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霈 (WeMo Scooter 創辦人暨執行長):關於創業,我在麥肯錫、英特爾工作所學到的事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這兩年多來,在台北市的街頭,陸續可以看見綠白顏色搭配的電動機車穿梭其中。這是 2015 年成立的 WeMo Scooter (威摩科技),結合「共享經濟」、「綠能環保」等概念,提供給民眾的另一種交通服務選擇。使用 WeMo 的電動機車,只需要下載 App,註冊後就能在搜尋附近的機車,不需要傳統鑰匙,就能以 App 發動、租借、騎乘與還車。

WeMo 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在市區內有短程移動需求的民眾。目前,WeMo 在台北市全市以及新北市的板橋與新店兩區,共投放超過 2,000 輛電動機車供民眾租用,前 6 分鐘 15 元 (24 歲以下 9 元)、往後每分鐘 2.5 元 (24 歲以下 1.5 元),置物箱中則內含抹布、兩頂安全帽以及衛生頭套,以符合使用者個人衛生。

WeMo 同時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12 校友,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 Jeffrey,則是一手主導 WeMo 發展的關鍵人物。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學 / 碩士、哥倫比亞大學 MBA,曾先後擔任英特爾產品開發工程師、麥肯錫專案經理,擁有亮眼的學歷,以及在頂尖企業工作的經驗,吳昕霈在 35 歲這年,放棄在海外 15 年的優渥生活與高薪,返台創業,期許以永續經營發展的理念,透過 WeMo 改變交通樣貌,建立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究竟英特爾、麥肯錫的工作經歷,如何成為吳昕霈的創業養分?WeMo 前三年的創業之路,他又是如何運籌帷幄?吳昕霈與所有創業者分享他的珍貴經驗,以下是採訪重點整理:

中年創業的眼界與起手式

Q: 和多數年紀很輕就選擇創業的人相比,你可算是「中年創業」,在國外有相對完整的學歷與工作經歷,為什麼會想要脫離舒適圈,選擇回台灣創辦 WeMo?

A: 對創業者來說,創業都是一股衝動,儘管在當下擁有的,不是完美的創業知識,但那時會覺得已經是最完美,就衝了。

我在當時最簡單的初衷與念頭,就是回台灣。因為在海外工作十年,都是在美商大公司,在 35 歲這個人生階段,我開始思考:我的下一個人生階段,想要在哪裡待最久?我的答案很明確,就是台灣、我們的家。

有了這個決定,再來就是思考:回來台灣,我可以做什麼?以我當時的狀況,其實還是可以待在麥肯錫,或加入其他大公司,創業是很後來才突然出現的念頭。主要原因,是因為繼續待在大公司這條路已經不太適合我的人生規劃了,因為多了一些顧慮,比如若繼續待在麥肯錫,大部分時間需要出差,肯定還是無法長時間陪伴家人。

另一方面,我希望選個挑戰性高的工作。若在台灣加入大公司,做的事情對我來說不是那麼有趣,或是很多外在國外看到的新趨勢、新商業模式,在台灣都沒有。那時我就想,在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存在,那就我來做吧!後來也很嚴謹的做了一些市場研究,發現「共享智慧機車」這個題目很有吸引力,所以就離職創業。

Q: 那時你研究了哪些創業題目?怎麼會選擇現在這個?

A: 研究了還滿多題目。我還在麥肯錫的時候,有參與幫台灣做一份類似經濟轉型的白皮書,針對不同面向的問題進行研究,包括空氣汙染、食安問題、外資投資金額在亞洲後段班十多年,這段過程對我的創業有一些啟發。

此外我也在思考,對一個資源與經驗有限的創業新手來說,我有什麼切入點?考量到希望在台灣做有關永續經營 (Sustainable) 的題目後,我們本來想做跟食安有關的創業,因為在那個時間點,看來機會不小。但後來發現,食安相關的產業,本來就是紅海,接著慢慢研究發現,WeMo 這個主題是藍海,在台灣是完完全全沒有做過的東西。

Q: 在英特爾或是麥肯錫這樣產業頂尖的企業服務過,對你的創業有哪些幫助?和其他工作經驗不多、很年輕就創業的人來說,有哪些優勢?

A: 我覺得創業的知識與能力,是不斷學習和累積的過程。工作沒多久就創業的人,學習曲線是在創業時爬升,我則是透過在大公司的工作來完成。

如果一定要比較了話,我會覺得我一開始選的天花板比較高一點。因為我已經知道,這個題目的潛力夠大,我們一開始就是詳細評估過,覺得 WeMo 的需求量、潛在用戶,光在台灣就很大了,台灣有近 1,400 萬台機車、平均每人有一台機車 (扣掉老人、未成年、無駕照者),機車密度全球最高,光是台灣就有可能是幾十億的營收,所以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我相信對創投來說,我們的題目與所在的產業也是有吸引力的。

Q: WeMo 現在有約 100 名員工,扣掉外勤的換電人員,內勤人員約 50 人,1/3 為研發團隊,整體平均年齡僅 30 歲,你怎麼在短短兩年內招募到這麼一批戰力?畢竟,不太可能有「電動機車資深業務開發」這種人才,某種程度找來的都是產業新人。

A: 我覺得優秀人才不能只會做本來在做的事。在業界十年的工作經驗,不代表他是強者,頂多只代表他把一個技能學會了,我不會以這樣的標準評斷人才,我更在意要具備熱情、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考,以及是否擁有願意動手做的態度。聽過不少新創,每年走一輪人的案例,滿幸運的,我們每年的離職率不算高,大概在 10% 以內,我們第一號員工還在,希望他一輩子都不會走。

用 Delivered on Promise 建立員工信任

Q: 怎麼把優秀、一起打拼過的員工留下來?

A: 我覺得關鍵是溝通、信任。在公司的大多數環節,我都希望盡可能 Delivered on Promise (說到做到),我覺得這很重要。我們在內部跟大家說會做的事,頂多晚一、兩個月,但一定會做到。例如,我一開始跟團隊與車廠說,我們從一輛車開始,到 30 輛、200 輛、1000 輛車,結果都做到了…。在我們一開始什麼的都沒有的時候,就是要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信任,如果沒有獲得團隊的信任,後面什麼都不用講。

我在英特爾與麥肯錫學到的經驗,就是從一開始就要很透明地跟大家講公司的實際情況。讓大家有相同的資訊與目標,知道怎麼一起努力往前走,然後我們就都有 Delivered on Promise,這才是關鍵,福利、願景這些事情,只能騙一次、騙一年,公司還是要忠實呈現現況,以及一直進步。

Q: 對新創來說,內部與外界的變化這麼快,隨時都可能 Pivot,怎麼做到 Delivered on Promise?

A: 你說的沒錯,但我們是軟硬體整合的創業,有硬體的限制在,所以 Pivot 的幅度不會太大。絕大多數的軟體或網路創業,商業模式可能徹底轉換,當初進來的人,以為要做這件事,結果 3 個月、6 個月後這些事情都不做了,而我們的目標與願景是打造宜居城市、改變城市生活、以機車為主體,這些事情不會改變。

當然,創業的策略一定會轉彎、東西會延遲,我們要調整產品和服務越來越符合消費者需求。但我覺得就是期望管理,跟我剛講的信任有關,就算再怎麼嘗試,今天突然說什麼不做了、要改變作法,都會傷害到團隊的信任跟期望。我們盡量不要這樣。

Q: 在創業從 0 到 1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 PMF (Product-Market Fit),感覺你們很少談這段過程,是不是來得很順利?

