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yssa Chen, Principal (陳敬旻 / 協理)
加速器事業負責人,經營包括 AppWorks Accelerator、Wistron Accelerator 等服務,以及 AppWorks 校友、Mentors 等社群。樂於陪伴創業者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火箭,大學時期曾於 AppWorks 實習,碩士畢業後加入華山文創園區,負責新銳文創品牌的招商與媒體合作。2016 年回到 AppWorks 擔任分析師,主要負責加速器,2019 年升任經理,2022 年升任協理,期間帶領 AppWorks Accelerator 持續成長、區域化,2018 年重新定位為專注於 AI、區塊鏈加速器,2020 年起隨疫情轉型為 Hybrid 加速器,2021 年成功與緯創合作推出 Wistron Accelerator 垂直加速器。在工作之外,喜愛插花、品酒,熱衷推動女力,喜愛與創業者走心。畢業於政大德文系、政大國際傳播所。
2021 年成立的 iCHASE 智逐科技,致力將 AI / IoT 的技術應用在家禽產業。第一個產品是結合 AI 影像辨識支援的智慧秤重計,當雞隻跳到秤重平台,總重量除以 AI 影像辨識得出的秤盤隻數,就能算出雞隻的平均體重,並提供異常通報給雞農,整個過程中並不需要人工參與。對雞農來說,雞隻體重是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數據之一,iCHASE 以科技創新具體協助農民提升飼養效率與品質,目前已導入大成集團及其他廠商的部分養殖場測試,並申請 Wistron Accelerator 緯創加速器,在 2022 年 3 月加入,歷經 4 個多月的加速後順利畢業,成為第二屆校友。
iCHAS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Aidan 張光甫,畢業於台大機械所,在創辦 iCHASE 之前,曾擔任鴻海的機構工程師,以及擁有參與創辦牙科醫材新創的經驗。Aidan 本身是農業之子,家族長期經營農耕機械公司,從小就耳濡目染,深刻理解台灣農業普遍存在技術傳承的困境,希望用 AI 來凝聚並傳承老農的智慧與經驗。AppWorks 特別專訪 Aidan,將他一路上的心得分享給創業者,以下是重點整理:
Q: 你在 2021 年創辦 iCHASE 之前,曾在鴻海服務,也曾有創業經驗。是什麼機緣促使你再度創業?又為什麼會選擇切入應用於家禽產業的 AI / IoT 產品?
A: 創業的機緣,是因為我們家本身就是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我心裡一直有一個種子,就是我認為自己是農業養大的小孩,所以當我有能力之後,也應該對這個產業有一些貢獻,這是我最主要的一個原動力。當然,由於家裡的淵源,也讓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對這個產業的特性,或是如何跟農民打交道,其實並不陌生,甚至可說很熟悉這個產業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運作邏輯。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養雞產業?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我一開始先鎖定畜牧業,包含牛、豬、雞都算畜牧;第二,我再看市場規模,很值得注意的,就是 2022 年美國人均雞肉食用量,已經是豬或牛的兩倍,考量到現在節能減碳是世界大趨勢,牛和豬在飼養過程的碳排較高,雞肉則是相對更環保的肉品,所以這幾年,雞肉市場需求的成長速度非常快。
我們也曾經考慮過將 AI 的影像、聲音辨識技術,應用在飼養豬或牛上。但研究後發現,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國際大廠在養豬、養牛技術開發上佈局,唯獨在家禽市場,目前還沒有國際大廠的明確佈局,所以我覺得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最後就是切入之前,我曾透過人脈去訪談一些雞農,實際了解產業的狀況,評估我們在技術上到底有多少可行性、這些技術是否有專利可以去做保護。經過這些層層評估,最終才決定投入家禽產業。
Q: 你是如何建立這樣一個選題、評估創業主題的邏輯思考?
A: 因為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創業了。我上一個創業題目是做醫材,當時接觸到很多客戶,客戶會有很多建議,幾乎每個人都會提供我一個新方向。所以當時是這個也想做、那個也可以做,最後就變成創業無法聚焦。當時我們在前面燒了不少錢,但是營收一直不如預期,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現金水位一直都很低,每天都很緊張,我覺得大概最慘的就是那個時候。
這給我一個很大的教訓,就是新創資源有限,一定要趕快把第一個產品做出來,打造出一個較為穩定的現金流後,才有能力再去開發更多的產品或服務。
其次就是在產品開發的選擇上會更謹慎,不會一股腦埋頭去做只有我自己覺得很棒的產品,而是要做有客戶需求的產品。甚至不能只是一、兩個客戶,而必須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東西。如果今天要開發一個新產品,我一定要至少問過十個、二十個以上的潛在客戶,確定有客戶對這個產品是有興趣的,甚至要有客戶會願意花點錢買我的樣品,這樣才會比較有信心繼續往下發展。
少人化雞場是未來趨勢
Q: 從你的角度觀察,家禽產業在 AI / IoT 應用上,有哪些商業機會?
