同理心」是很重要的特質與能力,而這正是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具優勢的特質。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 Pew 調查指出,在各項領導能力的比較中,「富有同情心與同理心」是女性領導人相較於男性表現最好的項目。

Grace 也分享了 BetweenGos 社群經營的心法,包含議題規劃、展現品牌特性,並持續和讀者溝通,在各種議題上時刻運用同理心換位思考,都是社群經營的關鍵。BetweenGos 設有職場匿名問答箱,「會員很信任我們就會分享問題,像是人際關係、辦公室戀情等私人議題,總是很期待我們的回應,覺得我們有設身處地從他們角度來思考。」

AppWorks 提升女性創業運動的下一步

身為 GSEA 最大的創業者社群,持續提升女性創業者的比例,是 AppWorks 的重要目標,同時也肩負著重大的企業社會責任與指標意義。未來,AppWorks 將投入更多資源關注女性創業相關議題,預計在 2019 年第四季開始,將會針對女性創業者推出一系列的講座、活動與專案計畫,期許接下來能鼓勵更多優秀女性投入創業。創業是實現理想、改變社會最有力的方式之一,期待有更多優秀的女孩們,一起加入創業者的行列。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Unsplash

從優秀工程師變身創業 CEO,必須改變的 3 個心態

Sandi Wu, Analyst (吳岱蓉 / 分析師)

負責 Accelerator 與投資。加入 AppWorks 前,任職於富邦產險電子商務部,負責線上投保平台的專案管理及 Email 行銷,喜愛探究數字背後的意義。曾前往芬蘭交換學生半年,期間走遍半個歐洲,喜歡寂靜的自然風景勝過繁華的現代都市。畢業於台大財金系,擔任系女排隊長,熱愛美食、排球、旅遊及挑戰新事物。

AppWorks Accelerator 生態系中,累計的校友總共有 351 支活躍新創團隊、1,044 位創業者。這些團隊中,大約 50% 的CEO 是由具備軟體工程師背景的創辦人所擔任。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軟體工程師創辦人」?根據我們的實務觀察,主要原因之一,是這最符合創業初期的經濟與時間效益。例如,還在擔任軟體工程師時,經常會發現一些市面上尚未有完整解決方案的問題,或是還未被滿足的痛點,索性就自己動手寫程式、解決問題。

若解決的問題,有足夠的市場潛力,很多人在此時會毅然踏上創業之路,認為只要把好的產品與服務做出來,就自然會有人使用,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更有機會因此創業成功。然而,事情當然沒有想像中簡單,我採訪了 AppWorks 校友中一些從「工程師」成為「CEO」的創業者,他們以自身的經驗分享,希望對於同樣擁有軟體工程師背景的創業者有所幫助:

1. 忍受產品的不完美,先開發客人再說

擁有軟體工程師背景的創業者,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希望等到開發出心中功能齊全的完美產品再上線。但我通常會建議新創團隊,快速做出一個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如果經過客戶的回饋,真的有缺乏一些重要的功能,那時候再來調整也不遲。

花多久做出 MVP 才算快速?AppWorks Accelerator 第四屆 (AW#4) 校友、專門協助企業進行 email 與電子報行銷的 NewsLeopard 電子豹創辦人 Louis 張國基認為,最多不要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最好能在一個月內完成,只需要完成約 70% 即可,這才能叫做 MVP。就算是複雜的技術,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模擬頁面來測試市場需求。

以電子豹為例,剛創立時,Louis 為了知道市面上對於電子報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如他所想,他花了兩週的時間做出一份簡報。透過這份簡報,來對潛在客戶進行訪談,尤其他的目標客群是中小企業,AppWorks Accelerator 校友中的企業,絕大多數正屬於這個客群,透過大量的訪談、不同的優化簡報,電子豹的雛形就出來了。接下來,Louis 並不是馬上急著打造產品,而是先透過現有的電子報系統做發送測試,來看成效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一樣、是不是符合客戶的需求。

在創業前,創業者通常會觀察市場與產業前景,進而提出假設,以此來制定完美的產品策略、商業模式。但創業的真實狀況,其實產品永遠沒有完美的一天,而且絕大多數,創辦人假設的完美產品,並非真的符合市場所需,必須透過多次的測試、驗證、收集市場回饋、修正產品。所以,快速做出 MVP 來收集市場回饋,是十分重要的任務。

