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 Liu, Partner (劉侊縈 / 合夥人)
主導東南亞市場以及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擅長激發創業者的潛能,熱愛與他們討論商業模式。2010 年進入渣打銀行負責數位行銷和產品線上跨售,讓她燃起對 Consumer Internet 的熱情,2014 加入 AppWorks 擔任經理,先後負責加速器、東南亞投資案等,2019 年升任合夥人。畢業於南加州大學 (USC) 商學系,談到美食和旅行時,眼睛會發亮。
在 AppWorks Accelerator進駐的新創團隊,每週都可與 AppWorks 的 Partners 安排 Office Hour,一起討論他們近期碰到的難關、未來的發展策略等「Google 無法解答的問題」。透過頻繁且深度的面對面交流,不僅可讓我們更了解各團隊的狀況,每位 Partner,也能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供個人化的回饋、建議、給各團隊,加速他們在 0-1 時期,找尋 PMF (Product Market Fit) 的過程,更重要的,加深創業過程中的學習、領悟。
在我的 Office Hour 中,很多人會劈頭就說他要募資,要募多少錢、估值多少?在進入正式的募資架構或策略討論前,我往往會先退一步了解,這個團隊目前的營運財務狀況、什麼事情是要用募資的錢來解決,和團隊溝通募資之後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否能夠承受。然而,我一直覺得媒體過分注重報導哪些新創「成功從創投募到資」,過度神化了創業的階段性里程,讓人忽略了「募資」其實只是一種手段。對於募資,幾個在新創團隊中常出現的迷思,我從成本、目的和時間的角度,和大家分享:
迷思 1:股權融資比跟銀行借錢便宜?
首先,若採取股權籌資,以成本來說,其實是相對昂貴的方式。由於它不是實質的借貸關係,表面上沒有「短期」還錢的壓力。但進階一點的創業者就知道:不要錢的最貴。
用簡單的例子比較一下,假設籌資的金額是 500 萬新台幣。如果今天是從銀行貸款這 500 萬,假設年利率 10%,五年後,利息成本約當 305 萬新台幣。如果今天是股權投資,500 萬稀釋股權 15%,五年後,公司蒸蒸日上但投資人要出場了,估值假設是 1 億新台幣的情況下,當初同樣的 500 萬,變成要回饋 1500 萬給投資人。如果創業者是一位會對股東和銀行負責的人,從數學上來看, 這就是一個 305 萬和 1500 萬的差別。實際的狀況,當然會比這個例子再複雜一些,包含對公司的掌控權,投資人關係維護的機會成本等。
然而,兩種籌資的方式,也會有不同的風險。五年後,萬一公司狀況不甚理想甚至必須關閉,如果是借貸,公司還是得連本帶利還清貸款。在台灣,新創公司貸款通常還會需要負責人簽連帶保證,這意味借款人還不出錢來時,可以向連帶保證人求償。所以這筆錢,如果是用在現金流周轉,那還錢可能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投資在開發成果未知的商品、服務或商業模式上,新創公司就會有相當大的壓力。相反的,如果公司用股權融資來的錢,投資在不確定性高的未來成長,若盡力後卻仍然失敗賠掉,這筆錢通常沒有返還的壓力。
迷思 2:錢可以解決我一百種困境,我要錢!
另一個,則是目的上的迷思。有種情況叫做:你覺得你需要錢,但其實你不需要。這特別適用在還沒有找到 PMF 就出來募資的團隊。
表面上,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它可以用來請更多工程師開發更多功能、可以請更多業務跑更多不同的客戶、可以花更多的行銷預算帶進更多訂單。然而,沒有 PMF 的新創團隊,通常會出現幾種狀況:可能對產業的了解不夠深,沒有解對問題;可能是解決的方法,市場無感;亦有可能是,這是一個太小的問題,市場不願意付錢。無論如何,結果團隊會發現,錢不但不能幫助找到 PMF,反而可能會阻礙你找到它,延後正視上面這些這些狀況的時機。事實上,今天如果投入更多資源,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其實就沒有新創存在的空間,因為那是大企業的絕對優勢。
另一種常常會出現的募資目的,是為了填補營運資金 (Working Capital)。當一家新創公司開始成長,會需要越來越多的現金,來滿足日常的營運。這筆錢,跟公司的實際獲利或虧損,往往沒有直接的關係,多數是因為現金流出與流入的時間差所造成。
B2B 和有庫存的公司最常發生這種狀況。舉例來說,一間賣筆記本的新創。有天某家企業客戶用一本 1,000 元的價格,訂了 100 本筆記本。筆記本一本成本 200 元,這時必須先用 20,000 元 (200 x 100),將筆記本生產出來寄給客戶,然後再等 45 – 90 天,客戶才會付錢進到帳戶。帳面上這是一樁好到不行的生意,淨賺 80,000 元,只是前提要有初始的 20,000 元,作為製作筆記本的 Working Capital。
然而,用股權募資通常不是解決 Working Capital 最好的方式。除了前面提到的高成本外,這並沒有解決這門生意負現金流的根本問題。更不用說,創投的投資之所以是風險投資,是因為這些錢通常會投資在產品研發、累積專利等能創造長期成長和堆高競爭者進入門檻的策略上,它追求的是 10 倍甚至 100 倍的回報,而不是短期的現金周轉。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短期營運資金的缺口,有可能是給予更優惠的 Payment Term 折扣,鼓勵客戶提早付款,也有可能是調整商業模式,甚至是向銀行貸款,募資反而是相對差的選項。
迷思 3:我快沒錢了,所以要募資!
最後,是募資時間點的問題。很多時候,新創團隊來討論募資時,公司的銀行帳戶,只剩下不到六個月的現金水位。這彷彿是一個再三天就要餓死的人,現在才開始插秧種稻。先別說募資其實是一個全職的工作,對於危在旦夕的新創團隊來說,沒有這樣的餘裕,將公司重要的火力,放在不是本業的事情上。整個募資的過程,從第一次與投資人會面,到最後錢真的進到銀行,順利的話,至少就得花上六個月的時間,不順利的話,團隊也已經沒有後路可以退。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點上的壓力,會大大壓縮與投資人的談判籌碼,從估值、稀釋比例,甚至員工認股,都有可能拿不到較有利的條件。最差的狀況,是為了解燃眉之急,草率地與不適合的投資人進行交易,造成日後發展更大的障礙。在現金水位持續下降的狀況下,新創團隊更應該仔細檢視每個月的財務狀況,並盡快控制大幅失血,這可能意味著人事縮編、減少行銷花費,甚至在業務上,要挑選能更快速結案的客戶。
最後提醒,募資是一種籌錢的手段,而不是一種策略。籌錢的手段有非常多種,向創投募資沒有特別厲害,也不代表特別成功,向銀行借錢更不意味是魯蛇。充分認識各種資金管道,對的問題用對的籌資方式解決,才是一位創業者要培養的能力。
【歡迎所有 AI / IoT、Blockchain / Crypto 的創業者,加入專為你們服務的 AppWorks Accelerator,透過每週 Office Hour,和我們一對ㄧ探討策略、成長、募資】
Photo by nattanan23 on Pix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