A: 我自己把養雞產業的數位化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設備自動化,包含溫度、濕度或是氣體等類別的環境感測。
我認為接下來的市場第二階段,應該會是生物本體感測。就是透過一些感測器,直接去感測家禽本身,進而去辨識個別的生理狀況。
至於最終階段,我不敢說是無人化,但至少應該是少人化的雞場。以前可能需要三、五個人才能管理一座雞舍,以後可能會變成一個人就能管理三座、甚至五座雞舍。
當然,要達到這個目標之前,第二階段的感測和監控,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所以我才覺得應該把心力投入在這個領域上面,因為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此外,就我觀察,目前農民在判斷家禽的一些生理徵狀的時候,百分之百都還是依靠人工,所以這些農民的經驗,或者是一些判斷的法則,都是無法量化、無法傳承的。所以我希望透過 AI 的方式,切入這個產業。
Q: 在我們一般人的理解中,這個領域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產業,不容易立即與 AI / IoT 應用連結起來。你們如何掌握這個領域的 Domain Know-how?又是如何說服、獲得合作廠商以及客戶的支持?
A: 農業的確是一個很傳統的產業。就我自己的認知,我們不需要強推一個全新的技術,或是一個全新的流程。因為這樣在實際落地時,會遇到相對較大的阻力。
我們的作法則採取逆向思維。先去觀察農民平常進入雞舍時有哪些行為?他們是透過哪些作法、做哪些觀察,來判斷雞隻飼養狀況?接著我們再想辦法,透過 AI 的方式去自動化這些過程,並把它數據化。這樣一來,對農民而言,當新的技術導入後,其實和他們原來就在做的事是一模一樣,不需要去學習一個全新的流程,我認為這樣切入就會容易許多。
Q: 這個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挑戰?如何克服?
A: 以一隻雞的飼養週期來看,白肉雞大約是一個月出頭,土雞則大概是三到四個月。這期間會有各式各樣的的變異係數,會有不同的生理發展差異出現。尤其是土雞,通常前兩個月還算穩定,但是到第三、第四個月,各種變異性就會跑出來。
對我們來說,主要的挑戰就是機器穩定度與可靠度。在穩定度上,我們要讓農民相信機器量測出來的結果是準確的。我們的做法,就是先跟大廠進行試用合作,在廠區收集數據,透過真實的數據,來驗證我們設備的精準度,證明量測結果是準確的。
再來則是設備的可靠度。因為禽舍跟其他工廠不同,是一個有動物活動的環境,通常粉塵非常多,也會有排泄物。所以機台在硬體設計上,基本的防鏽、防塵、防水不用說,其他多餘的接口也都要封起來,因為如果不這麼做,可能過幾個月就有蟲在裡面生蛋。這些實際使用的情境,在我們產品設計時就必須被考慮進去。
Q: 你在畜牧業者合作方面都是怎麼去突破?通常如何和雞農打交道?
A: 因為我們的創業團隊,都有家人在相關的產業工作,所以我們一開始的策略,就是透過現有人脈去敲門,其次是透過全台各縣市的養雞協會,再來就是透過農民的推薦。例如大成和卜蜂等大廠,都是透過這些方式逐步接觸。
最終,我們的策略是專注經營契約養殖戶。所謂的契約養殖戶,就是由一個像大成這樣的大廠,和一群農民簽訂契約養殖,目前台灣已經有九成的肉雞,都是走這個模式。只要我們鎖定前五大契約主,大約就可以掌握到台灣六至七成的市場。
在這個產業模式中,雞農的角色會分成大廠和養殖戶,我們需要分別說服他們與 iCHASE 合作。就大廠來說,數據很重要。所以第一個大廠試用合作時,我們在每一期結束後,都會特別做一個結案報告。在這個報告裡,量測數據的結果就像解盲一樣。我還記得當時業主在電話裡邊聽邊看數據,一邊就立刻說「有準喔」,這也讓他認可了 iCHASE 產品的穩定度與可靠度。
至於農民,我覺得他們很在意服務品質,服務要很及時,並且要理解怎麼和他們溝通。通常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資深農民會罵我們,他們會抱怨機器秤重沒用,自己抓起來就知道多重了。這種時候,我們會持續溝通,會跟他說:「你的經驗很厲害,因為有飼養二、三十年的經驗。但是你的兒子有像你這麼厲害嗎?你請的員工也會這麼厲害嗎?在未來十年後、二十年後,你的事業應該由誰來傳承這些經驗?」
Q: 2021 年創業至今,你覺得已完成哪些階段性的創業目標?有哪些讓你覺得難忘的經歷?