A: 不能說很順但來得很快。我們大概在台北市投放 1,000 台機車時,PMF 就來了。Jamie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 每次都說,PMF 真的來了就會知道。沒錯,因為用戶使用數據的成長斜率馬上就不一樣。PMF 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是努力把服務做好,然後多了車子、增加了便利性,到了某一天消費者就突然大量來了。

當然,對我們來說,目前的成長速度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再投放更多機車創造更快的成長。因為我們投放車輛有非常明確的網路效益,投放機車的密度增加一倍,使用率差不多會有四倍成長,這個神奇的公式,每種創業模式都不同,要真的去做才能驗證。

至於為什麼我很少講從 0 到 1 的部分?一是它真的發生太快,我們的 PMF 大約在第三個月就意識到它來了;二是越來越多人注意我們,談論的都是未來計畫,鮮少去討論之前發生了什麼。

Q: 對新創來說,PMF 來得很快雖然很好,但從外人來看,會有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後勤作業往往跟不上,譬如投放 100、1,000 輛機車,或是多一倍、兩倍的使用率,它需要後勤的能量,不會只是同樣倍數的成長,可能更接近等比級數成長,你怎麼應付這種狀況?麥肯錫的經驗有幫助嗎?還是靠自己摸索?

A: 簡單說,就是 PMF 出現後,大公司的作法與制度也要來了。團隊間,不能只是很天真地跟大家建立「我們都是一家人」這種感覺,得要接受成長必經的痛。

這時,會有員工因為不習慣開始抱怨,這時更要加強溝通,要怎麼解決後勤的問題。我們希望每位員工,都能是非常跨領域整合的,應該說新創普遍都是這樣,但我們是軟體、硬體、行銷、運營和數據都要齊頭並進,每個功能缺一不可,在混亂當中慢慢把後勤能量建立起來。

挖掘出關鍵 Insight

Q: WeMo 現在正站在「共享經濟」與「電動機車」兩個風口上,但既然是風口,在政策、法規、使用行為、產業結構等面向上,變化也很快,要如何因應?

A: 面對這樣的環境,我覺得最需要洞察力,從一堆現象中找到最重要的問題去解決。這是在麥肯錫最重要的訓練之一,就好像冰山,多數人只看到海面以上的部分,但冰山絕大部分都在海面以下,不容易被看到,麥肯錫教會我不斷挖掘冰山下面的部分,不只是看現象,而是看底層更重要的事情。

在營運初期,我們確實有挖到一些關於消費者的 Insight。因為我們的服務,牽涉到民生與交通,政府又要管理,所以必須是業者、政府和消費者都要一起合作,這件事才會成功,但我一開始就決定要掌握住消費者這端,唯有消費者做為我們的後盾,才有辦法去完成其他部分。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必須想辦法把消費者體驗做到極致,我們很重視使用率這個指標。我們的使用率,在剛開始幾百輛機車時,大概從每天一次、兩次慢慢爬上來,在突破 1,000 輛時,使用率瞬間就來到五、六次了。

對我來說,用戶是根本,只要使用率不斷提升,我們就能持續將污染的交通工具轉為綠能,用戶與使用率也代表民意基礎,所以市政府就會比較支持我。因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讓城市變得更美好,本來就不是要跟城市對槓,用使用率去跟政府部門溝通,代表我們的服務符合民眾的需求,這造就我們後來與政府的合作比較順暢。

有些朋友常常會半開玩笑地說我花太多時間與金錢,把服務做得太好了。但這是我的堅持,我們就是要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使用者體驗,這樣才能持續提高使用率,這也是我們長期持續努力的方向。

Q: 身為 AppWorks #12 的校友,自從 2016 年加入這個社群之後,對你在創業這條路上有哪些幫助?

A: 我覺得有兩件事情幫助很大。第一,是身邊有一群同樣在創業的人互相扶持。創業的日子其實很孤單,這是很重要的支撐,在 AppWorks 這個社群中,看到大家都一直在往前走,我心靈就得到慰藉了,在這裡,大家都很像老朋友一樣,儘管未必能常常碰面,但只要見面很自然就能相談甚歡,知道大家都在為各自的夢想打拼,大家也一定都在為你加油,如果真的成功,校友們一定會真心地為你感到高興,他們自己也會感受到榮耀,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第二,我最愛的是 AppWorks 提供給校友們的 Master Team (編按:AppWorks 內有全職的財務會計、法務、PR、人才招募、設計等 Master,依據各自的專業經驗,免費協助校友們) 對我們幫助非常大。基本上就像是一通電話服務就到的感覺,只要我們開口,AppWorks 的 Master 們都非常樂意幫忙,盡可能提供各種資源與專業,對新創來說,這真的是很奢侈的事情,像我過去在麥肯錫,這類服務都是要花錢買的,以上兩點,是我覺得最棒的地方。

Q: 非常開心知道 AppWorks 對你真正有幫助。展望未來,在現有的基礎上,WeMo 有什麼新的發展計畫?

A: 成為台灣第一的交通品牌,肯定是我們長期的目標。所以下一步,勢必會從現在的台北市、新北市 (新店區、板橋區),進軍其他主要城市,只要有好的機會我們就會進入,這只是時間點問題。

更長遠一點,我們計畫把這整套 Know-How 輸出海外。東南亞、歐洲的主要城市,都是會考慮的範圍,只是策略會再彈性一些,因為各地的民情與法規不相同。從成立一開始,我們就預留了整套未來所需的架構,在科技與系統上,我們努力做得更紮實,例如機車定位、用戶找車、機車啟動、支付費用這一整套流程,在全球中,我們是很有競爭力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搜集大數據,提供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透過機車這個載具,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上,做各種創新服務。例如,在機車上裝攝影機、感測器,將蒐集到的數據回饋給政府,或是利用這些數據去做各種創新應用。

【歡迎所有 AI / Blockchain 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The Next Crypto Capital of the World: Snapshot of Taiwan’s Blockchain Ecosystem

This map was produced by AppWorks in conjunction with local blockchain media Blockcast. Apart from conducting primary research, we used information from our own respective networks, communities, and investment partners, and pored through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news. The map will be updated every quarter to adequately capture the sheer pace at which the industry is evolving.

Jun Wakabayashi, Analyst (若林純 / 分析師)

Jun is an Analyst covering both AppWorks Accelerator and Greater Southeast Asia. Born and bred in America, Jun brings a wealth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AppWorks. He spent the last several years before joining AppWorks working for Focus Reports, where he conducted sector-based market research and interviewed high-level government leaders and industry executives across the globe. He’s now lived in 7 countries outside US and Taiwan, while traveling to upwards of 50 for leisure, collectively highlighting his unique propensity for cross-cultural immersio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un received his Bachelors in Finance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Sprouting from a few stray meetups and small projects, Taiwan’s blockchain ecosystem has grown tremendous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ctivity in the spa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as far as 2013 when MaiCoin, one of the island’s first digital asset exchanges supporting fiat-to-crypto trading, was established.

It was also around the same time that Taipei Bitcoin Meetup, arguably the earliest congregation of blockchain evangelists and crypto enthusiasts in Taiwan, began. And just for reference, Bitcoin’s price hadn’t even crossed US$250 at this point.

The Taipei Ethereum Meetup wouldn’t come into existence until two years later on October 13, 2015 – just a few months after Ethereum’s mainnet went live. Fast forward to today, the group now boasts of 1,935 members, along with representations from major blockchain foundations like EOS, NEM, Iota, Cardano, and Neo.

