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為了讓第一次創業的人更快了解「創業」是怎麼一回事,appWorks 每週三早上固定邀請網路創業的前輩們來跟育成中的團隊分享心得。團隊們除了能藉由他們的經驗中學到創業精神,也因此有機會跟前輩們交流

合作,可以說是 appWorks 最核心的價值,也是我們創造這個平台的最大用意之一。舉例來說,四月初剛達到一百萬人次訂位的 EZTABLE,很早就開始透過開放 API 來與其他團隊合作,一起開發餐廳預訂的好用 Apps。EZTABLE 還提供分潤機制,藉由與其他團隊共榮共存來替台灣的餐飲業創造更多價值。另外,國內最大的比賽資訊平台,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的獎金獵人與第四屆畢業的線上出版工具開發團隊 Fliper,也在近期共同舉辦 urworks 線上更新一代設計展,透過線上展覽平台,讓台灣年輕人的軟實力有機會讓全世界都看到。

是的,我們希望本著善意的不只是 appWorks,而是整個網路圈的人。台灣已經夠小了,學會合作、團結、創造多贏,我們才有可能跨出這裡,跟來自全球的一流團隊們競爭世界的舞台。

國泰金、群聯電、聯合報等法人聯手成立「本善基金」,共拼千億 APP 經濟

近年來由於 iPhone、iPad 與 Android 等智慧裝置在全球熱銷,開啟所謂「後 PC 時代」,嚴重打擊 PC 產業的成長,使我國科技製造業頓失長期仰賴之重心。為了促進台灣產業升級,經濟部於去 (2011) 年規劃上億預算,喊出打造台灣成為「全球 App 發展重鎮」的願景,期望原以製造為重心的本土科技產業,能夠在「後 PC 時代」升級成為全球軟體、內容服務的中心。

國泰金、群聯電子、聯合報、與華威聯手成立「本善基金」

為了響應政府發展「App 經濟圈」計畫,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集團,以及華威集團等法人聯手,於日前成立「本善創投基金」,委由之初創投管理,計畫五年內以三億資本,投資國內 100 家 App 創業公司,並將注入五大法人之集團資源,期望推動台灣成為國際 App 生態重鎮,帶動超過千億產值與創造超過千個工作機會。

全球 APP 商機正夯

根據調研機構 ABI Research 於今 (2012) 年二月出版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行動 App 市場 2011 年總產值高達新台幣 2,550 億元,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40%,預計於 2016 年突破 1 兆新台幣大關。另外,除了 App 的銷售,今年一月出版的 eMarketer 報告也舉出行動廣告市場將在未來 5 年呈現爆炸性成長。以北美為例,行動廣告市場將從 2011 年的 435 億台幣,以年複合成長率 49.5% 的速度,在 2016 年成長至 3,249 億台幣的規模。

法人成立「本善創投基金」抓住 APP 熱潮

看見全球 App 商機,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集團,與華威集團等法人聯手,於今 (4/6) 日舉辦「本善創投基金」成立記者會。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先生特地到場致詞。以大馬僑生身分在台白手創業起家的他,特地勉勵在場的數百位青年創業者,要有膽量,勇於挑戰這個世界。

隸屬聯合報集團的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劉永平先生則有感而發,以自己集團內創業的經驗鼓勵大家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過去十年來台灣投資表現最佳的華威創投集團,由執行副總張志成先生代表出席,表示由華威在兩岸三地的布局,加上之初創投早期育成的成功模式,必定將台灣 App 團隊推向世界的舞台。

委由之初創投管理

本善創投基金成立之後,將委託由之初創投負責管理。之初創投 (appWorks) 於 2010 年設立,深耕台灣 App 經濟圈達兩年之久,已育成、投資超過 80 家新創 App 團隊,包括榮獲北美《紅鲱魚》評為全球科技 100 強的「Richi 里斯特」、「獎金獵人」,及獲破壞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投資的「EZTABLE 易訂網」,都是從之初創投著名的「appWorks 育成計畫」成功創業的網路新星。

appWorks 育成計畫

開始於 2010 年 6 月,appWorks 育成計畫結合種子資金與專業育成,提供創業者一種更高成功率的創業方式。每六個月一期,創業團隊進駐 appWorks 育成中心,接受最全面的顧問、輔導,將產品和商業模式調整到最佳狀態,最後在 appWorks Demo Day 活動向近千位出席的投資人、媒體與業界代表介紹成果,大大提升創業團隊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機率。