對創辦人來說,MVP 的最後一步,則是找到第一個願意付費的客戶,並且要讓這位客戶願意花第二次錢使用產品,這才算真正解決他的問題。當客戶願意付錢,往往就願意提供使用經驗與建議,這時,新創團隊自然就有繼續優化產品與服務的方向。

對工程師而言,程式碼 1 就是 1,0 就是 0,輸入正確的指令,就會出現想要的答案,但「製作產品」和「寫程式碼」卻完全不同。產品是新創團隊和客戶溝通的橋樑,也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一種闡述方式。產品是就算不完美、有人願意花錢使用就是好產品。切記,最重要的一個準則:永遠要真正去聆聽對方的聲音,並換位思考。

Airbnb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Brian Chesky 曾經說過:「你應該讓 100 個人死心塌地瘋狂愛上你,而不是讓 100 萬人好像有點喜歡你。」(It’s better to have 100 people love you than a million people that sort of like you.) 只要解決這群死心踏地用戶的問題,就算產品不是最完美、創業也已經跨出成功的一大步了。

2. 將程式放手給夥伴負責,專注在更長遠的策略性思考

身為創業者,與工程師最大的不同,就是永遠有比寫程式更重要的事。AW#8 校友、提供房地資訊的 Foundi 房地 創辦人 Andy 鄭依桓就分享,剛開始創業時,若開會一整天沒有寫程式,就讓他覺得自己今天沒有生產力,所以就算下班回家,也會想辦法再多寫幾個小時的程式。

但創業幾年後,他開始明白,身為公司 CEO,必須聚焦在那些只有 CEO 能做,而無法假手他人的重要工作。所以他現在很少在寫程式,把絕大多數的時間,花在思考公司的未來策略與方向、和利害關係人及團隊成員溝通,將目光放在未來的道路,而不再是眼前的程式。

厲害的軟體工程師成為 CEO 後,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無法不寫程式、也無法忍受寫得不好的程式。尤其是創業初期,難以用高薪找人才,通常會採用實務經驗比較少、但是有潛力的年輕人。

當然,因為他們經驗少,必須花一定的時間來教導他們。有時候心一急,為了想趕快上線,就會乾脆自己跳下去寫程式,覺得這樣省時又省力。然而長遠來看,隨著公司規模成長,不可能永遠都是由創辦人來寫程式。

3. 除了 Google 大神,創業路上還需找到兩種人,才能走更遠

踏上創業這條路,會遇到許多過去從沒想到的問題與挑戰,即使 Google 也沒有答案。AW#1 校友、跨平台網路廣告技術新創 Tagtoo 塔圖科技 創辦人 Teddy 楊長峰認為,創業的路上要找到兩種人:一種是 Mentor (導師),另一種是 Peer (同儕)。

Mentor 走過你正在走的創業歷程。所以可以事前提醒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並建議可以選擇的解決方法。每位創業者,可以擁有很多種類型的 Mentor,有的是同產業可以提供專業的知識建議,有的是可以在心靈上提供支持,Mentor 未必要是投資人,沒有利害關係,有時候反而能給予更客觀與全面的建議。

Peer 最好跟你創業的「年資」差不多久。若資淺太多,難以理解你現在的處境;資深太多,可能已經忘記當時的心情;差不多久的創業年資,你遇到的問題,他可能也正在經歷,可以分享最「新鮮」的經驗談,像是在 AppWorks 校友中,Teddy 就有一群創業資歷差不多的好朋友,大家每週都會固定聚會,一起吐苦水、一起分享好消息,適度的良性競爭,也是讓創業者可以在跌倒後,拍拍身上的灰塵站起來,繼續往前邁進的一大動力。

過往擔任工程師時,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和電腦溝通,只要指令正確,電腦就會提供想要的答案,也因此在寫程式的過程中,工程師習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先自己想辦法 Google 找答案,所以有時候不擅長尋求協助。但在創業時碰到問題,遠比寫程式更為複雜,這時候,找到可以理解、交流的人就很重要,不管是 Mentor 或 Peer,都能陪伴創業者,在創業這條路走得更遠。