Overall, an end-to-end ecosystem that extends far beyond just blockchain fanatics and hardcore developers has now emerged in Taiwan.

Block by block

We’ve witnessed a swell of companies and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s focusing not only on a whole suite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from healthcare to gaming and entertainment, but also on a spectrum of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them.

Projects like Muzeum and Contentos are tailoring their protocols to the needs of specific segments, in this case creatives and content creators, respectively. Dexon, which is initiated by the team behind crypto exchange Cobinhood, is looking to create a new home for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DApp) makers through the allure of its permissionless, infinitely scalable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In line with global trends, several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rypto exchanges have emerged to serve the growing trading volumes of digital currencies. Homegrown exchanges such as BitoEX, Joyso, and MaiCoin are leading the charge on the domestic front, offering their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to woo traders and users alike. For example, BitoEX, the creator of crypto trading platform BitoPro, has partnered over 3,000 convenience stores in Taiwan, allowing customers to seamlessly purchase crypto with fiat currency.

While many were fighting tooth and nail to get ahead in the gold rush, some innovators have opted to supply the picks and shovels instead to fuel the race. Established in 2014, CoolBitX created a credit card-sized hardware wallet for storing cryptocurrencies. It connects to any iOS and Android smartphones via bluetooth. To date, CoolBitX has sold 100,000 wallets worldwide.

Formosa Financial, on the other hand, has created a one-stop online shop to manage digital assets. It aims to help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many financial products offered by traditional banks and the one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e crypto space.

Pillars for funding, legal advisory, community building, education, and, of course, the media have also propped up to support the industry’s evolution. Accelerators like MOX and our very own AppWorks have constructed programs to specifically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founders and creat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o fast-track growth.

Seventy percent of the organizations on the map were actually established in the past two years. Unsurprisingly, we saw the biggest growth – 271 percent – in the number of blockchain-focused companies in 2017, where year-end crypto prices reached astronomical heights.

The hysteria has since dissipated, and the majority of cryptocurrencies have now dropped 90 percent below their all-time highs, leaving in its wake a cold, brittle winter that will likely see a dearth of new projects starting in the next few years – at least compared to the feeding frenzy that we saw in 2017.

History in the making

Despite the slump, the core building blocks of Taiwan’s blockchain industry are holding fast.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n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are still strong among the country’s developer community and overall talent pool. Popular local job website 104 has dozen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collectively posting nearly 300 open blockchain-related roles, showing a huge growth compared to the few openings available in early 2017.

Moreover, the atmosphere at the top remains cautious but optimistic.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C) is set to release definitive guidelines for initial coin offerings/security token offerings by mid-2019. It’s likely to inherit a similar stance as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n the US to treat most, if not all, ICOs as security offerings.

Although regulators maintain a hardened stance on fraud prevention and anti-money laundering measures, the FSC has stated that it has “no intention of curbing the creativity and productivity associated with cryptocurrencies if they are not used as securities.”

Blockchain might be starting to slip out of mainstream fashion, but that’s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With distractions like hype and price out of the way, developers can now get some serious work done under the hood.

There’s still a lot of progress to be made surrounding issues like privacy, security, scaling, interoperability, and usability. If these concerns are left unsolved, they will only impede the technology’s widespread commercial implementation.

Looking ahead in 2019

With the crypto markets finally cooling down, we don’t anticipate much activity in the space in 2019 – at least as it relates to the birth of new projects.

Undercapitalized startups and those that missed the ICO boom will likely struggle to make ends meet. And those left standing will be battening down the hatches, cutting off excess fat, and increasingly turning back towards conventional financing channels (i.e. VCs/banks) to ride out the bear market.

Taiwan’s investor landscape has responded accordingly, with VC firms such as IVP, CDIB Capital, and WI Harper already started investing in blockchain/crypto startups.

In light of these market conditions, we will see a lot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blockchain/crypto startups across the value chain displaying a newfound interest in Taiwan as a source of affordable but no less qualified talent. Where Taiwan has been traditionally overlooked for its economic brawn, it will now make up for with brains – cost-efficient brains, to be exact.

The island’s 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 and favorable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costs will also serve to optimize companies’ bottom lines, especially those working at the infrastructure level like mining and protocol development.

Although we’re unlikely to see many – if any – commercial implementations this year, DApp development will continue at a moderately healthy pace, particularly as Taiwanese decision-makers begin to solidify their stance in blockchain and release definitive regulatory guidance on ICO/STOs.

Taiwan is also among only a handful of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to have created a fintech regulatory sandbox. That means blockchain/crypto startups have a much more forthcoming environment to experiment with and find market validation without the burden of potential legal consequences.

The Blockchain Ecosystem in Taiwan map was produced in conjunction with blockcast.it. Moving forward, we will be updating it every quarter to adequately capture the sheer pace at which the industry is evolving. For any questions or comments, or if you would like to have your organization included on the map, please email [email protected]

【If you’re a startup currently or prospectively employing AI / Blockchain, be sure to apply AppWorks Accelerator’s AI & Blockchain only batch.】

林之晨 (AppWorks 創辦人) 專訪,AI / Blockchain 新創如何有效提高成功機率?

Alyssa Chen, Analyst (陳敬旻 / 分析師)

負責 Accelerator,喜歡陪伴創業者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火箭。來自台中,加入前任職於華山文創園區,負責台灣新銳文創品牌的營運招商與媒體合作。除關注設計藝文議題,也喜愛網路新創產業的活力。曾於 AppWorks 實習一年。畢業於政大德文系、政大國際傳播所。喜歡旅遊與花草,最愛亞洲食物。

創業者必須抓住科技的板塊位移,才能借力使力,顛覆衛冕者的壟斷。在 2018,AI 與 Blockchain 是兩個正在發生的巨型典範轉移,利用它們來創業的最好時機,就是現在。

問題是創業者要如何善用這兩波大浪?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別安排 AppWorks 創辦人 Jamie 林之晨坐下來,好好幫我們解釋。

Jamie 從 2009 年,還居住在紐約時,就開始在他的個人網誌 MR JAMIE 上分享創業相關知識,2010 年他正式回台啟動 AppWorks Accelerator,致力輔導年輕創業者,推動台灣,乃至於整個大東南亞創業生態系的連結、蓬勃發展。多年來,Jamie 始終站在第一線,協助創業者,也因此對創業,往往有更全面的觀察。

AppWorks Accelerator 從 2010 年成立至今,校友已累積共 328 支活躍新創團隊、925 位創辦人,是大東南亞 (東協 + 台灣) 規模最大的創業者社群。從今年八月進駐的 AW#17 (第 17 屆) 起,AppWorks Accelerator 開始限定招募 AI / IoT 與 Blockchain / Crypto 團隊,本屆共有 34 組新創團隊正式進駐,其中 21 支以  AI/IoT 為主,13 支以 Blockchain/Crypto 為主。這群潛力新創中,有 10 組國際團隊,分別來自香港、泰國、越南、斯里蘭卡、美國、歐洲等地。創業團隊中,有曾擔任 eBay、HTC、華碩、Proofpoint (Nasdaq 上市公司) 高管,也有來自 Y-Combinator 的校友,顯示 AI 與 Blockchain 所帶來的典範轉移,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吸引更多優秀創業者投入。AppWorks Accelerator 也將持續限定招募這兩個領域的新創團隊,直到下一個更巨大的典範轉移出現為止。

在近半年的加速器期間,密切輔導這群 AI 與 Blockchain 創業者後,Jamie 分享 AI 與 Blockchain 新創在創業路上常面臨的挑戰、導致創業者半途放棄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因應解決辦法,以下是這次專訪的整理:

Q: 為什麼 AppWorks Accelerator 會在這個時間點,決定限定招募 AI 或是 Blockchain 的新創團隊?