本善基金加持

本次募集的三億元新台幣本善創投基金,其目的就用來投資經 appWorks 育成計畫培育而出的本土 App 創業團隊,提供這些明日之星種子與早期擴張所需要的資金,讓他們可以擁有足夠的糧草彈藥,放手在國際市場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們一較高下。

集合之初創投的育成能力、本善基金的創業資本,以及五大法人的集團資源,台灣成為全球 App 開發重鎮的願景,似乎又離實現更接近了一步。

關於國泰金控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持續領先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供應商。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世紀產物保險公司、國泰證券投資信託與國泰證券公司。截至 2011 年底,公司總資產超過 1660 億美元,客戶數量超過 1200 萬。近年來,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中國大陸與越南開設了人壽保險、財產與意外傷害保險及銀行營運部門,成功增加了該公司在亞洲的市場佔有率。

關於群聯電子

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0 年,以隨身碟控制 IC 產品起家,致力於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完整技術的開發及提供,及各種快閃記憶卡技術服務諮詢。首創全世界第一個快閃隨身碟控制晶片 (自有品牌產品為 PenDrive ),其後在 IC 設計技術上持續領先,亦主導應用產品新概念形成與生產的做法,積極成為世界前三大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之提供者及技術主導先驅。

關於聯合線上

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由聯合報系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主要事業體包括聯合新聞網 udn.com 及聯合知識庫 udndata.com。2005 年核准公開發行,2006 年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之興櫃市場掛牌(證券代號:3505)。2010 年度營業額超過新台幣貳億貳仟萬元。

關於華威集團

華威集團係由一群擁有累計超過 200 年投資經驗的專業成員共同創立的。自 1998 年創立以來,華威始終秉持著「整合全球资源,創造綜效事業」的使命。如今,華威已發展成為亞洲成長最快速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之一。十餘年來,華威專注於開拓與創造大中華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透過在上海、北京、重慶、台北和美國的分支機構及運用系統化的獨特投資策略,提供所投資企業更多的附加服務,並為股東創造更穩定可觀的投資回報。過去 12 年來,華威的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超過 35 %,所投資的 140 多家企業中,已經有 40 家實現 IPO,另外有 24 家通過併購方式退出。華威目前管理的基金規模達到 10 億美元,基金的投資人由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中東和台灣的捐贈基金、大學基金、養老基金、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等頂級機構投資人組合而成。

關於本善創投基金

「本善創投基金」的正式名稱為「本善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集團、合裕管顧、華威集團與之初創投聯合成立,初期資本額三億,計畫於五年內投資 100 家台灣網路與 App 新創團隊。

關於之初創投

appWorks Ventures 之初創投於 2010 年設立,深耕台灣 App 經濟圈達兩年之久,已育成、投資超過 80 家新創 App 團隊,包括榮獲北美《紅鲱魚》評為全球科技 100 強的「里斯特」、「獎金獵人」,及獲破壞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投資的「EZTABLE 易訂網」,都是從之初創投著名的「appWorks 育成計畫」成功創業的網路新星。

新聞聯絡人

之初創投經理 楊雅朱
Phini Yang, Associate, appWorks Ventures
[email protected]
02-2765-0757

有人商量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說過,若是當獨生子女,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我那時候不太理解,擁萬千寵愛於一身到底有甚麼好辛苦的 — 獨生女多好啊!像公主一樣!直到後來遇到爺爺驟逝的事情,我才突然理解媽媽為什麼這樣說。

大一下的某個尋常下午,天氣有點熱,正準備要去上現代小說選讀。突然接到媽媽的來電,風雲變色。

“爺爺快不行了,你趕緊搭最近的一班火車回來”

趕回台中,爸媽和年邁的奶奶焦急的等在急診室外面,爺爺的情形據說非常危險。穿著白袍的醫生走出來臉色凝重地對著爸爸說:  “林先生,你必須馬上做出決定,不開刀,你父親只剩下48小時,開刀,雖然會面臨大出血的風險,但可能還有20%的存活率”

20%!?  這在家屬耳裡真的是和宣判死刑無異。

奶奶早已慌了,剩下捏主意的人,只有爸爸一個。爺爺其實有三個孩子,我的姑姑不幸在懷孕時意外過世,叔叔長年在大陸打拼事業,不在家。

可想而知 ,當時爸爸必須做出來的決定,有多麼沉重。他想盡辦法的要用國際電話連絡到叔叔,跟他一起做這個決定。後來,爺爺還是在兩天內走了。(當時正逢端午節,身為台商的叔叔,在機場困了三天,才回到家見父親最後一面。)