從「工作者」變身為「創業者」,其實是持續自我成長的過程。身為創辦人,任務不再只是專注在完成執行面的工作、把眼前的程式改得更有效率,而是要透過不停地犯錯、思考以及與前輩請教,一步一步的帶領團隊走向更遠的未來。希望以上 3 個改變心態的建議,能幫助更多優秀的軟體工程師,順利成為傑出的創業 CEO。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Pixabay

程九如 (AppWorks 合夥人)《閃電擴張》導讀:創業,就是站上快速成長或死亡的競技場

Nice Cheng, Partner (程九如 / 合夥人)

台灣網路創業的先驅,於 1999 年創辦 Webs-TV.com,是當年少數真正獲利的「達康」公司,也擔任過天空傳媒 Yam 策略長兼營運長,目前仍身兼多個網路公司的董事職位,是非常受創業者愛戴的網路創業導師。Nice 畢業於美國 Southeastern University,但是他說在網路創業的世界,學歷一點都不重要。

<本文為《閃電擴張》新書序,天下雜誌出版>

讀後覺得該換錶了,因為在閃電擴張的時空裡,不是以秒計時!

關於創業,這本書能告訴你明天一定會發生的事。你可以當成是預言,或是風險和機會的預報。如此你有比別人更早一步的機會,去執行你的擴張計畫,或去因應這場擋不住的巨變。

身為 AppWorks 創業加速器和創投基金的經營者,我看過許多具備閃電擴張潛力的優質新創 (行內人稱「火箭」),而善用閃電擴張的策略,是火箭新創所必備的能力。因為一旦火箭升空後,如果速度不夠快火箭是會掉下來的,但如果太快了,火箭容易解體,或是因為失控而偏離了航道。

閃電擴張是領導人和經營團隊整體的事。領導人和團隊成員,都必須具備前瞻和膽識,還要共同面對繁雜的狀況、高壓的工作、組織的消長、人才的高耗損、跨境的整合、文化的衝擊和在超高速運行中的諸多不確定性。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要對閃電擴張的目的,有充分的認知和準備,如此組織才有機會透過閃電擴張的方式,將現有資源轉換成極大化的未來價值。

要如何對於閃電擴張有充分的認知?這本書是很好的教材,也是我目前看過最好的教材,因為作者來自於閃電擴張的發源地矽谷,而且作者本身也是多家閃電擴張新創的創辦人和投資者,他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對於閃電擴張經典案例的探索及分析,在這本書裡彙整了大量關於閃電擴張的經驗、知識與智慧,和對於閃電擴張該有的思維與邏輯,非常值得大眾閱讀。

做決定有時很簡單,如果你能清楚知道未來將得到或失去什麼。問題是你不會知道,也沒有人能靠經驗算得出來,因為一旦啟動閃電擴張後,很難確定會觸發什麼樣的連鎖效應。

學理上,人們會用未來可見的得失,來決定現在是否該冒風險和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但閃電擴張並無法精確的計算得失,所以,你也許可以從未來將失去所有利益,或將得到所有利益的觀點,去決定該不該啟動閃電擴張。

前所未有的契機往往出現在前所未有的交會中。閃電擴張的風潮,將觸發大規模的全球性典範轉移。科技透過網路,前所未有的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如此緊密連結,網路的普及,讓訊息傳遞、資訊收集與分析,達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大量的網路平台和網路社群,更是前所未有的加劇了網路效應的影響力,網路科技的助長,更讓產品推廣範圍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廣泛,同時讓營銷的邊際成本可以降到前所未有的低。

諸多前所未有的總和,提供了完美風暴的條件,閃電擴張的風潮正在改寫全球的經濟版圖,沒有人能留在原地,身為創業者,自然該關注、並把握這個前所未有的巨變和契機。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Visual Hunt

加入優質新創,是年輕人最好的自我投資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對想要持續自我提升的職場工作者而言,在職涯的某個時間點,經常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該到知名的大公司,或是規模尚小的新創公司上班?」

對此,我的建議是:不論是大公司或是新創公司的經驗,只要企圖心夠強,都會帶來很好的自我成長。但盡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就能累積至少一段在新創公司的工作經驗,越年輕越好。因為這樣的經驗,會為自己未來的職涯,累積更多實力,進而開啟更多可能性,而越年輕,自我探索與勇於嘗試的機會成本越低,成長的斜率卻更高,把時間拉長,能為往後人生帶來更大的總價值。