A: 從 AppWorks 的名字,就可知道我們 8 年前是針對 Mobile Internet 的浪潮而成立。多年來,也很幸運獲得了新創圈的關注,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我們覺得有義務,希望盡可能透過既有的影響力,去提醒大家「Mobile Internet 帶來的典範轉移已經到了尾聲」。儘管這件事已不是新聞,但是我們仍觀察到,許多年輕創業者還是會預設「我每天都在用手機,是不是還有什麼創業的機會?」

但事實是,根據研究機構 IDC 預估,2018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衰退 0.7%,是繼 2017 年衰退 0.3% 後,連續第二年呈現下滑趨勢,也因此用戶成長的紅利早已不再。

也因此,根據我們在前線的觀察,這樣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當整個產業成長趨緩,會進入以整併為主流的生命週期,並不利於新創企業。好在老天爺關上一道門,打開了兩道,我們現在看到 AI、Blockchain 接棒成為兩個最重要典範轉移。為了鼓勵台灣,乃至於整個大東南亞的創業者,都去思考下一個創業的風口在哪裡,所以我們決定帶頭,藉由限定招募 AI、Blockchain 新創團隊,去刺激創業圈思考「為什麼 AppWorks 只收 AI 和 Blockchain?」「我是不是也該去思考 AI 和 Blockchain 是不是比較好的創業機會?」我們希望盡可能提醒創業社群,去思考如何跳往下一個成長曲線。

Q: 就你觀察,AI 團隊在創業路上,通常會面臨哪些挑戰?

A: 對於 AI 新創而言,最核心的問題是「你要用 AI 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 TA (Target Audience, 目標客群) 到底是誰?是消費者?還是企業?為什麼這個問題過去不能解決,但現在用 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可以解決?

當你已經確定對於 TA 而言,這個問題實際存在,而且過去很難解決,現在有了 ML/DL 比較容易解決,下一個面臨的挑戰,就是你要怎麼樣做出這樣的 AI? 基本功是要建立好的 Data Pipeline,才能夠持續的取得好的數據,讓自己的 AI 有與時俱進基礎。

有了好的 Data Pipeline,要能夠把 AI 訓練好,再來要以此打造出產品,然後把這個產品推廣給 TA,讓 TA 可以認識這個產品,知道這個產品可以解決他的問題,進而使用。當 TA 開始使用之後,緊接著還有商業模式是否可被驗證的問題。

Q: 面對「尋找問題」、「設定 TA」這些挑戰,AI 新創如何因應?可以尋求哪些方式或資源來克服?

A: 這些其實不是 AI 新創獨有的挑戰,所有新創都會面對。可以參考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經驗與做法,我們持續規劃 Workshop,也提供一對一的輔導諮詢,去協助創業者釐清 TA 到底是誰?他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去協助他們用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比如說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產品)。先用各種「工人智慧」(Human Intelligence) 的方式去釐清這些問題到底是否存在?有哪些可行的解法?

第二層的挑戰來到 Data Pipeline。一種是 Proprietary 自己建立,一種是透過 Third Party 提供。如果要自建,要能夠先做出受消費者歡迎的服務或產品,並且要他們願意使用之後,才能提供給你 Data Pipeline。這又回到所有創業都會遇到的問題,要怎麼做出消費者會使用的產品或服務?

如果你是 IoT 新創,要透過 IoT 產品建立 Data Pipeline,會需要跟硬體的設計生產供應鏈合作。對於這類的新創團隊,AppWorks 有不少硬體製造商的網絡可以提供協助。下一步,當要發行硬體產品時,尤其是 B2C 的團隊,群眾募資幾乎是現在的硬體創業者,若要透過硬體去做 Data Pipeline 的必經之路。多去請教別人的成功經驗,是自我成長的重要方式。

在 AppWorks Accelerator,則可以更方便去參考學長姐經驗,跟他們學習。目前,AppWorks 已有超過 20 支新創團隊在 Kickstarter、Indiegogo、嘖嘖等知名群募平台成功發行群募專案,總募資金額超過 1.6 億新台幣。例如 AW#10 的FLUX,所推出的 3D 列印機,成功透過群眾募資近 5,000 萬新台幣, 並出貨至全球 64 個國家。AW#16 的 Cubo所打造的 AI 寶寶攝影機,在嘖嘖所推出的第一波群募專案,創下上線兩天突破 500 萬新台幣的佳績,現在正積極醞釀明年將於 Indiegogo 發行的群募專案,準備進軍美國市場。

如果想要利用 Third Party 建立 Data Pipeline。當然,可以自己去找 Open Data。但如果需要各種不同產業真實在運作的 Data,需要尋找策略夥伴。AppWorks 已輔導 328 支新創團隊,這些校友已經有受歡迎、很多用戶在用的平台,在這上面每天都會產生很多 Data,可以跟這些校友合作,讓他們的 Data 變成 Data Pipeline。

解決 Data Pipeline 的問題,再來就要訓練 AI。訓練 AI 通常不是百分之百的科學,也包含經驗和直覺,需要跟其他的資料科學家一起討論。在 AppWorks,有這麼多的 AI 團隊和資料科學家,透過我們舉辦的 AI Meetups,可以有更多交流機會,透過一起切磋更了解怎麼樣把 AI 訓練好。

當 AI 訓練好,並做出產品之後,下一個難題是要去推廣這個產品。這也是新創普遍會碰到的問題。如何去運用社群媒體,AppWorks 有很多學長姐都是專家,甚至有像 AW#1 的 Tagtoo 這種透過 AI 在做廣告採購的服務商,協助把產品推廣做得更好。

當產品推廣出去,受到用戶歡迎之後,再來要建立商業模式。在 AppWorks 可以跟 328 支各自擁有不同商業模式的團隊一起交流,去設計、修正自己的商業模式。

以上是 AI 新創完整的 Lifecycle。若在這過程中有要跟投資人募資的需求,本身也有創投基金的 AppWorks,會是最好的募資顧問,也有可能是最好的創投夥伴。若要找人才,AppWorks 也有各種不同的資源提供協助,例如我們有 Recruiting Master 提供人才招募諮詢,也有 AppWorks School 每年培育優質的軟體人才。在 AI 這個領域,我們也正在推廣產學合作,例如 AW#12、台灣最大的特色旅宿訂房平台 AsiaYo,便與清大教授合作,優化商業上的數據採集與分析。

Q: 另外,就 Blockchain 團隊而言,在創業路上常會面臨哪些挑戰?