A: 我們原本設定是在 2022 年至少要有一家大廠採購我們的設備,目前不僅確實做到,還有另外一家也表達意願要採購。我滿樂觀在 2022 年可以完成第一階段目標。
但我覺得大廠採購只是第一個階段。之後我們會設法打造一個合作或經銷的模式,透過大廠去觸及他們的契約養殖戶。因為一家大廠,可能旗下管理多達一、兩百座養雞場,如果有一些數據化去佐證,讓大廠可以更精準的去掌握每一座養雞場,一定可以大幅提升養殖的效率與產出。
加入緯創生態系,帶來加乘效應
Q: 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階段申請加入緯創加速器?
A: 這其實有點因緣際會。因為我是在網路上瀏覽新聞時,才知道有緯創加速器,第一次看到覺得很特別。因為原本覺得我的創業主題和硬體相關,應該跟 AppWorks 所舉辦的加速器較不相關,但看到緯創與 AppWorks 合作舉辦緯創加速器,就覺得應該很適合我們。因為緯創是硬體製造大廠,對於我們未來在產品打樣、試產、甚至到量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毫不考慮就申請了。
事實上,我們申請過兩次。緯創加速器第一屆時,我們是連 Prototype 都還沒有就提出申請,結果自然沒有獲選。但也因此得知緯創 IIC (新創整合中心) 正好在尋找類似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就用很快的時間把 Prototype 做出來,去年 11 月,就已經在第一個案場進行合作,並同時再申請加入緯創加速器第二屆,這段時間前後大約半年。
我還記得非常清楚,當時 IIC 一開始不是詢問雞隻秤重的設備,而是問我們能不能做飼料的遠端監控。雖然我們當時並沒有,但其實飼料遠端監控與雞隻秤重的原理非常類似,所以我們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快馬加鞭把我們現有硬體改出一台樣品機寄給 IIC,他們看了之後,馬上就說要購買,我們雙方的合作,就這樣在還沒加入緯創加速器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Q: 實際加入緯創加速器後,你認為對你或 iCHASE 帶來哪些幫助?
A: 緯創在養雞產業的佈局,已經有一定的規模跟產業 Insight,同時已經有一些客戶基礎。對我們來說,能加入緯創所打造出的產業生態系,整體來說能帶來很大的加乘效應。因為雞農並不一定只需要我們的設備,還有可能在溫度、濕度或是氣體偵測上需要其他設備,我們沒辦法開發所有的東西,但透過緯創的介紹,可以很快速找到適合、有品質的合作夥伴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給雞農,這是非常吸引我的優勢。
另外,我們在加速器期間與緯創的緊密合作,對於 iCHASE 建立生產開發流程,也有極大的幫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 IIC 部門的主管與同仁們,對我們這個專案盯得超緊。與我們對接的窗口 Kileven (緯創新創整合中心產品經理廖弘凱),他就像是我們專屬的 PM,每週都要盯進度、每週都要報告,比我們自己還在意 Bug 什麼時候會抓完。
我們在那一段期間,無論是硬體、軟體或韌體更新都非常快速,往往業者反饋什麼,隔一週就要完成修改並報告,然後又馬上討論。所以加速器結束之後,我們與緯創也很快就啟動了其他案場的合作。
Q: 對想要申請緯創加速器的創業者,你有哪些建議?
A: 對照我們的經驗,我建議至少要把 Prototype 做出來再來申請。因為這樣至少可以讓對方清楚知道產品想要達成的目的、想要量測或是完成的功能是什麼。對緯創來說,我相信這樣也能讓他們能夠去想像產品應用的場景,或是安排集團中相關的單位去串接相關的產業,這樣才能對創業者與新創產生實質的幫助。事實上,把 Prototype 做出來,這也是在與企業或是 B2B 潛在客戶進行討論時,最重要的基礎,可以讓雙方對進一步合作有更完整的討論或計畫。
Q: 展望未來,iCHASE 下一階段的計畫或目標為何?
A: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家禽的健康守門員。目前在台灣,已有不錯的客戶開始合作,所以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透過這些客戶去觸及契約合作的飼養場,換句話說,現階段我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深耕台灣,希望先在這個市場做到一定的規模。
同時,我們還有一些正在開發的產品,例如,從囉音 (雞叫聲) 中,去偵測雞隻呼吸道疾病的 AI 分析產品,以及針對致死率高的禽流感,開發 AI 雷射驅鳥器等。這段時間我們會把其他產品開發完整,讓整個產品線發展比較穩定後,再去思考國際市場佈局。
【歡迎所有 AI、物聯網、雲端、資安、教育與醫療科技的創業者,申請加入 Wistron Accelerator 】