AppWorks 創辦人 Jamie 林之晨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他分享,他曾經在國中打電動被記過、大一被當了 15 學分,是一個輸在起跑點的年輕人。但現在以 41 歲年齡,當上年營收 1,200 億新台幣、台灣市值第 17 大的台灣大總經理,成為同儕中較早達到「折返點」的代表。過去 20 年,作為創業者所得到的訓練,是讓他可以輸在起跑點,卻在折返點趕上的原因。

Jamie 進一步指出,這不代表成績不重要,而是年輕人應該把自己放在對的環境,才能找到自我學習、成長的動力。加入優質新創的工作,正好提供給年輕人大量自我探索、運用新科技新方法、尋找新趨勢、創新商業模式、發現並解決問題的機會,為自己創造往後在職場上「彎道超車」的機會。 近期,AppWorks 針對我們創業生態系中的新創,舉辦了「科技新創聯合大徵才」(Startup Job Fair),共有 88 家優質科技新創,提供 513 個熱門職缺。有關 AppWorks 生態系中各新創有關人才的問題,AppWorks 招募輔導長 (Recruiting Master) Izza 林于荃,平常就頻繁的協助新創招募優秀人才,對於新創徵才、用人,以及工作者求職,有深刻且廣泛的第一手觀察;對於這次的科技新創聯合大徵才,我也和她一起討論了我們的整體觀察,很值得分享給想要加入新創的工作者。

從工作者的角度,建議可從兩個問題去盤點、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

為什麼加入新創的工作,是年輕人最好的自我投資?

相較於制度完善、發展成熟的大公司,新創最大的不同,就是處於產業風口、成長快速,但人力精簡、變化多且快,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既定 SOP 或過往成功經驗,為了求生存或 Time to Market,不論是商業模式、發展策略、產品或服務,隨時都可能調整、優化,經常會從市場反饋中,修正預定的計畫與執行方式,工作節奏需要快、狠、準。

選擇在新創工作,也因此可以為個人帶來幾個價值,甚至可能影響往後幾十年的職場人生:

快速累積專業能力

如何為自己帶來學習與成長,是衡量一份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而在新創工作,累積專業能力的速度最快。因為面對市場機會與變化,透過小步快跑的調整速度,是新創相較於大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在新創工作者身上最常見的,是以每天、每周為期來快速調整工作內容,每一個工作產出的成果,都可以快速獲得內外部的檢視與回饋,進而必須克服遭遇的瓶頸、問題、阻礙,這會促使工作者使出十八般武藝,還不會的就趕快找人問、找方法學、找資源解決,自然能快速累積專業能力。

多樣性的工作內容,開啟未來更多可能

在人力與資源有限的新創中,分工不如大公司精細,往往是一人身兼數職,工作涵蓋的範圍更為廣泛。這往往也讓人能在工作中重新認識自己。因為對於工作的理解,不管在學校真的學了什麼、問了多少人、找了多少資訊,在真正投入一份工作角色前,這些都比較像是「霧裏看花」的想像,只有真正做了才知道。新創工作身兼多職的特色,恰巧提供工作者重新認識自己,到底對哪一類工作真的有興趣與能力的機會,很有可能到這時才發現「原來我適合做這樣的工作,跟當初的想像完全不同」,直到這個時候,才真正體會到「做自己所愛、愛自己所做」的工作意義。

擁有更高度的工作視野,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在新創的工作,沒有任何人只能當顆螺絲釘,尤其是在快速成長期的新創內,每個人的工作內容,都能直接影響公司的成長,甚至都要肩負一定程度的成敗責任。此外,在新創的工作者,有更多從企業經營角度看待事情的機會,因為內部溝通層級少,很有可能是直接與創辦人、CEO 討論工作內容,能從他們的高度與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價值。

能力比年資更重要

對新創來說,不論是求生存、快速掌握趨勢機會,或是創造快速成長,經常都是處於高度的時間與速度壓力下。在內部,往往沒有太多餘裕去「敬老尊賢」、「官大學問大」,具備真正戰力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資產,而具備戰力跟年紀與工作資歷,未必有直接關係。更看重能力而非年資的工作環境,當然對年輕人有利。

如果新創成功,個人跟著起飛

一旦新創獲得商業成功,經歷過草創階段、一路走來的員工,個人的身價與名聲,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對於職涯的選擇,Google 前執行長 Eric Schmidt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有人給你一個在火箭上的位子,不用問它在哪裡,上去就對了!」(If You’re Offered a Seat on a Rocket Ship, You Don’t Ask What Seat. You Just Get On.)