A: 在 Blockchain 這個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去思考「你要用 Blockchain 解決什麼問題?」要先去定義 TA,然後這個 TA 到底有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為什麼以前不能解決,現在用 Blockchain 可以解決?定義 TA、確定問題後,再來就是如何用 Blockchain 技術去解決?到底要用公鏈還是自己的鏈,還是要用私鏈?當這些開發好之後,要如何去推廣?以及還要去做募資或是 ICO、STO 等規劃。

到底是要用公鏈還是私鏈?不同的鏈有不同特性,而且技術上一直在演變,新創很難在這上面單打獨鬥自己去研究這麼多公鏈技術,需要一群一直鑽研這領域的開發者做知識夥伴,大家互相討論與學習。

若選擇用私鏈,也有很多類型,包括 Hyper Ledger、R3 Corda,這些私鏈要怎麼選擇?各自適合哪種類型的企業?這同樣需要跟一群人一起研究探索。

解決了鏈的問題,也把產品做出來後,再來要去做推廣。當然對 Blockchain 新創來說,很多人會選擇 ICO,AppWorks 有不少校友做過成功的 ICO,甚至如果要上交易所,還可以跟 AW#6 的幣託 (BitoEX) 合作。尤其是像現在處於熊市,ICO 越來越難做,要怎麼做 Private Placement,甚至做 STO,在 AppWorks 也有一群經驗豐富的校友與專家一起研究合法合規的方式。

若新創要做 Token,則會面對代幣經濟 (Token Economy) 的問題:企業成敗與 Token 漲跌之間未必相關。這背後需要設計好的 Token Economy,讓企業、Token 持有者和使用者,甚至整個去中心化的生態系,都能在這過程中達到多贏,這也是 AppWorks 很重視的事情。雖然現在還沒有一套標準公式,但是對於怎麼樣設計出一個多贏的架構,我們非常有熱情,持續在跟校友們一起研究。

Q: 經營加速器八年來,看過許多創業者最後選擇放棄回去上班。通常有哪些常見原因?

A: AppWorks Accelerator 這八年以來,我們所有的創業者裡面,大約有 30% 已經放棄創業、回去上班,這數字如果跟長期來說總體創業約 90% 失敗率相比,是非常非常低的。

對於創業者來講,其實只有在放棄的那一天,才能叫失敗。還沒放棄就還在嘗試中學習,然後不斷的積累,等待天時地利人和,將會有爆發的機會。對 AppWorks 來講,我們覺得如果能夠創造一個環境,讓創業者可以更積極去嘗試、而且更不怕失敗,就能夠增加他們的成功機率。

AppWorks 的創業者放棄比率比較低,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社群。當決定創業的時候,常常家人、朋友都會希望你趕快放棄,因為覺得這是在做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當創業一、兩年後,如果還沒有什麼成績,身邊所有人就會勸你回去上班。但在 AppWorks 裡面,創業者會遇到一群嘗試了兩年、三年也繼續在嘗試的人;也會聽到許多因為堅持,最後終於找到一個 PMF (Product Market Fit)、終於找到一個 Scalable Business Model,然後一飛沖天的校友故事,所以會更覺得只要繼續嘗試下去,就還有機會。

創業者是變種人,變種人跟正常人在一起就是會格格不入,但是如果跟一群變種人在一起,就也是其中一個正常人。有同類型的人支持比較不會放棄。

Q: 即便如此,八年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中還是有 30% 的人放棄,為什麼?

A: 這可概分為三個原因。第一個是創業團隊當初約好創業的時候,可能對創業這件事情有一些理想化,或者是對彼此關係的期待跟創業之後不一樣。例如他們可能原本是好朋友,覺得跟好朋友一起創業應該很快樂,但是後來發現,跟好朋友創業才是痛苦的開始。因為雖然平常是好朋友,一起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對於工作的觀念完全不一樣。這樣的經驗可能在心裡留下一個創傷:我們本來是好朋友,創業之後反而決裂了。因此對創業這件事情,他的刻板印象是因為創業而失去好朋友,所以好朋友拆夥之後就不想要再創業了,這其實是常見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創業者家庭或生活狀態突然改變。譬如結婚生小孩後,經濟負擔不一樣,或者是家人突然生病,沒有辦法再自己繼續嘗試創業。

第三個原因,則是創業之後,發現自己個性可能不適合。畢竟在創業這條路上,必須要有高度決心、快速學習、不怕蟄伏、不怕失敗、十年寒窗無人問。創業其實需要天賦,但許多人創業後才發現,自己的天賦還是比較適合上班。

Q: 這三個問題,各自可以有什麼方式克服或避免?

A: 第一個,避免好友因為創業而決裂,當決定與朋友一起創業後,大家可以先一起做一些 Project。譬如一起去參加一些駭客松,看彼此能不能一起工作。此外,也要花更多時間去談清楚,大家對於價值觀、未來長期的走向,是不是有同樣的想法。如果有不同的想法的話,不用因為對方是好朋友,就一定要跟對方一起創業。

就我們的觀察,通常最不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同事創業,尤其是以前就在新創企業一起打拼的同事。所以如果想要找夥伴,可以考慮去新創上班一陣子,說不定裡面有些人以後就變成創業夥伴。

第二個問題,家庭狀態的改變有時候難以避免,例如家人生病。所以在創業之前,就要先想好自己未來三、五年的規劃。不要覺得創業一、兩年就會穩定,可能要預期這需要五到十年,才會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所以要評估未來有沒有辦法在創業的同時,去平衡家庭與生活。我創業的過程中,也經歷了結婚、小孩出生,但我有事前評估,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還是可專注在創業上。

當然這是比較進階的問題,但可以自己先簡單評估,若在未來五到十年中,無法全心投入在創業上,但卻硬要來做,那可能兩、三年後就突然發現,自己沒辦法再繼續下去,那之前的累積可能也都浪費了。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個性,如果自己的個性不適合,創業就比較難。創業有點像是游泳,人在陸地上,永遠沒有辦法了解在海裡游泳的感覺。真的進了海中,發現每天浸在水中,波浪洶湧,有時候刮颱風、有時候大太陽,有時候缺飯吃,有時候又缺水喝,往往要真的經歷那個過程,才會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如果真的創業一、兩年,發現自己個性不適合,再回去上班,那也不錯,至少一輩子沒有遺憾,不會一直懷疑「當初沒有去創業」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

Q: 最後,要不要給 AI、Blockchain 新創一些勉勵?

A: 現在真的是 AI、Blockchain 創業的最好時機,因為擁有龐大資源的企業們,對這兩個科技還半信半疑,沒有真的弄懂要如何利用,既有的商業模式一時間也無法切換引擎。

我真心相信,10 年後,這個區域一定會出現像 Uber、Instagram 一樣成功的 AI、Blockchain 新創。有企圖心、有意志的創業者,如果你想挑戰,我與 AppWorks 希望做你的靠山。我也真心期待,台灣與東南亞,可以在這次的兩大典範轉移中,拿回自己命運的主導權,不再做中、美的數位殖民地。我希望透過 AppWorks,大力幫助這一波的創業者們,一起建立一個更有智慧、更去中心化的未來,那麼就是我們可以為大東南亞帶來最好的禮物。

【歡迎所有 AI / Blockchain 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陳泰元 (DEXON、COBINHOOD 共同創辦人):Blockchain 落地應用將引發下一波新創風潮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今年 27 歲的陳泰元 (Popo),是台灣年輕一輩網路連續創業的代表。

他曾是台、日最大直播平台 17 Media 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在當年 Facebook 直播都還有 15 – 30 秒延遲的時代,他就一手突破關鍵技術,打造出零秒差的 17 App 直播系統,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即時互動直播體驗,幫助 17 一登場就鶴立雞群,甚至創下台灣出產 App 在中、美 App Store 皆奪下免費榜冠軍的歷史紀錄。

他在 2016 年離開 17 單飛,2017 年決定投入 Blockchain 創業,先後創辦了全球首個零手續費 Crypto 交易所、目前位居全球前二十大的 COBINHOOD,以及以 Blocklattice (區塊網) 架構底層設計、高度可擴容的公鏈 DEXON,DEXON 是台灣首個自主開發高速底層鏈技術,測試網於 2018 年 11 月上線,讓開發者可體驗安全且高度可擴容的去中心化平台,每秒交易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TPS)最高已達 1 萬,為底層鏈產業之首,DEXON 主網預計於 2019 年第一季正式發表。此外,陳泰元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創業導師,持續與 Blockchain 新創交流分享第一手的創業經驗。

面對過去一年來,Crypto 暴跌的熊市大環境,身為台灣 Blockchain 新創的指標型人物,陳泰元反而認為,現在是所有 Blockchain 新創專心做好產品與服務的機會,因為他認為,下一波產業再起的力道,主軸將是 Blockchain 的落地應用,並期許 DEXON 的底層公鏈技術,能成為下一波應用成長的推升力量。對於 Blockchain 的未來發展,他有哪些觀察?對 Blockchain 新創他又有哪些建議?以下是陳泰元的精彩分享:

Q: 為什麼會選擇 Blockchain 這個領域再創業?