在送爺爺回家的最後一程途中,媽媽又提起了身為獨生子女可憐的地方。”你看,如果只有一個人,要扛起這所有的事情,是多麼辛苦又沉重的事情,父母親出了甚麼事,也沒人可以商量。在那個時間點我感受到了了這句話的力道了。沒人可以商量,在遭逢巨變或是面臨難關的時候,真是有苦也說不出。

自從加入 appWorks 以來,多少也看過幾次這樣的事情,創業團隊突然面臨外在非常巨大的壓力、脅迫、甚至是法律興訟的威脅。在那個當下我相信他們是很惶恐的。但是,他們跟在外單獨打拼的團隊不一樣(獨生子女),在這裡,他們有兄弟姊妹,他們有靠山,可以一起”商量”。

雖然有幾次看起來真的非常驚險,但是靠著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辦法,找幫手,在那樣的時刻,創業團隊不會是孤單的獨生子。

在 appWorks,你有很多兄弟姊妹可以商量。他們也都願意為你,伸出最即時的那一雙手。我認為,那就是這個 Community 最有價值得地方。

By Yvette

 

 

 

 

 

(圖片來源: One Tonne Life, CC licensed)

 

 

 

成就感

工作的時候甚麼事情會讓我感受到最大的成就感?

當我們努力付出、耕耘的事情,好像有一點點的成果的時候。

對於 appWorks 來說,當然就是育成的團隊因為在這個環境中得到養分,進而 leve up 的過程。在 appWorks 很容易體會新生父母的心情 (當然 Yvette 本人是還沒到那個歲數),因為每一次看到團隊多跨出一小步,多進步一些些,都會像鄉里大事一樣急著想要跟隔壁的王嬤嬤分享。真的,就是這麼感動和開心。

2月初是第四屆團隊的第一個大活動–Insider Day。我們邀請了很多業界前輩和創投同業來給予第四屆的團隊指教和意見,會後,我看到愛勸敗的共同創辦人 Sapp 寫了一篇心得。當天一直到入睡前,我的嘴角都掛著微笑,因為從這篇心得,我看到了 appWorks 的付出,似乎真的幫了創業家一些忙。

節錄其中的一段話:

認清自己本身的價值,發揮打群架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不斷 Pivot,進而改善,是我們加入 appWorks 至今所獲得的最寶貴經驗。

註:打群架的優勢已經有一點點像 appWorks 的黑話,意思是 appWorks 育成的所有團隊像是一個大家庭,很容易互相串聯合作,產生很可觀的綜效。

謝謝 Sapp 抽空寫了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正在一點一點的在所有的團隊身上,幫上一點點忙,發生一些些改變。

我是Yvette。

(圖片來源:peculiarpics,CC licensed)

來跟我們一起打群架!

 

創業者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運氣、夥伴、錢,還是好的創業主題?或許 Jamie 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了解。在 appWorks,20 多位 Mentors 的寶貴經驗、超過 150 位創業同伴的實戰分享、24/7  都不關門的創業環境,還有 4 位球員轉教練提供專業的 know-how,都是幫助創業者逐步做出「人們想要的產品」的重要關鍵。

舉例子說,2 月初剛結束的 Insider Day,是個像期中考的日子。對團隊來說有什麼重要的呢?在這天,appWorks 請了 20 餘位創業前輩擔任評審與貴賓,讓團隊們一一上台,將產品跟商業模式全部攤開,由貴賓們來提出問題與意見。我們這次刻意將 Insider Day 提前了一個月,也就是說第四屆育成的團隊進來之後,只有兩個月可以做出一些什麼。這個設計,給了團隊們很多前進的動力,因為他們必須要在上台前有東西可以展示。

如果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是初創業者最需要專注的事情,那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把產品推出去,因為只有市場才能夠當最後的裁判。而 Insider Day 與 Demo Day,就是我們幫助你更快把產品做出來、勇敢推出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 appWorks,你不會是一個人孤伶伶地挑戰市場,隨時抬頭一看,你會發現還有另外 20 組人馬也在跟你一起努力中。不,這些人留到深夜的原因,不是因為主管還在公司!

第五屆育成計畫,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打群架。

One more thing…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提早申請(到2012 年 3 月12 日 11:59pm 止),入選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哦!

(Photo via abhiomka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