即使新創失敗,工作經驗卻無價

對年輕工作者來說,猶豫不加入新創公司的各種考量中,擔心「若公司失敗,將對我的履歷造成負面影響」,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之一。事實上,正好相反,不論前一份工作的公司成敗與否,每個人在工作中學到的經驗、踩過的地雷、得到的教訓、犯過的錯誤、多走的冤枉路,才是個人履歷上加分的重點,也是最珍貴的職涯資產,因為這些是自己親身經歷過、別人偷不走、未必有機會學到的獨特經驗,而新創的工作,能在同樣的工作時期,提供更多這樣的工作經驗。

新創需要的人才,重視哪些特質?應徵時如何展現?

面對高度風險、變化快速、創新突圍不易、人人是精兵的現實環境下,新創對於人才的需求,以及所重視的特質,與大企業不盡相同。在新創的工作者,不管是什麼職務,普遍來說都要具備幾種特質:學習能力強、具備廣泛的好奇心或興趣、正向思考、自我激勵、樂於嘗試新事物、高度執行力、負責任⋯⋯等。

因為創新、創業的本質,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往往沒有前人的成功經驗可參考,必須經常嘗試新科技、新思維、新方法。相對地,也有很高的比例會遭遇到挫折,並從中找到突破之道,甚至成為問題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手中把問題解決,而不是坐等同事或主管的協助。

對想要投入新創工作的年輕人來說,因為工作經驗不多,在應徵時,除了學歷、社團或是有限的實習經驗外,如何展現個人獨特的特質,證明自己適合所應徵的新創工作?

建議可在履歷中或是面試時,深度分享一到兩個自己的生活體驗,不論是課內學習、課外活動、實習經驗,都是值得思考的角度。例如,對於曾經遭遇的困難或失敗,如何面對?嘗試過哪些方式解決?尋求了哪些幫助或資源?或是曾經做過哪些原本不熟悉、充滿挑戰的事情?或是在既有的前人經驗或資訊下,做了哪些不一樣的嘗試?

對新創來說,這些都可算是「面試考古題」。因為透過這些問題,可以觀察求職者的思考過程、個性態度、做事方式,確認是否具備符合新創工作的個人特質。

一個人數十年的職業生涯很長,有如一場人生的馬拉松。年輕人選擇新創的工作,起薪未必能比進入知名的大型企業優渥,但把時間拉長,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下來,加入新創能比同樣起跑的同儕,為個人累積更多的能力、經驗、視野,在往後人生所帶來的價值增幅,絕對超越起薪的差距,儘管輸在起跑點,卻能贏在轉折點與終點,這才是最有價值的自我投資。

Photo by pixel2013 on Pixabay

探索 2019 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過去兩年,台灣正快速跟上全球的 AI 浪潮,在各個相關領域蓬勃發展。2018 年,行政院提出「台灣 AI 行動計畫」,全面啟動產業 AI 化,加速產業創新發展;大約在同時間,國發會主導的「亞洲・矽谷計畫」,也將 AI 納入重點發展領域

擁有良好的先天條件,讓台灣逐漸成為大東南亞 (東協各國+台灣) 的 AI 重鎮。包括 Google、Microsoft、IBM 等科技大廠,在過去兩年,陸續宣布在台灣成立亞洲最大的 AI 研發中心。 以 Google 為例,自 2018 年 1 月購併 HTC 手機部門,共獲得 2,000 位工程師、設計師等人才後,緊接著在 3 月啟動「智慧台灣計劃」(Intelligent Taiwan),宣布第一階段,將在台灣招募超過 300 位 AI 工程師,並為台灣培育 5,000 位 AI 人才。而 Microsoft 與 IBM,也都宣布在台灣招募的 AI 工程師規模達數百人。

台灣在發展 AI 上,和大東南亞各國相比,有優秀的人才與完整的產業鏈兩大優勢。在人才方面,台灣每年有超過 10,000 名資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投入職場,而根據 OECD 統計,台灣學生在科學教育的排名高居全球第 4 名,因此,在 AI 領域中,不論是人才的質量或數量,和大東南亞各國相比,台灣 AI 工程師的水準都具有比較優勢;此外,台灣過去三十年來,在科技製造業累積了深厚的底蘊,在 AI 延伸的 IoT、大數據、工業 4.0 等應用上,台灣的產業聚落,擁有全球獨步的軟硬體整合優勢。