A: 我個人選擇創業的題目,必須要滿足三個要素:符合我的熱情、專長、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對我來說,Blockchain 創業正是這三個要素的交集。此外,繼 Internet、Mobile Internet 後,我覺得下一個十年最重要的典範轉移就是 Blockchain,若在公鏈上的技術性問題能夠解決,我相信 Blockchain 落地應用的發展,會比 AI 還快。

從創業的角度來看,Blockchain 比 AI 更適合新創投入。因為 AI 發展所需的 Data,許多還掌握在大企業手上,新創企業不容易掌握優勢。相比之下,Blckchain 具有 Decentralize 的特色,跟大企業的 Centralize 剛好相反,我覺得新創在這個領域反而比大企業更有機會。

Q: 為什麼會同時做交易所 COBINHOOD、底層公鏈 DEXON 這兩個創業題目?

A: 在決定 Blockchain 創業時,這兩個題目是目前最大的痛點。對多數人來說,在交易所買賣 Bitcoin 或是其他 Crypto,並不好用、使用體驗很差,又要抽很高的手續費,User Interface 也不理想,我們就想朝這幾個方向去改善,例如推出全球第一個零手續費的交易所 COBINHOOD,User Interface 還拿到 Red dot 設計大獎,在 UI 或 UX 上,我相信我們都是 Tier 1。

另一方面,現在幾個主要的底層公鏈技術,都無法滿足大量使用的需求。例如,若用 Bitcoin 轉帳,目前的技術只能做到每秒交易七筆,對全世界幾十億人來說,這樣的網絡不好用。DEXON 是下一個世代的技術,不只是 Chain (鏈),而是 Lattice (網),我們稱為 Blocklattice,它是許多條平行的鏈,可以處理大量交易,在嚴謹度方面,鏈跟鏈之間又緊密相依可以視為一條單一的鏈,在技術上,DEXON 致力打造一個可高頻交易、安全性高的系統。

DEXON 是做底層公鏈,COBINHOOD 則是在這上面的商業應用,包括交易所或是未來其他的商業機會。兩者是一體的,都是在推動 DEXON 的生態系。此外,我們最近也剛舉辦完台灣第一個 DApp 黑客松大賽,持續推動更完整的生態系。

Q: 在外界普遍還在探討各式 Blockchain 技術時,為什麼你會在現階段這麼重視 User Interface?

A: 這跟我個人使用習慣有關,如果產品或軟體很難用,我會完全不考慮就直接砍掉,使用者體驗應該是所有產品與服務最關鍵的事情。儘管 Blockchain 仍有很多技術在持續演變,但我還是認為 User Interface 最重要,不管是錢包或是交易所,目前都還有優化的空間,使用者體驗才是普及發展的重點。因為我自己也經常在買賣 Crypto,對於好用與不好用,有很深的感受,所以會想要做自己覺得好用的產品。

Q: 身在「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 Blockchain 新創,和過去創業的經驗有什麼不同?

A: Blockchain 產業的競爭方式很不一樣,其他產業的企業,是努力想成為最大的那個,打趴所有的對手,但在 Decentralize 的 Blockchain,它需要透過建立一個社群去共同推廣技術,本身也是 Open Source,和我以前自己寫程式、做產品很不一樣。它除了很重技術,包括 Marketing、PR、BD 等功能都要到位,因為我們要經營一個技術與應用的開發者社群,這難度更高,要打造出完整的 Ecosystem。我以前的經驗主要是做產品、管理公司,這些都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我個人的角色,比較偏重在 DEXON 的技術架構,COBINHOOD 則有新 CEO 施子薇 (Jill Shih) 負責商業開發與運營,我的角色比較偏向策略面。身為共同創辦人要規劃長期的策略與願景,必須去看整個行業的大趨勢,落下來的執行目標,會由各個團隊去完成,這部分我們公司還滿 Decentralize 的。

以公鏈項目來說,我們不只要找技術類的人才,因為技術強但沒人用並沒有意義。從 Internet 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未必是技術最強的企業獲得最大的成功,而是要成為最多人用的技術。所以 Marketing、PR、BD 這幾個面向的人才,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多數進行公鏈開發的企業,可能有約一半的預算是用在社群經營,另一半用在技術開發,很小一部分用在營運上。

我們的優勢在技術面,大家在經營社群的方式老實說差不多,比較不同的,是我們的技術可以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現在若要企業使用公鏈,他們未必會使用,因為會在技術上、用戶規模上卡住,我們是目前唯一可以讓所有企業都能來用的公鏈,不管是一千或一億用戶都可以,其他的公鏈,用戶規模普遍無法超過兩千人。對開發者來說,現在最火紅的 DApp,用戶可能不到一千人,商用價值很有限。此外,企業或個人使用公鏈的進入門檻還太高,我們希望把進入門檻降低到所有人都能使用。

針對現有 Blockchain 主流技術的缺陷,我們都有想要改進,第一步是提出擴容方案,因為沒有這個,其他做得再好也沒用,再來我們還會持續有一些新計畫推出。

Q: 實際投入 Blockchain 創業後,和之前的想像有哪些不同?

A: 這是我第一次和金融相關的創業,要自學非常多金融相關的知識,踏入金融領域的水也很深。過去的創業經驗,比較多是在消費性領域,Blockchain 的發展起落則非常快,比如說牛市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現在是處於熊市的時候,創業者、新創企業不能像一般交易者,太容易被外界所影響。

我們會定期舉辦內部的訓練、講座,或是與外界的 Meetup,分享最新的議題或趨勢。例如最近很受重視的證券型代幣 (STO)、去中心交易所等,背後需要大量的專業金融知識,我們用類似共同學習與交流的方式,讓專業知識更快累積。

Q: AppWorks Accelerator 從 #17 開始只收 Blockchain / AI 新創,你也因此以 Blockchain 創業前輩身分被邀請來當 Mentor,你怎麼挑選 Mentee?給他們哪些幫助?會鼓勵哪一些 Blockchain 創業者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

A: 很榮幸被邀請進入 AppWorks Mentorship,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很多值得被分享的經驗可以被傳承,或是幫助別人。在創業的路上,Mentee 並不是 Under Mentor 而是互相學習、彼此激盪想法,是一個正面的交流方式。