在 AI 新創的表現上,台灣也不斷有值得讓人期待的明日之星冒出頭來。領頭羊 AppWorks Accelerator 於 2018 年中宣布限定招募 AI / Blockchain 新創,至今已經畢業兩期共 65 個新創,其中 39 個是 AI / IoT 新創,也貢獻了台灣 Ecosystem 的蓬勃發展。

數位行銷、電子商務發展成熟,提供 AI 新創成長沃土

根據 AppWorks 的「2019 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Taiwan AI Ecosystem Map 2019) 的調查,台灣最早投入 AI 領域的新創,可追溯至 2010 年成立、專攻成效型行銷廣告的 Tagtoo (塔圖科技),除了站穩台灣市場外,Tagtoo 近年也積極拓展大東南亞市場,並在 2018 年,獲得亞洲知名行銷社群 CMO Asia 評選為 2018 年印尼最佳品牌獎

Tagtoo 快速崛起的背後,代表台灣在數位行銷、電子商務高度發展後,進入 AI 時代,已孕育出一批在數位行銷、廣告領域中嶄露頭角的新創。例如,提供 AI 數據跨螢行銷解決方案的 Appier,先後完成從種子輪、A 輪一路到 C 輪的募資,共獲得超過 8,200 萬美元的資金挹注。其他像提供電商個人化推薦模組的 Rosetta.ai、開發再行銷 (Retargeting) 聊天機器人的 Akohub,都是極具代表性的 AI 新創。

AI 新創銜接台灣科技製造能量

在台灣的 AI 新創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則是整合軟硬體的 AI 應用,串接台灣科技製造產業鏈。例如,2014 年成立的 Umbo CV (盾心科技),是台灣 AI 新創中,成功進入歐美市場的典範,在超過 30 個國家有長期付費企業用戶,包括緯創、群聯都是 Umbo CV 的股東。Umbo CV 專攻智能安全監控,研發擁有自我學習與分析能力的影像辨識技術,所打造出的軟體平台可透過監控的影像 Data,學習並辨識影像中人、車、動植物等物件,以及侵入、群眾聚集、火災等特殊事件。除了軟體平台,Umbo CV也開發出搭配用的硬體攝影機,用AI科技,改變了監控產業原本要靠保全以肉眼24小時監看的模式。

同樣透過軟硬體整合,開發 AI 應用的新創,還包括利用攝影機和 WiFi 量測的科學數據,提供實體零售業專用商情分析系統的 SkyREC;開發全球第一台 AI 智慧寶寶攝影機的 Cubo;與威盛共同合作開發 Edge AI 3D 套件 的 Lucid;成功研發自駕車輔助系統的 oToBrite (歐特明電子);以及開發 AI 機器人的 AeolusNUWA Robotics 等新創公司。

隨著越來越多 AI 新創冒出頭,台灣在創業加速器、教育、研究等面向,也呈現蓬勃發展。在創業加速器部分,2010 年成立、2018 年 8 月 (AW#17) 起限定招募 AI / Blockchain 新創的 AppWorks Accelerator,目前為止已經畢業兩期 AI / Blockchain 共 65 個新創,其中 42 個做 AI,7 個做 IoT。

AppWorks 之外,也有微軟新創加速器 (Microsoft for Startups)Taiwan AI x Robotics Accelerator 等,皆是以 AI 新創團隊為主要招募來源的創業加速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則分別是台灣在 AI 教育與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機構。

展望未來,對 AI 新創來說,AppWorks 認為可把握三個創業機會。第一個,是自動化高人力成本的工作,例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高所得的職業中,利用 AI 來協助處理重複、例行、無聊的工作;第二個,是運用 AI 來做人類本來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同時根據成千上萬個考量因素 (遠超過人腦同時處理資訊的能力),協助電商運用 AI 來做個人化推薦;第三個,則是在 AI 普及化的過程中,開發出更多不需要具備撰寫程式能力,一般人就能使用 AI 的工具。

台灣 Taiwan’s AI Ecosystem 由 AppWorks 製作,每半年更新一次,有任何指教與建議,請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Photo by shutterbean o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