如同前面提及,創業一定要對於 Blockchain 有熱忱、不短視,不要把熱心建立在幣價上,對於 Blockchain 未來落地應用,保持不斷探索的態度,我想這是最重要的。Blockchain 不只是純技術,在整個生態的建構上,技術固然非常重要,但我們也希望更多的非 Blockchain 或是 Blockchain 應用開發的企業,都能夠在 AppWorks 一起合作、聯盟。

Q: 近一年來,Crypto 的市場波動很劇烈,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A: 這一波熊市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之前發了太多 ICO 案,但尚未出現真正有巨大影響力的 DApp,使用的人數普遍很低,結果造成幣價大跌。歸根究底還是擴容性的問題,如果今天真的出現一個 DApp,能吸引幾千萬人使用,那才會讓人覺得 Blockchain 是真的有用、具備商業價值。

從我們的觀點、創業的初衷,希望 DEXON 能成為下一波牛市推手。上一波牛市,原因是 ICO 熱潮,下一波牛市,原因一定是落地應用,希望 DEXON 的底層公鏈技術,能夠創造更多落地應用。

在大環境處於熊市時,Blockchain 新創更需要聚焦在做產品與技術。創業不是炒幣或炒短線,要看長線,去研究 Crypto Economics 如何真正成型,希望用 Blockchain 去解決什麼問題,要去創造使用 Blockchain 有意義的應用,而不是為了發幣而發幣。在我觀察,微型支付、穩定幣、遊戲是幾個會發展比較快的應用領域,希望 DEXON 能成為重要的技術基礎,為 Blockchain 創造更大規模的應用場景。

【歡迎所有 Blockchain / Crypto 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

關宇翔 (Umbo CV 執行長):AI 新創不缺機會,反而最需要專心

Antony Lee, Communications Master (李欣岳 /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2014 年成立的 Umbo CV (盾心科技),是台灣 AI 新創中,成功進入歐美市場的典範,在超過 30 個國家有長期付費企業用戶。

Umbo CV 專攻智能安全監控,研發擁有自我學習與分析能力的影像辨識技術,所打造出的軟體平台可透過監控的影像 Data,學習並辨識影像中人、車、動植物等物件,以及侵入、群眾聚集、火災等特殊事件。除了軟體平台,Umbo CV 也開發出搭配用的硬體攝影機,用 AI 科技,改變了監控產業原本要靠保全以肉眼 24 小時監看的模式。

四年來,Umbo CV 已成功募得兩輪資金共計 980 萬美元,同時也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9 校友。

創辦 Umbo CV 之前,關宇翔曾任專業安控公司產品銷售主管,從早期階段便參與公司上市的過程,對於安控產品的國際市場擁有深厚歷練。回顧創業經驗,關宇翔認為,AI 市場的風口已經打開,現在是創辦 AI 新創最好的時間,但在現階段,AI 新創最大的挑戰,反而不是缺少前景看好的創業題目,相反地,正因為人們對 AI 應用有各種期待與想像,有太多創業題目可選擇,如何將有限的資源與時間,「專心」地投入對自己最佳的創業題目上,才是 AI 新創最重要的課題。對 AI 新創來說,如何選擇創業主題?如何避免外界干擾?如何制訂發展策略?以下是關宇翔的經驗分享:

Q: 為什麼會選擇安全監控作為 Umbo CV 的創業題目?

A: 一開始的想法並不複雜,只想到自己。因為我在這個產業待過不短的時間,知道業界碰到的問題,以及預估未來將往哪個方向發展。我發現,很多來自客戶的需求,和現有產品間有一個 Gap,那個鴻溝看起來是有技術缺口的,我當時就在思考,這個技術缺口,是否現在能夠補上,後來才去看一些 Machine Learning 的技術,也在業界詢問了一些人,慢慢把創業團隊組起來,才確認這個技術可以做,在我創業那時,也正好是 AI 準備發展的階段。

我們做的是跟 Computer Vision 相關,在安全監控產業,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這是全世界影像 Data 最大的領域,比 YouTube、Facebook 任何網站都大。這麼大量的 Data,感覺就是寶藏,可以為 Machine Learning 帶來很多可能。

對我來說,先發現了要解決的問題 (安控產業需要用人力來監看大量影像,成本太高),又發現這問題可以用 Machine Learning 來解決,而 Machine Learning 又需要大量的 Data 來訓練,這完全是一個正向的 Data Cycle,所以就決定要做了。

Q: 現在這個 Gap 還在嗎?

A: 技術上的 Gap 還有各式各樣的發展空間。這個問題回到根本,是 Machine Learning 和 Computer Vision 在幾年內可以解決多少問題,這裡面還有不少很大的 Gap,每一個都能再切成更小的 Gap 等著被滿足,差別是解決的是大問題或是小問題。我們切入的領域,是比較屬於一般性的大問題,所以優先選擇這個題目來做,目前客戶對我們也算滿意。

Q: 現在還是 AI 創業的好時機嗎?還是最好的時間已經過了?

A: 我相信現在應該不會有人懷疑 AI 只是曇花一現的熱潮,已有太多 AI 應用融入人們的生活,它絕對是典範轉移的重要趨勢。比較有趣的現象,反而是人們對 AI 的期待越來越高,今天做了這些、明天希望還能做更多,這樣的期待,會 Push 所有做 AI 的企業,持續去開發更好、更先進的產品,這背後,會有很多創業的機會。

Q: Umbo CV 的 Know-how,從外在角度來看,主要是影像 Data 蒐集的方式,以及發展出的演算法,創業至今,有想過將這些應用在安全監控以外的產業嗎?

A: 其實這很有趣,因為我們是 AI 新創,一直有客戶或機會找上門,要我們開發其他過去從來沒想到的應用,很多人發想了一堆題目,來問我們能不能做?創業至今,這類的雜訊超多。

可能是大家電影看太多了,對 AI 有許多想像。比如說,我們遇過一個做海洋研究的客戶,他們會用潛水艇去研究整個區域內的海洋生態,想要知道有什麼魚?有多少?因為在深海,生物被照出來的樣子,和陸上看到的很不一樣,要用 Machine Learning 去辨識魚在深海的行為,才能知道這是什麼品種。客戶的潛水艇開下去,把整個區域的影像錄起來,現在是由人來看,未來希望由 AI 來辨識。這看起來和我們的技術好像有關,類似這樣的案子太多了。

Q: 身為創業者,聽到這樣的題目,一定很興奮,如何選擇做與不做?

A: 真的,聽到這樣的題目,會覺得 AI 實在有太多機會。但回到創業本身,Startup 初期,其實是思考如何讓資源運用更有效率,在還有錢但尚未賺錢的時候,做對自己最有價值的選擇,對 Startup 來說,這段時期最困難的,是如何在那麼多機會中選擇對自己最好的那個,看起來似乎有好多產品可以做,但前景其實都不清楚,真正能找到 PMF (Product Market Fit) 的可能很少。

對我們的團隊來說,因為在業界的經驗比較久,比較能判斷哪些問題可以解,解了之後做什麼產品比較賣得動,如何把商業模式建立起來。因為我原本就在這個產業,所以選擇比較容易,若今天要切入農業做 AI,重新累積產業知識,成功的機會可能不大。因為資源有限,研究也需要時間,跟我們專長領域差異太大的都不會考慮。

比較難決定的,反而是那些跟我們類似,好像稍微改一些,就能符合客戶的需求。到底要改嗎?這背後都是時間與人力成本,此外,一旦改過去,原來的東西還做不做?兩邊哪個市場或機會比較大?這是比較難的問題。我們的確也曾經選錯題,剛開始覺得只要稍作改變,就能切入更大的商機,結果並非如此。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走了不少冤枉路,後來歸納出一個道理:做最多客戶願意掏錢買、讓客戶轉換成本最低的產品。因為 Startup 真的沒有辦法想那麼長遠的事情,去爭取一、兩年以後可能會採購的大客戶。那些我們決定先不做的題目,未必是錯的,只是對我們的風險比較高。

Q: 如何建立做與不做的決策機制?

A: 我們會以 Group (小組) 做決定,一起討論這個東西做下去,成本要多少?值不值得嘗試?風險是什麼?我們能不能承擔?不同部門的人都會參與討論。比如說潛到深海去研究魚,我們會討論這個市場有多大?客戶有多認真、多少預算要做這件事?轉換所需的技術要花多久開發?也許技術的人,會認為這樣的技術轉換需要兩年的時間,那我們就不會做,因為太久了。

比較難的,是每個討論的問題,看起來都可行,技術 ok、市場也 ok,這時候,做決定就要回到 Founder 身上。

Q: 過去的經驗對判斷做與不做有幫助嗎?

A: 這可能跟 Founder 的個性有關,過去的經驗是否有幫助,在於你多相信過去的經驗,以及多依循既有的產業規則。我相信經驗可以幫人也能害人。我認為有些經驗,若在邏輯上是不可逆的,就不會去 Challenge 它,但若我覺得是可逆的,我會去 Challenge,很多產業規則也是如此。比如說,因為我們這個產業叫 Security,大家對 Data 的安全性,要求比較高,過去的規則是這些 Data 不能放到網路上,必須是 Off-line 的,過往我在業界,可能 100 個客戶中,有 95 個也都這樣認為,但我不信這件事,就算所有客戶都這樣跟我說,我覺得他們只是還不理解未來趨勢,類似這樣的業界規則,會成為很多人創新的包袱,但我就覺得這可以被改變。

對我們來說,可能比較不信邪吧!Startup 本來就該這樣,如果太依循過去的作法,會限縮自己很多的機會。Startup 是在夾縫中去找出機會,因為大家都把卡好位了,只有幾個縫,若又把自己定位在不能變化,那就沒有什麼機會了。不信邪的代價,當然很辛苦,因為要挑戰既有的規則,但如果不去挑戰市場既有的做事方式,突破會很有限,例如我們,如果當時沒有去挑戰市場既有規則,我們後來在 Machine Learning 上不可能做得這麼好,因為蒐集 Data 會變成很大的瓶頸。

Q: 新創必須去挑戰的既有規則,對你來說是直覺還是理性?

A: 我覺得是直覺加理性,理性要有 Data Support。我覺得最難的,是要拿到對的 Data,才能用理性做對的決策。很不幸,絕大時候,創業用來做決策的 Data,可信度往往不夠,例如只有 50% 的 Data 是對的,50% 是錯的,但我們又必須以此作決策,所以我說是直覺加理性來做決策。

Q: 但其實直覺很抽象?

A: 我認為直覺是一種生物特性,做任何決定,看起來是直覺,但背後一定都有更邏輯的原因,只是一開始未必知道。真正重要的,是即使是用直覺做決策,也還是要盡量找 Data 去驗證。比如說,照著直覺做決策後,預期會達到 Milestone A、Milestone B,如果沒有達到,那就要回過頭去調整決策、去找問題出在哪裡,這就是創業者該做的事情。創業所需的知識太多,不可能有人全部會,創業者只能用所學與經驗去做決策,但要能找到快速驗證與修正的方式。

Q: 你自己驗證或修正的方式是什麼?

A: 通常技術很好的新創,不用擔心做不出產品,反而常常是看錯 PMF,因為有太多 Sidetrack (分心、轉移注意力)。甚至有時候,Sidetrack 才是對的,原本做的產品,轉一下反而更好。

身為創業者,每次碰到這種 Sidetrack 出現,就是必須要不斷 Check,因為很容易被騙。被騙一下還好,比較糟的,是被騙了太久浪費太多時間與資源,或是事後看起來,它是更好的選擇但當初忽略了。我自己的經驗,會用多個指標去檢視這些 Sidetrack,如果是假的,也許十個指標中,就是有一、兩個勾不起來,會覺得怪怪的,這個勾就是打不下去,這時候就要去懷疑。但這件事要小心,因為創業者通常比較樂觀,常常會不小心就打勾了,但其實沒有那麼好,但會 Check 的很開心,以為找到了新機會,我覺得這是一個 Founder 成長的過程。

現在要創辦 AI 新創,我覺得專心最重要。因為外界對 AI 這個技術有太多期待,AI 新創很容易被 Sidetrack 影響,不斷會有客戶要你做 A、做 B,這個雜訊是多到超乎想像。

若是做電商,今天要加賣新商品,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 AI 來說,投入新題目的成本很高。包括建置 Data Pipeline 是很大的工程、AI 人才與設備的費用都很高,對資源不多的新創來說,不會有太多犯錯、走錯路的機會。所有新創都需要 Focus,但 AI 新創必須要有更多方式,去持續驗證這個 Focus 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Q: Umbo CV 既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校友,又是 AppWorks Funds 的投資案,為什麼會一直選擇 AppWorks?

A: 從我們剛開始創業到現在,AppWorks 的幫助真的非常大。第一,是因為 AppWorks,我們才知道台灣有創業 Ecosystem,所以回到台灣。第二,我們回到台灣後,其實也是第一次創業,團隊都是工程師,技術以外與創業有關包括財務、法務以及更多面向的知識,我們都是跟 AppWorks 的校友們一起學習,彼此互相幫助。第三,我們也在 AppWorks 的校友中,找到另一位共同創辦人 (編註:Umbo CV 共同創辦人柯智文),他是從其他新創團隊加入的,對我們後來開發硬體產品的幫助很大。第四,我們後來要第一次募資,AppWorks 帶我們完整走過這個階段,AppWorks 提供的投資條件,對我們非常 Fair,並沒有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募資,缺乏相關的經驗而佔我們便宜。身為創業者,AppWorks 提供了我們所需的幫助,我們真心覺得很幸運能成為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校友。

更讓我覺得很棒的地方,是 AppWorks 始終都讓我們自己做決策,然後透過幫我們找資源、參考資訊來支持我們。身在新創圈,常常會看到其他創業團隊,被投資人告知「應該」要做什麼會更好、成長速度會更快、這樣對投資人更好,AppWorks 從來沒有,只有問我們想做什麼?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Everything is our choice, and AppWorks always supports us。

Q: 謝謝,很高興知道 AppWorks 真的幫助到你。展望 2019,我們可以期待 Umbo CV 有哪些突破?

A: 2019 年我們要正式進軍日本市場,目前有看到一些不錯的機會。過去因為我們比較熟悉歐美市場,整體趨勢也符合我們的發展,所以成立初期就切入,日本則陸續有間斷性的接觸一些客戶,現在來自日本的客戶規模,已經沒辦法用遠端遙控來服務了,可以進行小規模的佈局。

針對我們產品服務的特色,我們會依據三個指標來選擇市場。第一,網路基礎建設要夠完整,因為這牽涉到收集影像 Data 的品質;第二,人力成本夠高,因為主要是取代傳統的保全人力;第三,幅員比較遼闊,派遣保全從 A 點到 B 點要花比較多通勤的時間。日本市場都符合以上三個條件。

【歡迎所有 AI / IoT 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